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十一章 萬曆十五 文 / 張秋楓

    「張斯離民眾已經越來越遠了,這似乎並不是一件好事。對於《國史大綱》的出現,民間的反響,與學術界相比,簡直微乎其微。誰都不該阻擋張斯『精英化』的路程,這是他自身才華的另一種體現。

    但張斯本人也應該為大眾考慮,這些才是對他不離不棄的人。

    時至今日,人們仍津津樂道於他的前兩本歷史作品。或許沒有那麼高的學術價值,但它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我們沒有理由,讓張斯拉低自己的水平,去遷就大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寫不出熱烈奔騰的東西了。

    這是張斯該盡力思考的地方,為大眾補償一部歷史作品。既有學術上的價值,又親切可愛,不至於令人讀的頭昏腦漲。在兩個要求上,取出一個平衡點,雅俗共賞,才能保持作品長久的生命力……」

    這樣的言論,隨著《國史大綱》的登載,不絕於耳。

    張斯的粉絲,對於他取得學術上的地位,歡欣鼓舞,但對於他的新作,並沒有多少人喜歡。與許多專著比起來,《國史大綱》已經比較通俗了,但他的粉絲讀來,依然感覺蛋疼,紛紛要求他寫點民眾「喜聞樂見」的東西。

    張斯北上歸來,已有些時日。

    葉肖蕾的到來,給家裡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而當單雲清聽聞她受了那麼多的苦楚,心痛的淚水直流,把小姑娘抱在懷裡,又親又吻,怕再失去她。葉肖蕾也逐漸恢復了活潑可愛的天性,嘻嘻哈哈地纏著張斯,陪他出席各種場合。

    同時,她也喜愛陪在馮軒軒的身邊。

    似乎與張倩彤有一樣的愛好,最愛摸她的肚皮,或是將小耳朵貼在上面,聽裡面的動靜。時常守候著,等待著新生命的到來,目中泛起好奇而親暱的光芒。

    「爸爸,小弟弟什麼時候出來?」她天真地問道。

    張斯摸了摸她的頭,邊整理文稿,邊笑道:「你怎麼知道是小弟弟?」

    「反正就是知道呀。」葉肖蕾理所當然地說道。

    張斯搖搖頭,笑著說道:「還要等候一段時日……等出生之後,你可要替我好好照顧,知道麼?」

    「當然,我最會照顧小孩子了。」葉肖蕾挺著小胸脯,義氣昂揚地說道。

    張斯見狀,不禁哈哈直樂。看見她這副可愛的模樣,他也徹底放下了心,看來前段時間的事,並未在她身上留下陰影。

    南方的事,留給了劉天水解決。張倩依派了幾位信得過的好手,前去處理公司的事情,一邊也在招募新人,盡快使他們脫離黑幫色彩。至於李芳瓊一家,張斯沒有管,也沒有過問,活著是肯定的,但日子一定過的不大舒適。

    這也沒什麼好猶豫的,對於那樣狠毒的人,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了。

    「你的書寫完了?」

    張倩依走了進來,為父女倆端來了茶水與點心。自己卻不倒,直接癱坐在椅子裡,指揮著說道:「蕾蕾,上茶。」

    對於她這種欺負小孩子的舉動,張斯不屑地撇了撇嘴,說道:「很累?」

    葉肖蕾乖乖地「哦」了一聲,托著茶壺,給張斯先斟了一杯,並遞到了他的手中。接著才給張倩依斟茶,喊了一聲:「大姑姑,我倒好了。」說完,拿著點心,爬到張斯的書桌上,坐下來自顧自地吃起來。

    「小王八蛋,真夠偏心的……」張倩依罵了一句,起來自己端茶,回到座椅上,長長舒了口氣,說道:「哪裡是累,明明是相當累。」

    「和薇薇姐談的還愉快吧?」張斯問道。

    張倩依抿了口茶,苦笑道:「愉快,確實挺愉快的……佔著是你姐的身份,這丫頭處處讓著我,從來沒見過這麼輕鬆的談判。」

    「那你還苦笑?」張斯不解。

    「我是被傷到了,」張倩依歎了口氣,說道:「當老闆有段時間了,自我感覺良好,如今卻碰到了真正有天賦的人,被人家比下去了,能不苦笑麼?」

    「要是我,肯定不會。」張斯聳聳肩,說道。

    「我要是你,我也不會。」張倩依白了他一眼,不屑地說了一句,接著續道:「新書還要連載麼?」

    張斯搖搖頭,說道:「不了,這是寫給大眾看的,但又沒那麼吸引人,連載的話,基本就無人注意了。」

    「直接出版?」張倩依說道。

    張斯點點頭,表示默認。

    「隨便你,」張倩依打了個哈欠,並不如何在意,說道:「你寫的東西,越來越沒意思了,我都看不懂。」

    「你說的『沒意思』,是我的書不如以前賺錢了吧?」張斯說道。

    張倩依吐了下舌頭,說道:「換一種說法,是有點這麼個意思。」

    「滿身銅臭……」張斯笑了一句。

    葉肖蕾插嘴,說道:「爸爸,我寫一部我能看懂的吧。」

    「你長大了,自然就看懂了。」張斯捏了捏她的小臉,說道。

    「待在大陸時,未能給葉肖蕾寫故事,大概是他最遺憾的事之一了。在被放逐的第五年,張斯流落到了英國,拍電影的間隙,寫下了一部動人的小說。那是與他第三個弟子,羅琳女士合著的作品,名為《哈利?波特》,如今已是天下皆知了。

    這部書充滿了想像力,在魔法與現實之間,找到了契合點,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宣揚著各種人類身上可貴的精神。更難得的是,它充滿了童趣,作為孩子的讀物,再適合不過了。所以甫一出版,人們便爭相搶購,使它的銷售量,一直居高不下。

    加上改編電影的大賣,『哈利?波特』的名字,已傳遍了全球。更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而無論哪一個版本,它的封面上,總有一句話不會變。那是用毛筆寫就的,古色古香:送給我的女兒蕾蕾,希望她會喜歡。

    而這句話,是許多外國人,認識的第一句中文,也是他們難於抹去的童年記憶……」

    ————引自《大師的放逐》

    接下來的日子裡,有兩件關於張斯的事,比較重要。

    首先,是關於書籍的。《國史大綱》是在他南下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的,一直在連載。出於習慣,他不喜歡解釋作品的種種,是非曲直,自交給讀者判斷。而在回來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準備新書。

    他在報紙上寫了篇文章,告知讀者。

    「需要對讀者解釋一下,寫作《國史大綱》,並非由於太過『清閒』。實則是為了《明報月刊》,因為沒有重量級的作品,邀稿頗為困難。只好自己試著寫一點,以作拋磚引玉。好在反響尚算熱烈,儘管有些批評,大家於《人間詞話》和《國史大綱》,還是給予了基本的肯定。

    《明報月刊》的工作得以展開,也多賴這兩本書。

    我亦聽到了一些言論,說張某要『拋棄大眾』,被『精英』同化。這樣的說法,不知依據在哪,不過確實挺新穎。我不太懂『精英』的意思,若是表示書籍只被少數人喜愛,那大概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自我的主觀意願來講,自然是希望我的書籍,被所有人喜愛。但這是沒有可能的事,我可以在做夢的時候想想,讓自己樂一樂。《國史大綱》的題材,有些特殊,有些讀者不願讀,也在意料之中。不過它的目的不在此處,倒也沒什麼好遺憾的。

    聽了許多的抱怨,我也確實想盡些力,補償一下讀者。所以近段時間,一直在忙碌這件事,所幸進展迅速,已有了新作。依然是歷史的題材,但是為非專業的人士準備的,想來應該好讀些。

    裡面也有些獨特的思考,大家不妨聽聽,只當是飯後的談資了。由於連載過於繁瑣,又考慮到讀者的心切,這本書打算直接出版。儘管做不到《明朝》那樣的通俗,終究也是有些樂趣的……」

    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這篇文章便出現在了張斯的面前。

    讀者不禁愕然,張斯又有新作了?

    速度也太過嚇人了,出道不過兩三年的光景,而所著的字數,已達到五六百萬。這在網文中,或許可以見到,但張斯作品的水準,明顯不在這個級別。尤其《國史大綱》這樣的著作,寫起來應該是挺費力的。

    加上他還要忙許多其它的事情,抽出的時間越發少了。

    對於這種「筆耕不輟」的精神,許多讀者開玩笑,說應該建議政府表彰一下,頒發一個「勞動模範」之類的獎章。

    言歸正傳,張斯的文章一發表,立即引起了民眾的注意。大家開始留意書架,查看他的名字。而書店並沒讓他們等太久,一本新鮮出爐的書籍迅速地上架了,奇特的名稱,簡約而舒適的封面,立即攫住了大家的目光。

    導致的結果是,新書以更迅速的節奏,從書架上消失。

    這股買書的熱潮,一直持續了許久,方才逐漸消散。這是一件令其他作家羨慕到眼紅的事情,不作任何的廣告,不作任何的宣傳,更不搞什麼稀奇古怪的活動……一切只是張斯在報上登篇文章,告知大家一聲。

    接下來便有源源不斷的人來買書,甚至不問價格,不問內容。

    所以雪倫曾在文章裡開玩笑,說張斯「在讀者裡是最吃香的,跨越了各種年齡、職業、類型的階層,能吸引各類人的注意。由於質量一直上佳,讀者對於他很放心,甚而已經有些盲目了。若是哪一天,張斯忽然拿著一沓白紙出版了,讀者也會毫不猶豫地買回去……」

    說的有些誇張,但充分體現了張斯受歡迎的程度。

    他的作品,時常拿不到榜首,這是事實。在華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求醫不如求己》、《育兒寶典》、《職場厚黑學》這樣的東西,才是真正的主流。儘管只是一些零碎的拼湊,或是庸俗而又故作高深的東西,難以成為真正的作品,但它們的銷量確實挺大。

    一位名家的書籍,被這些沒有真正作者的東西比下去,是常有的事。

    但張斯的號召力毋庸置疑,拿不到榜首,依然是當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讀者買了書籍,匆匆跑回家,翻開來閱讀: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

    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縱是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後山西又有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

    總之,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這絕對是個奇特的開頭,翻回封面,看著《萬曆十五年》幾個大字,讀者真是哭笑不得。既然這年如此平淡,你為何還一本正經地書作題目,並寫一本專著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