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二) 文 / 卡爾·馬克思

    為買而賣的過程的重複或更新,與這一過程本身一樣,以達到這一過程以外的最終目的,即消費或滿足一定的需要為限。相反,在為賣而買的過程中,開端和終結是一樣的,都是貨幣,都是交換價值,單是由於這一點,這種運動就已經是沒有止境的了。深刻!誠然,g變成了g+△g,100鎊變成了100鎊+10鎊。但是單從質的方面來看,110鎊和100鎊一樣,都是貨幣。而從量的方面來看,110鎊和100鎊一樣,都是有限的價值額。如果把這110鎊當作貨幣用掉,那它就不再起作用了。它不再成為資本。如果把它從流通中取出來,那它就凝固為貯藏貨幣,即使藏到世界末日,也不會增加分毫。因此,如果問題是要使價值增殖,那末110鎊和100鎊一樣,也需要增殖,因為二者都是交換價值的有限的表現,從而具有相同的使命:通過量的增大以接近絕對的富。不錯,原預付價值100鎊和它在流通中所增殖的剩餘價值10鎊在一瞬間是有區別的,但這個區別馬上又消失了。過程終了時,不是100鎊原價值在一邊,10鎊剩餘價值在另一邊。得到的結果是一個110鎊的價值。這個價值和原先的100鎊一樣,也完全適宜於開始價值增殖過程。貨幣在運動終結時又成為運動的開端。(「資本……分為原有資本和利潤,即資本……所獲得的增殖,雖然實踐立刻又將這種利潤加到資本上,並把它和資本一起投入周轉中。」(弗·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載於阿爾諾德·盧格和卡爾·馬克思編的《德法年鑒》1844年巴黎版第99頁))因此,每一次為賣而買所完成的循環的終結,自然成為新循環的開始。簡單商品流通——為買而賣——是達到流通以外的最終目的,佔有使用價值,滿足需要的手段。相反,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為只是在173這個不斷更新的運動中才有價值的增殖。因此,資本的運動是沒有限度的。(亞里士多德拿經濟同貨殖作對比。他從經濟出發。經濟作為一種謀生術,只限於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或國家有用的物品。「真正的財富就是由這樣的使用價值構成的;因為滿足優裕生活所必需的這類財產的量不是無限的。但是還有另一種謀生術,把它叫做貨殖是很適當、很貼切的。由於貨殖,財富和財產的界限看來就不存在了。商品交易按其性質來說不屬於貨殖範圍,因為在這裡,交換只限於他們自己需要的物品。」他又說,因此,商品交易的最初形式也是物物交換,但是隨著它的擴大,必然產生貨幣。隨著貨幣的發明,物物交換必然發展成為商品交易,而後者一反它的最初的宗旨,成了貨殖,成了賺錢術。貨殖與經濟的區別是:「對貨殖來說,流通是財富的源泉。貨殖似乎是圍繞著貨幣轉,因為貨幣是這種交換的起點和終點。因此,貨殖所追求的財富也是無限的。一種技術,只要它的目的不是充當手段,而是充當最終目的,它的要求就是無限的,因為它總想更加接近這個目的;而那種只是追求達到目的的手段的技術,就不是無限的,因為目的本身已給這種技術規定了界限。貨殖則和前一種技術一樣,它的目的也是沒有止境的,它的目的就是絕對的致富。有界限的是經濟而不是貨殖……前者的目的是與貨幣本身不同的東西,後者的目的是增加貨幣……由於把這兩種難以分清的形式混為一談,有人就以為,無限地保存和增加貨幣是經濟的最終目的。」(散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貝克爾編,第1篇第8、9章)不愧為古代聖賢。或許應當明確地區分經濟學與資本學。)

    作為這一運動的有意識的承擔者,貨幣所有者變成了資本家。他這個人,或不如說他的錢袋,是貨幣的出發點和復歸點。這種流通的客觀內容——價值增殖——是他的主觀目的;只有在越來越多地佔有抽像財富成為他的活動的唯一動機時,他才作為資本家或作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識的資本執行職能。因此,絕不能把使用價值看作資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174潤,而只是謀取利潤的無休止的運動。這種絕對的致富欲,這種價值追逐狂(「這種不可遏止的追逐利潤的狂熱,這種可詛咒的求金欲,始終左右著資本家。」這就是現代庸俗經濟學所謂的「有恆產者有恆心」。(麥克庫洛赫《政治經濟學原理》1830年倫敦版第179頁)當然,這種見解並不妨礙麥克庫洛赫之流,在理論上陷入困境的情況下,例如在考察生產過剩問題時,還是把資本家變成了善良的市民,好像他關心的只是使用價值,好像他真正像狼一般貪求的,只是皮靴、帽子、雞蛋、印花布以及其他各種極為平常的使用價值。),是資本家和貨幣貯藏者所共有的,不過貨幣貯藏者是發狂的資本家,資本家是理智的貨幣貯藏者。貨幣貯藏者竭力把貨幣從流通中拯救出來,以謀求價值的無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資本家不斷地把貨幣重新投入流通,卻達到了這一目的。

    商品的價值在簡單流通中所採取的獨立形式,即貨幣形式,只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運動一結束就消失。相反,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貨幣這二者僅僅是價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貨幣是它的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的特殊的也可以說只是化了裝的存在方式。價值不斷地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這個運動中永不消失,從而變成一個自動的主體。如果把增殖中的價值在其生活的循環中交替採取的各種特殊表現形式固定下來,就得175出這樣的說明:資本是貨幣,資本是商品。但是實際上,價值在這裡已經成為一個過程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地交替採取貨幣形式和商品形式,改變著自己的量,作為剩餘價值同作為原價值的自身分出來,自行增殖著。既然它生出剩餘價值的運動是它自身的運動,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它所以獲得創造價值的奇能,是因為它是價值。它會產仔,或者說,它至少會生金蛋。

    價值時而採取時而拋棄貨幣形式和商品形式,同時又在這種變換中一直保存自己和擴大自己;價值作為這一過程的擴張著的主體,首先需要一個獨立的形式,把自身的同一性確定下來。它只有在貨幣上才具有這種形式。因此,貨幣是每個價值增殖過程的起點和終點。它以前是100鎊,現在是110鎊,等等。但貨幣本身在這裡只是價值的一種形式,因為價值有兩種形式。貨幣不採取商品形式,就不能成為資本。因此,貨幣在這裡不像在貨幣貯藏的情況下那樣,與商品勢不兩立。資本家知道,一切商品,不管它們多麼難看,多麼難聞,在信仰上和事實上都是貨幣,是行過內部割禮的猶太人,並且是把貨幣變成更多的貨幣的奇妙手段。

    在簡單流通中,商品的價值在與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對立中,至多取得了獨立的貨幣形式,而在這裡,商品的價值突然表現為一個處在過程中的、自行運動的實體,商品和貨幣只是這一實體的兩種形式。不僅如此。現在,它不是表示商品關係,而可以說同它自身發生私自關係。它作為原價值同作為剩餘價值的自身區別開來,作為聖父同作為聖子的自身區別開來,而二者年齡相同,實際上只176是一個人。這是因為預付的100鎊只是由於有了10鎊剩餘價值才成為資本,而它一旦成為資本,一旦生了兒子,並由於有了兒子而生了父親,二者的區別又馬上消失,合為一體——110鎊。

    因此,價值成了處於過程中的價值,成了處於過程中的貨幣,從而也就成了資本。它離開流通,又進入流通,在流通中保存自己,擴大自己,擴大以後又從流通中來,並且不斷重新開始同樣的循環。g——g』,生出貨幣的貨幣,——資本的最初解釋者重商主義者就是這樣來描繪資本的。

    為賣而買,或者說得完整些,為了貴賣而買,即g——w——g』,似乎只是一種資本即商人資本所特有的形式。但產業資本也是這樣一種貨幣,它轉化為商品,然後通過商品的出售再轉化為更多的貨幣。在買和賣的間歇,即在流通領域以外發生的行為,絲毫不會改變這種運動形式。最後,在生息資本的場合,g——w——g』的流通簡化地表現為沒有中介的結果,表現為一種簡練的形式,g——g』,表現為等於更多貨幣的貨幣,比本身價值更大的價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