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一百零八章 文 / 夢楓薇

    濱濱將紙張下了牛車後,李諸及鄧氏什麼也沒交待就往回行了。濱濱心想,爹爹總是認為自己是種田的人,對這些買賣都不太上心。這可能與商人地位不高有關。濱濱本想說兩句,又不敢太驚世駭俗,只得做罷。

    一家人在回家的路上遇著瘋狂趕車的鄧材軒。鄧材軒一見著李諸一家急忙道:「諸,敏兒,快,回家收拾東西,咱們舉家搬遷至別處。」

    李諸從未見過自家大舅如此著急,濱濱心裡則是咯登了下,心想,是福是禍總是避不過去的。

    李諸忙問道:「大舅,怎麼了?」鄧材軒喘了口氣,道:「你記不記得,先帝前年就駕崩了,而我們鳳姬國一直無新帝,都是三位皇子互相輔助治國。昨日,爹的一位在省府驛站司職的學生說,大皇子身體不適,三巨頭鼎力的局面恐要打破,不知是否要發動動亂。咱們鎮東臨碼頭,西臨南北通京城的要道,動亂肯定要被波及。咱們這些小戶人家,還是遷移至安全的地方藏起來,等過了幾年再回來,方是最穩妥的。」

    李諸一聽也急了,道:「咱們沒有遠房親戚的,這是要遷到哪去?這可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的。去個新地方,租房就要老一筆銀子。」鄧氏一聽李諸在抱怨,忙止住道:「大哥,謝謝你跟我們說這,需容我們商量商量。」

    鄧材軒看了看李諸一家,歎了口氣,道:「你們與大家商量商量,看看怎麼個避法。爹早年桃裡滿天下,咱們這次想去投靠這裡向南,偏遠山裡的一戶學生。現在還未起亂,東西未漲價。在那裡。估計十兩銀子就能買下一間土坯房,再買兩塊地,也是夠爹娘,我家,五口人吃用的。爹已經去買兩頭牛了。一來幫著運東西過去,二來以後可以幫著耕種。如有什麼事,你們就到溪田村石牧石秀才家找我們。動亂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你們買多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家裡的東西能賣就賣了吧。懷裡揣著銀子也好過沒來由的便宜了別人。」

    濱濱聽後心裡鬆了口氣,動亂來了不怕。就怕沒有準備,現在提前收到消息也是好的。李諸聽後慌張的應下,就要趕往村裡。濱濱拍了拍爹爹道:「爹,離權伯及慕伯家近,還有師公。」

    李諸一聽,忙調轉牛頭道:「對,先通知權哥、慕哥及師傅。」鄧材軒看李諸的樣子。安慰道:「這都還只是沒有邊的事,只是有心人揣度而已,我們不能太過聲張,以免惹來殺身之禍。就告知身邊的人做好準備即可,諸,你無需太過緊張的。」李諸想了想。笑了笑,謝道:「對,還沒邊的事。沒由來自己嚇自己。我醒得的,他大舅,謝謝。」

    鄧材軒擺擺手道:「自家不言這個,我先走了,咱們不僅自家要遷移。還要將書院的東西也遷移,手裡正是忙的時候。等走的時候也不通知了,安置好後再托人過來報個平安。」

    鄧氏聽後流下淚道:「大哥,替我向爹娘盡孝道,珍重。」鄧材軒想著幾年無法見小妹,沉重的點點頭,駕著馬車匆忙離去。

    李諸回到李權及李慕的鋪子,將鄧材軒的話複述一遍。李權及李慕立時就臉色蒼白,急了。

    商人最怕就是動亂,動亂一到,受波及最大的就是商人,首先,有賣軍需物資的都要無條件獻上,如糧食,別說賺錢,可能連本都要貼上。其次,賣農具的都要被上繳,為什麼,怕當地發動動亂。再次,身家達到千萬的商人還需要進行捐獻。這也是為什麼商人地位一直不高,且無法被有效組織起來的原因,每一次動亂,商人都要被重新洗牌一次。如果不遵從,是要被直接抄家的。

    李權及李慕想了想,完全無法,只得問李諸有什麼打算。李慕道:「諸,咱們這最有頭腦的就是你,你說怎麼弄,咱們就怎麼弄。」

    李諸踱步想了想,問道:「權哥,慕哥,你們這幾年可積攢了些銀兩?」李權應道:「有些,不算鋪子裡的貨,我這有三百兩。」李慕道:「不算鋪子裡的貨,我這有三百三十兩,咱們倆兄弟應該都是差不多。」

    李諸點點頭,道:「動亂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岳父家已經開始進行遷移。我建議你們也別賣東西了。鋪子就空著。像岳父家一樣,你們就到咱們村裡各買兩塊地,想來也夠你們兩家吃用的。」

    李慕聽後,急忙問道:「諸,你覺得你們村子安全不?你們那離鎮上就兩三個時辰的路程。」李諸聽後歎口氣道:「可不是,這個還要回家與大伯、我爹進行商議的。」濱濱在旁邊聽到,道:「買米,買米,有錢買米。」

    李權與李慕聽了歎口氣,道:「米是一定要買的,我們拿兩百兩銀子買些吃的,就關了鋪子回村裡找你們,可能要兩三天才成。」李諸聽後點點頭,急忙趕去木師傅家通報。

    李諸告知木師傅這事時,木師傅點點頭道:「歎,動亂一起,保命才是要緊。不用說了,師傅這就賣了鋪子裡的東西,買些糧食,去你那。師傅在這也沒什麼親人,你們家去哪,師傅就去哪。」李諸高興的直點頭應是。一家人急忙駕牛車回家。

    李諸回家,召集大伯李洪深及李老爺子,李漁一家,將事說開。李老爺子皺著眉道:「離開村子咱們去哪?咱們的根就在這啊。」李洪深喝道:「根在這,沒了命就什麼都沒了,什麼根不根的。」李老爺子歎口氣,道:「那你說,咱們去哪?難道跟著鄧舉人去那個什麼溪田村?不說人家有沒有那麼多的屋子招待咱們,咱們這一大家子也不是說搬就搬的。」

    李洪深聽後想想也有道理。這一說,大家都沒了主意。坐在那裡長吁短歎的,李老爺子道:「諸,你是秀才,想個法子。看看去哪避避合適?還是哪也不去,留在這。」

    李洪深聽後也是一臉希翼的望著李諸。李諸想了想,道:「要不咱們也搬到山裡,避個一年兩年咱們就回來。」李洪深立即否定道:「這可不行,如果一年兩年動亂未起,或者咱們回來時剛好動亂,那可怎麼辦?」李諸聽後歎了口氣,臉漲得通紅,沒有再說什麼。

    濱濱不忍家裡的人愁眉苦臉,笑道:「咱們家地窖大,咱們住地窖裡去。」眾人一聽。眼前一亮,都紛紛說這個主意不錯,李老爺子搖頭道:「不行。那裡面不能站那麼多人的,到時我們自己憋死我們自己。」

    李洪深想了想,道:「憋死是因為沒有通氣的,咱們在隱處留些通氣的口不就行了。」李老爺子想了想,點頭道:「這個不錯。」

    李洪深道:「這樣地窖要重新挖一下。要從我家通到你們家,還有,要整得一個人高,不然老彎著腰也不是事。」

    李老爺子聽後點點頭,李洪深拍拍李老爺子的肩道:「這事就咱們倆人弄,孩子們要幹什麼的就幹什麼。咱們也不請人。省得被人整個禍亂人心的罪名。」李老爺子點點頭,想了想,對李諸說道:「諸。你寫個信給你大姐、二哥、二姐,讓他們也準備準備。」李諸聽後點點頭,自家親人這些都是要知會的。

    李洪深道:「諸,你家的雞要賣些,不需要賣完。以後養在地窖裡,也有個蛋吃不是。鳥應該沒人買的。大伯給你直接整個地方出來,你還是養著吧。牛羊也是。」

    李諸聽後點點頭,李漁道:「大伯,爹,你們整地窖時最好弄個井出來。」李老爺子擺擺手道:「這個不用你說咱們也會弄的。反正咱們倆老就像整房子一樣整出來就是了。」大家聽後都點頭應同。

    濱濱聽了,一顆心就都放下了。隨即歎了口氣,一家人本來還想靠賣紙賺些錢蓋房子,看來這個想法要無限期延後了。

    一切商談完畢,李家人都動了起來。李諸想著張大伯、余老頭及張大夫幫自家甚多忙,漏了些風給他們,張大伯及余老頭聽了聽李諸家的應變之法,兩家人也秘密的挖起地窖來。張大夫隻身一人,李諸約張大夫到自家避亂,張大夫想了想,笑道:「如果真發生了,我就到你們家避避。」李諸高興的應下了。

    李諸寫了三封信,托張大伯給大姐、二哥、二姐送了去,信中寫了鄧材軒的說辭及一家人的應對之法,到底他們怎麼做,就不是他能干預的了。

    李諸托余老頭運了三百隻雞上鎮上,托李權及李慕幫著賣。自家留下五十隻下蛋的雞。一來是為保證給「喜迎來」的供應,保證信譽,二來是考慮到如果動亂一起,可沒有什麼東西吃了,到時雞蛋可是不錯的食物。

    李漁這時極為後悔賣了那麼多的糧食,大家都安慰可能動亂沒那麼快,且李諸處有糧,不礙事,並提醒下一次的收穫就不可以賣糧了。

    李漁想著自家孩子多,想著不能老占三弟的便宜。拿出家裡所有銀子,留下兩孩子的束修,計劃都買了糧食。

    李諸對此一點也不苟同,李諸道:「咱們倆兄弟計較這些做什,大哥你家的銀子都買了糧食,那你今年就不能買豬了。不養豬,糧食又不能賣,那你家不就沒有大銀子進項,如果有什麼突發事,可怎麼辦?」李漁想了想是這個理,今年就只買了一頭小豬,其餘的都買了糧食。

    濱濱看了看家裡的糧食,便提醒自家爹爹買兩頭豬。李諸皺了皺眉道:「不知道什麼時候動亂,咱們養豬幹什麼?」濱濱不依的道:「鳥可以進地窖,為什麼豬不可以?」李諸被問得啞口無言,抱了兩頭小豬回來,一樣放在大伯家的後院養著。

    ps:

    本來計劃今日爆發的,但是一躺下,睡得一個天昏地暗,無法,下次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