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二章 正打歪著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3-21

    一直到傍晚,赫氏才傳了個消息給卓昭節:「卯末的時候,大管家卓頁到了一次四房。」

    卓昭節皺著眉問阿杏、阿梨兩個熟悉侯府的人:「卓頁?」

    阿杏和阿梨對望一眼,道:「娘子,這是侯府大總管。」

    「他與咱們四房關係如何?」卓昭節問。

    「卓大總管一向和氣。」阿杏一本正經的道。

    卓昭節抿了抿嘴,和氣?這侯府裡,沈氏這位老夫人只是繼室,大房和四房與之一斗多少年,二房、三房夾在中間只求明哲保身,君侯卓儉自己長年住在別院,世子人選至今未定……

    在這種情況下,侯府上下還是井井有條,維持著至少表面上的和睦有加,這可不是一個和氣的人就能協調下來的。

    照阿杏話裡的意思,卓頁不見得是沈氏的人,但也未必就是偏心著大房與四房,恐怕他應該屬於敏平侯的人吧?想到祖父,卓昭節心裡沒來由的一慌,她定了定神,道:「可知道他過來做什麼?」

    阿杏、阿梨雙雙搖頭,都道:「三少夫人派來的人說不清楚。」

    卓昭節道:「近日除了四房之外,府裡有事情嗎?」

    阿梨為難的道:「娘子,侯府這許多人,哪天沒點兒事呢?可三少夫人說,不曾聽見什麼事情需要大總管親自出面。」

    這話也對,卓頁對於卓昭節來說不過是個下人,但怎麼說也是大總管,不至於日理萬機,也是忙碌非常的,讓他親自跑一趟,可不會是尋常小事。

    那到底是怎麼了?

    卓昭節正在沉思,阿杏眨了眨眼睛,道:「按說因為君侯常住別院,每個房裡都另有管家和掌家夫人,老夫人那邊也一樣,大總管這兩年都清閒得很,除非君侯差遣,不然時常也是見不到人的……可這幾日,府裡實在沒什麼事情呀!」

    清閒……見不到人……君侯差遣……卓頁到四房……游氏與冒姑通紅的眼眶……

    「難道是祖父知道了我與九郎的事情,遷怒母親?!」卓昭節臉色微微一變,正如游氏所料的這麼想到!

    阿杏察言觀色,又似自語道:「莫非是為了東宮之宴的事情?」

    東宮!卓昭節頓時警惕起來,道:「你說的東宮之宴是什麼事?」

    「再過半個月,是太子殿下的生辰,按例,皇家會有家宴慶賀,然後次日,太子殿下會在東宮設宴,招待東宮屬官。()」阿杏道。

    卓昭節思索片刻,道:「這宴,能帶家眷麼?」

    阿杏驚訝道:「娘子難道想去?」她沉吟道,「往年君侯都只帶八郎與沈郎君過去呢。」

    這麼說,是能帶了?

    卓昭節目光冷了下來,在回長安前,班氏就說過,敏平侯有意將自己嫁給太子庶三子唐澄,到長安以來,這個祖父除了第一日恰好趕上他回來拜見過外,一直沒有理會過自己,卓昭節也不是沒有想過,游氏是不是會錯了意思,班氏是不是嚇過了頭,到底是嫡親的祖父,不至於將自己往火坑裡推罷?

    可如今……

    她深吸了口氣,揮退眾人,單留下阿杏,低聲道:「你知道唐澄這個人嗎?」

    阿杏訝然道:「娘子提他做什麼?」

    聽這語氣,就不是什麼好人,卓昭節的手在袖子裡不動聲色的捏緊,輕輕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唐澄……他是太子殿下的庶三子,太子殿下最寵愛的綠姬所出,因為是綠姬生的幼子,格外得寵,所以……」阿杏想了想,斟酌著措辭道,「所以這位郎君,有些不成樣子。」

    卓昭節道:「是怎麼個不成樣子?」

    阿杏似乎很難啟齒。

    見卓昭節臉色不好看了,她才道:「婢子聽說,這位郎君,與時家五郎君一樣好色,而且……他還好男風……」

    卓昭節臉色大變!

    她額上幾乎立刻滲出冷汗來,道:「你說的當真?!」

    「婢子聽說這位郎君有次席上醉酒,掏帕子擦臉,不想卻掏出了一方紅綾掐金線繡戲水鴛鴦墜重穗的帕子……」阿杏吞吞吐吐,尷尬無比的道,「原本同席之人嘲他艷福不淺……不想後來有人眼尖,認出那帕子……分明就是教坊裡一個名叫董其的少年樂師常帶的一方……趁這位郎君不留意,有好事者偷了細看,果然看到帕子角落裡還有絳線繡著董其的姓氏……」

    卓昭節險些沒暈過去!

    她哆嗦著扶住身邊長案,阿杏得游氏的命令是設法勸說她不要和寧搖碧來往、同時盡量敗壞沈丹古在卓昭節這兒的印象,卻不知道卓昭節為什麼會忽然問到了唐澄——這唐澄男女不忌又為人放.蕩,從前參加義康公主的春宴,總是惹出事來,公主嫌他到了敗興,從那之後就再也不請他了,按說卓昭節應該沒有見過這個人才對,阿杏正琢磨著卓昭節問這人的緣故,忽然見她神色不對、臉色時青時白,竟然是一時間氣急了的模樣,頓時大驚失色,趕緊一把扶住,低叫道:「娘子?娘子可不要嚇唬婢子啊!」

    ……好在卓昭節到底年輕,固然氣得死去活來,阿杏心驚膽戰的奉了盞熱茶,喝下之後臉色也漸漸緩和,然而卓昭節眼中卻是冰冷一片,道:「太子殿下的生辰離現在還有半個月……到底是哪一日?」

    阿杏忙道:「就是下個月十九。」

    卓昭節低下頭,思索良久,疲憊的道:「伺候我更衣……安置吧。」

    阿杏隱約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但她如今也不敢多問,小心翼翼的道:「是。」

    等卓昭節睡下後,阿杏與阿梨叮囑過了,獨自出了鏡鴻樓,尋到念慈堂——這時候卓芳禮和游氏也睡下了,她不敢打擾,就尋到了冒姑的住處。

    冒姑見她來,也是十分驚訝,道:「七娘怎麼樣了?」

    「姑姑,我正為這個來。」阿杏皺眉道,「娘子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冒姑忙問:「七娘怎麼了?」

    阿杏沉吟著道:「娘子聽了我的暗示後,起初倒也像是想到君侯那邊去了,可是接著就問起了唐澄——娘子怎麼會知道這個人的呢?春宴裡,我一直緊跟著娘子,壓根就沒見誰和她提到唐澄啊!」

    冒姑因為看過游氏與班氏來往的信箋,對此事倒是知道些,道:「七娘知道唐澄是有緣故的,這個你不要問,你只說如今是個什麼樣子?可打算與雍城侯的那一位不說斷絕來往,至少暫時不來往?」

    阿杏苦笑著道:「娘子問完了唐澄,彷彿極為震驚,姑姑是沒看見娘子冷汗直冒的樣子,我在旁邊可是嚇壞了,姑姑你說若是娘子當時出點事,夫人還不得揭了我的皮?」

    冒姑也吃了一驚,心想糟糕,當初教阿杏話的時候,只顧著順帶捎上沈丹古,暗示卓昭節這沈家少年郎乃是敏平侯極看中的人,卓昭節既然不信任敏平侯,當然也不可能對沈丹古有什麼想法,卻把班氏當初隨口謅的事情給忘記了,這會倒把七娘嚇過了頭……她定了定神,問:「那七娘現在呢?」

    「嚇過之後,我給娘子倒了水,娘子喝後才好轉了點,但臉色還是很難看,我看娘子彷彿是被氣得……反正,娘子很不高興,直接叫了安置,如今已經睡著了,我才出來的。」阿杏道,「我只盼望娘子今晚千萬莫要夢魘……明兒個精精神神的起來——娘子沒有提雍城侯世子。」

    冒姑皺著眉,想了片刻,才道:「你先回去伺候七娘吧,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如今夫人和郎主都已經睡下,待明早,我再和夫人說。」

    阿杏怯生生的道:「若是娘子晚上夢魘……姑姑你說我該怎麼辦?」

    「你回去之後先別睡,到鏡鴻樓後頭小廚房裡,叫戈氏起來做份安神湯,放後鍋裡捂起來,若是七娘夢魘了你就去取了伺候她喝下。」冒姑道,「我會在夫人跟前替你分解的,這件事情確實怪你不得。」

    阿杏得了她這樣的允諾才放心,謝了冒姑,這才走了。

    留下冒姑心裡鬱悶得緊——本想替游氏分憂的,不想算錯一步,如今倒反而要讓游氏發愁了……

    永興坊,月明星稀,梆聲敲過三更。

    卓家別院中燈火尚存。

    敏平侯這晚沒有要侍妾伺候,而是由書僮伺候著專心批改公文,一直到別院的總管卓片親自提進夜宵,才擱下紫毫,輕輕的舒展筋骨。

    夜宵很簡單,不過是一碗桂花糯米粥,擱了兩勺蜂蜜,這不要說在侯府,在長安好些富家都覺得寒酸了的夜宵,敏平侯卻看不出來任何的不滿意,他輕輕吹開粥面的熱氣,慢慢呷了一口,嚥下之後,道:「說吧。」

    抄手站在旁邊的卓片先道了一聲:「是。」

    這才繼續道,「據隨雍城侯世子到過秣陵的侍衛之言,小七娘在秣陵時就已與雍城侯世子相識,中間因為教導小七娘琵琶的一位來自西洲的謝氏的緣故,小七娘還曾被那謝氏的同門,叫陳珞珈的女賊擄去數日,後因緣巧合之下,被雍城侯世子所救,並在長公主的別業裡暫住數日,方藉著謝氏救下的名頭回了游家。」

    敏平侯淡然的聽著,又用了片刻粥,才道:「就是那個酒珠案?」

    「正是。」卓片沉吟道,「君侯,某家以為此案未必沒有內情,已經遣人去秣陵詳查了。」

    見敏平侯微微頷首,卓片又道:「這回二娘子遭人暗算,也是雍城侯世子所為,據說,是因為二娘子與晉王小郡主一起先找了小七娘的麻煩,雍城侯世子得知後,因此設局,君侯,是否要某家……」

    「不必了。」敏平侯嚥下粥,平靜的道,「寧搖碧這次是替人受過,這件事情應該是真定郡王所為。」

    卓片一驚,敏平侯對那一直默默不語、專心研墨的書僮道:「這事怪不得你,你這兩日一直在查寧搖碧與小七娘來往之事,而二娘之事,破綻卻出在長安,而非真定郡王——卓香,你告訴他。」

    書僮點一點頭,簡短道:「趙式前日使人找到西市的『藏珍樓』,將其中鎮鋪的幾塊鴉忽都買了下來,又向掌櫃定了一批珠翠,待藏珍樓明年的商隊抵達,就會交割,趙家還派了人攜巨資南下泉州……」

    泉州多海客,來自海外的商人攜種種奇珍異寶而來,與大涼換取絲綢茶瓷等物——但趙家又不是商賈,名下也無珠寶鋪子,辦這大批珠翠,除了為那深得趙式寵愛的趙大娘子出閣預備外,還能是幹什麼?

    那個因為父親救祖父而亡、年幼失怙所以格外得祖父寵愛的趙大娘子,可是親口說過非真定郡王不嫁的話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