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明帝1627

《》章 節目錄 第157章 :新科舉! 文 / 張小凡

    崇禎一直計劃著改革科舉,現在就是時候了!

    只是這科舉的改革制度一出來,就然所有的士子們都產生了一種:「你他媽在逗我?」的衝動,嗯,怎麼說呢,現在的科舉除了叫做科舉以外,跟科舉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他的一系列制度跟後世的公務員考試要更相近一點!

    第一:只有完成了六年新式教育{四年低等,兩年高等}的年輕知識分子才可以來參加考試!

    第二:考試內容與四書五經毫無關係,全部依據民生百態來出題!

    第三:考試過關者,填報自願,再由主考官根據成績與身份背景確定出任的官職!

    對於這第一點呢,崇禎就打掉了那些老式教育教導出來的無用之輩,這也是崇禎的根本目的,第二點,則是一切以務實主義出發,既然是當官,那麼就要以當官的要求來出題,你難道還想去用四書五經來治理國家?第三點則是官員的分配,這一點很重要,四川人不能在四川做官,湖南人不能再湖南做官,至於為什麼,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雖然這科舉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是其根本目的卻沒有變,那麼就是為崇禎選拔出優秀的官員,只是這個優秀的含義被改變了,不過崇禎也不是沒有為那些士子們留一條出路,科舉五年舉行一次,而五年正好是官員的一個階段任期,舊的離開,新的補充進來,即可維持執政系統的血液新鮮,又可以避免官員的數量不斷的增加!

    而在第一個五年之中,崇禎計劃每年都會考一次,一是自己急需大量的新式官員來充實自己的管理體系,二是為那些就是文人留一條活路,這五年中,任何人都可以參加考試,但是考題不變,所以說那些士子們想要不被歷史淘汰的話,那麼他們就需要快速的轉變他們的知識體系,不趁著這五年的時間去拚搏的話,五年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士子們現在已經完全無法對崇禎產生任何的威脅了,崇禎壟斷了報紙,他在報紙的一塊分塊中,每期一則士子誤國的故事,這些事情可以說是數不甚數,出了這麼多期,還是沒有出完,效果也是很好,現在的士子再也不想以前那樣受人尊敬,去哪秦淮河上,面對第一批新式教育出來的年輕人,每一次的辯論都是他們完敗,就連那些娘子們,問的也不再是詩詞歌賦,而是對於國家對於世界的理解!

    面對這些提問,靠著四書五經的士子們那裡答得上來?再一看新式教育出來的年輕人,他們不僅僅學習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名戰士,軍人的氣質在他們的身上若隱若現,每一名畢業生還被授予了佩劍的資格,劍是有皇家鍛造廠親自鍛造出來,而鍛造所需的錢,則是從崇禎的內帑中撥取的!而其他可以佩劍的人選都是有了嚴格的限制,不過各行各業都可以佩劍,只不過劍的規格卻是各不相同,唯一能得到崇禎賜劍的人選只有兩種,一個是學生,還有一個就是軍人!

    這可是不得了的榮耀,這就好比以往的尚方寶劍,崇禎取消了劍的權利,給予了劍的含義,這含義意味著榮耀與光明!

    當整個大明年輕一代的人在為了自己手中的這把劍而自豪時,崇禎也會感到一點點自豪,現在的大明只是經過了短短的三年,就已經完全的改變了對於軍人的看法,戶籍制度的廢除,戶口制度的樹立,讓軍人不在是那低賤的代名詞!而是守護者與英雄!在崇禎可以營造的氛圍下,大明正在以一種大踏步的速度,向著軍國主義發展!

    崇禎每一次看著大明的改變,都會在自己的心中詢問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嗎?將大明改造成軍國主義到底會造就出怎樣的一個惡魔,僅靠著自己,可以駕馭的住這頭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怪物嗎?當這個名為大明的魔鬼吞噬了世界之後,當他發現眼前已經沒有可以吞噬的東西之後,他又會做什麼?是向著那星辰大海前進?還是,吞噬自己?

    只不過每當想到這裡的時候崇禎都會自嘲的笑一笑,自己想這些幹嘛?這些事情自然有後來人去煩惱,而自己,只需要抓住這最後的一次擴張機會,為華夏爭取竟可能多的生存空間,這就足夠了,其他的,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崇禎只需要知道眼下的大明需要軍國主義,自己就發展軍國主義,這樣就夠了!

    英國靠著資本主義殖民了全世界,但是他也僅僅只是殖民,而不是征服,崇禎需要的是征服不是殖民,殖民又能殖多久?到了最後不過只是留下一地的遺憾與回憶,昔日的日不落,現在的不列顛!

    科舉正式的改革就好像一道狂風一般席捲了大明,新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終於找到了除了參軍以外的出路,而等待了良久的大明士子們也終於有了盼頭,不用再這麼空等在哪裡,可以有出路了!

    雖然士子們對於科舉的改革有著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他們又完全沒有反抗崇禎的能力,他們除了接受崇禎給予的一切,他們不能有任何的異議!只不過在崇禎出的考題面前,他們除了哀歎還是哀歎!

    昔日被廢除已久的君子六藝也在考題之中,雖然佔的分數不多,但是也不少,一百分中君子六藝佔了三十分,這個其實可以算是對新式教育的學生偏袒,那些舊式的士子中,又有幾個是能夠真正的將這君子六藝全部學會的?

    而且隨著科舉的全面改革,崇禎也定下了第一次科舉的時間,那就是兩個月後,以現在的交通情況而言,從帝國的最北邊到達帝國的最南邊

    也就需要兩個月而已,這一路上有著大量的民驛,哪裡提供便宜的馬車,一次性可以坐二十個人,也算是初步的交通系統!

    之所以時間定的這麼長,也是為了那些士子著想,面對突然改變的考題,相信兩個月的時間也足夠那些真正的人才轉型了!崇禎要的是人才,他不管出身,機會擺在那裡,能不能拿去,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暫且不論外面對於科舉的種種非議,皇宮內,崇禎正面對著兩個人,兩個女人,兩個漂亮的女人!對於這兩人的身份崇禎很好奇,他們能被這麼多滿人精銳保護肯定有著超然的身份,而且他們還這麼漂亮,這樣一來崇禎需要想的範圍就很小了!雖然這兩個女的什麼也不說,但是崇禎依然可以看出這兩個女人是蒙古族的人!

    身份超然,蒙古人,絕世美貌,而且可能還是姐妹花,這讓崇禎有一種想要仰天長嘯的衝動,皇太極啊皇太極,看來你還是個人才啊,連自己的老婆也沒有帶走!看來還真是天助我也,我還正想著要如何的攻打的蒙古呢,你就把這辦法送過來了,這兩人還能有誰?無他,後世鼎鼎有名的孝莊皇后與他的寡婦姐姐,海蘭珠!

    孝莊原名布木布泰,也就是他勸降的洪承疇,想必大家對於他的美貌可能都有一定的瞭解,洪承疇就是拜倒在布木布泰的石榴裙下,而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也是不得了的人物!

    海蘭珠是他的漢名,原名叫做哈日珠拉,他雖然在外界沒有什麼名聲,但是他卻維持了皇太極的整個後宮的安穩,在海蘭珠死去的時候才三十三歲,皇太極為之悲哭了三天三夜,可見皇太極對其的感情何其之大!

    不過總的說起來,兩人都是皇太極身邊不可或缺的女人,前者對外,後者對內,但是眼下卻被遺留在了瀋陽城中,崇禎倒不會對著兩個女人產生什麼想法,都是被皇太極睡過的女人,崇禎可沒有撿漏的習慣,而且,對於崇禎來說,有了一個周皇后就夠了,來之後世的靈魂為崇禎帶了專一的特性!

    「你們兩個還是不準備說出自己的身份嗎?」崇禎嘴角帶笑的說道,不得不說,崇禎的賣相比皇太極好看的多,從小的貴族教養也是的他顯得足夠的富有教養與白讚的皮膚,再加上近幾年來的軍營生活,修長的身軀加上英俊的臉龐,還有身上那一身得體的華麗的黃袍,最主要的是他還符合蒙古人對於英雄的要求,滿清征服了蒙古,而崇禎征服了滿清!

    什麼是英雄?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英雄!誰征服的土地多,誰就是英雄!成吉思汗時代流傳下來的認知觀依然影響著蒙古人的眼睛,而崇禎,毫無疑問就是那個英雄!所以說雖然布木布泰兩姐妹對於崇禎有著警惕之心,但是面對崇禎的英武的外表,女子的愛美心態讓他們也對崇禎提不起多少的敵意出來,除了打死不說出自己的來歷以外,其他的都是一幅對於這皇宮的好奇與對崇禎的青睞!

    沒辦法,蒙古女孩就是膽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