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傾國紅顏:大燕女皇

《》此恨不關風與月 第373章 :壯舉 文 / 自由精靈

    第373章:壯舉

    花開花謝,轉眼間,已是承泰八年,春意融融,碧柳堆煙。

    但人們關注的,卻不是這如詩如畫的春景,而是浩京城中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皇上放榜,首開女子春闈,凡全國九十九州,八百八十八百郡,女子中有才識者,只要獲得當地地方官的推薦,便可公車直入浩京應試,皇上且有嚴諭,若地方官員有以挾推薦之名,實不公勾當者,一經查實,統統重責不饒。

    詔書初出時,全國一片嘩然,而眾多女子心中雖然躍躍欲試,可迫於傳統習俗強大的壓力,以及家中父母長輩的反對,仍是不敢輕嘗,唯有奉陽郡首任學政黃百靈,率翰墨書院三十名女學生,率先應詔起行上京,各地的才女們方紛紛響應,一時間,通往浩京的四條主驛道上,馬車絡繹不絕,鶯聲燕語,笑語紛飛,這些年輕的女子們,就像飛出籠子的鳥兒,快活地振動著她們還不算豐滿的羽翅。

    乾元大殿。

    這是歷史性的一幕。

    也是改變歷史的一幕。

    大燕的女子們,終於走出家門,踏上這方最高政-治權利象徵的殿堂,她們興奮、好奇、激動,拼了命地克制著自己,仰望著那個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女子。

    殷玉瑤心中也是興奮莫名——八年之前,她從丈夫手中接過權柄,卻仍舊有一種孤掌難鳴之感,血雨腥風,群臣質疑,四方雲動,而她堅持著,一直扛到現在。

    從這一刻起,她將不再孤單,從這一刻起,她會引導著她們,打開一番全新的局面。

    「學生等參見皇上。」

    眾位應試的才女身著朝廷給發的制服,有模有樣地行禮,第一批女生員,或出生於顯貴富足之家,或生於書香門第,是以見識器具,皆與一般小戶人家的女兒有極大不同,最初的驚怕和惶恐之後,她們很快鎮定下來。

    「平身。」

    殷玉瑤清亮的鳳音響徹大殿:「你們雖是天子門生,但若按禮,也應等到科考之後,才能陛見,但朕一來等之不及,二來也怕你們心中沒底,故此提前召見,只希望你們能夠拿出滿腔才學,好好應試,一旦高中,朝廷便會委任你們相應的官職——當然,」殷玉瑤站起身,在丹墀之上來來回回地走動著,「初始階段,你們只能擔任講學或學政之職,還無法出任各部要員,但這不要緊,朕相信,若你們真的懷著報國為民之心,便絕對不會沒有出頭之日,朕期待著,在你們之中,能再出一兩位像黃百靈那樣的奇女子,對了,本朝有一位名喚容心芷的女將軍,你們應該聽過吧?」

    「聽過。」眾女子齊齊點頭。

    「試觀整個乾熙大陸,男子中固多英才輩,然我巾幗女兒,豪情未嘗輸於男子,蓋因大燕風氣未開,多少瓊英困於閨閣,不為天下所曉,故朕冒天下之大不韙,首開女子文試科,若時間允許,朕會再開武試科——朕想,終有一日,不論男女,也不論地域、貧富貴賤之分,但凡有才識者,皆能為國所用,為民所用,便是朕一生之夙願,朕的話,你們可都聽明白了?」

    「學生等明白!」

    「對了,誰是李清雲?」

    「學生在。」一名身材瘦小,貌不驚人的女子從隊列中走出。

    殷玉瑤凝眸注視著她,神色愈發變得祥和:「聽說你自幼家貧,卻苦讀不輟,後因遇人不淑,離家請休,自立門戶?」

    「是。」聽皇帝當殿提起傷心往事,李清雲臉上卻全無郁色,仍然平平靜靜。

    「很好,」殷玉瑤點頭,「若你此番在考試中有出眾表現,朕必委你以重職,使你免於衣食之憂,能將滿腔才情,濟於世而利於民。」

    「學生叩謝皇上隆恩!」李清雲眸中不由泛起絲淚花——多少年來,她因著自己的「叛逆之舉」,獲罪於地方,非議於鄉里,多少次背著人,抹不盡臉上珠淚,可是這一刻,昔時那些委屈、悲傷、怨懟,都沒有了……倘若真能如皇上所言,如天下間男子那般,獲得朝廷的任命和認可,她李清雲此生足矣!

    及至所有女學生退去,殷玉瑤心中仍然欣悅異常,她深感自己做了件好事——從此之後,大燕的女子們,將和流楓的女子們一樣,擁有施展才華的機會,而大燕這片遼闊的國土,也必將因她們的奉獻,而變得更加妖嬈多姿。

    分立兩旁的文武群臣們,皆一臉沉默,各個心中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有仍持舊念,對殷玉瑤此舉腹誹不已的,有真心欣喜於看到這一幕的,也有明裡高興,暗則冷嗤的——但,無論如何,聰明的他們都意識到,殷玉瑤移風移俗的決心,不可改變,而現在的大燕國,和過去的確不一樣了,他們縱然聯合起所有的反對勢力,也無法阻止那些女人變更易張,更何況,這種變更異張,符合了天下民心所向所望——

    千百年來,女子們生活在男人的背後,至於她們是否有「實現自我」的需求,向來不為人所關注,人們只需要她們循規蹈矩地活著,將她們嚴格地控制在她們應該遵循的軌道範圍內,倘若有脫軌的行為,則被視作為「異類」,或冷嘲熱諷,或刻意打壓,卻甚少有人,給予其真誠的幫助。

    可是,如今女子為帝,一切,便與從前大為不同。

    倘若女子能為帝,那麼王、將、相,又有何不能為?

    天下者,有能者居之,有德者居之,有才者居之,倘若並非如此,那麼天下何以能澄明?何以能進步?何以能使野無怨聲,民無抑屈?

    殷玉瑤的眸中,閃動著凜冽逼人的光華——壓抑了數十年的光華,或者,連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對於這方天下的熱切,她一分都不比燕煌曦少——昔年那男子從雲端跌入泥底,四周刀光劍影,險象環生,可是她卻一往無懼,她心中真正想幫的,僅僅只是他嗎?抑或,她的心中也有一個夢,一個將自己的所有,交付這方熱土的夢?

    而如今,夢想成真,往昔所受的一切痛楚、磨難,在她身後凝聚成清晰的畫卷,忽然間都有了堅實的意義——如果不是九州侯的苦苦相逼,如果不是燕煌暄的恣意為難,如果不是燕煌曦的無意傷害,如果不是黎鳳妍等人一再的陰謀算計,她會是今日的殷玉瑤嗎?她能通過一場場涅磐之火的考驗,成為一隻翱翔於九天之上的鳳凰嗎?

    太多的人都忽略了,這個國家男子的精神圖騰,乃是一條騰飛的巨龍,而這個國家女子的精神圖騰,乃是一隻光華萬丈的鳳凰,鳳兮鳳兮,唳嘯九天,縱然狂風暴雨,烈火傾天,也無法毀滅她們高傲的靈魂!

    ……

    皇榜出。

    鑼鼓喧天。

    熱鬧的程度,竟不下於歷年的秋闈。

    浩京的百姓們站在街道兩旁,一個個或拍著手兒,或踮起腳尖,爭相觀看,但見一匹匹戴金花,掛綵緞的御馬從街道中央走過,其上端坐著一個個簪纓著帽的女子。

    「這世道,真是變了……」內裡有頭髮花白的男子,翹著一頷的山羊鬍子,搖頭晃腦,說不清是歎息、鄙夷,還是別的。

    但,對於大多數的民眾而言,他們還是艷羨的——太平盛世,人們對於朝廷,對於女皇陛下,更多的是臣服,是嚮往,是信任,朝廷倡導什麼,他們自然就熱衷什麼,正所謂,上所好,下必盛之。

    上了年紀的人,都記得數十年前,光瑞帝、偽帝、英聖帝當政時的情形,確都不如今番,女皇執政的開明、盛隆,不說別的,如今每戶人家中吃的、用的、穿的,無不比昔日豐裕太多,況各州各郡真正有才學之士,莫不通過種種途徑,得到了相應的職位,正是「懷志者得志,懷土者得土」,即使女皇提出讓天下女子也出來為官為吏,人們感情上一時接受不了,但其後也就坦然了——倘若女子也能做男子可以做的事,不道別的,男子們養家餬口的重責大任,也比先時輕了不少,而對於那些婚姻不幸的女子們而言,這更是福音,一旦獲得朝廷認可,她們可以脫離家庭獨立生存,再不必受丈夫、婆婆、三親六戚的白眼、嘲諷……

    渴望獨立,渴望自由,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乃是每個人心中潛在的願望,當這種願望有可能實現時,每個人都會爆發出令常人難以想像的力量。

    女子怎麼了?

    女子若有才學,也能經天緯地,指點山河!

    第一屆春闈,共取女子七十六名,分至全國九十九州,或任學政,或任講學,或在衙門中擔任書吏之職。

    臨行之際,殷玉瑤再次召見了她們,並在勤思殿中設宴,看著丹墀之下這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女子,殷玉瑤滿懷豪情地舉起手中金樽:「姐妹們,為了大燕的未來,為了你們自己的未來,干!」

    殿中頓時一片觥籌交錯,每個人臉上都泛著紅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殷玉瑤卻緩緩沉下面色,擱了酒盞道:「朕知道,能夠實現心中的願望,你們都很開心,可是姐妹們,你們也要意識到,前方道路上的磨難,各州各郡的民風民情,都與浩京有著極大的不同,你們去了地方上,必定要受一番苛磨,只是朕,希望你們,無論遇到什麼事,無論遭受怎樣的委屈,切不可忘記今日之會,更不能忘記朕對你們殷殷的期盼,你們,可做得到?」

    女子們一齊起身,朝殷玉瑤伏倒:「皇上盡可放心,我等感服皇上厚恩,必定牢牢銘記今日之言,不管遭遇什麼樣的磨難,都絕不會忘記心中之信念!」

    「好!如此方是我大燕好女兒!為了更光輝燦爛的未來,朕與你們,共同飲了此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