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 我盜墓的那些年

《》章 節目錄 第四章 新店開張 文 / 罪殤

    回家之後,我動了這樣的心思:既然范老三混得不錯,是不是可以管他借錢周轉一下?

    都是自家兄弟,我也沒打算客氣,第二天打電話聯繫的時候就直接開口了。

    他簡單問了一下,知道我是想要做點小買賣,便問我需要多少。

    我說兩萬,沒有的話找一萬、八千也行。

    老三說自己跟著這個老闆時間不長,沒攢下太多積蓄。但楊老大此刻能夠聯繫得上,一定能想到辦法。

    又過了一天,他帶著一萬五千塊錢過來給我,說大哥那邊拿了一萬,三哥給你湊了五千。

    我拿著這些錢,說不出的感動:四、五年沒見的弟兄,一句話不說就把工作攢下來的錢都拿給我了,這份情意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我強忍著眼淚,沒有讓它落下來。

    老三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不用多說。提醒我把錢帶好,等店開起來以後,再回來和兄弟們喝酒。

    離開北京不到兩周,回來時發現,老蒲和鐵軍已經把店址選好了。

    圖書城那邊新落成了一座大廈,也是銷售圖書與各類文化用品的。大廈底下幾層是商舖,這幾天剛剛開始招商,談下來的租金價格還算實在。

    最重要的是,圖書城那邊來往的客流多是文化人。而我們經營民族風格的服飾,正好和那裡的文化氛圍可以相融合。

    他倆下手很快,定下了一間小商舖,還和大廈物業進一步討價還價,多送了一個月的使用期。

    店址選定之前,他倆已經替我做了個決定:就近在邊上機關單位找了個單間的公寓。價格也非常便宜,六百塊錢一個月,裡面自帶傢俱,還有一張大沙發。

    之後又回到學校,花了一百多塊錢倒騰出來一套二手的上下鋪。用板車拉到公寓,就算是大伙都有了落腳的地方。

    擠是擠了點,不過這下我們照顧店面就更方便了。至少弟兄幾個省下了路費,可以多幾包煙錢。

    之後便急忙兵分三路:老蒲回到大理去準備發貨,鐵軍跑工商辦營業執照,我留在店裡盯著內部裝修。

    一晃又是半個月過去了,一箱一箱的貨物發到了店裡,鐵軍也辦下了營業執照。我草草的看了一眼,奇怪的是,上面赫然寫著法人的名字是:張浩。

    我有些啼笑皆非,問鐵軍為什麼不寫老蒲的名字而是寫了我。

    鐵軍笑著答道,這是老蒲安排的!

    我明白老蒲的用意,開店的錢他出了大頭。為了平衡和照顧我的心情,法人就落了我的名。不由得心裡罵道老蒲干的這件好事,兄弟間還算這麼清楚幹什麼?

    隨著最後一組定做的貨架擺進店裡,前期的準備工作就算做完了。

    正式開業前一天晚上,我們召集了所有在北京能脫身過來的朋友們在店裡幫忙。經過一夜的努力,看著一件件首飾和工藝品被擺上貨架,色彩艷麗的民族服裝也掛了出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滿足感。

    其中有個女性朋友心比較細,想出一個好主意:將小塊的扎染布藝疊成三角形,墊在首飾盒底下,更顯得銀飾和小工藝品精美奪目。

    老蒲突然開口說道,還有一件重要的大事情沒有辦呢!

    大伙忙問是什麼事情。老蒲從櫃子後面拿出一塊方方正正的木板,說道,就是關於咱們小店的牌子啊,還沒有做出來呢!

    我心裡一緊,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就忘了呢?我可是之前一點都沒準備,確實還要起一個正式店名的。

    老蒲卻不慌不忙地說,就叫做「夢尋南詔」吧!首先,因為咱們店裡的東西都帶有濃濃的雲南大理特色。其次,開這個店是為了我們共同的夢想。大家沒有意見吧?

    我和鐵軍帶頭舉雙手贊成。

    之後大家齊心協力的開始動手,將一塊塊小的木條用強力膠水粘在大木板上,然後由彩色的水筆塗抹上色。

    做完之後,這個寫著店名的牌子,倒也像是一件藝術品了。

    鐵軍站在梯子上,往牆上高處釘了兩顆釘子。木牌就懸掛在了牆上,顯得唯美又大氣。

    在第二日的上午十點左右,我們自己的服飾店「夢尋南詔」終於正式開張營業了!

    我們帶著感動揮別了前來幫忙的朋友,他們為了我們的事情,整整一晚上都沒有休息!

    而繼續堅持的我們,雖然一夜沒合眼,卻絲毫沒有睏意。看著門口來來往往的客人,滿是期待與興奮。

    第一天開張後的「收成」居然非常可觀,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從早上第一位顧客進來買了一串項鏈開始,陸陸續續的賣出去很多東西。一天下來銷售額將近兩千塊。

    我們掰著指頭粗算了一下,就這一天,至少已經為我們賺了四五百塊錢!

    鐵軍樂得合不攏嘴,老蒲也滿意之極。

    想也能明白。照這樣的銷售情況來看,每天能掙好幾百塊,一個月下來就是一萬多兩萬塊啊!這種收入可是已經到了白領的水平了!我們這些連學位證都還沒領到的人,之前又怎麼敢奢望呢?

    老蒲把票子點了一遍又一遍,最後把錢鎖在櫃子裡。這一夜,我們幾個睡的格外香甜,而且做夢還帶著微笑。

    但自從第二天起,營業額就差得多了,總共就賣了七百多塊。其中第三天根本就沒有開張。第四第五天都是只有兩三百的營業額。

    老蒲有些坐不住了,沒人的時候總是嘴裡不乾淨,說咱們的貨又便宜又好看,怎麼就沒人來買東西呢?

    又過了一周,情況還是沒有改觀。整整七天,銷售額才不到兩千塊,和開張第一天的收入相等。

    老蒲更是納悶,怎麼生意會這麼冷清呢?於是跑到周圍的幾家商舖去詢問。其他那幾家店裡的老闆也都歎氣搖頭,說生意難做!而這一切,這都是大廈周圍施工惹下的禍根。

    大廈的物業原先計劃要把底下幾層商舖都租出去,而且全部租給像我們一樣的特色小店。營造一種和諧的文化氛圍,並一步步的擴大影響,增加客源。

    誰知,就在開始招商後的幾天裡,一個施工隊突然駐紮在大廈周圍開始施工。這可不是什麼小的施工項目,是市政工程的一部分:新的地鐵線路要從這裡通過,這批工人是來做坑道挖掘的。

    這一下,大廈周圍僅存空曠的地方都被圈了起來。推土機、挖掘機陸陸續續的開進了工地,並日夜不停的開始施工。

    圖書城周邊一時間嘈雜無比,環境變得極差。這樣一來,大廈的招商也受到嚴重影響。自從我們入主以來,居然連一個新店舖都沒能租的出去!

    大廈似乎突然也在一夜間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減少對外的宣傳了。其意圖再明顯不過:此時即使優惠,也不會有商舖願意進場。倒不如等地鐵修起來,這個地方的客流量就上了台階!那時候,即使整個租金翻上幾番,也會有商戶擠破頭的想要進來。現在施工的這段時間,店舖空就空著吧!

    最可憐的就是我們這些剛進場的個體商戶,都還沒有回本就被套住了,只好聽天由命。

    此後的兩個多月,銷售額繼續一落千丈,每個月就只賣出個六千左右。不算進貨的成本,也就剛夠交店租和吃飯的。這可是實打實的在賠錢啊!

    我們的心情也直落谷底,全然不見了剛開業時的那種興奮。成天呆在店裡沒精打采的,罵來罵去的發洩滿腹牢騷。

    老蒲卻是我們幾個裡面最為著急得。

    開店前,我們本來商定要去籌集十三、四萬的本錢。其中要拿出相當一部分用作周轉金,就是考慮到剛開業時可能會賠錢。這筆周轉金的數額就是按照每個月虧三千到五千準備的,希望可以在慘淡經營的時候,仍能夠支持店裡一年。

    可是最後我們並沒有籌到那麼多的現金,總數只有將將十二萬的樣子。

    除去九萬的開店花費,按照現在的經營情況,兩三萬的周轉金,最多支持半年。而現在,我們的小店開張已經三個月了

    沒有周轉金,等於沒有辦法更新貨源,也沒法續繳店租。

    資金這件事壓得老蒲身心憔悴,我們看在眼裡,都替他難受。只好每天想些有趣的事逗他開心。

    這天早上,我和鐵軍先去店裡值早上的班,路上看見有很多人圍觀地鐵施工現場。

    我們哥倆相互看了看,覺得這事挺新鮮:這不就挖個地鐵麼,已經挖了兩個多月了,還有什麼可看的?

    不過中國人天生愛湊熱鬧,我們倆還是湊了過去。一問之下才知道,昨天夜裡出事了,剛挖開的一塊隧道,突然塌陷了一角,算是不小的事故,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我們倆暗道這挖地鐵也夠危險的,說塌就塌掉了,將來地鐵通了咱還敢坐麼!

    周圍的人又說了,光是塌陷不算什麼。奇就奇在這一塌不要緊,刨開塌陷的土方之後,出現了一個造型古樸卻又保存完好的石碑。

    據說石碑底下還有一處石門,兩扇藏青色的石板,上面刻著雕花圖案,甚是美觀。

    有人說,這是一座不知哪個朝代古墓,說不定還埋葬著哪位小有名氣的歷史人物呢!

    大家傳的如此繪聲繪色的,我倆好奇心大盛,也擠進圍觀的人群

    從施工工地圍擋處的縫隙裡,便能清晰的看見塌陷的坑洞。如果角度選擇的當,還能隱約的看見那所謂的石碑。

    畢竟工地有藍色的鐵皮圈著,大伙走不到近前。只能遠遠的瞅幾眼,過過好奇的乾癮。

    這一湊熱鬧,足足耽誤了半個小時!等我們來到店裡,看到老蒲竟比我們先到了,滿臉的不快,似乎是在責備我們耽誤了開張的時間。

    我和鐵軍趕緊把地鐵工地發現古墓的這件趣事告訴了他,想逗他開心點。

    老蒲聽後,先是一臉的驚詫,而後又無奈的苦笑連連,說道:你們說吧,大廈邊上出個古墓對咱又有什麼用處?那邊挖地鐵施工影響了大廈客源不說,咱的店裡可是要真金白銀賠錢的!難道說還能把這古墓修建個旅遊景點出來招攬客人?老子真想把這個墓撬開,值錢的東西統統拿出來賣掉,省得店裡交不起租金!

    我當然不會把老蒲的氣話當真。心想也就幾天時間,文物保護部門的人一定會來處理這件事,說不定還能上一個新聞。更好的情況是這裡被保護起來,成為市中心的一處古跡。

    如果真是這樣,便等於給大廈做了一個免費的宣傳,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時間又過了一個星期,古墓的事情漸漸的被人們淡忘了。周圍常住的就那麼些人,看過之後就不再新鮮。

    文物部門和媒體也都好像很忙,直到現在還沒見有什麼針對性地行動發生。

    我們後來順路又去那工地看過一次,發現施工單位僅僅是把那個地方簡單的多拉了幾根鐵絲,也就不管不顧了。

    那座古墓,依然孤零零的呆在那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