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屌絲重生咸豐帝

《》章 節目錄 072 劉銘傳 文 / k貓

    李鴻章回到廬州之後,便開始興辦團練,頓時得到安徽士紳的擁戴,由於當時天軍在安微一帶兵力溥弱,安慶天軍在江北大營及各方團練的重大壓力之下退回了南京外圍。李鴻章回鄉時,當時在安慶興辦團練的潘鼎新,吳長慶等人因是李鴻章父親的門生,得到李回鄉興辦團練的事後,便與李鴻章建立了聯繫,積極擁戴李鴻章。

    得到了擁戴李鴻章的信心倍增,將回鄉時的鬱悶之氣一掃而空,胸中報復再次燃起。回鄉月餘,李鴻章便根據兩淮地區民風強悍的特性,在廬州地區組建武裝團練,當時廬州地區有三股最大的武裝自保組織。由於兩淮之地,常年匪患叢生,又有捻軍做亂,各地百姓紛紛結寨自保,這就有了當時的三大自保武裝。李鴻章到了廬之後,先後拜訪了廬州周邊三山,既周公山,紫蓬山,大潛山的武裝頭目張樹聲,周盛波以及劉銘傳等人。三人對李鴻章的才學推崇倍致,紛紛投效李鴻章門下,至此淮軍初具規模,李鴻章更得到了淮軍的第一位大將——劉銘傳。

    收服了三股勢力,又得到廣大士紳的擁戴支持,李鴻章信心大增,決心與盤據在安微的天軍來一場較量。正好,當時天軍北伐,李開芳部兵圍廬州,攻打數日不息。李鴻章在大將劉銘傳的建意下,發表檄文,痛陣天軍在南京的惡行,號招官民團結一致共保廬州。頓時廬州城裡的官民紛紛響應,士紳大戶將家丁遣上城頭,百姓自願上城助戰。大大減緩了廬州兵力不足的缺點。最終李開芳在廬州城下連攻數月不得而不得不轉而北上。

    第一場戰便獲得了勝利,李鴻章一時得意莫名,信心空前高漲。淮軍也因此成名,成為安微地區主要的武裝力量,咸豐三年,太平天國派兵北上,援救被困的北伐軍,兵至池州。信心滿滿的李鴻章便命手下率淮軍出擊,欲與僧格林沁聯合夾擊北上之陳玉誠部天軍,奈何陳玉誠指揮果斷,意然放棄池州城池,主動出擊,打了淮軍一個措手不及,淮軍大潰敗,損失過半,退回廬州。陳玉誠趁勝追擊至廬州,連日猛攻廬州。淮軍新敗士氣低落,加之琪善聞得淮軍敗北,不戰而逃。廬州在李鴻章的堅守下,死守五日,最終失陷,李鴻章被部將劉銘傳率軍殺開一條血路,逃回揚州,淮軍一戰幾乎覆滅。至此李鴻章才知道天軍的厲害,心灰意冷之下,想解散淮軍。

    「大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只要我們重整旗鼓,定能再創發賊。大人不可輕言放棄啊。」揚州城內,部將劉銘傳向心灰意冷的李鴻章鄭重道。

    劉銘傳在歷史是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台灣的第一任總督,打敗過法軍艦隊的進犯,是洋務派的重臣和骨幹。劉銘傳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六,小時得到過天花,於是在鄉里,人稱他六麻子。劉銘傳十一歲時父親與兩個哥哥去世,沒有父親約束的劉銘傳頓時參加了當地的護送私鹽的隊伍,後來,劉銘傳因殺了一個地霸,而與鄉里揭竿而起,成立鄉間自保組織。成了廬州大潛山自保會的頭目,但是劉銘傳起事,卻嚇壞了他的母親,「嚇破了膽,驚嚇而亡」,這成了劉銘傳一生的悔恨。

    劉銘傳素有報國之心,只是社會黑暗,成立自保組織也是無奈之舉,不然他大可以起義造反。當聽說李鴻章要招募淮軍的時候,劉銘傳迫不及待地帶著他的手下投效了李鴻章,此時李鴻章因為了一場敗仗而自暴自棄,要解散淮軍,剛剛找到奮鬥目標的劉銘傳怎能坐得住。

    「唉,省三,本官只一介文士,哪裡是打仗的料。」李鴻聽了劉銘傳的話,不由再次唉聲歎氣起來。他現在都快成了全安徽的笑話了,淮軍盡喪他手,叫他哪裡還有心思東山再起。

    「大人,古之大將哪有一開始便能順風順水的事,我軍之敗不過敗於輕起冒進,裝備不足。若能像僧格林沁那樣的全是洋槍洋炮,收拾發賊還不跟玩一樣。」劉銘傳繼續給李鴻章打氣。

    李鴻章一聽,頓時眼冒金光。是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呢。要是能夠裝備出一支像新軍那樣的軍隊來,那打起仗來就輕鬆多了。毫州一戰,李鴻章是知道了,三萬天軍瞬間即滅,無一漏網,如此戰力,讓李鴻章確實眼紅不已。可是想想,李鴻章頓時又洩氣了:「洋槍洋炮,朝廷都不足,哪裡能給咱們?」

    「朝廷沒有,咱找洋人買,洋人不是在山西建了個兵工廠嗎,」看到有希望,劉銘傳哪裡會放棄。

    李鴻章聽了,也是一振,不過現在淮軍幾乎全軍覆沒了,還得從頭再來,李鴻章在屋子裡打了幾個轉,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一樣,一拍桌子道:「好!省三,你馬上再去招募兵員,本官去招集揚州士紳,看看能不能再募得一些軍費購買洋槍洋炮。」

    「得令!」終於打動上司了,劉銘傳心喜苦狂,抱拳應了聲便急匆匆地下去了。洋槍洋炮啊,要是以後淮軍也能像新軍那樣,那可是威風八面了。劉銘傳似乎看到朝廷的獎賞奔自己來了。

    打發走了愛將,李鴻章也沒閒著,馬上讓家人拿出帖子四處出動,招集揚州城裡有頭有臉的干紳富翁商議籌款買軍火事宜。

    李鴻章憑他的個人魅力,很快便從揚州富商財團手裡募集到一筆可觀捐餉。揚州歷來是中原富城,地臨運河,南北交通的要地。各地鹽商雲集在此,富人到處可見。天軍兵臨廬州,揚州士紳大戶人心緊張,生怕發賊進城之後的手段。天國喧傳的是物物歸上主的教義,在南京城就遍搜富戶財產土地充公。這讓揚州城的富商們擔憂不已,李鴻章於此時向富商們痛陳利害,贏得了士紳們的讚賞,紛紛捐資相助。李鴻章手下大將劉銘傳於揚州再次募集了兩淮子弟五千餘人,再次組成淮軍,在揚州開始新一輪的練兵。兩淮子弟多悍勇,時有生活無以為繼的鄉民上山落草為匪,尤以大別山區為最。天軍攻克廬州,相繼將臨近的六安,金寨等一併劃入版圖,當地鄉民紛紛往揚州逃難,於是淮軍募兵工作進展順利,這年頭,能吃飽飯管他是幹什麼的呢。

    七月中旬,募集了近百萬兩銀子的李鴻章親自踏上了趕往山西的路途。之所以親往山西,李鴻章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借道去河南參觀剛剛歸入肅順名下的新三師,看看到底新軍是怎麼組建的。

    李鴻章取經的路途是充滿振驚的,與安徽接壤的河南比之紛亂的安徽來說簡直是天壤之別。河南等地在經過了捻軍之亂之後,勸減工作才得以順利展開,各地都是因為減租息得到好處的農民歡天喜地的笑聲,收穫之季即將到來,百姓們臉上充滿著收穫的喜悅。李鴻章很奇怪,那些被減了租息的地主鄉紳會這麼大方嗎。李家本身就地主階層,家裡上百頃的良田,上上下下上百口人都指望著這些地地活呢。這租子減下去了地主們吃什麼?

    當好奇的李鴻章向農民們問起這些來的時候,往往百姓們都臉帶鄙夷的目光看著他說道:「不減能成嗎?青天大人可是發下話來了,不減租子就請去衙門裡喝茶。聽說萬歲爺的皇莊都不用交租子了,這些地主佬還能比萬歲爺金貴?」人人都認為李鴻章是一個吃人血的壞地主。

    自小在世家大族中長大的李鴻章被一束束鄙夷的眼光看得有些來氣,但是一時又不好發作,只得再去問那些被減了租子的地主們。地主們好像對減租子很歡迎一樣,往往面帶笑容地答道:「減了就減了唄,總比被別人造反把老本都搶去了好。再說了,減租子的可以入城辦廠,還可以免稅。唉,您是不知道,這工廠一開,半年的利潤抵得過以往兩三年的。現在辦廠的人少,誰辦誰准發財。老弟您啊,抓緊機會趕緊下手吧,晚了就沒您什麼事了。守著一畝三分地有啥盼頭?」

    一路走來,李鴻章不由感歎。咸豐在北京時下的勸減政策,李鴻章也有反對。這樣下去李鴻章擔心會把士紳階級給逼到發賊那一邊去。可誰知道發賊比皇上來得更狠,不但要充公了你的財產,連人都得抓起來,不是殺掉就是坐牽房。比起這樣來,皇上的政策算是優厚的了。怪不得這些地主老財們這麼合作。看著百姓欣欣向榮的日子,李鴻章相信,要是自己住在這裡,也不願跟著發賊去造反,誰吃飽了撐得去做那殺頭抄家的事啊?

    從毫州一路走來,李鴻章越走越心驚,驚是驚喜。皇上的德政得到最好的報答。現在哪家百姓家裡不是把咸豐的畫像掛在家裡供著,希望這個好皇帝能長命百歲,讓老百姓多享幾年福?

    走了十多天,李鴻章終於到達了河南的第一座大城——商丘。商丘在捻軍之亂時,受到過戰火的創傷,但是由於清軍的頑強,捻軍最終沒有攻進這座歷史名城,反而在永城與商丘之間飲恨。在商丘,李鴻章終於看到了新式工廠,轟鳴的機器帶著動著生產機左飛速轉,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工業用品成堆生產出來。剛剛從農民轉變成工人的百姓滿臉笑容地在車間勞作著。

    自咸豐向德國全面開放中國口岸以來,就不斷有從德國不遠萬里聞風趕來發財的洋人,這些有的帶來的新式的技術,有的帶來的新式的商品,有的則帶來的新式的機器。河南一經平定,在華北尋找商機的德國商人們都紛紛跑到了這裡,在北京發了財的中國商人們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片相對安全的土地,隨之而來的是外來的商人興辦的工廠產生的巨大利益帶動了當的商人把目光放開,紛紛投入到新式工廠的興辦之中。加之肅順對咸豐的命令執行有力,政策施行得當,又被肅順將河南等地的吏治全面整頓了一番。華北平原上可謂成了一片祥和的樂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