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鳳求凰之為愛重生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武帝登基(三) 文 / 滾糞球的屎殼郎

    御帳外,眾人因等了許久都不見趙丞相出來,不覺都有些心急。正當大家都快站不住的時候,衛洋終於和趙丞相一同出了御帳。但兩人的神色都是悲愴而鄭重的。還沒等趙丞相開口,衛洋就先一抬手,御帳四周瞬間被極速湧入的護衛軍圍起。而且每個士兵都全副武裝,甚至連刀都盡皆出鞘,只是沒有對準中間站著的眾人。

    就在大家都詫異間,趙丞相終於向前一步,走到大家面前,神情悲慟又決然道:「想必諸位一定猜想了一路,一直疑惑為什麼我要如此大動干戈的帶大家前來。現在,我就告訴大家原因。」

    眾人聽到趙丞相如此說,之前到嘴邊的疑問也都暫時嚥了下去,只等他對這次和今天的事有個交代。趙丞相見眾人都噤聲望向自己,先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從懷中掏出他保護了一路的明黃卷軸。上面繡著五色金龍,象徵著帝皇的威嚴和莊重。

    眾人見他請出聖旨,慌忙都跪倒在地,準備接旨。但趙丞相顯然並不打算在這麼多人的面前念。只聽他向著跪倒在地的眾人道:「大家先起來,現在還不是宣讀這道聖旨的時候。待衛將軍將三軍召齊,眾位大人一起接旨才是正理。」

    眾人聽言,疑惑的抬起頭,果然,不知何時,原本站在趙丞相身邊的衛洋早已沒了蹤影。只剩下被守衛包圍著的他們和手持聖旨的趙丞相。眾人無法,只能先叩了一個頭,然後互相攙扶著站了起來。無奈的忍住著腳痛。繼續留在原地等著。

    不過好在,托裴信炎和衛洋他們治軍嚴明的福。不到半個時辰,整整十萬大軍,再加上之前的五萬大軍,統共十五萬大軍全部在校場整裝集合完畢。其實早在兩軍休戰期間,衛洋就已經派人在校場的空地上搭造起了一座高台。只等今日擁立裴信炎為帝使用。

    大軍集合完畢後。衛洋便親自來「請」他們。趙丞相自然也是手捧著遺詔,一步一步的踏上高台,表情鄭重嚴肅。

    一同上去的,自然還有衛洋和靖泊他倆。只見趙丞相並不急著說話,而是以眼神示意衛洋先開口,自己退到了一邊。衛洋見此,當仁不讓的站在高台中央,提起一口氣。向著台下的軍士和眾位大人們說道:「眾將士聽著,今日召大家前來,不為別的,只為大家都是我大魏的子民,都有資格和權利來見證今日之事的發生。」

    衛洋說到這兒,頓了一頓,看了看台下眾人的反應後,這才接著開口。並表情沉痛道:「眾位應該都知道,我們最尊貴的皇上為了保護我們,親自來到了這裡。並率領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敵國。但,不幸的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再厲害的防禦,也架不住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陰謀耍詐!他們戰不過我們,就用一切卑鄙的手段來毀滅打擊我們!但是。我們是那麼容易被擊垮的嗎?」

    「不是!」十五萬大軍齊聲回答,響聲震天。

    「我們對陰謀詭計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衛洋又道。

    「不是!」十五萬大軍緊接著吼道。

    「沒錯,我們的好兒郎是不會被任何陰謀給擊垮的!即使,我們暫時失去了主帥,但我們一定會為了國家戰至最後一刻的!」話說到最後,激動的衛洋握緊了拳頭,用力的指天怒吼。

    「戰到最後!戰到最後!戰到最後!」十五萬大軍再次齊聲大吼。

    衛洋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這才以手握拳舉起來停在耳邊,止住了眾將士的高呼聲。

    「眾將士,我衛某先在這兒向大家謝罪了。」衛洋說完便直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膝蓋硬生生的砸在高台之上,離的近的人甚至可以親耳聽見那聲悶響。

    衛洋這一舉,讓激動的將士們都不知所措的呆立著,一瞬間,大家想開口又礙於軍令如山,都只得屏息等待著。

    「為了不讓大家失去信心從而中了敵人的奸計。我衛某自作主張的向大家隱瞞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但現在,我決定要將這個秘密公之於眾,讓大家和我一起做出個決定。」衛洋起身道。眾人霎那間鴉雀無聲,十五萬人,全都皺著眉,屏息等待著。

    「這個秘密是,皇上他,已經駕崩了!」衛洋再次沉痛道。

    眾人依舊鴉雀無聲的矗立著,但都瞪大了眼睛,驚訝的一句話也說不出。旁邊等待著的列位大人們,聽此消息也都瞠目結舌的望向衛洋和趙丞相,難以置信。

    「其實就在皇上受到暗算受傷的那天,在聖上還未出得戰場的時候就已經駕崩了。皇上,是為了我們戰死沙場的呀!」衛洋再次跪倒在地,哀痛萬分的回憶道。

    衛洋這次的話一完,眾人終於有了反應。表情從最初的驚愕轉變為驚怒和要噬咬敵人的忿恨。瞬間,場上的氣氛就變的一觸即發,大家臉上都寫滿了不甘和義憤填膺。但饒是如此,在軍紀的嚴格要求下,大家還是克制住了自己的行為,場上依舊是不聞一聲雜音。但殺氣卻不由自主的四溢開來,十五萬人的殺意震的場外高台下的幾位久經人事的尚書大人們,都不由的心生膽怯,連連退了好幾步。只能握緊拳頭來掩飾自己的驚懼。十五萬人的憤怒和殺氣,不是幾個人就可以擔當的起的。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受命監國的趙丞相此次帶大隊人馬來的目的,就是迎立新君。重新帶領我們報仇雪恨!」衛洋等到大家的憤怒累積到一點程度的時候,這才開口說出今天的主題。

    「報仇雪恨!報仇雪恨!報仇雪恨!」十五萬大軍忍不住吼道。

    在這片震天的怒吼聲中,趙丞相終於攜著遺詔走上前來。衛洋也適時的舉拳令大家安靜下來。瞬間場上鴉雀不聞,幾十萬隻眼睛都注視著趙丞相手裡的明黃卷軸。

    「眾將士接旨!」衛洋提氣大吼。頓時,十五萬大軍整齊的單膝跪倒,只剩手中依舊緊握的長槍還矗立在原地。

    不用說,一起跟來的眾位大人們也都在這驚人的響動中顫顫巍巍的跪了下來。但與其說是跪,還不說是趴伏在地。

    趙丞相見大家都已準備好,這才打開遺詔清了清嗓子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躬違和,且無後嗣可繼大統。唯遺一賢弟譽王信炎可托之。望眾位愛卿恪盡己職,輔佐武帝。我國之一統,盡皆在其手也。」

    遺詔念畢,眾將士和大人們齊聲高呼:「謹遵先皇依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過,大家雖是這樣高呼,但誰都知道譽王裴信炎早已經生死不知的窩在王府中。除衛洋和靖泊外,幾乎沒有人能夠見到他。而皇上此次出征,也下旨將他留在了京都。此時來這兒宣讀遺詔,不就沒人接旨了嗎?眾人雖接了旨,但還是有些雲裡霧裡的。

    雖然軍紀嚴明的將士不敢隨意開口,但那些在朝為官的大人們可就沒那麼拘束了。平日暢所欲言的他們,此刻又如何能夠忍的住。既然叫他們來是為了宣讀聖旨,那接旨的人都不在,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兒又是所為何事?

    於是,眾位大人在一陣兒眼神交流後,一個在其中官位最高的人站了出來。走上高台,向著趙丞相問道:「請恕微臣失禮,敢問丞相大人,譽王爺既身在京都,您又為何定要在這兒宣讀聖旨呢?」

    「方大人所言極是。聖旨就得要在王爺在的地方,親自交給王爺才是。但這裡情況危急,王爺等不及先登基便趕來這裡。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要跟著一起來為新皇分憂。」趙丞相一本正經的接過方大人的話茬,引出裴信炎此刻正身在此處的事實。

    果然,那方大人一聽,忙驚喜的問:「王爺果真在此嗎?」

    「方大人該改口了吧。」趙丞相提醒道。

    「不急,等微臣親眼見到王爺接了旨,這口再改也不遲。」方大人堅定道。其實,趙丞相這次帶來軍營的人,都是對國家忠心耿耿之人。只是,大家都不知裴信炎的計劃,因此才會倔強至此。但有氣節的人,多少也是可以不用在乎這些「小事」的。

    「方大人果然耿直!」終於,裴信炎從某個角落飛出,穩穩的落在了方大人的面前。在眾人難以置信又驚喜的眼神中,緩緩的跪了下去。

    只見他伸出雙手,向著趙丞相鄭重道:「臣弟接旨。」方從趙丞相手中接過了裴信淼的遺詔。而等他站起身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的跪倒在地,齊聲山呼萬歲。期中尤其以方大人和趙丞相他們叫的聲音更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直比任何響亮的口號聽起來都讓人振奮萬分。裴信炎的優秀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之前他的生死不知也讓大家的心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愁雲。如今見他沒事,且來到了戰場。大家心上的愁雲這才被破開,重新見到了希望和光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