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隔夜感覺 文 / 溫瑞安
楊無邪瞇著眼睛看著他好像對方不止是一個人也不只是一個可怕的殺手而是一個疑團一個線索。
楊無邪平時的眼睛很大很明也很亮看來很爽朗。純真一點也不像是個謀略家的樣子。
他本來就是個聰明人。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最少有兩個特點:
一是懂得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
一是不讓他人太清楚自己是個聰明人。
楊無邪無疑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雖然常常都令他的主子、領袖甚至紋盡腦汁。傷透腦筋但他依然懂得讓自己放鬆、輕鬆、活得寬心和開心。
——著不能輕鬆自在像他那麼一個常要運籌帷幄、運智逞謀的人早就因太緊張而垮了、崩潰了。
他一直都保持開心甚至保持胃口、讓自己活得愉快些吃得胖些才能想出些有用的點子讓自己對理想和組織的奉獻再多一些。
這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心意。
當年「金風細雨樓」樓主蘇遮幕重用提拔他的時候他才下到二十歲在幾次考驗和試煉之後居然就耀升他為樓子裡的「參謀」。
那時連他也吃一驚別人更為之嘩然。
蘇遮幕卻獨排眾議:「誰說年輕人就不可以擔大任?有些人天生早熟智能天縱將相本無種英雄莫問出處高手不看年齡楊無邪機智狡詐卻又忠心不二我仔細觀察過他他雖智計百出但對老人、小童、婦孺當真信誠不二;當真有過人之處我認為他的智慧足以助我成大事。」
蘇遮幕這番說法日後便傳出去可能就成了楊無邪外號「童叟無欺」的來歷。
當然當時「金風細雨樓」的「老臣子」激烈反對和抗議。
其中上官中神就反對最力:「年輕人就算有志氣、有作為也宜攻不宜守利衝鋒不利於防守像小楊這點年紀。讓他多出去衝鋒陷陣以作磨煉總好過鎮守大本營定策指揮——這樣的小伙子憑什麼調度我們?」
這樣子不贊同的聲音很多。
只是蘇夢枕卻大力支持楊無邪。
他那時候對這件「委任」楊無邪為「參謀」一事只說了一句話:
「沒有新不新只有好不好誰都可以是大人物英雄來自無名輩。讓楊先生負責運智用汁只怕苦了他一輩子。餘事毋庸置疑。」
他這句話平息了眾議也止了眾疑。
楊無邪對這番話聽得熱淚盈眶。
——真正感動他的倒不是蘇夢枕的推許而是蘇夢枕那一句:要他「……負責運智用計只怕苦了他一輩子。」
因為這是最切中要害的:
用謀運智的人在組織裡雖為英明領袖所重視但卻多無實權且又多為部屬不服、輕視活在夾縫中且彈精竭智功高則震主易受清除排擠而有功時多為實務幹材、擁兵主將所奪實左右做人難卻又先領袖之優而憂。後眾人之樂而樂其苦痛可以想見可想而知。
——一個真正智者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做人參謀、軍師的。
不過為了蘇遮幕的賞識以及楊無邪當時處境他毅然承擔了這重往而且作出於許多重大獻計令「風雨樓」迅壯大節節勝利。
直至蘇遮幕死。
楊無邪呈辭。
蘇夢枕堅決挽留。
楊無邪本就與蘇夢枕交誼極深彼此也極為瞭解推重。
他深知蘇夢枕要比他父親還有才幹也明白蘇夢枕必比蘇遮幕還要重視他的才幹但他還是想遠離這江湖腥風血雨之地。
惜不成。
蘇夢枕決不讓他走。
於是楊無邪就為這蘇氏父子出謀獻計暗中推動主持大局幾近二十年。
——兩代之間作風不同同樣英明恍如隔世。
他跟蘇夢枕的合作無間如魚得水揮灑自如進退得亙。
直至蘇夢忱遭白愁飛孤立暗算而遭崩敗那些日子裡只有他才知曉蘇夢枕必藏於「敵」方核心以求自保他則投身於「夢二黨」中暗中招兵買馬重新佈署組合「風雨樓」的忠心弟子以期光復「風雨樓」更千方百計試圖透過「六分半堂」跟身在虎穴的主子取得聯繫。
這段歲月可不好過。
楊無邪這才見滄桑滿臉見禿頂。——這時侯的他才算是真正的聰明「絕頂」。
後來他助蘇夢枕格殺白愁飛又忍痛負重接受蘇夢枕的「秘密指令」在蘇夢枕恢復「大位」之時一擊殺了這個他既敬又重既愛也畏的知交、主子、領袖。
蘇夢枕出這樣的命令是不願他身受「六分半堂」的控制著了雷純決無解藥之毒而使「金風細雨樓」日後得受「六分半堂」的操縱自己也不想成了傀儡。
他只有死。
楊無邪之所以接受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看出蘇夢枕也已病入膏肓時日無多且曾得到村大夫的「印證」:
——在白愁飛未動「叛變」之前蘇夢枕已經「垂危」。
若不是蘇夢枕為建立「金風細雨樓」之大業而致使身罹二十六種惡疾纏身白愁飛可能根本就無法動叛亂甚至在早已異動之前就給蘇夢枕「制伏」了。
當其時蘇夢枕還一面得對付「六分半堂」的亡命鬥爭一方面得應付蔡京派系的壓力打擊又得要留神於「有橋集團」的迅冒起和挑戰在沉商未癒、為情所苦之時終為白愁飛所趁。
楊無邪忍心「殺」蘇夢枕。
這之後楊無邪就「老」得更快了。
由於蘇夢枕的作風一向比較沉鬱為人也常落落寡歡這生命情調無疑對楊無邪也有影響。
但從蘇夢枕臨危授命到王小石毅然接受任命兩者之間對楊無邪而言卻非隔世而彷彿是隔了一夜的感覺。
蘇夢枕自重陰鬱。
白愁飛自大傲慢。
王小石則自在好玩。——三個領袖性情作風都全然不一。
楊無邪在蘇夢枕歿後心情沉重之時恰好遇上王小石這等明俠輕鬆的作風使他從痛苦的泥潭中拔脫出來極有幫助。
——不過王小石很快的就離開了京師。
他一直都不想當一幫之主。
他無意要領導群雄。
戚少商能。
他雖是桀騖不馴之士但又能適時應世隨機生變。
楊無邪為戚少商出謀獻計周旋於京城各派勢力之中。這才真正的揮了他的才智、才幹有時戚少商甚至不只讓他負責謀略、策劃而是派他直接參與行軍、作戰令他之長更得盡展。
王小石與戚少商的靈活、銳氣風格對楊無邪的心情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楊無邪收拾心情更加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許或他惟有這樣覺得才對得起死去的蘇夢枕吧。
只要「金風細雨樓」大業不墜名聲日隆蘇夢枕在泉下方才可以瞑目。
這些日子他又回復了以前的意氣風但又能做到抑制潛藏。
他的眼神又回復了明亮。
他只有在瞇起雙眼思考或觀察他人時才顯得有些奸詐。
他也顯然省惕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瞇起眼來的時候就笑。
他一笑亮出了整齊的貝齒很無邪也很可親。
由於他常常要思慮問題也時常要觀形察色他當然下想讓人覺得他太「奸」。
是以他常笑。
笑是好事。
一個人本就應該多點歡笑少些憂愁莫要怒。
——人常喪命於憂怒多於敵手。
這個觀念其實是王小石影響他的。
王小石甚至還半開玩笑的作了一曲子填上了詞讓樓子裡、塔子裡的兄弟們常常唱得琅琅上口:
——絕不哭喪著臉孔決不皺起了眉頭。面對著:暴敵我們要笑;面對著:死亡我們要笑;面對著光明我們更要笑啦哈哈哈哈哈……
如此大家一路嘻哈大笑下去大家好像也真的唱得歡天喜地、普天同樂起來。優傷帶來憂傷。歡樂感染歡樂。
這就是王小石的看法。
他運用的是「身教」他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影響大家的想法。
他從下高高在上但他的「境界」卻不但高而且妙。
他連一向慣常影響別人的運思方法的楊無邪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不少。
所以楊無邪更慣常的保持笑容。臉上常有笑意。
包括他現在正在看天下第七的時候。
他看天下第七就好像看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一樣。
以天下第七這樣一個令人不寒而驚的殺手自然不會很「有趣」。
天下第七也絕對不是「東西」。
但楊無邪還是看得很有趣。
他很感興趣的看著他甚至看得像天下第七這樣的人也感覺到有些不自然了起來。
——就好像他現對方身上長了三隻角、兩隻蘋果和一條尾巴似的!
天下第七給他看著終於有點沉不住氣了。
他把視線從戚少商身上收了回來改而盯住了楊無邪道:
「你看我作什麼?」
楊無邪道:「因為你很趣。」
天下第七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有趣!?」
「蔡京手下有你這般有趣的人也算少見。」楊無邪說:「可惜你也忘了在蔡京手下做過事的江湖人也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然後他慢條斯理的加了一句:
「你的兩個師父都為蔡京效命過結果一個死了一個憤然而去你都不致忘了吧?」
掃瞄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