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一百零七章 文 / 夢楓薇

    李諸一家如往常一般笑鬧後,手拉手回家。

    蘿蔔糕本就不是什麼精緻的東西,濱濱也想到以這裡的人的智慧,要仿製並不困難。李諸家重陽節過後就不再賣這個糕點了,這幾天的糕點售賣,為濱濱家贏得三兩銀子的利錢。這已經是很厲害的。要知道,一斤蘿蔔只能賣四文錢。

    年底收了糧食,李漁家留下自家吃的部分及給李老爺子、李嬤嬤的部分,其餘的都賣了。李漁家將家裡的豬都賣了,手裡有了余銀,急著還了李洪深的銀子及還了五兩銀子給李諸。

    濱濱想著糧食為根本,賣了還要買,且糧食留在家裡,總會有用處的,便吵鬧著不讓自家裡賣糧食。李諸想著手裡有些余銀,便留了下來。李諸家地方小,那麼多糧食留下來房裡是不夠地方放的了,李諸想到在柴房裡挖個地窖,這是之前就決定下來的事,這會兒剛好整好點了。

    李老爺子聽說李諸要整個地窖,心裡本來就內疚,對於李諸提出的這個想法,非常地下大力幫忙的。李漁不明白為什麼李諸不賣糧食,糧食年年都可以種,舊糧過於便宜,舊糧比新糧每斤便宜五斤,一般人家都是賣新糧的,不過他是很樂意幫著李諸家拓個地窖出來的。

    濱濱一聽家裡要弄地窖就鬧著要弄個大的,最好可以即放糧,還可以住人,這樣可以用來捉迷藏。李諸被濱濱的想法逗笑了。

    鄧氏聽了濱濱的想法後卻同意了,道:「諸,咱們家房子小,如果地窖大點的話,還可以放些柴禾進去,這間柴房咱們收拾一下,還可以住人哩。明年海兒四歲了。也是時候與咱們分炕睡了。」

    李諸聽後想了想,道:「這是個法子,不錯。」李老爺子聽說孫子們沒有地方睡,要整大些地窖,心裡更不是滋味,現在李老爺子與李諸一家關係好了,心也向著李諸家,便自告奮勇的包攬了挖地窖的活計。

    濱濱一直都很糾結於家裡沒有外界的消息,連鎮上也沒更遠些消息,她心裡總是不舒服。依照她前世的經歷,不論是哪裡的人,不論離京城多遠。都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當今朝庭的事情的,而她現在是連當今皇帝姓甚名誰都不知道,皇帝的子民不知道皇帝的名字,這就不太正常了。或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也不一定。總之,做好幾手準備都是不錯的。

    李老爺子在李諸提出挖地窖後就著手幹活了。李老爺子看小兒子留下了糧食,以為他家有大用,想著他前幾天還托人買糯米粉,便將他名下的土地產的糧食屬於他的那部分也留了下來,並提出到時一起放在李諸家的地窖裡。

    李洪深看李諸家挖地窖,閒時也過來幫忙。並將李諸家要挖大地窖的事告訴了李權及李慕,李權及李慕聽了笑李諸怎不在地窖裡養上燈籠蟲(即我們現在所說螢火蟲),也好亮堂亮堂。李諸一家聽後心裡一樂。李諸更是閒時就去捉燈籠蟲,這個很簡單,只需在一個地方燒一把火,就可以引它們過來,然後。拿個布袋網下去,一般情況一網有三四隻。

    李諸想著平日在草叢裡見到螢火蟲。便在地窖的一角種上了草,用個大的布袋罩著,螢火蟲就養在裡面。濱濱看了一臉黑線,如果這樣,螢火蟲早就死光了。濱濱讓李諸看了一次螢火蟲吃蝸牛後,李諸才恍然,原來要飼養的。李諸只得捉些蝸牛,也放入地窖的布袋中養了起來,養蝸牛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放些菜葉子就行了。這樣,李諸家的地窖就宛若一個微型的小牧場了。

    李老爺子在挖地窖這方面很有一手,他在李諸家的柴房裡挖了個可以一個半大人入內的洞,裡面挖空是向著李漁家的方向挖空,這樣就還是在李家的院子裡,不會影響到李諸家的屋子。因為怕上面承受不住,李老爺子還用木板頂著地窖的上面,並用一些圓木撐了起來。

    濱濱想了想,笑著提出了要從自家的地窖挖到大伯家,這樣兩家人可以共用一處,這個提議被大人們聽到後都一致贊同。這樣,李諸家的地窖就需要花大力氣挖了。

    地窖裡挖出來的土,李諸沒捨得扔,用來搭建羊棚及鳥棚了。

    大人們都在挖地窖,李海帶著家裡的弟妹在房裡識字及練字,李諸一家平日只得在李漁家吃飯。大家都是幹慣活的,熱火朝天的弄了一個月,便將這個地窖整了出來。濱濱看了遍甚是滿意。地窖裡有兩個出入口,一個是自家的柴房,另一個則是大伯家的廚房。是為了便處的。

    地窖挖好後,李諸家便將柴禾及房裡擺放糧食的架子、一般用不上的東西都放入地窖中,這樣房裡就空閒些出來了。可以在現在睡的炕旁邊,豎著做個小炕,給孩子們睡。李諸及鄧氏終是沒捨得讓孩子們睡在柴房裡,不過分了炕睡,兩個炕間用一塊布隔了開來。

    李諸在柴房裡做了個窗子,又在內裡搭了個小炕,就整了個小房子,想著以後有人來訪就讓其睡在這,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多個炕也是好事。

    濱濱看了這個小炕就喜歡上了,可以在這裡烘烤紙,這樣就不需要在灶旁守著火了。

    年底,李諸與鄧氏一商量,現在家裡有點余銀,賣豬也不夠蓋房子,就決定不賣家裡的豬了。殺了來送禮及臘起來,讓孩子們能時不時吃上肉。

    李諸一家一提出來,李老爺子就不同意,說親戚少,要送的禮不多,一定要賣些。李諸想著自家現在有地窖,可以積食,便不同意,李老爺子見李諸心定,只得搖搖頭,不再說什麼了,現在自家這個孩子越來越有主見。

    濱濱看自家爹娘忙得差不多了,便提出造紙。

    李諸及鄧氏這時才想起這事,又開始忙碌起來。濱濱的這個造紙就是一個簡單的活計,李諸及鄧氏,李濤及李波看了一次做法就會了,李海是之前就會的。因著李海哥仨對紙有種莫名的熱愛,都自覺的選些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做,李諸及鄧氏則做煮沸、攪拌這一項較為辛苦的活計。濱濱則進行踩壓這一項工作。一家人分工明確,是以七天就造了幾斤的紙。

    鄧氏挑選了些送人的出來,其餘的用個框裝著,蓋上蓋,一家人上鎮上賣紙去了。濱濱向哥哥們說了這些東西都不能說出去,李海哥仨都是聰明的,都應了下來。濱濱也在鄧氏及李諸前提了不能說出去,不然自己家就賺不上銀子了。李諸不同意,這就在濱濱的意料之中,濱濱哭著鬧了鬧要房子,李諸想著自家人住的地方,便不吱聲了。鄧氏想了想,也贊成不將此事說出去。

    這一次,一家人都下意識的先到李權及李慕處,讓兩位哥哥幫著賣紙。

    李權看見兩大筐紙都嚇傻了,忙讓李諸將牛車拉入院子內,問這是怎麼回事?李諸吱吱唔唔,本就不會說謊,但又答應閨女不能說出來,愣是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鄧氏在旁邊看著,歎了口氣,道:「這是濱濱不意中做出來的,看著不錯,就想看看能不能賣些銀子。」濱濱看了看自家爹娘,歎了口氣,其實,這也是意料中的事。

    李權一聽,驚呆了。這是造紙還是一個一歲的孩子想出來的方法。

    濱濱笑著拉了拉李權道:「權伯,我在玩兒時弄的,海哥說是紙,可以賣錢,我就告訴爹娘咋弄的了。這個東西要以後才能告訴權伯,要等我住到大房子裡後才能告訴權伯。」

    李權聽著濱濱的童言童語,笑道:「這是一個發財的東西,你們家應該守著,不能告訴任何人。權伯幫你們家賣這個可是要收傭的。」李諸及鄧氏聽後都點點頭,濱濱也是贊成的,畢竟這是長期的生意,不可能不交佣錢的。

    李權看了看紙張道:「你們家這紙有點厚重,且質不太好,想來不能賣太貴。我賣十五文錢九張,比現在最便宜的紙十文錢三張可是便宜不少,這應該還是有人買的。」

    李諸聽後點點頭,鄧氏笑道:「賣東西權哥你比我們厲害多了,這些就你把主意。」李權聽後點點頭,道:「我每九張紙就抽一文,你們看怎麼樣?」濱濱想了想,即自家九張紙是十四文錢,權伯是一文錢。李諸忙道:「這怎麼行,你幫著咱們家賣,是下力氣的,怎能賺那麼少?」

    李權道:「諸,就這麼定,但是你一定要答應我,只拿給我們家賣,不能放其他地方賣。」李諸聽後點頭笑道:「這不行,我還打算放些給慕哥賣的。」李權笑道:「我的意思是只能在咱們李家這兒賣。」李諸聽後點頭同意了。

    濱濱看著李權點了點頭,自家伯伯真的是生意好料,其實他賺的並不少,這可是壟斷經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