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大唐王爺

《》第三卷 第一四零章 針尖與麥芒(二... 文 / 支點的天空

    針尖與麥芒(二)

    船隊由六艘船組成,或許因為有官家背景,每一艘船隻之上,都有官兵守著,而由於運送的貨物沉重,船的吃水線也委實不淺。「前方不遠,大家便能看到那個村子,去年水患,大水淹了村子。後來也沒糧,官府每日裡便在那邊施粥,我前幾天從這裡返回,看到有不少人……」

    大河往前,轉過前方小小的拐角,便看見了那邊的斷壁殘垣,原本的村子,如今已經毀了,只剩下一截截的矮牆。村裡村外的有許多人,衣衫襤褸瘦弱不堪,也有隨身帶著大小包裹的,河邊有個檯子,此時便正在施粥,一艘官船停在旁邊。

    飢餓是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當他反映出來時。卻並不會讓人歇斯底里,因為歇斯底里的力氣已經沒有了。此時還沒到放粥的時候,這些饑民聚集在村莊內外,或坐或臥,大人抱著孩子,一家人則往往互相依偎在一起,連說話的力氣也不多。但由於人群聚集,少數的孩子,仍舊會哭。也有少部分的大人會哭喊出來。在這一片人群當中。形成的氣氛,卻是足以讓人感到頭皮發麻的。

    船上的李寬看著這一幕,有些沉默,旁邊李長栓低聲說:「殿下倒也不用為此情景太過難過,早些年我的老家那邊也鬧過這樣的饑荒,現在雖然官府賑災糧不多。但這些人中還沒怎麼出現餓死的,只是難以吃飽也就是了。」李長栓開口安慰著李寬,隨後道。「而附近的糧價,已經漲到每斗二百文了……」

    「哼,若是這樣下去,每斗三百文都有可能。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堅持到糧食收穫的時候」那是人群中一名樣貌敦厚的男子,眉宇間有些陰沉。他重重地哼了一聲說道。他雖然衣著不錯,一看便知道是個有一把子力氣的人。

    眾人也能想到這點,李長栓見眾人朝這邊望過來了說道:「我家東家就曾反覆強調,此次賑災,關鍵不在於給官府多少糧,而是要將糧價真的打下去,此次運過去的米糧,越多越好,而且一者只能賣,二者還不能真的賣價太低。此事歸城裡的王大人決定,但在下覺得,現在糧價二百文,咱們恐怕就只能降到一百五十文左右,待打到一百五十文,才能繼續往下降。諸位若將糧食以幾十文一斗的價格賣出,在下保證,不出一日,其中的九成,就會全都被屯糧的商販大戶吃下肚去,那樣非但於事無補,反倒是助長了那些人的氣焰。」

    這道理眾人倒也想得到,李長栓頓了頓說:「不過,諸位此次過去,有些事情,恐怕王大人還是會請眾位幫幫手,這次災情擴大,城裡賑糧,人很有些不夠,有幾次差點還造成了混亂傷人的事。眾位公子過去的這幾日,不妨到城外幫忙親手施些粥飯。王大人跟我家東家都曾說過,既然來了,能親手做一做,意義是不同的。王大人也一定會保證諸位的安全,這個可以放心。」

    一旦災情擴張,城市中必然會閉了城門,到城外施粥,是有一定危險的。眾人心中原本也有些嘀咕,聽李長栓說起這個,當即便有人道:「能過來幫忙,我等豈會擔心那種事!」李長栓笑了笑:「當然,諸位這幾日在城外施的粥飯,卻得從諸位此次帶過來的糧食裡出了。」

    人群中有人大笑:「那我便多呆幾日,把我帶來的啊,全都施了算了!」。

    這一次由官府主導賑災行動中,信誠郡王府作為一股力量,是始終在背後活動、操縱著的。災區的氣氛有些,已經開始了一根弦。半個月前,坐鎮餘杭城的李寬已經操縱著第一批糧食的進入,但此後的變化,作為普通的百姓,並沒有太多可以感受得到的。乞丐與流民開始往城市聚集,吃不上飯的越來越多,大家都在找糧食。

    聯絡眾人集中。安排行程、住宿。一路上跟眾人協調各種事情,談天說地,雖然很大一部分是李寬那邊事先的安排,但一直以來與所有人接觸的卻是李長栓。幾日以來的接觸。他與所有人都打成了一片。而在談話當中,有意無意的,對方總是在影響著他人的同情心。敵愾之心。

    眾人在離開餘杭之前,楊廉等元老名宿曾經這些人,為眾人做好事的心思做了渲染。而在這一路上,李長栓也在巧妙地帶動大家的心情,一方面確定可以賺錢,另一方面又能煽動眾人的惻隱,反覆告訴他們,這一程是在做好事。告訴他們那些無良商販是如何害人的,有多少人將會被餓死,告訴他們被餓死的人有多麼淒慘,偶爾也說起好幾個關於窮苦人的故事,關於富人種善因得善果的故事。

    過來的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只是鄉下中小地主家的子侄。他們家中或許有糧食,但見識是不多的,有些讀了書,楊廉的一番接見,跟他們說了災情,再大大的讚揚了他們,已經讓他們榮耀得找不著北。隨後這裡又是一路引導、渲染。若非是這一系列手段的環環相扣,他們此時也未必會說出要將所有糧食都賑掉的話來。

    不久之後,他們漸漸看到了李寬與屯糧士族交手的影子。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還是相對平靜的,因為交鋒只發生在餘杭周邊的州縣,而在只是一個開端,由於李寬的及時插手,袁定方在震驚之餘。也迅展開的反撲,兩邊在意識到對方在行動以後,交鋒更加的激烈。

    接下來,整個江南道的糧價,開始反撲過來。與此同時,謝弦稍一合計,一條難纏的計策便想了出來。不久之後,謝弦預備給李寬一個下馬威。

    另一方面李寬他們也在總結著經驗。

    「現在賑濟還是有效果的,但就目前來說,只要把現在這個局面能夠維持住,再過一個月才能夠恢復百姓信心對朝廷的信心」李寬說道。「要說是現在打的是糧食仗、經濟戰。還不如說是在打信心站。也就是百姓對於官府賑災的信心。大戶豪紳們說,糧價一定會漲,糧食原本就不多,百姓信了,便去高價買糧。官府說,我們會賑災,我們會打擊不法糧販,我們有糧食源源不斷地進來。賑災的最後結果,寄托於百姓對於兩邊的信任程度,當然,也取決於他們餓肚子的程度」。

    楊廉和李善一邊聽著李寬說話,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思路。過了一會楊廉說道:「道理的確是這樣,但說到細處,則要複雜上千百倍。打壓糧價也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天了,周圍州縣的糧價雖有波動,竟然還維持在目前這個局面,足以可以說明,殿下當初分析是對的。看來糧價才是關鍵所在」。

    對於現在的效果,不僅讓楊廉感到滿意,更讓楊廉感到詫異。不過他也清楚,現在就言勝利,為時尚早,真正決定結果的,還是等一段時間。到了那個時候,或者李寬的賑災手段崩潰,或者是世家門閥的心理極限崩潰,而在這之前,兩邊都在不斷地運用各種手段,提高自己的籌碼。

    「就在這五天以前,有一艘運糧船被人鑿沉,至今還沒查出兇手來」李善有些惋惜地說道,「那可是滿滿一船的糧食」。

    「這也是因為殿下打壓糧價的手段高明所致,雖然眼下看起來能調動的糧食總量不如預期,但殿下在賑濟初期的投入,還是很有魄力的,一下就放出那麼多的糧食,顯然讓他們措手不及,所以他們才會這樣不擇手段」。楊廉看了一眼李寬和李善說道:「不過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們,今後出面應該小心些,他們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

    李寬知道在這種時候想給百姓信心,放糧的量就不能太少。不管自己是不是胖子,首先都得把自己的臉打腫才行。而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對手的心理負擔,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決心,同時迫使他們提前崩潰,好將糧食盡早流出到下一個州縣。

    蕭若蘭最近有些無聊,她不知道原因什麼李寬不讓隨意的上街了。此時蕭若蘭百無聊賴地在府中閒逛著,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李寬的外書房,在徐旺財在門口站著,蕭若蘭便問道:「哎,旺財,我姐夫現在幹什麼呢?」

    徐旺財見是蕭若蘭來了,忙迎上前去施禮,這才小聲說:「三小姐,今兒個有外人,殿下正在和他們商議重要的事情,殿下有過交代,現在誰都不能打擾。」

    「難道有什麼見不到人的事情嗎?,瞧你這鬼鬼祟祟的樣子,讓人看了噁心」。蕭若蘭真有些不高興了,她決定來個惡作劇捉弄一下李寬。於是她沒有多說就立即走開,去尋找合適的地點實施報復計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