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立時出發 文 / 張秋楓

    「看了幾篇污蔑張先生的文章,氣的坐立不安。真為大家感到難過,沒什麼氣魄,只知在背後編造謊言。我我看來,大家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孬種!

    大義當前,有人站出來奔走呼號,是多麼幸運的事。時至此際,張先生仍率著桃源中學的師友,在各所高校努力。你們不願付出,那是你的自由選擇,我不能說些什麼。可你為了給自己的找借口,竟然污蔑別人『因為沒有後顧之憂』,為了獲得『獲得無比的聲望』,故而哄騙別人去支教!

    這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你們既然不能理解,請別用自己齷齪的言辭侮辱它!我同樣不能去,但那是我的遺憾,我對它依然充滿嚮往!你們也請與我一樣,偷偷地躲藏起來,別再出來丟人現眼……」

    不知何時,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冷嘲熱諷的聲音。

    由於在「支教」上無法做文章,他們將矛頭對準了張斯,言辭輕薄,極盡嘲弄之能事。彷彿張斯在此事上出力,是為了什麼好處一般。而那些熱血滿胸的學子,則被譏刺為「沒有腦子」「聽什麼信什麼」的「蠢貨」。

    這一高高在上的言論,初時還真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可是時間一長,顛來倒去的污蔑,終於引起了別人的反感。那些心存正義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你自己膽小懦弱,不要說話便是,何必偏要去造別人的謠?張斯的所作所為,人所共見,你真的當讀者是白癡麼?

    所以,當這群人還自顧自地蹦躂時,終於引來了一場圍剿。

    上面的文章,便是聲討中的一則,已經算是心平氣和了。在網上流傳的東西裡,不乏謾罵賭咒,許多下流物件脫口而出,令人難以抵擋。由於聲勢頗壯,打的一群小丑東奔西跑,狼狽不堪。

    與此同時,桃源中學的操場上,人群排列,極為壯觀。

    王闖穿著青灰色長袍,站在講台上,輕輕地巡視著。下面一片靜默,學生們的校服本是中山裝,或是上衫下裙,此次則全換了長袍。

    他們本是沒資格穿的,在桃源中學,著中山裝的或裙裝的,不見得的是學生。老師也有這樣的制服,儘管與學生的樣式稍有區別。但著長袍或旗袍的,一定是老師,這是不必有所懷疑的。

    而此次師生,通是青灰長袍,顯得嚴肅而深沉。

    「四哥讓我給大家帶句話,」王闖上前幾步,立定身子,肅然說道:「從今日起,諸位將分赴各地,擔起教育之責。為人師表,干係重大,雖僅一兩月的時光,也望諸位能將其看作終生事業,傾盡全心!」

    他性格內向,本不善言談,說起話來含糊隱約。但語氣嚴肅,雖然並不流利圓潤,卻使人感覺堂堂正正,不經意間挺直了自己的腰板。

    「這身衣物,是校長與四哥專門為大家準備的。」他微微頓了一下,目光堅定,續道:「長衫一穿,諸位應該明白,便是桃源的老師了!出門在外,非僅關乎個人,還代表了學校,大家就是桃源的臉面!

    行事各有不同,這個不必拘束,但需體現一份擔當!今後的兩月,大家將遇到無數艱難,從教學到生活,可能難以抵擋。結果如何,暫且不論,諸位須得有勇氣,用坦蕩地胸懷去迎戰。四哥也沒說其它許多話,只令我提醒諸位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簡短的告別儀式,就此結束。

    行囊俱是提前準備,已安放完畢。

    許多家長都來送行,雖是笑容滿面,卻也熱淚盈眶。他們一向相信張先生的,對他的號召十分響應,這在其它地方,非常罕見。同時,父母們也相信,此次進山,定是一番難得的磨練,自己的孩子將快速地成長。

    路邊也有許多看熱鬧的人,見了學生,都微笑致意。

    雖說社會上尚在爭論,願意去支教的學子,不是很多。但桃源中學去支教的學生,卻是一再挑選,若不能德才兼備,便沒有獲取的資格。

    所以路人都知道,眼前這群小先生們,儘管年紀不大,可都是人才。品德高尚,學業優秀,有擔當……臨近的省市的優秀學子,慕桃源之名,都來此肄業,從中挑選的人,實在差不到哪裡去。

    長衫飄逸,宏大輝煌,近千的學生,依次登車。

    桃源車站此日暫停服務,將所有車輛調集,並從別處借了許多,專供此日之用。隨著第一輛車開拔,行上大道,眾車響應,一輛接著一輛離開。

    當記者將這一場面記錄,在電視上放映時,還是相當震撼的。同時,他們還做了街頭採訪,希望能從多方面記錄此事。

    記者:「大爺,您是來看熱鬧的麼?」

    大爺:「我來給小女兒送別的,離家那麼遠,有些不放心。」

    記者:「是去支教麼?」

    大爺:「對。」

    記者:「您對這件事怎麼看?」

    大爺:「能怎麼看,大好的事。我要是有些學問,也要去支教的。」

    記者:「聽別人說,這種事吃力不討好……」

    大爺:「他一定不是咱桃源的人,沒有一點公德心。這樣的人,我瞧他不起。若是他在我面前說這等風涼話,我心情好時,就捂著耳朵;心情不好,就直接上去大耳刮子扇他……」

    ……

    婦人:「對,女兒支教。」

    記者:「家裡人都同意?」

    婦人:「當然,她爺爺可高興了,說好樣的。」

    記者:「這是為什麼?」

    婦人:「被張先生看上,是一種榮幸,再說,畢竟是件好事嘛。」

    ……

    大姐:「他人品那麼好,不相信他相信誰?」

    記者:「有人批評他與自己的老師瞎搞,在情感方面令人鄙夷。」

    大姐:「那是個笑話,桃源人絕不會說這種話。」

    記者:「哦?」

    大姐:「我弟弟被馮老師教過,對她的人品很瞭解。至於張先生,想嫁他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個個都是美女,他用得著騙自己老師?」

    ……

    大哥:「支持,肯定要支持的!」

    記者:「您知道是去幹啥麼?」

    大哥:「不知道。」

    記者:「額……那你也放心?」

    大哥:「有什麼不放心的,張先生讓幹啥,就幹啥!」

    ……

    學生:「有點遺憾,沒能去成。」

    記者:「因為什麼?」

    學生:「身體有些弱,不適宜去山區……」

    ……

    「無論結果如何,大家對於張斯,大概都無話可說了。錢也捐了,校舍也建了,即便是一兩月內的教師問題,也得到解決了。

    若還有人說風涼話,就實在讓人討厭了。

    他又非聖人,能做到這些,還不令人滿意麼?我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老是責備賢者,堅持讓他們接受更高的要求。何不拿自己與他比比,你能做到的事,再要求他來做,如何?自己畏畏縮縮的,卻指令別人去拯救世界,有這樣的道理麼?」

    「工程的總體結局,可能會令人感到遺憾。

    但『秋楓書院』也不是沒有作用,它至少是一個輝煌的夢想,可以留給後來者一步步地去努力。如此宏偉的構思,本身就令人讚歎,何況還有令人感動的行為?

    至於桃源學生的選擇,我想是沒有錯的,而且,可能是這一過程中最有意義的事了。他們向社會傳達了明晰的信號,與此同時,激勵了無數的人,讓大家心中生出新的希望。有這樣熱血正義的年輕人,將來的社會一定是好的!」

    「這個蘇北的小城,在以往的時候,總令人感到透著『女性』氣息。無論是名字,或是地理位置,至少說是柔弱的。

    而此次的行動,令世人吃驚。那種團結一致的精神,乾淨利落的做法,以及拍著胸脯擔下道義的氣魄……一切告訴大家,這是個『純爺們』的小城。從今而後,『桃源人』三字,怕要在大家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了。」

    ……

    學生的車隊,堪堪走完。

    空曠的路道上,現出成排的卡車,靜靜停著。有些外地的遊人,不免好奇,這許多車輛,是幹什麼的?難道也是為了裝載學生?

    而車框已被物件塞滿,壘的嚴嚴實實。

    走了近了,才能看清,竟然全是圖書!五花八門,琳琅滿目根據不同的類型,整齊排列,框邊則被布匹包紮,以免擦壞了書籍。車輛就這麼一字排開,拉出極大距離,一時竟看不到盡頭。

    數量之大,令人咋舌。

    「報告上說有雨,把布蓋上!」

    一個人拿著喇叭,迅速跑過,邊跑邊喊。司機聽見,拿出東西,自駕駛室下來。四周的人圍過來,幫他將雨布展開,蓋好書籍。

    「好了沒?」王鵬坐在首車車頭,拿著對講機問道。

    「三十號準備完畢。」

    「十七號準備完畢。」

    「六號準備完畢。」

    「二十二號……」

    「……」

    等報告結束,他輕輕打開車門,卻沒有下來。踩著座椅,扶住車頂,站在半空中,仰天喊道:「走……勒!」

    嗓音雄渾,穿天裂雲,前後的人聽的清清楚楚。

    一些熟識他的學生,不免翻白眼,心想:「用對講機說一聲,豈不更清晰?偏偏要來露個臉,也太愛出風頭了,當真……騷氣縱橫。」

    「砰」的一聲,王鵬縮回車內,關上車門。

    第一輛車緩緩動了起來,上了大路,後面接著,如一條長龍,迤邐前行。那一聲喊叫,彷彿還留在人們耳邊,久久不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