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七十章 亞視群英 文 / 霍當天

    香港亞洲電視台。

    聽著電話聽筒傳來的一陣忙音,李照華就是一呆,久久說不出話來。

    「阿華,張紹平先生怎麼說?」

    「阿華?」

    靜候佳音的眾人,本是滿眼希冀地看向李照華,這時忽見他神情恍惚,一連叫了兩聲,都不見回應,所有人的心下頓時拔涼拔涼的。

    財務總監屠用熊上前搶過聽筒,匡的一聲掛在座機上,口中責備道:「阿華,你怎麼搞的,阿烈喊你呢也不應聲。」

    李照華終於回神了,他苦笑道:「很久沒遇到這種情況了,一時適應不過來,所以我剛才走神了。」

    副總經理、總監製李壯烈眉毛一挑,問道:「張紹平怎麼說,拒絕接受你的道歉?」

    「道歉他接受了,但劇集發行的事,他拒絕了。」

    李照華解釋著,三言兩語將張紹平的話複述一遍。

    李兆雄憤憤地道:「這傢伙也太傲慢了吧?我們都道歉了,他還想怎樣?」

    「沒道理啊,此人雖然少年得志,但據說挺會做人的,沒什麼不好的風評啊。」張紹平表現的態度,讓屠用熊很是不解。

    「風評好,不代表他沒脾氣,我想他應該是覺得我們亞視的道歉誠意不夠,所以他現在對我們撒氣。」徐曉明若有所思地說了一句。

    「誠意?我們連人都開除了,還不夠誠意嗎?難道他還想我們登門去低聲下氣地求他?」李兆雄聲音陡大,不悅地說。

    徐曉明無奈地道:「這未嘗不是辦法。誰叫我們現在形勢大不如前呢。」

    徐曉明一句話道破了亞視現在的窘境,在座的幾位聞言俱是沉默下來,沒話說了。

    亞視的前身是麗的電視台。麗的電視台不僅是香港第一個電視台,也是華人地區第一個電視台,在七十年代前雄霸整個香江。直到1967年,無線電視台的橫空出世,開始打破它的壟斷局面,並以免費收看、彩色廣播的經營方式超過了麗的電視台的收視,逼得麗的在73年不得不改為免費廣播。

    除了曾經曇花一現的佳藝電視台,香港電視風雲一直都是無線、亞視的兩強爭霸。長達十幾年的膠著拉鋸戰,帶給觀眾的是一部部精彩至極的電視節目,讓大家飽盡眼福。

    但這一切,終於在去年完全改變了,麗的電視的母公司投資洗衣廠失利,遂收縮東亞地區的業務,將手中的股權售予三家澳洲財團。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換了話事人,利益和權利的更迭自然就會愈演愈烈,從而導致行政混亂、內部傾軋、影視人才大批出走等等諸多弊病。

    當時,麗的電視台能拍出與無線抗衡的電視劇集來,靠的就是總經理黃熙照等一大批熟知香港電視市場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當這些精英人物全被逼走光之後,麗的電視台也就傷筋動骨,幾乎被掏空了。在低收視、低廣告及財政問題的壓迫下,已經焦頭爛額的澳洲財團終於忍受不了了,又把麗的電視台轉售給遠東集團的邱德根。

    邱德根接手後,第一步便將麗的電視台改名為亞洲電視台,希望能夠重振麗的之前的雄風,在亞洲電視業稱雄。第二步,是聘請電視方面的精英人才。

    邱德根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把前麗的出走的人才請回來,但今時已不同往日。蕭笙在離開麗的之後,轉身投入無線,很快在無線站穩腳跟,已與王添林並稱無線的「肥瘦電視強人」,是邵毅夫的左膀右臂;而麥當熊和蕭偌元兩大黃金組合成為了影壇的新貴,一部《靚妹仔》票房口碑俱佳;至於施喃生更是與其夫徐客進入新藝城,成為新藝城七怪之一。

    這種情形下,邱德根只得退而求其次,不惜從電影界挖來李壯烈當副總經理、總監製,提拔徐曉明為節目經理,李照華為市場營業與發展總監,屠用熊為財務總監,李兆雄為宣傳總監,以及另一位藝人部經理何敏怡,組成六人組。

    只可惜,邱德根雖然雄心勃勃,旗下六人組也齊心協力,但物是人非,趁著麗的內亂時搶走大批人才的無線,挾著洶洶之勢,把亞視打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轉眼半年過去了,亞視仍毫不見起色,不僅廣告收入銳減,就連劇集發行也是連連受阻。

    在這樣的狀況下,這些亞視的精英們實在挺不直腰桿,對張紹平這些發行商也就硬不起來。換做兩年前,麗的拍的電視劇,哪部不是大賣特賣,根本不愁會沒發行商上門。

    「阿明說得對,既然有求於人,禮數就要做夠做足!他不是要誠意嗎?我和阿華等會就上門去,讓他無話可說。」

    李壯烈是個很講實在的人,為了裡子,絕對可以捨掉面子。

    「就怕不是誠意的問題,而是人家壓根就不想和我們打交道了。」何敏怡說出了憂慮。

    哪知李壯烈聞言,反而長身而起,不以為意地笑道:「那我們就更應該去探探他的口風!我就不信了,一個生意人,會把生意拒之門外。」

    此時,已是晚上八點鐘了,但這六人彷彿不知疲累似的,依然精神抖擻地忙活著。

    李壯烈、李照華兩人剛進電梯,忽聞腳步聲急響起,徐曉明小跑著追了過來,急喊道:「等我一下!我也去!」

    看著急匆匆追來的徐曉明,李壯烈大感奇怪,問:「《一江春水向東流》和《家姐細佬飛發鋪》兩部劇後天就要播放了,你不需要去協調一下各部門嗎?」

    「宣傳、檔期協調之類的,交給兆雄他們就行了,我想陪你一起去,說不準到時我還能幫上點忙呢。」徐曉明回道。

    三人來到停車場,臨上車前,李壯烈問了句:「阿明,那個張紹平真的能夠把劇集發行到內地嗎?」

    徐曉明能聽出李壯烈語氣中強烈的懷疑,他不由疑惑地看向李壯烈,問:「我們不是分析過了嘛,張紹平是在內地發跡的,和北邊的政商關係一定莫逆,不然的話,他做的雜誌就不會對北邊的影視市場那麼瞭解,有實有據的。」

    徐曉明儼然也是個有心人,從雜誌中簡短的幾則信息就看出了許多門道和商機。

    「分析畢竟是分析,大多時候是做不得準的。」

    「阿烈,你多慮了!張紹平如果在內地沒有門路,他發行劇集有什麼用?往台灣、日韓、東南亞發行嗎?」李照華插口道。

    李壯烈哂然,道:「我這是太著緊了,反而患得患失起來。」

    公寓裡,張紹平掛了李照華的電話,掉頭就忘了這事。

    「哥,看我畫的超人,像不像?」小丫頭拿著自己剛完成的畫作,仰著小臉,得意地看向張紹平。

    「嗯,很像,不過,還比不過你的敏姐姐,小妹你還要畫好點,知道嘛。」張紹平誇了句,把小丫頭打發走,他聽到「超人」兩字,就想到了動漫,這也是個特賺錢,而且經久不衰的行業。

    這時候的動漫產業已經開始蓬勃發展,比如《老夫子》就已經被搬上銀幕,劇場版、真人版、動畫版都出過,還很受大家的歡迎。再比如《超人》、《鐵臂阿童木》、《小叮噹》,也是孩童的最愛,經常是看得連晚飯都不吃了。

    想到這裡,張紹平坐不住了,走回書房,攤開紙張,就寫起計劃書來。他由動畫片、漫畫又想到了遊戲,這是個娛樂貧乏的年代,許多經典的遊戲,現在連聽也沒聽說過,比如很流行的俄羅斯方塊,還躺在某個俄羅斯人的腦袋裡還沒誕生。如果,他先一步開發出來,這就不是俄羅斯方塊了,這是中國方塊。

    張紹平越想越興奮,計劃書唰唰唰地寫了幾頁紙,滿滿的,全是一些動畫、漫畫的大致故事內容,或遊戲的大略玩法。東一句、西一句的,寫得很抽像。張紹平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他提供創意和大致概要,然後到時候請人把它們還原出來,至於還原出來的到底是不是原物,就到時候再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