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1、勞動過程

    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勞動力的賣者也就由此在實際上成為按勞動力的買者的意願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成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過在可能性上是工人。是沒有身份的人。據《北京青年報》「網絡版」2001年5月17日報道,那些持h——1b簽證曾在硅谷工作的外國技術工人原本是來美國幫助解決勞動力短缺的,而如今經濟蕭條波及到硅谷,他們一夜之間就遭老闆解雇。而當他們失業後,美國移民歸化局就將他們視為「無身份」的工人。這從理論上說,就是意味著他們必須捲起鋪蓋,打道回府了。不過鑒於今年受解雇的人數之多、規模之大,美國政府最近又出爾反爾,頒布了一個令人感到前後矛盾的文件,該文件稱那些失業的工人如果符合某些例外的規定並找到一家新的公司擔當他們簽證的擔保人,那麼他們也許可能繼續留下來。但移民法禁止他們領取薪水,直到所有的文件經過冗長的程序進入移民歸化局那幫官僚們的手裡。幾千名已被解雇的技術移民現在不得不徘徊在美國愈來愈暗淡的就業前景和捲鋪蓋回國之間。「他們處在地獄的邊緣。這是最不幸的折磨。」位於硅谷的移民支援網絡的阿馬爾·維達說。為了把自己的勞動表現在商品中,他必須首先把它表現在使用價值中,表現在能滿足某種需要的物中。因此,資本家要工人製造的是某種特殊的使用價值,是一定的物品。雖然使用價值或財物的生產是為了資本家,並且是在資本家的監督下進行的,但是這並不改變這種生產的一般性質。所以,勞動過程首先要撇開各種特定的社會形式來加以考察。

    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201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佔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著的潛力發揮出來,並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制。在這裡,我們不談最初的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形式。現在,工人是作為他自己的勞動力的賣者出現在商品市場上。對於這種狀態來說,人類勞動尚未擺脫最初的本能形式的狀態已經是太古時代的事了。我們要考察的是專屬於人的勞動。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但是這種服從不是孤立的行為。除了從事勞動的那些器官緊張之外,在整個勞動時間內還需要有作為注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勞動的內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勞動者,勞動者越是不能把勞動當作他自己體力和智力的活動來享受,就越需要這種意志。奴隸主、地主和資本家一直都在以「管理」的名義使用鞭子和餓死的威脅來加強這種意志。

    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像和勞動資料。

    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現成的生活資料供202給人類(「土地的自然產品,數量很小,並且完全不取決於人,自然提供這點產品,正像給一個青年一點錢,使他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一樣。」(詹姆斯·斯圖亞特《政治經濟學原理》1770年都柏林版第1卷第116頁)少數人對土地及其自然產品的壟斷,就剝奪了多數人走上勤勞致富道路的本錢。進一步地,少數人對生產資料(勞動對像和勞動資料)的壟斷也是如此。而資本家之所以成為資本家,就在於對生產資料的壟斷。一個真正公平的社會,不在於讓所有的人平均分享所有人的勞動成果,因為那只會不公平地使一些人無償佔有其他人的勞動成果,而在於它能給每個人以最初的生存和勞動之本,使他們不至於必須在別人的殘酷剝削下才能夠苟延殘喘。而這只有在生產資料不為私人所有的社會裡才是可能的。),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像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繫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採的礦石。相反,已經被以前的勞動可以說濾過的勞動對象,我們稱為原料。例如,已經開採出來正在洗的礦石。一切原料都是勞動對象,但並非任何勞動對象都是原料。勞動對像只有在它已經通過勞動而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才是原料。

    勞動資料是勞動者置於自己和勞動對像之間、用來把自己的活動傳導到勞動對像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於其他的物。勞動者直接掌握的東西,不是勞動對象,而是勞動資料(這裡不談採集果實之類的現成的生活資料,在這種場合,勞動者身上的器官是唯一的勞動資料)。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動的器官,他把這種器官加到他身體的器官上,不顧聖經的訓誡,延長了他的自然的肢體。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是勞動資料,但是它在農業上要起勞動資料的作用,還要以一系列其他的勞動資料和勞203動力的較高的發展為前提。一般說來,勞動過程只要稍有一點發展,就已經需要經過加工的勞動資料。在太古人的洞穴中,我們發現了石製工具和石製武器。在人類歷史的初期,除了經過加工的石塊、木頭、骨頭和貝殼外,被馴服的,也就是被勞動改變的、被飼養的動物,也曾作為勞動資料起著主要的作用。勞動資料的使用和創造,雖然就其萌芽狀態來說已為某幾種動物所固有,但是這畢竟是人類勞動過程獨有的特徵,所以富蘭克林給人下的定義是,製造工具的動物。動物遺骸的結構對於認識已經絕跡的動物的機體有重要的意義,勞動資料的遺骸對於判斷已經消亡的社會經濟形態也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在勞動資料中,機械性的勞動資料(其總和可稱為生產的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比只是充當勞動對象的容器的勞動資料(如管、桶、籃、罐等,其總和一般可稱為生產的脈管系統)更能顯示一個社會生產時代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特徵。後者只是在化學工業上才起著重要的作用。

    廣義地說,除了那些把勞動的作用傳達到勞動對像、因而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充當活動的傳導體的物以外,勞動過程的進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都算作勞動過程的資料。它們不直接加入勞動過程,但是沒有它們,勞動過程就不能進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進行。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這類勞動資料中有的已經經過勞動的改造,例如廠房、運河、道路等等。

    可見,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像發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它的產品是使用價值,是經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勞動與勞動對像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了,而對像被加工了。在勞動者方面曾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勞動者紡紗,產品就是紡成品。服務也是勞動。廚師炒菜,產品就是端上桌的菜;勞動者理髮,產品就是舒適的髮型;勞動者擦皮鞋,產品就是具有使用價值適合穿鞋者需要的皮鞋的光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