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屌絲重生咸豐帝

《》章 節目錄 143 英雄末路4 文 / k貓

    咸豐五年八月,太平天國青年悍將陳玉誠、李秀成被圍蘇州近兩月,城中糧盡率部向清軍投誠,江北最後一座天軍據點被克,至此江北告平,尚存幾股城死守的天軍將校,聞陳玉誠降,相繼向清軍或團練獻投降。

    揚州城外,新軍大營門外,李鴻章與劉銘傳帶領一干將校列隊於營之外,李鴻章不時地將目光投向城門之外不停的觀望。前日終於收到陳玉誠與李秀成投降的降表了。這意味著江北從此將再無發賊,兩淮動盪了近六年的局勢終於要平息了,皇上推行的新政改革將能更好的在兩淮地區推廣。

    李鴻喜不自勝,時而與老部下劉銘傳相視而笑,江北首先告平,又勸降兩位太平天國悍將,這樣大功自然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了,最重要的是,揚州收復,對於整個剿滅發賊有著舉足輕重意義。揚州一破,偽天京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座孤城,任他楊秀清怎麼厲害,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大人他們來了!」劉銘傳興沖沖指著城門處道。他迫不及待要見見那兩位與自己對戰了幾年的太平軍悍將。

    城門緩緩打開,一隊天將領列成兩隊緩緩朝清軍大營行來。李鴻章看了一眼便揮手領著眾將朝那隊天軍將領走了過去。眾人臉上都揚仰著笑意。戰打完了,論功行賞自然是少不了的了,更重要的是,再不用拚死拚活的跟同胞們硬拚了。這是所有新軍在入軍之後所接受的一條教導。

    新之中有政課,是咸豐為了拉近民族關係,向士兵們灌輸的大民族主義思想。漸漸的這樣的話聽多了新軍士兵產內心都產生一種民族大團的使命感。開始覺得中國人與中國人打仗實在是一件心痛的事情。現在陳玉誠投降了,不管他曾經是什麼背景,現在終真正的成了自己人了。

    「敗軍之將豈敢勞總督大人親來迎接?」陳玉誠與李秀誠見遠處一簇清軍將佐向自己迎來,前頭一位官員著清滿官袍走在前頭,料必是兩總督李鴻章了,連忙快走兩步也迎了上去,跪地道。

    李鴻章迎上兩步,雙手虛抬笑道:「兩位將軍不必如此。現如今我大清皇上早已下令廢除了這跪拜之禮。」李鴻章見兩將都有不可思意之色,有些自豪地向北拱了拱手道,「我皇萬歲曾言,我大清兒郎,炎黃子孫,龍之傳人。自此上只跪天,下只跪地,中間只跪父母。尤其在洋夷面前,我等更當挺直腰桿,橫眉以對。」

    陳玉誠與李秀成相禮沉默,不知道該如何表示心中訝異。大清廢了這跪拜之禮,臣見君也跪嗎?那豈不是失了禮法,不過李鴻章口中所說的話卻是令兩人心血澎湃不已。不自覺得臉上激動了一下,雙雙拱手為禮道。

    李鴻章又笑著將身後將校一一向陳玉誠與李秀作了介紹。清軍將士無不是以新式軍禮向二人抱以微笑,令二人漸漸心中那絲絲的屈辱之感。雙方互相介紹完,李鴻章便帶著領著眾人進了軍營,帳中坐下商討著對天軍的收容事宜。

    李鴻章並不含糊,從容以對。凡天軍將士有願回家者,朝廷立即發給路費遣其回鄉,有願繼續呆在軍中效力的,李鴻章願將其編入新軍接受新式訓練,之後編入蘇州新軍序列。跟隨陳玉誠與李秀誠的那都可是百戰精兵,只需稍加訓練他日必成蘇軍精銳。

    蘇州民團官兵久不經戰陣,李鴻章初到之時這些兵油子連做治安警察他覺得不合適,那裡又向民風柔弱,他早就為兵源頭痛很久了,現在有了這批兵源,蘇州新軍便一下可增加數萬精銳。

    對於兩位主將的支向問題,李鴻章不敢私自作主張,畢竟是皇上要的人,他只得正然道:「兩位將軍治軍有方,精通兵法,悍勇非常,我皇萬歲仁慈,對二位憐惜有加。如今二將歸順我大清,皇上令本督務要遣二位進京面聖。」

    陳玉誠與李秀成聽說心中有些不悅,以為是李鴻章托辭借口要將他二人押入京城受死。但是現在在人家屋簷之下,而且早已有了赴死之心便起身道:「悉聽大人之令。」

    二位將軍不必疑心,招降二位將軍亦是皇上旨意,此去京城必受我皇重用。「李鴻章看出了兩人的心思,起身解釋道。陳玉誠又與李秀成相視了一眼,兩人都覺得不敢相信。按說咸豐應該是最希望他們死的,怎麼反而是他要招降他們呢。帶著滿心的疑惑,兩人抱拳還禮,再次坐下與李鴻章高談事情。

    第二日,清軍進入揚放城,天軍放下武器,接受清軍改編。有要回家的,一律都發放白銀十兩,遣散回家。願意留下參軍的,全部由蘇州新軍帶回蘇州,準備改編。一時州天軍六萬餘人,去者一萬餘人,願意留下的近四萬。李鴻章大喜,安排人手將要留下的天軍整編成一個師又一個旅,其餘的人打入原行的兩個師。

    接收完的降兵,李鴻章又馬不停蹄地令一隊新軍護送著陳玉誠與李秀成開撥往北京去見鹹,一面調集蘇州糧草救濟蘇州百姓。原本還以為清軍入城會引起大動盪的老百姓見清軍如此友,對百姓秋豪無范,頓時放下心來,歡欣自覺地去清軍處領取糧食等物。揚州自此才徹底平復。

    天津的平復直接影響到了對南京的戰事。清軍四路大軍幾乎從東西南北將整個南京城包圍的水洩不通。可是由於南京城地勢凶險,城池堅固,任聶士成怎麼攻打,仍然一無所獲。加上新軍消耗太大,補給路途遙遠,仗是打起來爽了,可是彈藥消耗的差不多了。楊秀清縮在城裡就是不出來,聶士成也拿他沒辦法。

    揚州剛一打下來,聶士成便命令將士們停止了對南京的進攻,屁巔屁巔地跑去揚州城見李鴻章去了,不為別的,就為跟蘇州新軍借點彈藥用用。聶士成所率領的新軍是直接聽命於咸豐的,彈藥補給都由朝廷負責,按理說李鴻章是不對聶士成部負責的,因此聶士成只得厚著臉皮去向他借了。

    聶士成這些日子過得挺窩心的,自己手裡只有兩萬新軍,他又只是個帶兵在外的將領沒權力私自擴軍,要讓他把手裡寶貝,往死裡沖,他自然心疼,所以無法,他只得將部隊放在後陣,火力掩護那些與他聯合攻南京的地方團練部隊。一句就是送死你去,掩護我來。幾仗下來,傷亡倒是沒什麼,幾個彈藥就沒幾顆了。

    李鴻章雖然破了揚州城,收降了陳玉誠與李秀兩員太平軍悍將心裡正美,但是攻揚州他的部隊傷亡很大,彈藥也沒少往揚州城裡砸。聶士成來借彈藥,他也沒有啊!只得兩手一灘,表示抱歉。而且他比聶士成還慘,聶士成還有朝廷在後面給他撐腰,根本不用擔心軍餉軍資問題,可是李鴻章現在名義上是朝廷的軍隊,可是還算是地方團練,軍資全靠地方鄉紳捐款,雖然有咸豐一道旨意將地方財政歸於總督,但這幾年到處打仗,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多少餘下。

    「唉,沒想到李督也是泥菩薩,末將還以為各位蘇軍兄弟大功告成,可以勻點給末將呢。」見李鴻章一臉無奈,聶士成只得聳拉著臉,一臉失望之色。本來想著揚州城一破,南京必定全城不穩,到時一個總攻,南京城必定手到擒來。哪想得到自己興沖沖大老遠從南京跑過來,卻是這樣答案。失望,實在失望。只得等著朝廷從水路將彈藥補給運來之後,再作打算了。

    聶士成敬個軍禮,打算告辭,他是一軍主帥老是吊在這揚州城也不好說。萬一戰線出個什麼問題讓楊秀清給跑了,他百死難辭其疚。

    李鴻章見聶士成一臉的失望之色,忙拉住他道:「將軍莫急,這南京不比揚州。早先南京被圍之時,洪賊就大量屯集了糧草物資,以為堅守之用。南京又素來易守難攻,城牆高厚。將軍不若對南京圍而不攻,待江西韋昌輝授首,到時朝廷大軍雲集,量那楊秀清也掀不起多少風浪來了,到時南京一破,將軍還不首攻?」

    聶士成摸著日漸成熟的臉,沉思著嗯了一聲,若有所思地道:「李督說的是,那末將就回去準備了,等著朝廷大軍到來。哈哈.」想通了這一點,聶士成的心頭也亮了起來。雖然急著爭這最大的功勞,可眼下看來,真是急不得。而且也看出來李鴻章真的不是有意敷衍自己,怕自己得到了頭功。

    聶士成滿意地告辭,高高興興地回到軍營組織包圍去了。此時江西卻是風去聚匯,揚州告破的消息瞬傳開,頓時激了清軍的熱情。湘追擊石達開去了之後,進攻江西的重擔但由湖北胡林翼擔當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