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二十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儘管工廠法的教育條款整個說來是不足道的,但還是把初等教育宣佈為勞動的強制性條件。這一條款的成就第一次證明了智育和體育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可能性,從而也證明了體力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的可能性。工廠視察員從教師的證詞中就發現:雖然工廠兒童上課的時間要比正規的日校學生少一半,但學到的東西一樣多,而且往往更多。

    「道理很簡單。他們只是半天在學校裡,所以總是精力充沛,幾乎隨時都適於並願意學功課。半工半讀的制度使得兩種活動互為休息和調劑,因此,對兒童來說,這種制度比不間斷地從事其中一種活動要合適得多。一個從清晨就坐在學校裡的兒童,特別在暑天,不可能同一個從勞動中來的活潑愉快的兒童相比。」

    關於這一點,從西尼耳於1863年在愛丁堡舉行的社會學家大會的演說中也可以找到進一步的例證。他在這篇演說中還指出,上層階級和中層階級的孩子們的片面的、不生產的和漫長的學習日,只是白白地增加教師的勞動,「同時,不僅無益地並且是絕對有害地浪費著兒童的時間、健康和精力」。正如我們在羅伯特·歐文那裡可以詳細看到的那樣,從工廠制度中萌發出了未來教育的幼芽,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如果普遍地來說,個人是自由的且個人的所謂好的前途並不要求人的全面發展,那麼人的全面發展就不會是教育制度的重心。

    我們已經看到,大工業從技術上消滅了那種使整個人終生固530定從事某種局部操作的工場手工業分工。但大工業的資本主義形式同時又更可怕地再生產了這種分工:在真正的工廠中,是由於把工人變成局部機器的有自我意識的附件;在其他各處,一部分是由於間或地使用機器和機器勞動,一部分是由於採用婦女勞動、兒童勞動和非熟練勞動作為分工的新基礎。工場手工業分工和大工業性質之間的矛盾強烈地表現出來。例如它表現在這樣一個可怕的事實上:現代工廠和手工工場僱用的大部分兒童從最年幼的時期起就被束縛在最簡單的操作上,多年遭受著剝削,卻沒有學會任何一種哪怕以後只是在同一手工工場或工廠中能用得上的手藝。例如,過去在英國的印刷業中,同舊的工場手工業和手工業制度相適應,學徒工是從比較簡單的活過渡到比較複雜的活。他們經過一段學習時期,最終會成為熟練的印刷工人。凡從事這門手工業的人,都必須能讀會寫。隨著印刷機的出現,一切都變了。印刷機使用兩種工人:一種是成年工人,他們看管機器;另一種是少年,大多從11歲到17歲,他們的工作只是把紙鋪開送到機器上,或者從機器上把印好的紙取下來。他們(特別是在倫敦)在一星期中有好幾天要連續不斷地從事這種苦工達14、15、16小時,甚至往往一連勞動36小時,而中間只有兩小時吃飯和睡覺的休息時531間!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不識字,他們通常都是非常粗野的、反常的人。這種粗野與反常,是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的,就像襲擊美國的恐怖分子,是美國扶持起來的一樣。

    「要使他們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不需要任何知識教育;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技藝,更少有機會運用判斷力;他們的工資雖然在少年中略高一些,但是不會隨著他們的成長按比例增加,而且大多數人都沒有任何希望被提升到收入較高和責任較大的機器看管工人的職位,因為每一台機器只需要一個看管工人,卻往往需要4個少年。」

    當他們長大到不適於從事兒童勞動時,也就是最遲到17歲時,就被印刷廠解雇。他們成為罪犯的補充隊。企圖在別的地方為他們找到職業的某些嘗試,也都由於他們的無知、粗野、體力衰退和精神墮落而遭到了失敗。這是資本主義失業救濟的原因之一。

    關於工場內部的工場手工業分工所談到的這一切,也適用於社會內部的分工。只要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構成社會生產的普遍基礎,生產者對專一生產部門的依附,他的職業的原有多面性的破壞,就成為發展的必要因素。在這一基礎上,每一個特殊的生產部門都通過經驗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技術形式,慢慢地使它完善,而一旦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就迅速地使它固定下來。除商業提供的新的勞動材料外,勞動工具的逐漸改變也會不時地引起變化。532一旦從經驗中取得適合的形式,工具就固定不變了;工具往往世代相傳達千年之久的事實,就證明了這一點。很能說明問題的是,各種特殊的手藝直到十八世紀還稱為:mysteries〔秘訣〕,只有經驗豐富的內行才能洞悉其中的奧妙。這層帷幕在人們面前掩蓋起他們自己的社會生產過程,使各種自然形成的分門別類的生產部門彼此成為啞謎,甚至對每個部門的內行都成為啞謎。大工業撕碎了這層帷幕。大工業的原則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樣,把每一個生產過程本身分解成各個構成要素,從而創立了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繫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工藝學揭示了為數不多的重大的基本運動形式,不管所使用的工具多麼複雜,人體的一切生產活動必然在這些形式中進行,正像力學不會由於機器異常複雜,就看不出它們不過是簡單機械力的不斷重複一樣。現代工業從來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後的形式。現代庸俗經濟學則把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後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現代工業通過機器、化學過程和其他方533法,使工人的職能和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不斷地隨著生產的技術基礎發生變革。這樣,它也同樣不斷地使社會內部的分工發生革命,不斷地把大量資本和大批工人從一個生產部門投到另一個生產部門。因此,大工業的本性決定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性。另一方面,大工業在它的資本主義形式上再生產出舊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專業。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絕對的矛盾怎樣破壞著工人生活的一切安寧、穩定和保障,使工人面臨這樣的威脅:在勞動資料被奪走的同時,生活資料也不斷被奪走,在他的局部職能變成過剩的同時,他本身也變成過剩的東西;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矛盾怎樣通過工人階級的不斷犧牲、勞動力的無限度的浪費以及社會無政府狀態的洗劫而放縱地表現出來。這是消極的方面。但是,如果說勞動的變換現在只是作為不可克服的自然規律,並且帶著自然規律在任何地方遇到障礙時都有的那種盲目破壞作用而為自己開闢道路,那末,大工業又通過它的災難本身使下面這一點成為生死攸關的問題:承認勞動的變換,從而承認工人盡可能多方面的發展是社會生產的普遍規律,並且使各534種關係適應於這個規律的正常實現。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得不去多考幾個證:駕駛證、計算機證、會計證等等。大工業還使下面這一點成為生死攸關的問題:用適應於不斷變動的勞動需求而可以隨意支配的人員,來代替那些適應於資本的不斷變動的剝削需要而處於後備狀態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貧窮工人人口;用那種把不同社會職能當作互相交替的活動方式的全面發展的個人,來代替只是承擔一種社會局部職能的局部個人。工藝學校和農業學校是這種變革過程在大工業基礎上自然發展起來的一個要素;職業學校是另一個要素,在這種學校裡,工人的子女受到一些有關工藝和各種生產工具的實際操作的教育。如果說,工廠法作為從資本那裡爭取來的最初的微小讓步,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廠勞動結合起來,那末毫無疑問,工人階級在不可避免地奪取政權之後,將使理論的和實踐的工藝教育在工人學校中佔據應有的位置。這也是今天的教育不適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狀況的原因之一。同樣毫無疑問,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和與之相適應的工人的經濟關係,是同這種變革酵母及其目的——消滅舊分工——直接矛盾的。但是,一種歷史生產形式的矛盾的發展,是這種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的歷史道路。「鞋匠,管你自己的事吧!」——手工業智慧的這一「頂峰」,在鐘錶匠瓦特發明蒸汽機,理髮師阿克萊發明經線織機,寶石工人富爾頓發明輪船以來,已成為一種可怕的愚蠢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