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二) 文 / 卡爾·馬克思

    於是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本能地堅持亞·斯密的這種做法,即把「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範疇混同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範疇,並且不加批判地在一個世紀中一代一代沿用這種做法。在現代資本家所使用的資產負債表中的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及無形資產等,其中固定資產的含義與固定資本差不多,但屬於固定資本的土地使用權則算作無形資產。而流動資產則除了投在原料、半成品、輔助材料上的那部分資本外,還包含非生產資本的流通資本,如貨幣和已經生產出來尚未銷售出去的產品,及一些債權等,但不包括投在工資上的資本。大概是因為投在工資上的資本常常是由工人預付的,只好以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等名目歸於負債而非資產。這種會計學是建立在資本家個人的感受上,而不是正當的經濟理論分析之上。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那裡,投在工資上的那部分資本,和投在原料上的那部分資本根本不加區別,而僅僅在形式上——看它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還是全部一次地通過產244品而流通——和不變資本區別開來。因此,理解資本主義生產的現實運動的基礎,從而理解資本主義剝削的現實運動的基礎,一下子就被破壞了。問題就只是預付價值的再現了。

    不加批判地接受斯密的這種混同,對李嘉圖來說,不僅比對以後的辯護論者更加令人煩惱(對他們來說,混淆概念並不是什麼令人煩惱的事),而且比對亞·斯密本人更加令人煩惱,因為李嘉圖和斯密相反,更合乎邏輯地、更鮮明地闡述了價值和剩餘價值,實際上是維護亞·斯密的內在部分,而反對亞·斯密的外在部分。

    這種混同是重農學派所沒有的。「年預付」和「原預付」的區別,只關係到資本(專指農業資本)不同組成部分的不同再生產期間;他們關於剩餘價值生產所持的見解,則是他們理論中一個和這種區分無關的部分,而且是他們作為自己理論的要點提出的。他們不是從資本本身來說明剩餘價值的形成,而是認為只有在資本的一定生產領域即農業中才形成剩餘價值。

    2、在可變資本的定義中,——從而對任何一個價值額轉化為資本來說,——本質的東西是:資本家用一個一定的、既定的(在這個意義上是不變的)價值量同創造價值的力相交換;用一個價值量同價值的生產,價值的自行增殖相交換。資本家無論是用貨幣還是用生活資料付給工人,都不會影響這個本質的規定。這只是改變資本家所預付的價值的存在方式。在一個場合,這個價值以貨幣形式存在,由工人用這個貨幣自己到市場上購買生活資料;在另一個場合,它以生活資料的形式存在,供工人直接消費。事實上,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以用貨幣付給工人報酬為前提,就像它一般地說以用流通過程作為媒介的生產過程為前提,從而以貨幣經濟為前提一樣。但是剩餘價值的創造,從而預付價值額的資本化,既245不是產生於工資的或投在購買勞動力上的資本的貨幣形式,也不是產生於它的實物形式。剩餘價值的創造是產生於價值同創造價值的力的交換,是產生於一個不變量到一個可變量的轉化。

    勞動資料固定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它的耐用程度,也就是取決於一種物理屬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勞動資料損耗得快還是慢,作為固定資本執行職能的時間長還是短,要根據它的耐用程度而定。但是它作為固定資本執行職能,決不是僅僅由於這種耐用的物理屬性。金屬工廠中的原料,和用來進行生產的機器一樣耐用,並且比這種機器上的某些由皮革、木頭等等構成的部分更為耐用。儘管如此,用作原料的金屬還是流動資本的一部分,而也許用同一金屬製成的執行職能的勞動資料則是固定資本的一部分。因此,同一種金屬在一個場合歸入固定資本項目內,在另一個場合歸入流動資本項目內,並不是由於物質的物理性質,並不是由於金屬損壞的快慢程度不同。相反,這種區別是由金屬在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產生的,它在一個場合是勞動對象,在另一個場合則是勞動資料。

    勞動資料在生產過程中的職能,平均地說,要求勞動資料在或長或短的期間內,不斷重新地在反覆的勞動過程中發揮作用。因此,它的物質較為耐用是由它的職能規定的。但是,它由以製成的物質的耐用性本身,不會使它成為固定資本。同一種物質,如果是原料,就成為流動資本;而在那些把商品資本和生產資本的區別混同於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的區別的經濟學家看來,同一種物質,同一台機器,作為產品是流動資本,作為勞動資料是固定資本。

    雖然使勞動資料成為固定資本的,不是它由以製成的耐用的物質,但是它作為勞動資料所起的作用,要求它由比較耐用的材料246製成。因此,材料的耐用性是它執行勞動資料職能的一個條件,從而也是使它成為固定資本的流通方式的物質基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它的物質損壞的快慢程度不同,使它具有固定性的大小程度也不同,因此和它作為固定資本的性質非常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既然投在勞動力上的那部分資本,僅僅從流動資本的觀點加以考察,也就是和固定資本對立起來加以考察,因而,既然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混同起來,那末,就像勞動資料的物質現實性是它的固定資本性質的重要基礎一樣。自然會從投在勞動力上的資本的物質現實性,得出它的和固定資本相對立的流動資本的性質,然後再由可變資本的物質現實性規定流動資本。

    投在工資上的資本的現實物質,是勞動本身,是發揮作用的、創造價值的勞動力,是活的勞動。資本家用死的、物化的勞動來和它交換,把它併入他的資本,只有這樣,他手中的價值才轉化為一個自行增殖的價值。但是,資本家並不出賣這種自行增殖的力。這種力和他的勞動資料一樣,始終只是他的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但決不像他所出售的成品那樣,是他的商品資本的組成部分。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資料當作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不是作為固定資本和勞動力相對立,同樣,勞動材料和輔助材料也不是作為流動資本和勞動力相一致;從勞動過程的觀點看,這二者都是作為物的因素和作為人的因素的勞動力相對立。不把工人當人看,是現代庸俗經濟學的特點之一。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觀點看,二者都是作為不變資本和勞動力即可變資本相對立。或者,如果這裡指的是那種影響流通過程的物質差別,那末,這種差別只是:從價值(它不外是已經物化的勞動)的性質和從發揮作用的勞動力247(它不外是正在物化的勞動)的性質中得出,勞動力在它執行職能期間不斷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在勞動力方面表現為運動,表現為創造價值的東西,在勞動力的產品方面,在靜止的形式上,表現為已經創造的價值。在勞動力發生作用之後,資本就不再是一方面由勞動力和另一方面由生產資料構成。投在勞動力上的資本價值,現在是加到產品中的價值(+剩餘價值)。為了使過程反覆進行,產品必須出售,由此得到的貨幣要不斷地重新購買勞動力,並把它併入生產資本。於是,這就使投在勞動力上的那部分資本,和投在勞動材料等等上的那部分資本一樣,取得了同仍然固定在勞動資料上的資本相對立的流動資本的性質。

    相反地,如果把流動資本的這個次要的、為投在勞動力上的那部分資本和一部分不變資本(原料和輔助材料)所共有的規定,看作是投在勞動力上的那部分資本的本質規定,也就是說,看作後者的本質規定的,是投在勞動力上的價值全部轉移到由於消費了勞動力而生產出來的產品中去,而不像固定資本那樣逐漸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產品中去,因此必須全部由產品的出售得到補償,那末,投在工資上的那部分資本,在物質上也就必然不是由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構成,而是由工人用工資購買的各種物質要素構成,也就是由進入工人消費的那部分社會商品資本構成,即由生活資料構成。這樣,固定資本是由損壞得較慢,因而可以補償得較慢的勞動資料構成,投在勞動力上的資本則是由必須補償得較快的生活資料構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