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紫玉釵街詭怪傳說

《》谷雨 第54章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蓴(二) 文 / 十月十二

    「那就先謝謝大嫂子啦!先多饒給大嫂子塊醬牛肚做謝禮!」胡三兒笑著添上一塊醬牛肚,引得眾人交口稱讚:「這胡三兒倒是會做人,再沒有更伶俐通透的,日後準是做大買賣的!」

    好不容易輪到我,胡三兒看見我也愣了:「梅菜,你們家不是也有秘製醬菜麼?怎地到哥哥這裡來買了?」

    我嘿嘿一笑,只好尷尬的說:「家裡的甘露吃完了,新醃上的還沒入味,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偏偏今天又饞了,所以先到胡哥哥鋪子裡買一點吃。(本書黑嚴谷;」

    胡三兒不疑有他,忙包了甘露塞在我手裡:「街坊四鄰,甚麼買不買的,拿了回去吃,我手藝生疏,比梅二叔可差遠了,你別見笑,我這也算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我忙說:「那怎麼行,我這裡有大錢……」

    胡三兒卻只是不要,直往外推我,還笑道:「你有是你的,拿去買糖吃,買花戴,不都行嗎?下次我去你們家蹭點心吃,可好?」

    我只得拿著甘露回了家,娘問我花了多少錢,我只得如實說了,娘笑道:「怪不得生意好,感情是個會做人的。」

    說著拆開了包,夾了一塊放在嘴裡,不禁皺眉道:「你別說,這甘露倒真比咱們家的有味道的多。」

    我一聽,也趕忙拿起一塊塞進嘴裡。這甘露入口清香,鹹中帶甜,爽脆多汁,嫩生生的,確實比爹親手做的還要好吃。

    娘歎口氣,道:「罷了,今年夏天的醬菜,咱們家自己吃也就是了。」

    爹笑道:「我倒是喜歡這胡三兒,你下次與他說,得了空,叫他只管來家裡坐著。」

    娘笑道:「瞧你爹,兩塊醬菜就給收買了,要跟人交心呢!」

    我也笑了,心想,我也挺喜歡那個胡哥哥。

    過了幾天,我自煙雨送了點心往家裡去,卻瞧見一個高高瘦瘦的背影正往胭脂河的方向走,我瞧著倒像是胡三兒的背影,有心去邀他去家裡吃點心,可是跟上去,卻一轉臉兒不見了,不想他走的倒是很快,我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我瞧見胡三兒正在掃鋪子前面的青石板街,忙問:「胡哥哥,昨日裡梅菜見到你,以為你睡得晚,想請你來家裡吃點心做宵夜的,不料胡哥哥好快的腳步,梅菜並不曾追上,不知胡哥哥往胭脂河那邊作甚去了?」

    胡三兒一聽,直起身子,眨眨眼睛:「昨日嗎?昨日夜裡我不曾出去,想必你是認錯人了吧?」

    「是嗎?」我抓抓頭,可是那個背影,分明也是這樣高高瘦瘦的,莫非是其他人麼?也或者,是胡三兒有自己的私事,不方便讓我知道罷!

    想到這,我忙點點頭:「估計是梅菜看錯了,讓胡哥哥見笑了。」

    胡三兒笑道:「不妨,我這樣的身量,不在少數,看走了眼也是有的。」

    說話間,又來了買醬菜的,胡三兒趕上去招呼,我便回家去了。

    今日爹在做芋泥菊花酥,我正幫著篩面,倒瞧見有過幾面之緣的李綺堂公子進了店來,微笑著拱手道:「梅姑娘,梅伯父,許久不見。」

    「啊呀呀,是李公子啊!」爹忙迎了出來,連連用圍裙擦著手:「當真許久不見,前幾年還常常來紫玉釵街的,想必近來李公子課業繁忙,抽不開身罷!」

    娘也從後廚進來,連聲道:「原來是李公子來了,

    李綺堂微微一笑:「確實有些事情耽擱了,但如今又有要在紫玉釵街上的事物,所以大概會常常過來叨擾。」

    奇怪,連爹也記得李公子,怎生我倒不怎麼記得。來不及多想,我忙看茶上點心,李綺堂看著我忙碌,忙道:「梅姑娘費心了。」

    我笑道:「不妨,還不曾謝過李公子的救命之恩。」

    李綺堂忙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梅姑娘安然無恙就好了。」

    爹搭訕著問道:「不知李公子到這紫玉釵街上來,是有何公務?」

    李綺堂道:「梅伯父不知,現今太后頗喜民間傳說,本來交與沈尚書搜集編纂,可沈尚書這些日子公務繁忙,抽不開身,在下便自告奮勇,來這紫玉釵街尋訪尋訪。」邊朝我笑了笑:「也怪懷念在這紫玉釵街的時日。」

    爹笑道:「說起來,可不是麼!自打我家的梅菜做了龍神使者,這紫玉釵街這些年突然總有些怪異傳說,又是宵婆,又是人面魚的,傳的雖盛,到底大傢伙不曾親眼見過。」

    李綺堂歎口氣:「這紫玉釵街上看上去平靜,實際暗流湧動,總有些蠢蠢欲動的東西。」

    李綺堂是修道世家的傳人,想必也是一位高人了。

    爹突然像是想起來甚麼,拍手道:「哎呀,李公子說起這紫玉釵街的奇聞異事,我倒是想起來一件,只不知道太后是否會嫌這傳說粗陋。」

    李綺堂忙問:「梅伯父但說無妨,在下定然洗耳恭聽。」

    爹忙道:「還是我出門買面,聽糧店的夥計們說起來的。他們做著這糧米買賣,自然常常用船水運些貨物,有個夥計說,昨日他們從西川收了糧,使船運到了胭脂河的岸邊卸貨,已然將近子時,突然聽見胭脂河岸邊的蘆葦蕩裡,有一陣子一陣子的嬰兒哭聲。

    他們幾個夥計疑心是有窮苦人孩子生的多了,實在養不起,才拋棄在這河岸邊,因為他們也是苦出身,便想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將那孩子送到沒有後嗣的家庭裡,也算一舉兩得,功德一件,便顧不上卸貨,留下一個看船的,其餘幾個便深入到蘆葦蕩裡尋去了。

    可是雖說那嬰兒啼哭之聲清晰可聞,但怎生也找不到那孩子,哭聲在左,往左去了,便聽見哭聲又在右,倒如同嬰兒邊哭邊捉迷藏一般,嚇得幾個夥計尋思,莫不是遇到了拉替身的水鬼,故意做出這聲音糊弄人的,連忙都跑回船上去了。

    那哭聲直直響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方才停頓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