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章 |生產資本的循環(三) 文 / 卡爾·馬克思

    g』表現為w』的轉化形式,w』本身又是p過去執行的職能即生產過程的產物;因此,貨幣總額g』是過去勞動的貨幣表現。不論這過去勞動是否分解成當時的死勞動(生產資料)和當時的活勞動(新物化的工人勞動量),從而所謂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總之都是工人階級內部的事,是工人階級的前天和昨天之間的事,是前天的工人階級與昨天的工人階級之間的事,與資本家沒有任何關係。資本家憑什麼通過佔有工人階級前天的勞動果實來剝削工人階級昨天的勞動,並進而剝削工人階級的今天和明天,直至永遠?用我們的例子來說,紡紗過程的產物10000磅紗=500鎊;其中7440磅紗=預付的不變資本c=372鎊;1000磅紗=預付的可變資本v=50鎊;1560磅紗=剩餘價值m=78鎊。假定g』中只有原有的資本422鎊重新預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那末下周在83g——a中預付給工人的,只是工人本周生產的10000磅紗的一部分(1000磅紗的貨幣價值)。貨幣,作為w——g的結果,總是過去勞動的表現。如果補充的行為g——w立即在商品市場上完成,g和市場上現存的商品相交換,那仍然是過去勞動由一種形式(貨幣)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商品)。但是從時間上說,g——w和w——g是不同的。這兩種行為,在例外情況下,也可以同時發生。例如,完成g——w的資本家和把這一行為作為w——g來完成的資本家,同時互相交付商品,而g只是用來平衡差額時,情形就是這樣。w——g和g——w的實現在時間上可以有相當顯著的差異。雖然g作為w——g行為的結果,是代表過去勞動,但是對於g——w行為來說,g可以代表在市場上還根本沒有出現,將來才會出現的商品的轉化形式,因為g——w要到w重新生產出來以後才進行。g還可以代表這樣一些商品,這些商品和以g為貨幣表現的w是同時生產出來的。例如,在g——w交換(購買生產資料)中,煤炭在開採出來之前,就可以被買去。在g不是作為收入花掉而是作為貨幣積累時,它可以代表要在明年才生產出來的棉花。在資本家花費他的收入即g——w時,也有這種情形。50鎊工資a也是這樣;這個貨幣不僅是工人過去勞動的貨幣形式,同時還是取得正在實現的同時勞動或將來實現的未來勞動的憑證。工人可以用這個貨幣:購買一件要到下周才製成的上衣。一生產出來要馬上消費才不致壞掉的大多數必要生活資料,特別是這樣。因此,工人在作為工資付給他的貨幣上得到的,是他自己的或其他工人的未來勞動的轉化形式。資本家用工人過去勞動的一部分,作為工人取得自己未來勞動的憑證付給工人。工人自己的同時勞動或未來勞動,形成還不存在的儲備,對工人過去勞動就是用這種儲備支付的。在這84里,儲備形成的概念完全消失了。

    第二,在w——g——w=a+pm流通中,同一個貨幣兩次變換位置;資本家先作為賣者得到貨幣,然後再作為買者付出貨幣;商品轉化為貨幣形式,只是為了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商品形式;因此,資本的貨幣形式,它作為貨幣資本的存在,在這種運動中,只是一個轉瞬即逝的因素;或者說,只要運動是流暢的,貨幣資本充當購買手段時就只表現為流通手段;在資本家互相購買,因而只須結清支付差額時,它才表現為真正的支付手段。

    第三,貨幣資本不論是充當單純的流通手段,還是充當支付手段,它的職能只是充當媒介,使a和pm來代替w,也就是使紗的各種生產要素來代替紗,代替由生產資本生產出來的商品產品(除掉用作收入的剩餘價值),從而使資本價值從它的商品形式再轉化為這個商品的各種形成要素;因此,歸根到底,貨幣資本的職能只是商品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媒介。

    循環要正常進行,w』就必須按它的價值全部賣掉。其次,w——g——w不僅是一種商品由另一種商品代替,而且是按同一價值比例來代替。我們假定這裡的情況就是這樣。但是生產資料的價值實際上是會變動的;勞動生產率的不斷變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徵,因此,價值比例的不斷變動,正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固有現象。關於生產要素的價值變動,我們以後再論述,這裡只是提一下。生產要素轉化為商品產品,p轉化為w』,是在生產領域進行的,w』再轉化為p,則是在流通領域進行的。這種再轉化是以簡單的商品形態變化為媒介的。但它的內容是作為整體來看的再85生產過程的一個要素。w——g——w,作為資本的流通形式,包含一種職能上確定的物質變換。其次,w——g——w這樣一個交換,要求w和商品量w』的各種生產要素相等,並要求這些生產要素互相之間維持原有的價值比例;這就是假定,商品不僅按照它們的價值購買,而且在循環中不發生價值變動;不然的話,過程就不能正常進行。如果價值發生了變動,那麼要維持的就不是價值比例,而是數量比例。

    在g…g』中,g是資本價值的原有形式,資本價值拋棄這種形式,是為了再取得這種形式。在p…w』——g』——w…p中,g只是在過程中取得的形式,還在過程中就又被拋棄。貨幣形式在這裡只表現為資本的轉瞬即逝的獨立的價值形式;作為w』的資本,渴望取得這種形式,而作為g』的資本,一旦蛹化為這種形式,則渴望放棄它,以便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形式。資本只要停留在貨幣形式上,就不執行資本的職能,從而不增殖價值;這個資本就閒置起來。在這裡,g是起流通手段的作用,但是,它是起資本的流通手段的作用。資本價值的貨幣形式在它的循環的第一種形式(貨幣資本循環)中具有的獨立性這種外觀,在這第二種形式中消失了,因此,這第二種形式就是對形式i的批判,並且把它歸結為不過是一個特殊的形式。如果第二形態變化g——w遇到障礙(例如市場上缺乏生產資料),循環,再生產過程的進行,就會中斷,這和資本凝結在商品資本形式上的情形一樣。但有一個區別:資本在貨幣形式上,比在易逝的商品形式上,能堅持較長的時間。資本如果不執行貨幣資本的職能,它仍然可以是貨幣;但資本如果過久地停留在商品資本的職能上,它就不再成為商品,甚至不再成為使用價86值。當商品自然毀壞,比如爛掉時。其次,資本在貨幣形式上能夠不採取它原有的生產資本的形式,而採取另一種形式,但作為w』,則根本不能離開原位。這裡體現了商業資本家對生產資本家的某種重要性。

    w』——g』——w只是對w』來說,就它的形式來看,包含作為它的再生產的要素的各種流通行為;但是,要完成w』——g』——w,就要有w』所要轉化成的w的現實的再生產;而這種再生產又要以w』所代表的單個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之外進行的一些再生產過程為條件。

    在形式i中,g——w=a+pm只是準備了由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的第一個轉化;在形式ii中,它準備了由商品資本到生產資本的再轉化;也就是說,只要產業資本的投資不變,就是準備了商品資本到把它生產出來的各種相同的生產要素的再轉化。因此,它在這裡和在形式i中一樣,表現為生產過程的準備階段;不過,它是表現為生產過程的復歸,生產過程的更新,從而表現為再生產過程的先導,也就是反覆進行的價值增殖過程的先導。

    這裡要再次指出,g——a不是簡單的商品交換,而是購買可用來生產剩餘價值的商品a,同樣,g——pm只是為實現這個目的在物質上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手續。

    g——w=a+pm完成時,g再轉化為生產資本p,循環又重新開始。

    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就是為生產商品而購買商品。只有消費是這種生產消費,它才進入資本本身的循環;而這種消費的87條件是,通過這樣消費掉的商品生產出剩餘價值。這和以維持生產者的生存為目的的生產,甚至商品生產,是很不相同的。這樣一種由剩餘價值的生產所決定的用商品代替商品,和本來的產品交換(只是以貨幣為媒介)完全不同。可是,經濟學家們竟以此證明生產過剩是沒有可能的。有人天真地以為,提高工人的工資可以消除這種生產過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