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成長篇 第四十八章 造紙並不太複雜 文 / 吉大可
第四十八章 造紙並不太複雜
這次,我是安心靜養了兩天,除了睡覺和一日兩餐,就是曬太陽。
我看著繩子上晾曬紫黑色的鹹魚片,取下來兩片,沒事幹,就用石刀剁碎,準備晚上煮一鍋粟米粥,讓大家嘗嘗。
牌飯前大家都回來了,都關心的問著我的情況,看到我已經恢復了,大家都很高興。我趕忙幫助娘給大家的碗裡盛鹹魚粥,大家看著碗裡的粥也沒什麼特別,就隨意的喝了一小口。
「哎,這是誰做的鹹魚粥?可真好喝。再就著肉菜糰子吃,真合口。」二囡先發表了見解。
「嗯,是柯兒做的吧,很好,很開胃,本主可要多喝一碗啊。」父主讚許的說道。
二囡本來想習慣性的調侃一下我,但看著這我病剛好,欲言又止。
「對了,父主,我這幾天怎麼沒有看到撅叔啊,他傷好了嗎?」我關切地問道。我因為自己得病,才忽然想起養傷的撅叔。
「哦,典督走後的第二日,你撅叔放心不下,就硬撐著坐車走了,現在也不知道撅部落如何?趕明日問一下探報便可知曉。」父主惆悵著說道。
「對了,戈督現下如何?烽火台之事進展如何?」我連續發問道。
「柯兒真是憂國憂族啊,當注意身體,熱魔隨去,不可大意。」國監沉聲說道。
「柯兒所問極是,戈督現下正在趕工建設烽火台,兩百多軍壯是分班晝夜不停,定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完工。」父主說著轉向我娘問道:「姬卿還有一事,近來毗熊二百多婦孺就將押送到我國都,不知可有居所?」
「應無大礙,我國都現下已無穴婦,原有的都分配到擴大的織工場和耕壯軍成為健婦。所有的穴窟都空著,再來兩百女俘和孩童當無問題。只是安排女俘們幹什麼,要有個規制。」娘盤算著說道。
「柯兒,為父聽說國監說,搞了一個造紙場,不知女俘可否能用?」父主探問道。
「沒問題,父主,我覺得印染場和造紙場都可以讓女人來幹,勞動強度不會高於織工場。」二囡信心滿滿的說道。
大囡聞言也點頭附和,跟著說道:「可仿照我哥,在東側的山丘挖幾個洞穴,即可撫育幼兒,又可人工棲息。另外印染和抄紙等關進的技術工序,還是需要熟練匠工來操作,如此一來,男女混合,不知好不好管理?」
「如果做個吊架之類的物事,可以減輕技術難度和勞動強度,女工應該也可以。」我思量著說道。又接著說道:「不過防範方面需要加強,可在山丘上設置烽火台,佈置少量軍壯站崗,當然軍壯限制在固定的路線上,平時互不相干,戰時保障平安。」
「聽來有些複雜,先這樣試試吧,不行再調整。」父主謹慎的同意了。
都兩天了,耕督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明天我要去看一看,不知片狀的山石找到了沒有?
「對了,哥哥,有件事忘了和你說了,抄紙的紗網已經織出了三十圍了,可以做十五個抄曬網。你趕緊安排做框子吧。」大囡想起來後補充道。
我聽後點頭確認。我們按一天出一百張紙計算,需要一百二十個抄網,因為我們還不能和後世人工作制的技術和效率相比,畢竟我們的桑樹皮也很有限。再說了,識字的人也有限。好在畫地圖,不需要太多的字,相對好辦一些。
看來後世留存下來的文獻記載,首推當是各種圖形。作為中國第一奇書的《山海經》是從地圖演化而來的,就不足為奇了。
仔細想來,中國的象形文字,都是從圖形演化而來的,這樣推理下來,在萬年前的中國先民,就用各種圖形符號記述和交流,應當很自然和普遍。
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發祥地之一,《山海經》記述的中山經的地區,也就是後世山西、河南、山西三省交匯的黃河大轉彎與中條山脈所輻射的地域,應該有比裴李崗文化更為悠久和發達的文化遺存。
只可惜黃河經常在此氾濫,萬年的黃土沉積,淹沒了文明的足跡。再加上後世三門峽水庫的建設,更使得這些難得一見的文化根基,座沉在滾滾河水之下。我們也只能用無盡的思念和遐想,來緬懷這些中華文明的先祖們所創造的,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
「好了,柯兒,熱魔剛走,早點歇息吧。」娘的關切打斷了我的思緒。
娘把我們三個孩子在鄒姨的茅舍安頓好,就急匆匆的去了姨的房舍,與父主共度良宵去了。國監當然是雷打不動的在外姨的茅舍過夜。
次日早起飯後,我急忙駕車駛向農魚辦。看著一個健婦正從耕督的棚間裡出來,我在院子裡等了一會兒,耕督走出來,看見我是一臉的驚喜。我當頭問道:「層狀山石找到了嗎?」
耕督興奮的說:「小大人您看,牆邊堆著的是什麼?」
我順著耕督的視線看到東牆邊,堆著很多大塊的石片,石片的切口和表面都還是一塵不染,看來是新開採出來的。
「這一下地面的問題解決了,而且工匠們還提議,屋頂也可以用這樣的石片搭接起來,今後就不怕日曬雨淋了。」耕督又在像噴壺一樣開講了。
這次,我興奮地迎著『噴壺』衝了上去,耕督一把抱起我,高興的轉著圈。我把臉緊貼在耕督汗津津的,佈滿古銅色肌肉的胸膛,似乎還能感覺到剛走的健婦遺留在耕督肌膚上,組合起來的神秘體味。這種平時避之唯恐不及的味道,因為成功的喜悅,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耕督興奮的還沒有放下我,就繼續噴了起來:「小大人,現下您就放心吧,只要把圖樣交給我,有工匠的指導,您就等結果吧。」
壞了,大囡的圖紙還沒給我呢。
「走,咱們再到山丘上去仔細籌劃一下。」我說著,脫離了耕督的懷抱,帶頭走出了院子,趕著車,載著耕督和幾個營總往湖口而去。
來到湖口,停好車,走過閘門上的竹橋,來到西側的山丘上,這還是我第一次有時間,能夠仔細的觀察這座山丘的情形。
但見西山丘頂上,有一顆粗大的黃連樹,一顆大松樹和一顆稍小一些的槭樹,使得丘頂上掩映在樹蔭之下,好不愜意。這樣的環境如果建設一個大平台,顯然是得不償失。對了,可以學習後世建設林蔭地面的方法,把大樹以外的地面鋪上石板,再用湖塘工程剩下來的石料,製作上山的步道,如此不就行了嗎。
我把這些想法說出來,耕督和營總們覺得完全可行,自己組織人力就可以開工了,我提議在山頂石板地面的外圍,間隔豎立半人高的木樁,用麻繩串聯起來,作為防護和觀賞的欄杆,這樣就更加美觀、安全。
「你們可以把木樁先在大麻子油和黃連混合的液漿裡加溫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就能起到防腐的作用。」我耐心的解釋著,如何製作平台欄杆的立樁。
說完,大家都信心滿滿的往下走,耕督湊過來,繼續問道:「東面的亭子怎麼建?」
我想著大松樹下的地面估計也就十來平米,背靠著大松樹,亭子肯定是一個多邊形。最簡單的就是三邊形,很顯然不合適。考慮到現下工匠的技術水平,那就四邊形吧。正好東南西北,還能辨別方位,很實用。有了大松樹,避雷的問題倒是不用太多的考慮。
大體有了思路,我就開始往東山丘上走去。來到丘頂,手指著松樹前的空地,說道:「就在這建一個四角亭,亭子正中放置碑刻。四邊設兩級台階登亭,石板鋪底,防腐木搭架子,架子採用公母(榫卯結構)插接拼起來。頂覆壓接石片瓦,亭子四沿和四脊用防腐木壓住石板,中心加一個圓頂木,與各梁銜接。」如此這般。
關於具體的尺寸和樣式,還需要大囡的圖紙才行。
「就這樣吧,詳細的圖樣過幾天,我拿給你們,現下先照著這個樣子準備石板、防腐木等材料吧。」說完大家快步往下走,我則蹬車直接駛往造紙場。
來到近前,停好車。這印染場和造紙場的外圍,增加了一圈竹籬笆,南面有個大門,門旁建了一個茅舍崗亭。亭內兩個軍壯正手持槍矛肅穆而立。真是時隔二日,當刮目相看啊。
我急忙準備進入大門,軍壯用槍矛攔住了我說道:「輔國小大人,實在對不起,籍修小主婦有交代,男子除了國主和國監之外,任何人等不得擅入。應您看門楣上的牌匾。」
我這才抬頭仰視,看到門楣的牌匾上寫著『機要之地,非請勿入』幾個黑色的大字。
「那我怎樣才能進去呢?」我趕忙問道。
「須有籍修小主婦的批准,請小大人您等一下,我去稟報。」說著軍壯走了進去。
很快又跑回來說道:「籍修小主婦請您進去。」
進了門裡,但見東西各一個院子,門口都有身穿對襟麻褂和短褲裙,手持槍矛的女健婦站崗值守。東院牆上書一個大字『染』,西院牆上書一個大字『紙』。
我想我還是去西院吧,進到門裡,好傢伙,全是女流之輩,大家都在各就各位的忙碌著。我正看得新奇,二囡一溜煙的跑了出來,喊道:「哥,別老顧著看美女了,快過來到抄紙的工序來一下。」
我急忙跟著二囡走了進去,來到抄紙的池子,看著微微泛黃的池水,一個全裸的健婦正在用紗網框架抄紙,不過抄出來的紙薄厚不均。我急忙趕過去,看著一池紙漿,命來個健婦用木鏟攪動池水,讓紙漿更均勻。這時,我拿起尺方大小的紗網框,在池中晃了幾下,迅速提起,藉著余水,再晃幾下,但見相對均勻的紙漿附著在紗網上。一名健婦晃著肥乳接過我的紗網,走了出去,進行晾曬。
我摔著手上的池水,感覺還是比較涼的,這要是在冬季可就難受了。看來應該在水池下滿埋幾根陶管,在裡面燒柴加溫,這樣即提高了水溫,有增加了紙漿的附著能力,一舉兩得。
我正想著,健婦們也學者我的樣子,開始抄紙作業,很快就能夠熟練的掌握抄紙的技藝了。
這時,大囡也趕了過來,看著抄網上合格的抄紙,欣慰的笑了。我則把我的想法說了出來,兩個妹妹覺得非常有必要。決定,再建一個池子,在下面埋管生火加溫,再增加一個煙筒排煙。大囡很快畫了一張圖紙,讓女軍婦送往匠作院。
我攔住說道:「不必了,還是請匠作監過來吧,畢竟還要在現場施工呢。」
看眼前沒有別的問題,二囡趕緊拉著我的胳膊和大囡一起,來到院外站定,一起等匠作監到來。
「我說兩個妹妹,搞得那麼神秘幹什麼?我又不偷東西。」我委屈的說道。
「但是,你老偷看人,就要對你神秘才是。」二囡趾高氣昂的說道。
大囡笑了笑說道:「也不是為了神秘,主要是這裡都是國族最核心的技術產業,另外又都是女人,不加強防範容易出問題。對了還忘了告訴你了,這裡已經改名叫織作院了,直接歸國監領導,娘是院督,鄒姨、姨、外姨和夏侯姨為輔督,我和妹妹任左、右院辦,具體負責。下設織工場、被服場、染印場和造紙場,各場都有場長具體操辦。物料由大農辦、役畜辦和器物辦負責提供。對了,器物辦就是原來的織工辦分出來後,成立的。」
「怎麼樣,哥,你這大病一場,今後可要多聽我們的吩咐了,要不然想穿好一點的衣服可就沒門了。」二囡晃著兩個羊角辮,得意的說道。
「哼,還有那,姐發明了用釀酒剩餘的酒糟來做染布用的上漿,既節省了粟米,又減少了蒸煮的負擔。怎麼樣,我們厲害吧。」二囡說著,拍拍我的肩膀,以示提醒。
「好傢伙,你兩個太厲害了!再加上祭祀院,這全國內工技藝之事,妹妹們可以管了三分有二了。可別貪多嚼不爛啊。」我挖苦的說道。
聞聽此言大囡和二囡都舉起手,擺出一個找打的架勢,撅嘴瞪眼的盯著我,我也假裝比活著要躲開的樣子。兄妹之間親密的感情,盡在不言之中。
這時候,門外匠作監在向我招手,我趕緊示意讓他進來,在徵得妹妹們的同意後,匠作監終於走了進來。
我把建造加溫的紙漿池的方案和匠作監說了,大家走進去,又確定了施工地點,商定好明天開始建造,妹妹們還特許,健婦們放假兩天。這內部管理也真夠嚴的,不知道這些健婦們能不能熬得住。
事情談定後,我和匠作監就被請出了織作院。
在回來的路上,我探問著匠作監:「你們製作水池除了用石頭壘砌之外,如何防止縫隙漏水呢?」
「我們用粘土、白鹼和粟米漿混合後勾縫,再用柴火燒烤就行了。」匠作監隨口答道。
我知道白鹼就是鹽鹼地上的土鹼,古人真是聰明又智慧啊。要是我,還以為是用石灰來勾縫呢,當然比後世的水泥還是差多了。畢竟最早發現水泥的古希臘人,是沾了火山噴發焚燒石灰石的光。
和匠作監分手後,我趕著鹿車,信鹿由韁的走著。我開始梳理起國族發展所需要的物事來。畢竟眼下緊要的物事,水利、織布、造紙、服裝、文字、音樂、醫藥之事都已告一段落。
今後,窯爐鍛燒技術所涉及的瓷器、錫、鉛、銅、鐵、銀、金等金器,以及煤碳、火藥、玻璃、水泥、酸鹼、橡膠等物事,以現下的條件,還為時尚早,其中有些物事過早出現,也不合乎歷史規律。
當下最為緊迫的就是地圖的繪製這件物事了。我說古人為什麼有如此完整的地圖知識呢?原來起因並不是因為旅行和長見識,而是為了戰爭和侵略。只有如此,才會舉部落之力而為之,這一點與後世的人們不謀而合。
後世不是總結出了:『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主動』的名言嗎。其實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是如此了,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就是從製作地圖開始的。
一部記述上古時期地理風貌的《山海經》,拉開了中華民族信息化建設的帷幕。這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化建設成果。
好吧,現下,就讓我開始,為打一場全面而又殘酷的上古時期信息化戰爭,而做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