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潤公司與渣打銀行 文 / 霍當天

    在好萊塢,只要有點見識的都知道,純粹的電影製作公司,在電視發展起來之後就不行了,老資格的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到了70年代就剩下了6個。

    在這嚴峻的形勢逼迫之下,各大電影公司紛紛尋思著開拓財源,比如同電視台結成夥伴關係,長期提供電視電影和電視劇集,又比如與玩具商合作,開發電影的主題玩具和主題遊戲等。當然,主題服裝也成了最緊要的周邊產品之一,乃至各種以賣座電影為主題的各式各樣的活動及產業,都成了電影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有點眼光的電影公司都知道未來絕對是集團化公司的天下,它們也在努力進行著擴張和轉型,但除了迪尼斯因為一直都在多元化發展而取得成功之外,餘者盡皆宣告失敗,先後被併購。

    如果歷史的慣性沒發生巨大的出軌的話,明年即84年,傳媒大亨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就會伸出獠牙,吞下二十世紀福克斯;89年,附屬於可口可樂公司的哥倫比亞影業便會被日本的索尼公司併購;90年的時候,華納公司便會被巨無霸似的時代集團收歸囊中,改名時代華納;到了93年,苦苦支撐的派拉蒙也被數位大鱷給盯上,一場激烈的爭奪,最終花落多媒體集團維亞康姆給的手中;環球影業也好不了多少,8、90年代被美國音樂公司、日本松下電器倒騰來、倒騰去,接著新世紀威望迪轉了轉手,賣給了通用電氣、康卡斯特(nbc);最倒霉的孩子是米高梅,70年代被拉斯維加斯賭業大亨克爾科裡恩弄了去,然後開賭場、賓館,就像一個玩具一樣,被克爾科裡恩賣了兩次,又買了兩次,最後實在不堪折騰——破產了。

    從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結束,好萊塢出現了幾個大規模集團化的電影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強有力的壟斷態勢,此後再無新的勢力能夠崛起。

    新線靠著《忍者神龜》大賺一筆,馬上就被時代華納收購,縱然靠著《指環王》在全球收入60多億美元,但最終還是沒逃掉被時代華納蹂躪的命。

    米拉麥克斯憑著《性謊言錄像帶》和《低俗小說》等獨立製作風光無限,很快被迪斯尼一口吞掉。

    夢工廠前有斯皮爾伯格,後有保羅艾倫和韓國三星財團,燒了幾十億美元,十年之後,折戟沉沙,進了派拉蒙的口袋。

    這就是好萊塢牛氣哄哄的電影公司的命運,儼然是資本家的玩具。至於香港的電影公司,沒有一個成氣候的,當票房收入不佳的時候,全都萎了,破產的破產,蒸發的蒸發,只剩下苟延殘喘的阿貓阿狗三兩隻。

    袁天帆不是無所不知的諸葛亮,他也只能對發展的大趨勢做出有限的預測,而張紹平雖然是個穿越黨,可也沒本事事無鉅細地記住歷史的走向,但對袁天帆的分析是好是壞,他還是有基本的判斷常識的。他選擇了支持袁天帆的構想,便如李家誠贊成麥理思的提議一樣,絕對具有非凡的意義。

    張紹平從來不認為自己多牛叉,親上火線導演電影之類的傻事,他是不會幹的。如果剽竊後世的影視巨作,拋開你的記性——不可能神到爆棚,可以一絲不差地記下來——不說,一旦換了個時空環境,後世經典的,此時可能就是個渣滓,無人問津。

    張紹平頭腦清晰著,穿越黨最能成功的事,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寫作當文人,乃至從政等,而是賺到第一筆錢之後,借助暫時領先的龐大信息,剽竊後世的一些創意,比如銷售手段、時裝,或者投資微軟、聯想等等潛力公司。當然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請職業的經理人、職業的董事為你打理公司。

    正是因為張紹平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公司的架構,他完全按照袁天帆的建議去整合

    「張老爺子,真是太謝謝你了!」張紹平握著張建華的手,一臉敢感激地說。

    張建華瞇著眼,笑道:「張先生,嗯,喊你張先生太拗口了,我就仗著大家同姓,倚老賣老,喊你小張,你不介意吧?」

    張紹平恭敬地說:「哪裡的話,老爺子喊小子小張,那是看得起我,我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張建華看起來笑瞇瞇的,慈顏善目,說話平和,但對這位,張紹平真心不敢得瑟,畢恭畢敬地像個小輩似的陪著好話。

    如果問港人,嗯,甚至問內地人,張建華是誰,估計都沒幾個人說得出一二來,但他卻是大名鼎鼎的華潤公司的總經理。

    提起香港,大家總是會想到四大洋行,想到四大家族,想到紅色資本家霍瑛東,想到娛樂大亨邵毅夫,但要真論起影響力來,在香港有兩個公司最重要,那就是匯豐銀行和華潤公司——一個左右香港的經濟金融,另一個左右香港的日常生活。

    因此華潤公司辦年會的時候,哪怕中英之間的關係再僵,港督都會出席道賀。

    華潤公司名義上是公司,其實是中.國政府在香港設立的對外貿易窗口,是以私人名義在香港註冊,再通過內部協議,規定私人代國家持股的灰色影子公司。

    內地用「三趟快車」供應港澳的鮮活冷凍商品,其中活畜、活禽占香港市場九成以上的份額,而這些商品,均有華潤下屬的五豐行獨家代理銷售。不僅如此,華潤公司把內地的石油和大米輸送到香港,平抑油價和米價,從而控制了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到了80年代後,華潤已經涉及加油站,倉庫,貨艙,碼頭,油輪,車隊,商場,超市,地鐵建設等諸多行業,成了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外資若想到內地投資做生意,華潤就是一道繞不開的坎,比如張紹平旗下的服裝、快餐店所需的食材全都交給華潤來代運、代購。因為華潤有專屬自己的運輸火車,還因為到目前為止,華潤都是紅二代最願意去工作的政府機構。

    沒錯!華潤不是商店,而是政府機構,是第二外貿部。這一特性,無論怎麼改,也是改不掉的。

    見到張紹平沒有半點浮躁、自傲的少年得志的心態,張建華是滿意的,他點頭笑道:「小張啊,你的發家事跡,我也有所耳聞,很不錯!更難得的是,你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支持國家的建設不說,還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堅決站在祖國這一邊!飲水記得掘井人,難得!對你這樣的愛國有志青年,我們這些老不死的趁著還有點餘熱,能扶一把就扶一把啊!」

    張紹平聽得汗顏,扭捏著說:「老爺子過譽了,我的思想其實沒你說的那麼有覺悟!我嘛,就是賺了點錢,覺得應該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做些公益之事,這樣一來,公司的名聲好了,自然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賺的錢也就更多。」

    張建華笑罵道:「小滑頭。」

    張紹平這麼說,張建華反而覺得他做人比較真,如果張紹平真的順竿子說一些拋頭顱、灑熱血之類的大空話,張建華反倒會三思了。在張建華的人生中,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什麼榮華富貴沒享受過,要權有權,要錢有錢,甚至可以說,他跟中央的眾多高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直達天聽比吃飯還簡單。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