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序言(四) 文 / 卡爾·馬克思

    在二十年代,在為無產階級的利益而利用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來反對資本主義生產,以及用資產階級自己的武器來和資產階級進行鬥爭的全部文獻中,我們說到的這本小冊子,不過是站在最前面的前哨。歐文的整個**在進行經濟學論戰時,是以李嘉圖為依據的。但除了李嘉圖還有許多著作家,馬克思1847年在反駁蒲魯東時(《哲學的貧困》第49頁),只引用了其中幾個,如艾德門茲、湯普遜、霍吉斯金等等,而且「還可以寫上四頁」。從這許許多多的著作中我只隨便舉出湯普遜的一本著18作:《最能促進人類幸福的財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850年倫敦新版)。該書寫於1822年,1824年第一次出版。在這本書裡也到處都指出,非生產階級所佔有的財富,是對工人產品的扣除,而且措辭相當激烈。

    「我們稱之為社會的那種人總是力圖通過欺騙或誘勸,通過威脅或強迫,使生產工人從事勞動,但只使他得到自己勞動的產品中盡可能小的部分。」(第28頁)「為什麼工人不應該得到他的勞動的所有全部產品呢?」(第32頁)「資本家以地租或利潤的名義向生產工人索取的報酬,是以後者使用了土地或其他物品為借口而要求取得的……既然除了自己的生產能力一無所有的生產工人,他的生產能力在其上實現或藉以實現的一切物質資料,全都歸同他的利益相對立的其他人所有,他要進行活動先要取得這些人的同意,所以,他從自己的勞動果實中能夠得到多大的部分作為這個勞動的報酬,不是取決於、而且必須取決於資本家的恩典嗎?」(第125頁)「……和扣除的產品的量成比例,而不管這個產品量叫做租稅,利潤,還是叫做賊贓」(第126頁)等等。

    我承認,我寫這幾行時,不免感到有些慚愧。儘管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就已經直接提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英國反資本主義的文獻,其中有些著作,如1821年出版的那本小冊子、萊文斯頓、霍吉斯金等人的著作,還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多次引用過,可是在德國,人們對這些文獻還是一無所知。這還可以容忍。但是,不僅那位在絕望中揪住洛貝爾圖斯的衣角而「確實不學無術的」庸俗作家,而且那位身居要職、「自炫博學」的教授,也把自己的古典經濟學忘記到這種程度,竟把那些在亞·斯密和李嘉圖那裡就可以讀到的東西,煞有介事地硬說是馬克思從洛貝爾圖斯那裡竊取來的,——這個事實就證明,官方的經濟學今天已經墮落19到何等地步。現在有些人拿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經批駁過的觀點,來責難馬克思,以為馬克思並不知道這些觀點,真不知他們懂不懂什麼叫作做學問?

    那末,馬克思關於剩餘價值說了什麼新東西呢?為什麼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好像晴天霹靂震動了一切文明國家,而所有他的包括洛貝爾圖斯在內的社會主義前輩們的理論,卻沒有發生過什麼作用呢?

    化學史上有一個例證可以說明這一點。

    大家知道,直到前一世紀末,燃素說還處於支配的地位。根據這種理論,一切燃燒的本質都在於從燃燒物體中分離出一種另外的、假想的物體,即稱為燃素的絕對燃燒質。這種理論曾足以說明當時所知道的大多數化學現象,雖然在某些場合不免有些牽強附會。但到1774年,普利斯特列析出了一種氣體,

    「他發現這種氣體是如此純粹或如此不含燃素,以致普通空氣和它相比顯得污濁不堪」。

    他稱這種氣體為無燃素氣體。過了不久,瑞典的捨勒也析出了這種氣體,並且證明它存在於大氣中。他還發現,當一種物體在這種氣體或普通空氣中燃燒時,這種氣體就消失了。因此,他稱這種氣體為火氣。

    「從這些事實中他得出一個結論:燃素與空氣的一種成分相結合時「即燃燒時」所產生的化合物,不外就是通過玻璃失散的火或熱。」

    普利斯特列和捨勒析出了氧氣,但不知道他們所析出的是什麼。他們為「既有的」燃素說「範疇所束縛」。這種本來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說觀點並使化學發生革命的元素,在他們手中沒有能結出果實。但是,當時在巴黎的普利斯特列立刻把他的發現告訴了20拉瓦錫,拉瓦錫就根據這個新事實研究了整個燃素說化學,方才發現:這種新氣體是一種新的化學元素;在燃燒的時候,並不是神秘的燃素從燃燒物體中分離出來,而是這種新元素與燃燒物體化合。這樣,他才使過去在燃素說形式上倒立著的全部化學正立過來了。即使不是象拉瓦錫後來硬說的那樣,他與其他兩人同時和不依賴他們而析出了氧氣,然而真正發現氧氣的還是他,而不是那兩個人,因為他們只是析出了氧氣,但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析出的是什麼。

    在剩餘價值理論方面,馬克思與他的前人的關係,正如拉瓦錫與普利斯特列和捨勒的關係一樣。在馬克思以前很久,人們就已經確定我們現在稱為剩餘價值的那部分產品價值的存在;同樣也有人已經多少明確地說過,這部分價值是由什麼構成的,也就是說,是由佔有者不付等價物的那種勞動的產品構成的。但是到這裡人們就止步不前了。其中有些人,即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至多只研究了勞動產品在工人和生產資料所有者之間分配的數量比例。另一些人,即社會主義者,則發現這種分配不公平,並尋求烏托邦的手段來消除這種不公平現象。這兩種人都為既有的經濟範疇所束縛。

    於是,馬克思發表意見了,他的意見是和所有他的前人直接對立的。在前人認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卻認為只是問題所在。哪怕這些前人是多麼有名望的(洋)大師。他認為,這裡擺在他面前的不是無燃素氣體,也不是火氣,而是氧氣;這裡的問題不是在於要簡單地確認一種經濟事實,也不是在於這種事實與永恆公平和真正道德相衝突,而是在於這樣一種事實,這種事實必定要使全部經濟學發生革命,並且把理解全部資本主義生產的鑰匙交給那個知道怎樣使用它的人。根據這種事實,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經濟範疇,正像拉瓦錫根據氧氣研究了燃素說化21學的各種既有的範疇一樣。要知道什麼是剩餘價值,他就必須知道什麼是價值。李嘉圖的價值理論本身必須首先加以批判。於是,馬克思研究了勞動形成價值的特性,第一次確定了什麼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為什麼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並確定了價值不外就是這種勞動的凝固,而這一點是洛貝爾圖斯始終沒有理解的。馬克思進而研究商品和貨幣的關係,並且論證了商品和商品交換怎樣和為什麼由於商品內在的價值屬性必然要造成商品和貨幣的對立。他的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貨幣理論是第一個詳盡無遺的貨幣理論,今天已為大家所默認了。他研究了貨幣向資本的轉化,並證明這種轉化是以勞動力的買賣為基礎的。他以勞動力這一創造價值的屬性代替了勞動,因而一下子就解決了使李嘉圖學派破產的一個難題,也就是解決了資本和勞動的相互交換與李嘉圖的勞動決定價值這一規律無法相容這個難題。他確定了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就第一個詳盡地闡述了剩餘價值形成的實際過程,從而說明了這一過程,而這是他的任何一個前人都沒有做到的;因而,他確定了資本自身內部的區別,這個區別是洛貝爾圖斯和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完全不可能作出的,但是這個區別提供了一把解決經濟學上最複雜的問題的鑰匙,關於這一點,這第二卷又是一個最令人信服的證明,以後我們會知道,第三卷更是這樣。馬克思還進一步研究了剩餘價值本身,發現了它的兩種形式,即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並且證明,這兩種形式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發展中起了不同的然而都是決定性的作用。他根據剩餘價值理論,闡明了我們現在才具有的第一個合理的工資理論,第一次指出了資本主義積累史的各個基本特徵,並說明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馬克思的歷史功績。

    而洛貝爾圖斯呢?他讀了這一切之後,卻在其中——象任何有傾向的經濟學家一樣!——發現「對社會的入侵」,發現他自己已經更簡單得多、更明瞭得多地指出了剩餘價值是從哪裡產生的,最後,還發現這一切雖然適用於「今日的資本形式」,即適用於歷史地存在的資本,然而不適用於「資本概念」,即不適用於洛貝爾圖斯先生關於資本的烏托邦觀念。這完全和至死堅持燃素,而不想對氧氣有所理解的老普利斯特列一樣。只是普利斯特列確實是最早析出氧氣的人,而洛貝爾圖斯在他的剩餘價值中,或者更確切些說,在他的「租」中,只是重新發現了一種陳詞濫調。但馬克思和拉瓦錫的做法相反,他不屑於說,剩餘價值存在的事實是他最早發現的。他的功勞在於,建立了關於這個事實的理論,發現了表面的事實的背後的規律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