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屌絲的逆襲

《》章 節目錄 第十六章 攀高枝兒 文 / 夏蟬鳴

    接下來的事情,其實就很簡單了。由嚴輿出頭,先是讚揚了一番喬氏姐妹相互關愛,然後苛責喬靚做事魯莽,而喬靚也是當著眾賓客的面給周瑜道歉。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嚴輿在最後面決定認下喬靚喬婉做妹妹。這個消息一出可是讓在場眾人嚇了一跳,嚴輿這麼做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喬氏可真的是攀上高枝兒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高。

    事情完美的解決,周瑜抱得美人歸,當然同時也無奈的成為了嚴輿的小舅子。不過對於周瑜來說,或者說對於周氏來說這並非是什麼壞事。

    甚至本來不過是一次納妾,現在則變成了與嚴氏聯姻,周氏這一次是賺了,大賺。周異在知道此事之後,特意讓周瑜將喬婉帶回皖縣,然後重新舉行了一次隆重但並不盛大的婚禮。

    要說這件事到了這裡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由於喬氏姐妹成為了嚴輿的妹子,而喬婉又嫁到了周氏,原本就很受歡迎的喬靚頓時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娶了喬靚便等於是與嚴氏與周氏兩家聯姻,更何況喬靚本身也是一位絕世美人,炙手可熱也是正常之事。

    就在喬氏門檻都快要出現被求親的茫茫大軍踩破的跡象的時候,喬靚卻是在閨房中拿著一塊半成的刺繡使勁的揉捏,彷彿跟這張刺繡有什麼深仇大恨似的。

    此時,喬靚房門被推開,進來一位四五十歲的老者。

    「靚兒,如今求親之人當中不乏優秀的年輕才俊,不如擇一嫁了吧。州牧大人認了你做妹妹,這次定然是正妻的。」進來的人正是喬氏老父,這些天求親的人太多了,更何況確實有很多條件不錯的,所以他也動心了。

    說起來,喬婉作為妹妹都已經嫁人了,喬靚作為姐姐卻還沒有許配人家,在這個年代來說算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了。

    只是喬氏老父不提嚴輿還好,一提起嚴輿,喬靚心中便是一肚子火。不再揉捏手中刺繡,但卻握得更緊了些,股指都有些發白。

    喬靚沒有說話,喬氏老父見狀便是明白喬靚心意。搖著頭,歎著氣出了房門。她這個女兒便是外表柔弱內心剛烈,要不然怎麼會在婚禮上作出那麼出格的事情?

    這也就是遇上嚴輿這麼個好說話的,要不然喬氏恐怕就會面臨滅頂之災了。想到這裡,喬氏老父突然打了個激靈。這丫頭該不會是喜歡上州牧大人了吧?!

    這不是沒有可能啊,誰知道那天在會客廳裡兩人之間發生了點什麼?喬靚回來之後三緘其口,隻字不提,而且以那丫頭的倔脾氣,那州牧大人是怎麼說服他的?

    喬氏老父越想越不對勁,莫非自己老喬家的女兒都是做妾的命?不行,這絕對不行。一邊這樣想著,喬氏老父就翻出了那些來提親的人家交來的庚帖。

    喬靚當然不清楚自己的沉默讓父親產生了極大的誤會,她對嚴輿絕對沒有半分好感。是的,絕對沒有。就算,就算那個傢伙認了自己做妹妹……

    說到底,誰要當他的妹妹?!婉兒是婉兒,她可不想要當他的妹妹。而且自從被認作妹妹後,家宅就沒有安寧過,還我平靜的日子!

    莫名的生著悶氣,那張可憐的刺繡被再一次蹂躪。喬靚並不知道,他的老父親已經從數十份庚帖中挑出了最滿意的一份,並且讓人回復對方了。

    什麼,要告訴喬靚?開什麼玩笑,這是三國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尊重過個人看法。別說女子了,就是男子,那也是父母說娶誰娶誰,就算是娶個歪臉斜拔的,也只能認倒霉。

    大喬就這麼被許配給了別人,似乎關乎大小喬的事情應該就此結束,再沒有嚴輿什麼事兒。但是,因為某個人從中作梗,此事卻還有後續發展。

    這個人是誰呢?

    (哇哈哈,沒錯,這個人就是本作者大爺啦!別說我,就算是讀者們也不會讓這件事就這樣結束啊!

    不過……咳咳,這裡先容我賣個關子。伏筆啊什麼的,你們懂的。

    ……

    ……

    不要扔磚頭!!!)

    在解決了周瑜與喬婉的親事之後,嚴輿卻沒有回到建業,而是去了武昌。順江而上到了夏口查看了夏口的防禦,果真是滴水不漏。

    蔡瑁不愧是荊州第一名將,這一刻,嚴輿甚至有些後悔將黃祖整得太慘。黃祖年老昏聵,若是繼續由他鎮守夏口,那麼夏口或許還能夠有機可趁。

    只是當初為了打擊荊州水軍,嚴輿怎麼可能放黃祖安然離開?有得必有失,一飲一啄自有天意吧。

    沒有能夠查看出什麼,嚴輿自然是要回建業了。而一路跟著嚴輿的龐統當然也猜出了嚴輿的心思,所以便是開始思考破荊之策。

    當然,這種事情要是那麼好想,嚴輿也不會頭疼那麼多天了。很快,嚴輿回到了建業。這一趟嚴輿共走了近一個月,等他回到建業的時候已經是臨近新年了。

    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如今的江東已經相當富足了。如今過年,也比往年熱鬧許多。還未進入建業,那些大一些的村莊裡都是張燈結綵一片喜慶。

    嚴輿坐在馬車裡看著村口一群孩子歡快的打鬧著,心中很是高興。

    「停下。」嚴輿心血來潮,決定要去那村子看看。

    「主公有何吩咐。」馬車停了下來,周泰策馬到車窗邊問道。

    「帶幾個人一起去那邊村子看看,別說出我的身份。」嚴輿下了馬車,整理了下衣服說道。

    周泰沉默了一會,覺著這裡已經臨近建業,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便點了點頭,讓車隊停下來,再對親衛們低聲囑咐了一會,然後挑選了十來個武藝高強的侍衛隨嚴輿向村子走去。

    嚴輿這邊一行上百人,對面的村子當然也早就發現了。只是這些年江東治安著實不錯,山匪強盜早就被嚴輿當年練兵剿得七七八八。而且日子這麼好過,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要是換在幾年以前,見到一百多號人全副武裝經過,村子裡的老少爺們早就已經躲在家中了,哪裡還會任由小孩子在村口玩耍。

    當嚴輿一行十幾人走到了村口,見到幾個孩子圍成了一個圈,一邊跑跳一邊說道:「

    吳郡嚴氏好兒郎,伐董封官好風光;

    回到江東七八載,如今江東大變樣。

    家家都有新田種,世家不再欺頭上;

    太學廣招貧寒士,科考取材照四方。

    麾下披甲數十萬,劉表慌來袁術亡;

    等到橫掃天下時,四海昇平皆安康,

    皆!安!康!」

    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詩,講述了嚴輿這些年來所作的一切。當然,這也不是不通筆墨的普通百姓能夠做出來的。

    嚴輿一直很注重輿論宣傳,所以嚴輿手下的諜報隊伍還兼職在嚴輿轄下進行思想教育工作。這首有著嚴重馬屁意味的打油詩便是他們所作。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便是早就聽過這首打油詩的嚴輿聽到一群孩童歡快的唱著這首打油詩心情也是很高興的。

    「不知這位大人前來小村有何貴幹?」這時,一位老者帶著一群人走到距離嚴輿三四米的距離停了下來問道。

    「想在村子裡買些乾糧。」嚴輿說道。

    「請問大人需要多少?」老丈問道。

    「嗯,約莫三石左右吧。」嚴輿看了看這村子的規模,大約有七八十戶,除去生活外估計也拿不出三石糧食。不過嚴輿倒不是真想要買糧食,就是想看看普通百姓生活結餘能有多少。

    「哦,三石糧食倒是不少,不過倒也不難,只是這價格上……」聽聞需要三石,老者低頭沉思了一會,似乎在計算村內糧食結餘。隨後似乎真的能夠拿出三石糧食,只是價錢上還有所斟酌。

    「這個沒問題,以建業市價購買如何?」對於這麼個小村子能夠拿出三石糧食販賣嚴輿可真是驚訝,畢竟他們要留足糧食自用的。當然,錢方面嚴輿當然是不在乎了。

    「那可謝過大人了,來福,你去各家取些糧食來。」老者聞言笑著點點頭,然後吩咐身旁一個年輕人去湊糧食。畢竟他們若自己去建業賣糧的話,還需要人力與稅費,在這裡賣的話等於是憑空多賺了不少。

    「哪裡哪裡,是我們勞煩老丈了。」一個小村子都能如此富足,嚴輿很是高興,看來這些年修生養息著實有了不小的成效。

    「對了,剛才前來時聽見村口一群童子在唱詩。請問老丈,這些小童口中所說究竟是誰?」嚴輿這是在明知故問。

    雖然從剛才小孩子們口中聽到了那打油詩,但那只能說明嚴輿麾下的諜報隊伍任務完成得還行,可百姓真正對他的感官如何?嚴輿想要知道得更多。

    「呵呵,這位官人定是第一次來江東,這詩中所說自然是我江東的嚴輿嚴大人了。」老者笑著說道,言語間頗有幾分自豪。

    「那嚴輿所為我也有幾分耳聞,雖說也有幾分道理,但畢竟是些歪門邪道,恐怕不會持久。」嚴輿搖頭說道。

    「這位公子,老漢我是不懂什麼大道理,我只知道嚴大人到了江東之後,日子好過太多了。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能活得好就行了。還有,一會拿著糧食就走吧,老漢這裡不歡迎你。而且老漢再提醒一句,你若在江東說嚴大人的不是,沒有人會歡迎你的。」

    老漢說完便是轉身離開,而沒過多久來福帶著幾個青壯將糧食交給嚴輿,雙方錢貨兩清之後,村子裡便是再沒有人理會嚴輿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