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九) 文 / 卡爾·馬克思

    合計=8399。

    第i部類的資本已經由6000增加到6500,即增加1/12。第ii部類的資本已經由1715增加到1899,即增加近1/9。這裡才體現出第ii部類的增長較快。

    在這個基礎上,第二年的再生產在年終得到的資本是:

    i、(5417c+452m)c+(1083v+90m)=5869c+1173v=7042。

    ii、(1583c+42m+90m)c+(316v+8m+18m)v=1715c+342v=2057。

    第三年結束時得到的產品是:

    i、5869c+1173v+1173m。

    ii、1715c+342v+342m。

    如果第i部類和以前一樣,把剩餘價值的一半積累起來,那末,i(v+1/2m)=1173v+587(1/2m)=1760,大於1715iic的總數,多了45。因此,這個差額必須通過同額的生產資料轉給iic來抵銷。這樣,iic就會增加45,從而也要求iiv增加1/5=9。其次,資本化的587im,也是分為5/6和1/6,即分為489c和98v;這98要求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再增加98,這又要求第ii部類的可變資本再增加1/5=20。因此,我們得出:

    i、(5869c+489m)c+(1173v+98m)v=6358c+1271v=7629。

    ii、(1715c+45m+98m)c+(342v+9m+20m)v=1858c+371v=2229。

    總資本=9858。

    因此,三年的擴大再生產,使第i部類的總資本由6000增加到7629,第ii部類的總資本由1715增加到2229,社會的總資本則由7715增加到9858。如果用數學符號而不是數字來表示,可以考察此循環的極限性質。

    3、積累時iic的交換

    可見,在i(v+m)和iic的交換上有不同的情況。

    在簡單再生產時,二者必須相等,必須互相補償;因為如果不是這樣,正像前面說過的,簡單再生產就不可能不受到干擾。

    在積累時,首先要考察的是積累率。在以上各個場合,我們都假定第i部類的積累率=1/2mi,並且每年保持不變。我們只是假定這個積累資本分成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比例會發生變化。這裡有三種情形:

    1、i(v+1/2m)=iic。因此,iic小於i(v+m)。必須總是這樣,否則第i部類就無法積累了。

    2、i(v+1/2m)大於iic。在這個場合,要完成這一補償,就要把iim的一個相應部分加進iic,使iic的總額=i(v+1/2m)。這裡的交換,對第ii部類來說,不是它的不變資本的簡單再生產,而已經是積累,即它的不變資本已經增加了用以交換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的那部分剩餘產品。這種增加同時包括第ii部類還從588它本身的剩餘產品中取出一部分相應地增加它的可變資本。

    3、i(v+1/2m)小於iic。在這個場合,第ii部類沒有通過這種交換全部再生產它的不變資本,所以必須通過向第i部類購買,才能補償這種不足。但是,這種情況並不需要第ii部類可變資本的進一步積累,因為它的不變資本只是通過這種購買在原有數量上全部再生產出來。另一方面,第i部類中僅僅積累追加貨幣資本的那一部分資本家,卻已經通過這種交換完成了這種積累的一部分。

    簡單再生產的前提是i(v+m)=iic。這個前提同資本主義生產是不相容的(現代庸俗經濟學所追求的「均衡」也是同資本主義生產不相容的),雖然這並不排斥在10——11年的產業週期中某一年的生產總額往往小於前一年的生產總額,以致和前一年比較,連簡單再生產也沒有。不僅如此,在人口每年自然增殖的情況下,只有在人數相應地增加的不從事生產的僕役參與代表全部剩餘價值的1500的消費時,簡單再生產才會發生。而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可能有資本的積累,即實際的資本主義生產。因此,資本主義積累的事實排斥了iic=i(v+m)這一可能性。不過,甚至在資本主義積累中,仍然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由於過去的一系列生產期間進行積累的結果,iic不僅與i(v+m)相等,而且甚至大於i(v+m)。這就是說,第ii部類的生產過剩了,而這只有通過一次大崩潰才能恢復平衡,其結果是資本由第ii部類轉移到第i部類。——如果第ii部類自己再生產一部分不變資本,例如在農業中使用自己生產的種子,那也不會改變i(v+m)和iic的關係。在第i部類和第ii部類之間的交換中,iic的這個部分和ic一樣,無需加以考察。如果第ii部類的產品有一部分可以作為生產資料進入第i部類,那也不會改變問題的實質。這部分產品就會和第i部類提供的一589部分生產資料互相抵銷,如果我們願意對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者和消費資料的生產者)之間的交換進行純粹的、不受干擾的考察,那末應該從一開始就把這個部分從雙方都扣除。

    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中,i(v+m)不能與iic相等;或者說,二者不能在交換時互相抵銷。如果im/x是im中作為第i部類資本家的收入花掉的部分,那末,i(v+m/x)就可以等於、大於或小於iic;但是,i(v+m/x)必須總是小於ii(c+m),其差額就是第ii部類的資本家在iim中無論如何必須由自己消費的部分。約束條件。

    應該指出,在關於積累的這個闡述中,就不變資本是在它參與下生產的商品資本的一部分價值來說,不變資本的價值沒有得到精確的說明。新積累的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只是逐漸地、週期地、按照這些固定要素的不同性質而以不同的程度加入商品資本的;因此,在原料和半成品等等大量進入商品生產時,商品資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流動的不變組成部分和可變資本這二者的補償構成的。(鑒於流動組成部分的周轉,像以上這樣闡述是可以的;因此,可以假定,在一年之內,流動部分以及由固定資本轉給它的那部分價值周轉十分頻繁,以致所提供的商品的總額,在價值上和進入年生產的總資本相等。)但在機器生產上只用輔助材料而不用原料的地方,勞動要素v就必然會作為商品資本的較大的組成部分再現。在計算利潤率時,剩餘價值是按總資本計算的,與固定組成部分週期地轉移到產品中去的價值的多少無關。但是,對週期地生產的每個商品資本的價值來說,只是按照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由於消耗而把價值平均轉移到產品本身中去的程度,把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計算在內。

    iv、補充說明

    對第ii部類來說,原始的貨幣源泉是第i部類金生產者用來和iic的一部分進行交換的v+m。只有在金生產者積累剩餘價值或把它轉化為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從而擴大他的生產時,他的v+m才不會進入第ii部類。另一方面,只有金生產者自己這方面的貨幣積累最終導致擴大再生產,金生產中不是用作收入而是用作金生產者的追加可變資本的那部分剩餘價值,才進入第ii部類,在那裡形成新的貯藏貨幣,或提供新的手段,使它能向第i部類購買,而不需要直接再向第i部類出售。從來源於金生產的i(v+m)的貨幣中,要扣除一部分金,用作第ii部類的某些生產部門所需要的原料等等,總之,用作它們的不變資本的補償要素。為了將來擴大再生產,在第i部類和第ii部類之間的交換中,會在以下場合出現暫時形成的貨幣貯藏的要素:對第i部類來說,是在這種場合,即im的一部分單方面地、沒有相應的購買而賣給第ii部類,並且在那裡作為第ii部類的追加不變資本發揮作用;對第ii部類來說,是在這種場合,即第i部類方面為了取得追加的可變資本,也這樣做;其次,是在這種場合,即第i部類作為收入花掉的那部分剩餘價值不能和iic互相抵銷,以致iim有一部分被人買去,轉化為貨幣。如果i(v+m/x)大於iic,iic為了它的簡單再生產,就不需要再用第i部類的商品,來補償iim中已經被第i部類消費的部分。問題在於,在第ii部類各個資本家之間的交換中,——這種交換只能是iim的互相交換,——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形成貨幣591貯藏?我們知道,第ii部類內部之所以有直接的積累,是由於iim的一部分直接轉化為可變資本(正如第i部類內部之所以有直接的積累,是由於im的一部分直接轉化為不變資本)。只要指出,第ii部類的不同生產部門內部的積累,以及每個單個生產部門中的每個單個資本家的積累,都是處於不同的階段,這個問題就已經可以得到說明了,如果作相應的變動,這也完全適用於第i部類。一方面還處在貨幣貯藏、只賣不買的階段,另一方面卻已經處在實際擴大再生產、只買不賣的階段。誠然,追加的可變貨幣資本首先是投在追加的勞動力上;但是這種勞動力向那些從事貨幣貯藏,持有追加的、供工人消費的消費資料的人購買生活資料。同這些人的貨幣貯藏相適應,貨幣不會從他們手裡回到它的起點,他們會把貨幣積累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