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二章 選擇《射鵰》 文 / 張秋楓

    張斯性格內向,在校中終日默默,故而無甚朋友。

    王鵬,孟遠,王闖卻與他好的很,最先進來與他嚷嚷的便是王鵬,生的孔武有力,性情戇直,向來比較正直,平日行徑略嫌粗率,不過卻十分尊敬讀書人,在他的眼中,張斯便是一個,至於其他學生,包括他自己,雖也在上學「讀書」,卻絕不是什麼「讀書人」。

    王鵬家境厚實,出手闊綽,三人相較而言,難免差上一些,均受了他不少好處。

    張斯的性格,易受人欺負,平日還虧了王鵬的照料,少了許多麻煩。如李雄這樣的,對張斯也就口頭譏諷,真動手也不敢,因為怕王鵬看不過去揍他。

    而張斯有些偏激,受了傷痛,也只自己悶著,如果告訴王鵬,情況又要好上很多。

    至於他口中的「那小子」與李雄無關,另有其人。

    孟遠長的高瘦,頭髮略長,有些文藝氣息,素愛音樂,平日常抱著一吉他,彈個不停,還自己寫過一些小歌,為人活潑,十分機靈,頗受女孩子喜愛。王闖恰與之相反,身矮體胖,為人木訥,絕少言語,無甚愛好,似乎對什麼都興趣缺缺,只愛看看閒書。

    四人相交,關係非比尋常。張斯因故歸家,其他三人自然關心,如今見他歸來,並且渾然無事,好奇之餘,更多的卻是放心。

    當然,方纔的事,他門並未看到,不然,肯定不又放心了。

    張斯將箱子打開,內中只有書籍,並無它物。他平日住校,衣物之類,均放在校中,加之這次回的意外,自然沒有其他可帶。媽媽本要做些好吃的與他帶上,張斯嫌累贅,拒絕了。不過,書籍倒是帶了不少。

    今次回校,不過因為家居孤獨,太無聊了,卻不是來學習的。對於高中這些東西,他實在無甚興趣。一時又想不出幹什麼,那,何妨先看看閒書?

    張斯家中,書正多的很。這一世的父親本是搞學問的,且極具才華,只運命蹇碩,年紀輕輕便意外去世了。單雲清懷念舊人,不忍亂動丈夫嗜之如命的書籍,將書房保存了下來,時時打掃。

    張斯隨了父親的性子,也是愛書的人,這書房也便由他繼續使用了。

    如今的張斯,兩世為人,繼承兩份愛好,卻都是愛讀書的,說來還是挺巧合的。

    他將書籍放進桌肚中,裡邊已存了不少,有看完的,有尚未看的,有正翻閱的。他將一些已讀了的書籍,取放於箱內,以便晚間帶回宿舍。

    無意中,掏出一本極厚的的書,顏色青黃,面上有簡筆勾勒的一對男女,正持劍對攻,書名為《遊俠中州傳》,是本時下頗風靡的武俠小說。華國大陸開放已有些年月,只娛樂尚未發達,終敵不過港台,通俗讀物自也跟不上。

    這本書便由香港流傳,大陸盜版的。

    張斯以前已將這本書看完,覺得十分精彩。

    如今卻沒有這種感覺了,這一世的武俠可沒前世輝煌,更沒有出現前世那兩三位驚采絕艷的大師人物。當然,即或如此,也比大陸好的多。如今風氣漸來,大陸作家也學著寫一些,娛樂性,包容性卻大大地不如。思維終究打不開,寫的東西,還十分像《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這樣,進步不是很大。

    張斯將手中的書翻了翻,靜靜地想心事。

    機會總在不經意間出現,現在身處校園,有比寫作更適合的麼?

    至少,這是個不錯的開始,終究有事可做了。

    選誰的書呢?

    武俠小說不見得是唯一選擇,通俗與純文學都可以選。

    不過武俠小說的優勢很明顯,它的讀者數量不是其它類型可比的,至少現在是這樣。

    如果選武俠小說,那實在是汗牛充棟,單論寫的好的,也有不少。先從原來時空的民國開始,平江不肖生、白羽、鄭證因這些的都不能選,無它,現在看來娛樂性不夠了。還珠樓主的小說是仙俠體系,比較特別,也許效果不錯。

    不過,體系實在太龐大了,可謂古今中外僅有。還珠樓主一生都在補充這個體系,以《蜀山劍俠傳》為中心,出現正傳、外傳、前傳。別傳、新傳等等,幾十餘本小說,直至其逝世,這個蜀山體系也未構建完成。

    張斯只得將它放棄,而且還珠樓主的書有個特點,就是喜歡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更本看不下。

    冒然發表,結果難以預料。

    畢竟時空變換,現在與民國情形差別太大,不然張恨水的言情小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那麼,只有發端於香港的新武俠了,恰好與這時代相契合。

    原來時空,武俠界有「三大巨頭」。

    梁羽生的書典雅,故事性卻不好,氣魄不算大。古龍奇崛驚艷,倒是不錯,暫時卻還不適合,不然易被人定位,不妨留在以後用。說來還是金庸老先生的書無可匹敵,故事精彩,場面遼闊,思想深邃,描寫又極為細膩。作為通俗小說,更是有一關鍵點,其他人望塵莫及,那便是人物塑造。單從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喬峰,段譽等等,這些名字在前世的普及程度,就不難想像其中有多大的成功。也許,古龍的小說勉強也能做到這點,卻又輸在了另一點上,那就是影視改編。

    古龍小說的意境,只能留在小說中。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飛刀出手,風雨驚,鬼神泣,群雄束手,天地變色!

    這絕對吸引讀者,可怎麼改編成影視作品呢?將其故事演完也許不是問題,最精髓的部分卻實在難以表現出來。

    金庸不同,故事寫的曲折動人,極具改編價值。所以能每隔十年,便掀起一次改編熱潮,古龍除了一些早期的電影,卻是無以為繼了。

    將東西收拾好,拿出紙筆,先將書名寫上:《射鵰英雄傳》

    金庸一生,精力非全用在武俠小說上,不過,卻真真是以武俠小說聞名。十五部小說,縱橫文壇,被改變翻拍無數次,影響之大,在華人界極為罕見,整整影響了幾代人。《射鵰英雄傳》不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也不是他最好的一部小說,卻是他登上「武林盟主」之位的開始,此後,再無人可與爭鋒。

    這時代,類似新武俠的小說已經產生,若是寫《書劍恩仇錄》《碧血劍》等較短的幾篇固然也行,已可算是上乘的作品,可影響力怕短時間難以形成。《射鵰英雄傳》不同,待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經典武俠模式一出,便是一桿嶄新的大旗立了起來,可以說的上是開宗立派了。

    老師已經進來了,是個五十餘的男人,身著樸素,帶著個大框眼鏡,說話時不時地扶一下。老師姓謝,名敏振,教的是歷史。謝老師平日課不多,很少來校,且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往,向來不受其他老師親近。不過他的學問極好,不是其他老師能望其項背,人也極為正直,倒是很得師生尊敬。

    當然,對學生而言,也僅是尊敬,於他的課,真說不上半分喜愛。謝老師上課有一特點,極愛提問,被提問者能回答出自然是好,回答不出卻尷尬了,因謝老師嚴肅,每每上課,班中便極為安靜。回答不出的人,此時便極具吸引力,全班的目光聚集,真不堪抵禦。

    「元朝在此起彼伏的起義中滅亡了,在這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漢人政權的封建王朝……」謝老師抑揚頓挫地說著:「新王朝的確立,帶來了制度的改革……1368年,朱元璋……王鵬同學,請問朱元璋是誰?」

    王鵬實在感覺睏倦,歷史絕非他所喜愛的,礙於老師的嚴肅,他一直克制著,睜大眼睛,不讓自己睡著,可聽著於他如天書一般的東西,困意不停地湧來。他痛苦極了,心底不敢睡,卻偏偏想睡,於是便開始了打瞌睡,頭一點一點的,恰被老師看到了。

    謝老師的聲調沒有變化,王鵬恍惚之下,根本不曾聽到提問自己,依然點著頭。大家全看了過來,見他如此模樣,極感好笑,心底也代為緊張。

    「鵬哥,起來回答問題!」身旁的王闖急了,用力推了他一下,低聲道。

    「額……哦……什麼問題?」王鵬經他一推,打了個激靈,條件反射地站起來問道。全班不禁哄笑起來,謝老師「哼」了一聲,同學們的聲音頓時又消失了。

    「王闖,你起來回答。」謝老師不理王鵬,逕直轉問王闖,王鵬只得尷尬地一言不發,繼續站立著。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王闖忙起來回答。老師沒有動靜,他又添了一句:「是元末起義軍首領」。老師還沒動靜,眼睛正在教室四處望,他再道:「是…………」

    「好了,坐下吧。」老師擺了擺手:「下次注意聽講,尤其是王鵬同學。」

    兩人鬆了口氣,忙重新坐了下了。

    本以為事情已經結束,老師忽然望向教室後面的拐角處:「張斯同學,請你將剛才的問題再回答一遍。」

    張斯正趴在桌上寫東西,聞言站了起來,目中不禁有些茫然,他還有些反應不過來。還好聽到下面有人小聲提到,隨口回道:「

    姓名:朱元璋

    別名:朱重八、朱國瑞

    性別:男

    民族:漢

    血型:暫時未知

    學歷:無文憑,秀才舉人進士統統的不是,後曾自學過

    職業: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貧農

    生卒:1328-1398

    最喜歡的顏色:黃色

    社會關係:

    父親:朱五四,農民

    母親:陳氏,農民

    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還是我的

    主要經歷: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討飯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鐘

    1352年-1368年造反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待他回答完,班中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