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傾國紅顏:大燕女皇

《》鳳唳九霄天下寒 第372章 :鳳唳九霄 文 / 自由精靈

    第372章:鳳唳九霄

    「不願回朝?」

    抬起手,輕輕揉了揉眉心,殷玉瑤凝眸注視著下方的洪詩炳。()

    「是。」洪詩炳卻只看著地面,「楊畢二人均言,無官一身輕,或許他們更適合在家躬耕南畝。」

    「哼,他們倒是長脾氣了,朕的聖旨都不願理會。」

    聽她語帶不悅,洪詩炳趕緊跪下:「皇上,這不過是他們一時的小見識,請皇上萬毋見怪。」

    「見怪?」黛色秀眉微微挑起,「朕若是見怪,還會等到現在?也罷,朕再給你一道旨,你派個人再走一遭,倘若他們還是冥頑不靈,就讓他們愛呆哪兒呆哪兒去。」

    言罷,向御案上提起硃筆來,寫下一句話,令喬言捧了,下丹墀遞與洪詩炳,洪詩炳接過看時,見是十個大字:

    君子不怨,不誹,不頹,不懈。

    當下心中一震,不由抬起頭來,深深看了殷玉瑤一眼——

    洪家乃是詩書世家,洪詩炳自小受儒家文化熏陶,習的也是經世濟民之類的大道,自任議事院院首以來,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其實遵從的並非是殷玉瑤手中的權利,而是他所以為的「正道」,只是殷玉瑤自執政以來,所言所行與他所思所想基本一致,故而君臣之間,倒從未鬧過什麼矛盾,可是這一刻,他才算「看明白」她的心。

    像洪詩炳這樣外寬內嚴的男人,不遇到違反原則的事,他都可以和一下稀泥,可是到了大是大非的節骨眼兒上,他卻比任何人都固執——幸而當初殷玉瑤登基之時,他並未進入大燕政-治權利的中心,故而並不曾對殷玉瑤的掌權造成阻力,而後來,殷玉瑤創建議事院,卻第一個便把他簡拔起來做院首,他若再懷著二心,未免有失臣道,故此,他很安然地接受了任命,並且竭盡心力地打理著所有的事務。

    但從感情上說,他覺得自己效忠的,始終是殷玉瑤身後那龐大的燕氏皇族,他無法忘記,父親曾經對自己說過的,關於光瑞帝燕煜翔的種種,關於大燕歷代君王的種種,即使殷玉瑤的所行所為比他們更加出色,可他的心,仍舊向著所謂的「正統」。

    直到此時,看著手上這十個觸目驚心的大字,他對於丹墀之上那個女子,終於有了一層更為深刻的認知。

    踏出明泰殿的那一刻,洪詩炳唇邊情不自禁地浮起一絲模糊的笑,感覺是把某樣重要的東西,托付給了正確的人。

    微微側過身子,他不禁向後方殿中那個女子,再次投去深深的一瞥:殷玉瑤,我相信你,從這一刻起,我完全地相信你,相信在你的治理下,大燕會呈現出一片全新的氣象,相信你的執政理想,是天下千千萬萬人之所望——倘若你能使海內呈平,乾坤清朗,民心團結,能讓這個世界時時處處,充滿正氣和朝氣,我洪詩炳,願傾餘生之力,輔助你成就輝煌!

    大殿之中,殷玉瑤默默地看著那個遠去的男子,她似乎能聽到他發自內心的聲音,若在從前,她會非常高興,可是現在,她的心卻出奇平靜——

    有一些從前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現在已經輕若指尖微塵——不管這個世界如何看待她,很多事情,她都已經執著地做了,是非功過,俱可留待他人評說,至少夜深人靜之時,她可以問心無愧,亦問心無憾。

    ……

    「皇上,海航司來報,三十艘海船俱已備齊,只要皇上一聲令下,便可揚帆出海。」單延仁的嗓音輕輕發著顫,拚命克制著心中的激動。

    「現在出航,是不是太早了點?」殷玉瑤的反應卻極其平靜,「已經快入冬了,海上氣候寒冷,將士們又大多是東方人,只怕不習慣,還是等到明年開春再說吧。」

    「呃——」單延仁眸中掠過絲失望,不過卻沒有表示反對,「皇上所慮甚是,微臣用心太切了。」

    「這倒怪不得你,」合上手中奏折,殷玉瑤淡淡笑道,「其實朕心中比你更著急,想要看到海外的版圖,知道海外的情形,但世上之事,往往欲速反不達,否則便會造成不必要的犧牲,如果一次能成功,為什麼非要去硬碰呢?你說,對不對?」

    單延仁心服口服,甚至有些滑稽地抬起手,抓了抓後腦勺。

    殷玉瑤莞爾:「最近看你的氣色不錯,想來吏部的事,已經被你整治得比較順手了?」

    「是,」單延仁坦誠地言道,「自今年伊始,除過三名知縣有犯貪瀆失職之罪外,天下官員均安於其職,恪於其責,除了才能優異者,餘者皆按朝廷頒布的考績法施行考查,凡合格者,或晉或遷,再無從前那種為了陞官,四處鑽營的蠅蠅之徒。」

    「嗯,」殷玉瑤頷首,「聽你這麼說,朕很開心,若大燕國的吏治一直這樣清明下去,盛世太平,長治久安,不是不可能。」

    「對了,皇上,」趁著殷玉瑤高興,單延仁再次進言道,「微臣已經下旨,命奉陽郡郡守江溪橋,任翰墨書院院長黃百靈為全國第一任學政,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學政?女子學政?」殷玉瑤果然開懷,「倘若她的能力可擔此任,未嘗不可,只是你這樣做,怕又會招來朝中上下不少議論。」

    「微臣已經不忌憚那些了,」單延仁也揚起嘴角,「當年在福陵郡大牢之中,生死未知的那一刻,微臣把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想不明白的人,都想明白了,從那以後,微臣已經懂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做心中真正想做的事,愛心中——」

    單延仁說到這裡,猛然打住話頭,不禁微微面紅耳赤起來。

    殷玉瑤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見他忽然打住話頭,不由追問道:「怎麼不說了?」

    單延仁只好乾咳一聲,把話題轉回到朝廷上的事來:「啟稟皇上,微臣心中還有個想法。」

    「哦?你說。」

    「有了黃百靈這個先例,其他的事做起來便容易了,其實民間有才識的女子極多,仰慕皇上的為數更不少,倘若皇上能在國內興建更多的女子學堂,或令她們出來教學,或令她們就讀,甚至令才華出眾者經商、從政……無論做什麼,只要對國對家有利,都不失是一件好事。」

    「有理。」殷玉瑤頷首,眸露讚歎之色,「想不到你竟比我開明,只是眼下,京中三大書院剛剛興建完畢,貿然再建女子書院,朝臣們就算沒有非議,國庫卻是不許的。」

    「這只是微臣的一個設想,至於經費的事,倘若海航成功,其利潤將難以想像,有了這筆收入,漫說建幾十所女子學堂,就算將大燕國所有郡府重新修緝一通,只怕也是能夠的。」

    「對!」殷玉瑤重重一掌拍在御案上,似乎已經看到了那個光輝燦爛的未來——這樣的未來,是她登位之初,根本無法想見的。

    不管是她,還是單延仁,抑或已經死去的葛新,現在在朝的殷玉恆、劉天峰等人,只怕都想不到,她能夠做成這樣多的「大事」,如果這些設想能一步步落到實處,她殷玉瑤縱使身死魂消,也能無憾今生了。

    一時間,殿中靜寂到極點,君臣二人默默地對望著,感覺時光似乎凝固在這一刻,再不會向前流動。

    看著階下這個男子,殷玉瑤心中浮出絲奇怪的感覺,難以用言辭形容的感覺,是靈魂的共鳴?是心有靈犀的知己?還是人與人之間,對美好情感自發的嚮往?

    「單延仁,」終於,她輕啟雙唇,緩聲道,「謝謝你,謝謝你幫助我完成心中那個夢。」

    「那也是微臣的夢想啊!」單延仁發自內心地感歎道——他無法忘記,他的老師,是怎樣不明不白地死在「陰霾」之中,更無法忘記,這些年來,為了這個夢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同僚們又付出了多少,倘若不是為了想讓明天更加美好,那還能如何解釋,他們這樣不計代價的努力呢?

    「這方天下,非是朕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天下人人得其所歸屬,人人能償心之夙願,人人能視天下為己之天下,朕的治世鴻圖,方能實現……」

    這番話,單延仁牢牢地記在心中,而殷玉瑤自己,也絕對絕對,不會忘記。

    她要的大燕國,物富民豐,宇內呈平,人人安居樂業,從善如流。

    儘管,要實現這個理想很艱難,可是她不會放棄,因為大燕有她在,有單延仁、洪詩炳、劉天峰、賀蘭靖這些胸懷報負的人在,還有她的兒女在,如果她的願望,今生不能實現,當由後來的人,繼續努力,她相信,那一天並不遙遠,她更相信,自己在心中描繪出的藍圖,絕非一場空夢。

    正因為懷揣著這個夢想,她才能和燕煌曦一起,抗拒那樣多的邪惡、災難,不屈不撓地堅持到現在,為了這個夢想,已經有太多的人犧牲,只有後來的人繼承遺志,朝著光輝燦爛的未來努力前進,他們的犧牲才會變得有價值。

    這些問題,是從前的她沒有想過的,今番卻像泉湧的水流,從腦海深處湧出,蕩滌著她的靈魂——這也許是自覺自願的,也許是上蒼有意的提醒和安排——提醒她肩上的重擔與責任,安排她肩負起這樣沉重的歷史使命。

    只有當她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她才能慢慢擺脫「為了燕煌曦而做女皇」的思想局限,變成「為了天下,為了未來做女皇」的強烈自我意識。

    她甦醒了。

    作為她生命圖騰象徵的那隻鳳凰,才能真正發出屬於自己的嘯聲。

    一嘯乾坤驚顫。

    二嘯風雲色變。

    三嘯長河倒溯,地辟天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