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十九章 電影上映 文 / 張秋楓

    《清澈時光》終於上映了。

    作為一部文藝氣質濃郁的校園愛情片,獲得的票房成就出人意料,大殺四方,竟是一路飄紅。媒體紛紛報道,對此表示驚詫,許多知名人士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紛紛擾擾的議論,無疑進一步推動了票房,使得《清澈時光》走的更加雷厲風行,摧枯拉朽。

    張斯知道此事,心內也很高興。

    不提他與酈清的親密關係,這部影片的成功,他多少還是出了力的。影片那明快迷人的風格,是他根據前世的經驗,給劉萍建議創作的。而一些好玩而雋永的細節,更是他直接從那些影片借來的。

    這些先進的東西,放在這個時代,可完全值得票價。

    所以觀眾看電影時,常有驚奇的感覺,為他那聰明的創意所傾倒。

    當然,影片的成功不僅源於這些。

    首先,酈清提供了精緻的文本,書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而她的書迷確實是龐大的,為了比較原作與影片之間的區別,紛紛進入影院,貢獻出了不可勝數的票房。

    對於這些粉絲的力量,尤其一些花癡少女的能量,張斯是深有體會。

    記得上輩子見過一部叫《小時代》的電影,爛的有些不像電影,按他的理解,這種影片根本不該在院線上映。可那一路飄紅的票房,將許多高質量的影片都幹下去了,這就是腦殘粉的力量,閃瞎了許多人的眼。

    你罵他們腦殘,他們會告訴你,這是腦殘粉的時代。

    而《清澈時光》可算一部中等偏上的作品,畢竟是專業的導演,專業的劇組,一切都在為電影,而不是在為作者或演員服務。無論酈清的粉絲如何評論,它的質量,至少是對得起原作的。唯一的區別,可能是現在的粉絲不至於像前世那麼瘋狂。

    其次,劉萍這個女性導演,擁有著藝術上的號召力,使得影評人大力稱讚,為她鼓出宣傳。這些專業人士的意見,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還是很有權威性的,大家不自覺便將《清澈時光》放在了高高的位置。

    再者,自始至終的輿論關注也幫上了大忙,從選場地到選演員,從酈清的編劇到張斯的幫忙,將影片打上了深深的「桃源」印記,藉著桃源的名聲,進一步為觀眾知曉。大家難免好奇,想通過影片,看看桃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所在。

    最後,則是大環境導致的。

    華夏國自電影誕生以來,始終關注著民眾的喜好,希望能拍出大家喜聞樂見的作品。經過多年的摸索經歷,確實取得了輝煌的成,製作出許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之後則碰到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災難,使得電影始終沒什麼進步。

    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停滯是一件可怕的事,帶來的結果往往令人悲痛。

    災難結束之後,外國的電影已高度發達,從技術到理念,更新換代,始終緊跟著時代的步伐。而華夏國則面臨重頭開始的局面,所以當大家的電影中飛船成片,恐龍橫行的時候,國人仍在討論著最簡單的技術問題。

    好在有一批才華橫溢的導演,憑著極具藝術感的電影,在國際上頻頻獲獎,引起國際影壇的注意。華夏電影以此為外人知曉,並推動本土影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由於大家都在研究藝術電影,商業電影就被擱置了,至少重視的程度降低了。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這批導演拍出了了不起的電影,卻傷透了觀眾的心。

    因為他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看不懂電影在講什麼。

    這使得觀眾的熱情在消退,進電影院的次數逐漸減少,電影市場在慢慢萎縮。在這種狀況下,電影已經收不回成本,只能依靠政府的扶持,才能勉強度日。直到香江電影與好萊塢大片被引入,觀眾的**才再次被激活,市場也重新被打開。

    可大陸的影片依然沒有出路。

    拍電影是很花錢的,必須有收益基礎,這個行業才能繼續下去。

    大陸導演開始反思,研究著怎樣重新殺回商業片的市場。經過幾次試驗,微有成效,卻不如何明顯。而劉萍的《清澈時光》恰在此時出現了,代表的意義可不一般。

    劉萍受大環境影響,影片脫不了那種文藝范,但不至於令人看不懂。

    這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故事敘述的很符合正常邏輯,節奏也把握的不錯,明快自然,善心悅目。它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但有一種質樸的文藝氣質,加之張斯的有意引導,在商業方面也做了努力,很得普通觀眾的喜愛。

    它還不具備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能力,也拼不過香江娛樂片。

    但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可供大陸影壇研究。所以此片一出,就引起了許多導演的注意,也被許多影評人一再提及。這些名聲上的讚譽,最終化作了票房的助理,起到了比較實際的效果。

    「老導演與新作家的聯手,使得影片既有傳統的質樸,也有新潮的華麗,相得益彰,觀之怡然……」

    這是專欄作家尹麗在自己文章中的介紹,看得出對影片還是非常喜愛的。

    「劉萍導演拍出了一部與以往不同的電影,它顯得很新潮,沒有帶著以往的苦味,也沒有被痛苦束縛。這裡面當然有挫折困苦,卻跟時代沒什麼關係,它開始表現愛情本身,而不是對以往歲月的回味。

    這是一種進步,電影人終於開始丟開包袱,向著未來進發……」

    這種說法有點抽像,不大好理解,大都是給以內人士看的。

    其它的專業意見不在少數,有的套路導演,有的討論演員,有的討論編劇……不一而足。在這些討論與報道中,楚韻沒少被人提及。那清麗脫俗的形象,方一露面,便令人眼前一亮,給人舒適的美感。

    觀眾很好奇,什麼時候出現這麼個明星?

    大家經過查訪,才知她是第一次參加電影拍攝,並非專業演員。與此同時,其它信息也被透露了出來,諸如舞蹈藝術家琉璃的弟子,才子張斯的緋聞女友,《千手觀音》的原領舞……真真假假,摻和在一起,讓人是非難辨。

    而這種關注,使她火了一把。

    儘管不如兩位主演來的火,但作為一個配角,已是難能可貴了。

    一位影評人這麼評價:

    「楚韻的表演很生澀,若非她的容貌美麗,蓋過了許多缺點,也許就使人難以忍受了。但我卻願意說,她是本片最大的亮點,因為她身上有一種氣質,一種潛在的巨星氣質。現在大家會羨慕她得到上鏡的機會,許多年後,大家則會因為有她的參演,而記住這部電影……」

    這可是極高的評價了,帶著主觀而武斷的味道,並不很令人信服,但至少說明楚韻確實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

    另一位影評人則從另一個角度評價:

    「張澤浩的形象很符合原著,一舉一動也做的不錯,算是中規中矩的表演。既不是太出色,也沒有太值得批評的地方,作為一個偶像明星,能做到這些已經難能可貴了。李悅染倒是給人一份驚喜感,與去年的成績相較,這次的進步非常之大。原來學的是皮毛,現在開始觸及內心了,她應該試著接一些純文藝的影片,好好試一試自己的潛力。

    至於影片中出現的那個叫楚韻的小姑娘,筆者不知該如何評價。

    她的表演似乎有些不穩定,時好時差,外人不大能理解其中的原因。據筆者猜測,可能是她一直在進步,前期演的差些,後期演的好些。若果如此,則不得不讚歎她的天才了,短短的戲份,能有這種天差地別的進步,實在有些嚇人了……」

    報紙就不會怎麼理性,已經開始用「一代新星強勢崛起」「表演的天才」「不可限量的明星」之類的標題,語不驚人死不休,看的楚韻本人直吐舌頭。

    這些都沒什麼意義,張斯不建議她多看,除了能滿足虛榮心之外,一無是處。而楚韻卻偷偷地看了不少,儘管也有被誇的不好意思地時候,內心還是常常竊喜的。

    張斯則選了許多專業影評給她看,內中有對她表演上的細緻分析,對許多缺點都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這些東西讀起來當然不好玩,但卻很有用,能明白自己的過失所在,才有改正與進步的前提。

    要說楚韻多麼喜愛看,完全是瞎扯。

    她只是個小姑娘,愛聽人稱讚可以理解,愛聽人教訓就是咄咄怪事了。可是張斯給她佈置了任務,再不喜歡也得看,還要多思考,多理會,事後得交心得報告。這麼苦的差事,讓她產生懷疑,今後真要當個演員?

    除卻她的事之外,桃源中學終於在影片中顯露出來了。

    以往的報道連篇累牘,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現的,對於桃源中學報道雖然不少,卻難給人直觀的感受。而電影則能通過生動的視聽效果,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大家能在電影中看到這個神奇的學校,看到它的改革,聽到它的上課方式,感受到它的學習氛圍。

    除了建築物沒有想像中的華美,這兒還是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

    大家完全沒有想過,國內會出現這麼一所學校,校風如此淳樸,透著股溫和的寧靜感。老師的學問功底如此深厚,思想又那麼天馬行空,這兒的學生也各式各樣,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渾不似受了應試教育。

    他們的制服,他們的圖書光,他們的生活習慣,令人感到陌生。

    學生表現的自信而和煦,彬彬有禮,對外間的事充滿責任感。這顯得太完美,似乎教育就應該達到這樣的目的

    而正因為這太完美了一些,反而讓人生疑。

    儘管報紙對這些都有報道,相互印證著看,不難看出其中的真假。而觀眾並不會花費時間去研究這些,他們考慮,這大概是為了電影特意安排的,因為電影是拍給人看的,為了故事考慮,確實常要做一些不真實的改變。

    這麼想,反倒顯得合乎情理,卻令張斯哭笑不得。

    世界就是這樣,真的東西明明就在你眼前,可你偏偏不信。當別人告訴你是假的時,你才能舒口氣,拍著胸脯說:「我就知道是這樣。」然後才能心安理得地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