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百章 時尚雜誌與時尚工業 文 / 霍當天

    面對張紹平伸出的橄欖枝,蒂娜布朗說不動心,那絕對是假的,但她是個很有理性的人,絕不會頭腦一熱,就決定跳槽到遠在香港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

    兩人初次接觸,張紹平開出了挖角的薪資條件,而蒂娜布朗言簡意賅地談了一下她對於做雜誌的獨到見解。

    蒂娜布朗手拿著鼎盛文化公司的簡介書,寥寥兩頁紙,沒有輝煌的歷史,旗下的雜誌更是連聽也沒聽過,倒是幾份雜誌賣出幾十萬份的數據挺唬人的。

    張紹平用一種很誠懇的語氣說道:「布朗小姐,我很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公司,攜手共創事業,打造雜誌王國版圖。」

    張紹平說話的語氣不見張揚,但說的話卻曝露了他的野心,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眉宇間神采飛揚,充滿自信。

    蒂娜布朗合上簡介書,說道:「你們公司才成立幾個月,很年輕嘛。」

    對方的調侃,張紹平毫不在意,笑呵呵道:「我們不都是年輕人嗎?年輕說明有活力,可塑性大,就像平地起高樓,想整成怎樣就怎樣。」

    蒂娜布朗不置可否,然後有點好奇地問:「張先生,你們公司真的擁有一個電影獎的主辦權嗎?」

    「咳。」張紹平臉不紅心不跳地介紹道:「沒錯,香港金像獎是華語電影第二個電影獎,也是惟一一個由公司企業擁有主辦權的電影獎。我們把它命名為『金像獎』,就是立志於把它打造成亞太地區的最佳電影獎。能舉辦香港金像獎,這說明我公司具有強大的實力跟能量,反過來,我旗下的雜誌又可以借助香港金像獎的影響力輻射周邊,迅速搶佔市場。」

    張紹平吹噓吹得面不改色,可胡幕芳翻譯時反倒面紅了,自家人知自家事,這個去年搗鼓出來的金像獎,就像小學生發獎狀一樣,沒人當一回事。

    蒂娜布朗笑道:「聽起來不錯,這樣吧,張先生,能不能讓我回去考慮一下,明天再給你個答覆?」

    「當然可以。」

    人家都這樣說了,張紹平能說不行嘛,只能欣然應允。

    目送蒂娜布朗的座駕揚塵而去,胡幕芳說:「張生,照這個架勢看,想請到這位布朗小姐估計有點懸啊。」

    「事在人為!」張紹平挑挑眉道,「我們來到倫敦也有兩天了,走訪下來,這位布朗小姐做雜誌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能請到她最好。」

    施養德也道:「我們這些人辦雜誌,只懂本土化,沒有一個人具有國際視野,就是衝出亞太地區都難,更別說做成一本國際化的世界性雜誌了。而這位布朗小姐年紀雖輕,但手腕能力俱是不差,不然也鎮不住雜誌社裡頭的老油條,大刀闊斧地動手術,改頭換面,重新面世。」

    「嗯,人才難得。」

    初見面,張紹平就對這個女人的印象非常好。

    要把幾乎停刊的雜誌重新恢復銷量,可不是簡單的事,甚至比發行一份新的雜誌還要困難許多。因為內部大刀闊斧的改革,力量過了就會直接導致企業倒閉,力量輕了就無濟於事,這拿捏的分寸,沒有一定的掌控手腕是不行的。

    第二天,依然是這家五星級酒店,雙方再次碰頭。

    「張先生,你公司旗下的雜誌,主要是中文雜誌,我沒說錯吧?」

    「沒說錯。」

    蒂娜布朗說是考慮一晚上,這段時間,她肯定會通過一些關係,去瞭解一下香港的公司狀況。對此,張紹平毫不感到意外。

    蒂娜布朗繼續問道:「你們的雜誌,業務主要集中在單一的電影雜誌和電視雜誌上,是吧?」

    「不,你忘了,我們還有一本雜誌呢。」張紹平提醒道。

    「我沒忘,可你們公司的重心並不放在雜誌上。」蒂娜布朗揚了揚手上的簡介書,問道,「你們旗下雜誌的立足點,只是想做一份具有影響力的中文雜誌,而不是做一份被世界廣泛接受的國際化雜誌,既然這樣,你請我去又有什麼用呢?」

    張紹平被她的話繞糊塗了,不解地問:「我們當然想做一份全世界領先的雜誌,不然的話,我們何必做國際版的呢?」

    「不,不,不,這是不一樣的。」蒂娜布朗連連搖頭,「做雜誌首先要有名人效應,可是香港有嗎?有什麼大明星?有什麼時尚大師?全都沒有!所以可以炒作的話題太少了。至於報道,你們那裡連找一個出色點的編輯都難,沒有最優秀的編輯,怎能做出最好的報道來?而可供報道的新聞就更少了,來來去去就那幾樣,而且幾乎都是轉載或來自合眾社等媒體提供的素材,一不新鮮,二太大眾化。這樣的雜誌內容,或許在香港、中國等地方極受歡迎,可是放到外面誰愛看呢?」

    蒂娜布朗的一連串詰問,直問得張紹平啞口無言,呆了一下,才幹笑道:「沒辦法,我們的雜誌才創刊沒多久,記者太少了,只能向合眾社等通訊社購買新聞稿。」

    「張先生,看來你還不明白我的話的意思。合眾社起碼為美國1500多家報紙、6000家電台、電視台服務,還為世界115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家新聞媒介供稿,但那又怎樣呢?辦得好的報刊照樣脫穎而出,同樣的新聞,在不同人的視角,可挖掘的深度和可做文章的角度便不一樣。而你們雜誌的編輯,沒有國際的視野,做不出一流的雜誌水準,看你們的雜誌,何不如看好萊塢的報紙新聞?

    惟一具有可讀性的,便是你的雜誌。因為你的服裝公司聚集了不少時裝設計方面的精英人才,所以可以提供相當多新穎而具有創設性的素材。而你公司的服裝,已經頗有名氣了,就連倫敦的一些品牌店也有得賣,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把重心移到雜誌的身上,利用時裝的衝勁來推動雜誌,然後等雜誌的影響力形成了,再反過來拉高時裝。

    做雜誌是很耗錢的,但做成功了,它的回報也是驚人的。比如評選的『年度風雲人物』、推出的『全球500強排行榜』,這些金字招牌,單是廣告費,便是個天價。要是能做好雜誌,我覺得遠遠比你現在這樣四處開花亂押注要好!」

    蒂娜布朗見到張紹平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不由越說越多,直把胸中的丘壑說了出來。

    這女人後世能取得偌大成就,確實不是浪得虛名,對做雜誌有自己獨到的一套。

    國際視野相當重要,但香港很多人缺的就是這個。它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因緣際會的因素比較多,所以等到內地起來的時候,香港幾乎所有的輝煌都沒有了,甚至因為鬧得多,自由港、金融中心的龍頭地位,中央都有意扶持上海來架空它。

    回頭說到電影吧,眾所周知,台灣的電影先一步沒落的,但人家的金馬獎反而越辦越好,成為兩岸三地最具有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獎項。而金像獎呢,辦到最後,都小眾化成港人排排坐、分果果的家宴了,甚至曾志緯過個生日都能讓它改期,真是讓外界笑掉大牙。

    由此可知,港人的長遠規劃、國際視野何其鄙陋。

    張紹平聽完蒂娜布朗的話,越想越是這回事,幾乎拍案叫絕,他激動地說:「布朗小姐,你說得太好了,我想我的公司就是缺少你這樣的人才!」

    蒂娜布朗道:「可是你們公司的重心放在電影雜誌上啊!」

    張紹平笑道:「不,我們公司沒有重心,所有的雜誌是同等發展的。不過,現在的重心有了,那就是雜誌!布朗小姐,你說得很對,要做一流的雜誌,必須得有一流的編輯,還要有培養它的沃土,所以我決定到紐約去建一個公司的分部,以後香港這邊只負責亞太地區,紐約的負責北美市場。只要把這兩個地方的市場徹底打開,我想名氣就已經積蓄夠了。」

    「就算如此,搞雜誌並不是我最在行的,我覺得你應該另請高明。」蒂娜布朗還是搖頭拒絕了。

    張紹平感到頭痛,這外國妞咋就腦子轉不過彎,油鹽不進呢。丫的,有錢給你賺,讓你當總編,你還挑三揀四,太挑剔了吧。他總算明白了,施養德為何非得讓他親自出馬相請,展現「誠意」原來是要這樣展現的。

    張紹平想了想,道:「布朗小姐,你知道的,我並不是只做雜誌的,實際上,在我的構想裡,日後還要做一本男性雜誌、一本女性雜誌。」

    蒂娜布朗聽了這話,直接吐槽:「你的雜誌不就是一本女性雜誌嗎?你的定位受眾難道準備男女通殺?太失敗了,也不知你的雜誌是怎麼辦下去的。」

    張紹平被鄙視了,不由揩了下鼻端,訕訕一笑,不知怎麼回答才好。胡幕芳倒是捂著嘴竊笑,難得見到老闆吃癟啊。

    英國人太刻板了,就連女人也性子倔倔的,說話頂心頂肺。

    「不過,做男性雜誌,我倒是有點興趣。」蒂娜布朗鄙視了一番張紹平之後,話鋒一轉,「我可以答應到你的公司做雜誌,但我有幾個條件,希望你能夠應承下來。」

    「說來聽聽。」

    「第一個,你不能干涉我的工作,除非我的決策有重大過失,導致投資虧損嚴重。」

    「這個不過份,我可以答應下來。」

    「第二個,雜誌的總編,我可以先幫你做著,但主編你要另外選人,因為我對這個不太拿手。」

    「哦,這個自然。」

    「第三個,我走人的話,肯定有些人要帶著走的,你的公司必須接納。」

    「這個」張紹平沉吟一下,問道:「我能不能問一下,你要帶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蒂娜布朗笑道:「幾個在攝影、編輯方面很不錯的人,我想帶著做幫手。」

    「只要是人才,我都歡迎。」

    張紹平笑呵呵地說。

    當蒂娜布朗開心地辭掉雜誌總編職位,並和張紹平簽下5年的合同的時候,傳媒巨頭紐豪斯正雄心勃勃地打造經典品牌——這份曾是時代浪尖的雜誌復刊了。但日後一手將帶出低谷,恢復榮光的雜誌女王蒂娜布朗卻被張紹平不知覺之中「搶走」了,歷史拐了個彎,就是不知是否還能在名利場上奪名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