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至尊寶鑒

《》章 節目錄 第94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上) 文 / 午夜濃茶

    很快,打扮的跟古代仕女一般的服務員就把茶點端了上來。

    顧迪給老爺子斟上茶,碧綠的碧螺春在雪白的茶杯中蕩漾著,不時散發出清新的香氣,一看就是明前的新茶,老爺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味道不錯!」

    「那就多喝點。」顧迪說道:「爺爺,我聽說考古學是有分支的,您能給我講講這個嗎?」

    老爺子瞇起眼睛笑了笑,放下茶杯後說道:「從研究的年代範圍上劃分,考古學可分為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兩大分支。也有人主張在兩者之間加入原史考古學而成為三大分支,但從實際意義來說,原史考古學的重要性不如前兩者。

    史前考古學的研究範圍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類歷史,歷史考古學的研究範圍則限於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歷史,兩者的界線在於文字的發明。世界各地,文字的發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區史前考古學的年代下限和歷史考古學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都以遺跡和遺物為研究對象,這是它們之間的共同性。但由於歷史考古學必須參證文獻記載,而史前考古學則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可供依據,所以兩者的研究任務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學承擔了究明史前時代人類歷史的全部責任,而歷史考古學則可以與歷史學分工合作,相輔相成,共同究明歷史時代人類社會的歷史。

    由於史前考古學主要是研究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有時也包括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歷史考古學主要是研究青銅時代尤其是鐵器時代,兩者所研究的遺跡和遺物在性質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它們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從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來說,史前考古學要充分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和民族學等學科相結合,歷史考古學則必須與歷史學相配合,同時還要依靠古文字學、銘刻學、古錢學和古建築學等分支。從斷定絕對年代的手段來說,史前考古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技術,而歷史考古學則主要依靠文獻記載和年歷學的研究。

    這些都是字面上的解釋,其實吧,所謂的『考古學』,說白了也就是通過墓葬挖掘,對歷史進行研究,它是一門課題,研究的是一個整體,甚至說,是一個朝代的文化特徵,這一點,要通過實例來探究,才能讓你有一個直觀的認知。」

    顧迪思索了片刻,說道:「爺爺,您能不能帶我實習一下?」

    老爺子點點頭,道:「沒問題啊,教了你這麼說,其實都是泛泛之談,不經過實踐,你是不會融入到裡面去的,我們考古研究會過段時間要去河南進行蘇璐圖墓葬的挖掘工作,到時候你跟著去就是了,有句話說的好,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嘛。」

    顧迪大喜,道:「那太好啦!多謝爺爺栽培。」

    老爺子笑道:「混小子,若不是看你對待我孫女不錯,死活我都不會教你的。」

    顧迪嘿嘿一笑,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掩飾了一下他的尷尬。

    兩人在茶館裡坐了一個小時,下午接著逛。

    老爺子興致不減,不時指點顧迪兩句:「收藏古玩舊貨,是因為它具有第一無二性,打個比方,一件汝窯的瓷器,從製造到成型,流傳到今天,那是經過了多少年滄桑變化傳下來的?

    眾所周知,越是『孤』的東西,就越值錢,它不可仿造,當然了,現代仿造技術十分發達,走眼也是經常有的事兒,但是,仿造就是仿造,它不是真品,如果能淘到一件真品,可以想像它的價值究竟有多高,說是古人把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都融入進藝術品中都不為過,你想啊,通過這物件,你能感受到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值不值錢?說到底,收藏古玩,玩兒的就是個歷史滄桑感,玩兒的就是個藝術,這一行裡,各式各樣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慢慢見識吧。」

    「噯,我記住了。」顧迪趕忙應承道,他接著說:「古玩行的貓膩,師父教給我一些,我獲益匪淺啊。」

    老爺子來了興致,問顧迪道:「哦?老不死的都教給你什麼了?跟我說說吧。」

    顧迪邊走邊說道:「任何行業裡都有其特殊的規矩,古玩行也不例外,以前在我看來,倒騰古玩,和做其他買賣是一樣的,有買有賣,價高者得,其實不然,這麼想就錯了,大錯特錯!」

    老爺子笑道:「怎麼個錯法?」

    顧迪說道:「古玩行裡的行規,基本上都是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沒有人將它寫成文件,用於約定或是制約行內人作為行事準則,這些規矩,那是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傳下來的一種習慣。雖然是習慣,但行內人大多認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也就自覺地遵守了下來,否則,在這一行內就無法立足。

    一個對古玩感興趣的人,初到古玩市場,當踏進市場大門的時候,規矩就來了。進入市場內,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是地攤!古玩市場承襲了自古以來的傳統,那就是,以地攤為主,攤床為輔。很多人第一次去古玩市場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又髒又亂人又多,賣啥的都有,跟菜市場有一拼,走路都得加著小心,這個時候,第一個規矩也就來了,如果你走進一個地攤,沒見到心儀的物件,想要離開,那就要請你繼續向前,或者向後從地攤口出去,可別因為人家攤子小,就一腳跨出去。那樣首先是顯得對攤主不尊重,第二是,古玩行裡賣的都是特殊商品,這些商品都是無價的,哦,我說的無價,指的是價格不好衡量,不是無價之寶的意思。

    從攤子上跨過去,一旦不小心碰了刮了人家的物件就不好說了,遇到講理的,沒問題,你照價賠償就是,遇到不講理的呢?攤主說被你碰壞的物件是唐代的,你也要照價賠償?古玩行裡經常能碰到鬥嘴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多數是因為碰壞了人家的東西,所以說,學會走路,是進入古玩行要學習的第一條規矩。」顧迪滔滔不絕。

    老爺子面露欣賞的神色,微微頷首繼續問道:「那麼,第二條規矩呢?」

    顧迪見老爺子心情大好,就繼續賣弄起來:「學會了走路,就可以逛攤了,到了一個攤位,開始看東西了,注意一個規矩,師父他老人家總結的叫做『手裡的東西不看不問』。我說的手裡,不是指攤主手裡,而是說,在這個攤位上,其他買家已經拿在手裡的物件你不要看,更不要問,這條規矩行內還有個說法,叫『貨在誰手裡誰講價』。

    很多新人不瞭解這個規矩,打個比方,到了一個錢幣攤子上,看到個玩家正拿著個錢幣本子在那看,就湊了過去,一眼看到個自己喜歡的,便上去拿本子跟人家說:哥們兒,讓我嘍一眼這個。如果遇到個客氣人,會對你說,等我看完你在看,若是碰到個橫的,罵你不懂規矩那是輕的,直接把本子扣你腦袋上都是大有可能的。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是等別人看完了,攤主把東西收回去後,再從攤主手中接過來看,也不能從上一位看客手上直接接,這樣做,主要是防止有些看客手腳不乾淨,他看完後直接交給你,你看完了一還,賣家發現東西少了,你就說不清楚了。

    貨在誰手裡誰講價,師父提醒我這一點要格外注意,一位玩家正在和攤主講價,說明手中的物件人家已經看上了,如果你在現場時,請你保持安靜,決不可出言打斷買賣雙方的交談。因為雙方講價的時候,實際上是一個心理較量的過程,你一摻和,弄得買家賣家都緊張,買家會想,這小子想幹啥,別不是想翹行吧?賣家就自然而然的這麼想,這人啥意思啊?想搗亂啊?要是把這玩家擠兌走了,我東西賣誰去?這個規矩裡面還有個江湖大忌。」

    老爺子點著頭,道:「對,確實是江湖大忌,有些人正是因為不懂這些規矩,在別人講價的時候貿貿然湊上前來打斷了別人的交易,而使得買賣雙方大打出手。」

    顧迪贊同道:「是啊,光我聽說的就不在少數了。」

    「行,肖老頭子教給你的東西還不少,繼續繼續,還有什麼要說的,趁著我心情不錯,說給我聽聽。」老爺子笑瞇瞇說道。

    顧迪臉一紅,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多了,多少有那麼點不好意思,他說道:「在您面前說這些,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老爺子大手一揮,氣勢凜然的說道:「不礙的,讓你說你就說,哪來的那麼多廢話。」

    顧迪笑道:「是!您愛聽我就繼續說,剛才說的那是買家規矩,其實,這裡面還有賣家應該遵循的規矩。」

    「你暫停一下,剛才說到哪兒了?」

    老爺子打斷了顧迪的話。

    顧迪道:「江湖規矩啊。」

    「哦,對,江湖規矩,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了一個事情,要專門囑咐你兩句。」

    「老爺子請說。」

    老爺子說道:「說到江湖大忌,我再給你打個比方,假設一個物件攤主要價1000元,藏家只肯出800,倆人為了200塊錢的差價僵持不下的時候,你湊過去了,張嘴就說:這東西1000塊錢我要了。那你就犯了忌諱,並且會兩頭得罪人。

    攤主如果是個懂規矩的,好說,直接一口回絕你,然後二話不說800塊錢賣給藏家。藏家就沒那麼好說話了,他會認為你攪了他的生意,遇到愣的,抽冷子扇你一巴掌都是給你面子。有些新入行的朋友,不瞭解這些規矩,往往就會吃虧,金錢上吃些虧無所謂,古玩行裡,處處都是陷阱騙局,專家學者也都是從新手一步步走過來的,沒有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一次都沒打過眼,買過贗品,這不算什麼,如果因為不懂規矩,在**上吃了虧,就真不值當了。這一點,你要切記,好些人吃虧上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顧迪連忙點頭道:「爺爺,我明白了,我會記住的。」

    「孺子可教啊!」老爺子感歎了一句,臉上欣賞的神色更濃郁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