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 文 / 霍當天

    此時的張紹平已被袁天帆的連番話徹底打動了,激動地說:「袁先生,你說得對,一席話算是解開了我的困惑,可是我該怎麼做呢?」

    「張先生,你儼然是一位資本家,全世界的資本家學習的專業是公司治理科學,也是董事學,是以企業所有權為基準的專業。一個企業要實現科學的公司治理,關鍵在於人才,在於專業人才,在於職業化董事人才!只有這樣的董事會才能設計出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設計出科學的人力資源儲備戰略體系,設計出科學的財務資金儲備與監管體系等等,全球的公司治理結構關鍵在於董事會執業能力,而不是總經理。總經理做的事情不是戰略決策,而是執行,是供、產、銷整個工作流程事務。」

    「一個具有科學決策的董事會嗎?這我知道,但我該從哪裡著手呢?這才是我苦惱的地方。」張紹平很是鬱悶地說。

    袁天帆道:「張先生,你必須先擼順旗下公司的產業關聯,找出排頭的業務來。」

    張紹平道:「可是,每個企業、每家公司在我看來,都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這就是每個企業家的通病,不停地創業,把公司當心頭血一樣對待,捨不得割捨,但要知道,就算是親兒子裡頭,也有感情遠近親疏之分。」

    「袁先生,你知道嘛,我的夢想其實一直很簡單,就是賺很多錢,然後把很多靚妹子,如此而已!」張紹平雙手一攤,苦笑道,「這樣的**驅使我走到了這一步,但後續卻走不下去了,所以我才來求教你這位專業人士。」

    張紹平說得有趣,袁天帆不由笑了,說道:「你很坦誠,也很真實,儘管這種真實在一些女人看來很混蛋,但對我們這些專為人打工的職業人士而言,在你這種人手下做事,反倒會如魚得水,可以盡情發揮,而不用擔心來自老闆的桎梏。」

    「好吧,儘管你這話怎麼聽都像在損我,但我仍然很高興能得到你的認可。」張紹平喝著咖啡,笑道。

    「李家誠是以高仿塑膠花起家的,而他現在的主業是房地產,涉獵基建、貨櫃碼頭、酒店業等。利氏家族以鴉片發跡,但他們最大頭的公司希慎興業也是房地產,涉獵物業、酒店和金融業。澳門的何宏燊專注於博彩業,邵毅夫只在電影、電視、院線和雜誌方面經營,便是現時掌握亞視大權的邱德根,他的主要業務也是遠東銀行和地產業。張先生,你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所有這些人中,幾乎都是在佔優勢的領域扎根,接著順著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鏈,再然後,才會考慮跨行業整合,打造成綜合性的大型公司。

    我列舉的幾人裡頭,李家誠的長實集團最為穩固,因為他涉及的產業幾乎都是房地產的相關產業。前年末,香港的樓房市泡沫破碎,所有的地產公司都受了傷,但以長實集團的元氣恢復得最快,因為很簡單,它的地皮賣不出去,便建作貨櫃碼頭,樓盤滯銷,便改作酒店業,資金很輕易就周轉了。而利家呢,你知道的,他們賣掉了手上無線電視台的大部分股份,是因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他們搞這個不在行,玩不過邵毅夫。但在房地產上,有物業、酒店業存在,抵禦房產泡沫的能力自然也就強了,何況利家還有金融業在做後盾。

    眾人裡頭,要說最純粹的,便是何宏燊、邵毅夫兩人,只玩自己在行的。而相對於這兩人,邱德根就不夠醒目了,資產不算最多,但跨的行業卻不少,遠東銀行在銀行業的中下游划水,遠東酒店實業在同業中處於末位,倒是搞得最好的遊樂場項目,反而不重視,出了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海洋公園尤不自知。」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袁天帆尤不覺累,頓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盯著張紹平道:「所以說,一家公司欲要強大,必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才能攻城略地,成就輝煌。」

    這些話簡直說到了張紹平的心坎上,他連連點頭道:「袁先生,你說得對極了!我一直都有個感覺,似乎只要把我旗下的公司資源重組,科學地整合在一起,便可以強大許多似的。怎麼說呢,比如我的漢唐服裝,經過《時尚》雜誌的宣傳和影視劇的輻散影響,就會好賣很多。」

    袁天帆解釋道:「這是一種強強聯合的商業搭售模式,比如可口可樂同麥當勞、百事可樂同肯德基,人們只要一想到可口可樂,就必然想到麥當勞,一想到麥當勞就必定想到可口可樂。同理,成功的商業銷售,會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印象,那便是影視劇讓世人覺得有錢人就該穿劇中上層社會名流所穿的衣服!」

    「嗯,袁先生請繼續說。」張紹平頻頻點頭。

    「我看過你們公司出版的雜誌,尤其是前幾天剛出的那一版,裡面說到你們的雜誌會在下一期全面改版,而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改版後的雜誌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讀者票選藝人這一板塊的設計,最為吸引人。而《時尚》雜誌更是移步到紐約,不惜砸下重金,開拓國際市場,是非常不錯的一步棋子。如果真讓你把它打造成《elle》般的巨無霸品牌,引領時尚,你完全可以借其名開設起鞋子、帽子、襪子、皮帶、領帶、化妝品等等一系列產品,我想以它的權威性,絕對會風靡全球。」

    張紹平聽得眼睛一亮,這個提議棒極了,手握《時尚》雜誌這等宣傳利器,又有大師級的設計師做後盾,完全可以複製出漢唐服裝士紳、仕女兩大品牌的成功,到時候,化妝、美容、護膚、鞋襪、飾品等稍為跟時尚生活相關聯的產業,都可以輕易涉及。

    其實,在原本的時空上,《elle》雜誌就會在不久的未來跨過時裝雜誌這個範疇,來個華麗麗的一躍,成為國際性的時尚品牌。這個品牌,不再只是時裝、美容和生活的女性週刊,還是時尚服飾品牌的代名詞,以它命名的時尚產品,幾乎佔據了時尚界的半壁江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