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屌絲的逆襲

《》章 節目錄 第十七章 皇室宗親 文 / 夏蟬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雖然算是被趕了出來,但是回到馬車上的嚴輿卻還是忍不住大聲的歡笑。

    策馬跟隨在馬車旁的龐統當然明白嚴輿為什麼高興,能夠因為一句不輕不重的話而發飆,轄下百姓對自己如此愛戴,任何一個君主都是足以高興自豪的。

    當然,對於這一點,龐統其實是有些不以為然的。百姓是組成一個國家的基礎,但是他們是被管理者,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百姓,而是人才。

    有出色的人才,管理百姓自然不在話下。雖然如此說有些本末倒置的嫌疑,但是從結果上來看,確實只要有好的人才就不愁管理不好天下。

    當然,管理好百姓跟利用好百官,最終所能達到的效果其實差不多,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為何歷朝歷代都選擇了利用百官,而非直接面對百姓?

    很簡單,這是一個成本問題。

    能夠讀書的人少,籠絡起來自然比較容易。而百姓……實在是太多了。任何一個小問題放大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十億倍,那都將不再是一個小問題。孰難孰易,不言而喻。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比喻,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但是在大多數統治者眼中,卻並非如此。

    民如羊,官如牧;君統官,官牧民,天下皆歸君。這才是統治者眼中的天下,也是他們極力想要維持的天下。

    龐統眼中的天下便是如此,或者說,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此事怪不得龐統,時代如此罷了。

    看看曹操,殺起人來從來不手軟,直接或者間接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計其數。但仔細數數,真正死在曹操手中的人才有幾個?

    寥寥無幾,曹操所殺,絕大部分只是百姓。百姓在當權者眼中,其實真的與豬羊無異。

    說起曹操,在消滅掉呂布之後便是帶著大軍回轉許昌。當然,與之隨行的還有劉備。奪下的大半個徐州曹操當然不可能還給劉備,劉備又一次失去了根基之地,只是回到了許都之後曹操表劉備為左將軍。

    左將軍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身處中樞的劉備雖然遺憾於自己沒有根基之地,但是若能夠在中樞好好混,也未必就沒有前途的。

    尤其是,漢獻帝對劉備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有著很深的好感。時常有各種恩賜給予,別說曹操,就是滿朝文武也都看出漢獻帝的目的了。

    拉攏劉備,希望劉備跟曹操抗衡。這是很基礎的帝王心術,只可惜,對於曹操來說,這樣的帝王權術實在太初級,太簡單了。

    雖然漢獻帝不僅不像《三國演義》裡面形容的是個廢材,甚至作為一個傀儡皇帝來說,他的表現已經是無可厚非。

    但是,跟一代奸雄曹操比起來,漢獻帝還是太嫩了點。而且一直處在中樞的漢獻帝不明白,這個天下,沒有根基之地的人是沒有話語權的。

    漢獻帝所處的朝廷,其實是曹操的朝廷。整個朝廷都是曹操的,一家獨大都不足以形容這種情況。劉備,劉備拿什麼跟曹操抗衡?

    一個左將軍的職位麼?這個職位都是曹操給他的。

    所以,雖然漢獻帝百般拉攏,但是劉備還是很謹慎的。雖然也對漢獻帝有一些回應,但是若讓他現在這種情況下跟曹操對著幹,那劉備是怎麼也不敢的。

    不過劉備素來心懷大志,若讓他就這麼臣服於曹操,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劉備雖然不敢現在就跟曹操翻臉,但也是在尋找獨立的機會的。

    也就是說,劉備其實是有反抗曹操的機會的,但是決心不足。這些事落在了有心人眼裡,劉備也就值得被拉攏了。

    有心人是誰?車騎將軍——董承。

    董承當初被郭汜、李傕殺得東逃西竄,最後投奔曹操。但那是在萬分危急之下的權宜之計,而且當初明明跟曹操商量好了,大家算是合作。

    但到了許都之後,曹操大權獨攬,董承這些人跟劉備一樣,除了一個一文不值的官職,沒有任何實權。這絕對是董承等人不能接受的,若只是如此,董承等人當初何必廢那麼大勁兒逃離長安?又不是吃多了撐到想要運動運動。

    為了奪回大權,董承一夥人開始密謀,而劉備則是他們拉攏的對象。就像是王允反董卓的時候拉攏呂布一樣,董承等人對劉備的期望其實是很高的。

    如果能夠復刻那樣一場政變,那麼董承等人就將從邊緣人物一躍成為實權人物。當然,就董承這些人的操行,估計漢獻帝跟之前沒啥一樣,還是當傀儡。有些時候,這就是命……

    只是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夠按照模板去套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劉備跟呂布不一樣,呂布深得董卓信任,並且在西涼軍中威望不低。再說了,呂布可是有自己的嫡系部隊的。

    而劉備雖然也有一班嫡系人馬,但是說到曹操對他的信任以及他在曹操軍中的威望嘛。

    呵呵……

    再者說了,董卓能跟曹操比?董卓殘暴,弄得天怒人怨,有人一反,大多數人只會爭相慶祝。而曹操雖然也不拿人當人,但對於有本事的人卻非常尊重。若說曹操出事,除了少數不得志的以外,恐怕大多數人是不會投靠董承等人的。

    就這兩條,就注定董承等人的密謀注定將會失敗。這不是歷史注定的,因為歷史是由人注定的。

    不過嘛,往往越笨的人就越會覺得自己聰明。一旦覺得自己聰明了,那就不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會失敗的。

    這一天,許都皇宮燈火通明,在這個沒有什麼夜生活的年代,這是很難得一見的。不過今天還是有些特殊的,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

    過了許多年流離的生活,在曹操手下混生活的這幾年其實真算是漢獻帝過得不錯的日子了。這不,大年三十還能宴請百官,看著座下推杯換盞的滿朝文武,漢獻帝恍惚間覺得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

    當然,這是錯覺。

    漢獻帝很快就回過神來,他沒有忘記他跟曹操提出要宴請百官時曹操的表情。雖然最後是答應了,但是那一臉施捨的表情……漢獻帝緊緊握住了酒樽。

    不過他答應了此事就好,只要今日事成,那就自己或許就能夠如願。

    「左將軍,豫州牧,劉備劉玄德到!」

    就在漢獻帝出神之際,大殿外的宦官卻是唱響了一個名字。那聲音清澈悠遠,能夠透過嘈雜的大殿傳進漢獻帝耳中,顯然這唱名也是一門功夫。

    漢獻帝聽到這個名字,精神一振,探著頭便向大門處看去。其實要不是因為漢獻帝還有那麼一點作為君主的矜持,這個時候恐怕已經到大門口迎接劉備去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在劉備進入大殿之後,劉備也是第一時間被宦官迎到了最靠近漢獻帝的位置。

    「皇叔,近來可好?」

    關於漢獻帝認劉備做皇叔這事,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沒錯,劉備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只是劉氏掌控江山這麼多年,劉氏子孫太多太多了。

    而且加上光武皇帝施行推恩令之後,龍子龍孫們可就沒那麼好過咯。像劉備這種隔了這麼多代的,其實皇室根本就不認同他們身為皇族的身份了。

    若是真要查戶口的話,跟劉備這樣的『漢室宗親』加一塊,估計都夠拉出去打一仗了。

    好吧,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其實劉備就是一個賣草鞋出身的。漢獻帝之所以這麼叫只是為了跟劉備拉關係而已,當然,對於一直把自己當成漢室宗親的劉備來說,能夠認祖歸宗當然是很高興的。

    「多謝陛下掛懷。」劉備笑著答道。

    「不知關張二位將軍何在?」關羽與張飛跟著劉備南征北戰這麼多年,也算是小有名氣了,而且劉備到哪二人都跟著,漢獻帝也就順便問了一句。

    不過關張二人哪有資格到皇帝跟前坐,所以漢獻帝也就是客氣客氣,劉備自然也明白,所以答道:「他們二人在殿外宴席中吃酒,多謝陛下掛懷。」

    「哪裡,二位將軍與皇叔一樣,都是國家棟樑,寡人正要多親近才是。」漢獻帝笑得很友善,至少漢獻帝自己是這樣以為的。

    但是從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劉備哪裡看不出漢獻帝隱藏在眼中的那團火熱?臉上雖然陪著笑,但是劉備心裡其實很苦。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能說喲。

    當然,從內心來講,劉備還是希望能夠匡扶漢室的。但是現在曹操勢力這麼強大,他跟曹操死磕,可就等於是以卵擊石。

    最多也就是蛋清蛋黃濺曹操一臉,別的,呵呵。

    「來來來,皇叔,我與你介紹介紹。這位是董卿家,與皇叔一樣,乃是寡人最信任的人,以後你們可要多多親近,多多近親啊。」跟劉備聊了沒幾句,漢獻帝就將同樣坐得很近的董承給招了過來。

    劉備當然與董承照過面,但說起交情那是沒有的。不過現在漢獻帝親自一介紹,沒有交情也立馬有了交情。

    「董大人,久仰。」

    「劉皇叔客氣。」

    「呵呵,都是自家人,大可不必如此客氣。不若兩位卿家在飲宴結束後多聊聊,增進感情嘛。」

    「自然要與皇叔多多親近了。」董承看了劉備一眼,目光中流露出些許意味深長。

    劉備笑著點點頭,只是卻一下子有了防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