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爭的主要原因 文 / 均寧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復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採取反覆動員復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並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
以色列於1967年侵佔埃、敘部分領土後,擴大了防禦縱深,並在運河東岸構築巴列夫防線和在戈蘭高地構築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系統,驕橫麻痺,疏於戒備。
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只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只駐3個旅。1973年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
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里的地區。
西線,埃陸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後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並用艦炮支援地面部隊進攻。
10日,埃軍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運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並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面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並空襲敘後方大城市。
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越過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之勢,並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當埃軍於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展開第2次大規模進攻時,以軍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並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白星眼」式電視制導炸彈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
15日晚,以軍a.沙龍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於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干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後。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迴,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灣,佔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態勢,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
24日。埃以雙方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制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準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首戰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氣為之大振。埃軍渡河之役顯示出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後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於扭轉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
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於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並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
埃軍由薩姆-2、薩姆-3、薩姆-6、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系,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裡埃爾」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複雜,作戰損耗加大。
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表2)。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而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
黎以戰爭的起因,總的說來,仍是巴勒斯坦問題爭端的繼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謀求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一個親以政權,擠走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
巴勒斯坦人為了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於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展開了同以色列的戰爭。巴解游擊隊的基地設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設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1970年,巴解總部和所領導的游擊隊主力由約旦進駐黎巴嫩,後來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國內鬥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貝魯特地區,成為「國中之國」。
並構築軍事設施,不時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區出擊和炮轟。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游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游擊戰,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覺得時機已到:首先,英阿馬島戰爭爆發,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焦點;其次,兩伊戰爭繼續進行,兩國無暇他顧,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內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戰爭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敘利亞國內形勢不穩定,且巴、敘間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內的親以勢力∼基督教武裝;第五,歸還西奈半島後,埃、以已達成和解,埃及不會介入戰爭。
近日來,中東局勢隨著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密集空襲而驟熱緊張。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表示。該國正在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及其領導人發動一場「全面戰爭」。
以色列一位女發言人對外界宣稱,該國已做好向加沙發動地面攻勢的準備。而面對以色列方面的凌厲攻勢,哈馬斯方面也宣稱要發動「第三次起義」,擊潰以色列政權。飽受戰火洗禮的中東大地是否會再度陷入一場慘烈戰爭?
局勢的發展是否會導致「第七次中東戰爭」的爆發?就此環《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中東問題學者,他們一致認為,再次爆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只是他們的個人認為。
穆罕默德創教初期,猶太人和基督徒對他採取敵視態度。隨著穆罕默德追隨者不斷增加,阿拉伯騎兵也開始對外擴張。7世紀時伊斯蘭教分裂。擁戴穆罕默德後裔的人和接受哈里發代表真主的人逐漸形成「什葉派」和「遜尼派」。
18世紀末。隨著拿破侖入侵奧斯曼帝國(最後一個統一的伊斯蘭教國家),其他歐洲資本主義列強(基督教世界)也開始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和屬地,建立殖民地。
19世紀,由於伊斯蘭教在各類社會衝突與社會變遷中(主要是帝國主義對伊斯蘭世界的侵略與掠奪,即對伊斯蘭國家的殖民化與半殖民化)。逐漸引發伊斯蘭教復興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的革命運動。
埃及軍人納賽爾、薩達特打響了伊斯蘭革命復興運動的第一炮。在二戰後,出現了34個表面上獨立的伊斯蘭國家。接著一大批宗教領袖試圖尋求新的革命道路反對世俗政權。實行「伊斯蘭革命」,恢復神權統治。
伊斯蘭民族革命到宗教革命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現實的政治目標,即脫離西方或蘇聯的政治與經濟控制,期望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改變王室政體,建立共和國;夢想組建新的阿拉伯聯盟,重溫以往阿拉伯帝國的夢想;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共同在軍事上抵抗以色列。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阿拉伯世界內部並不團結:首先,各個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的不同派別(很多國家內部也有派別之爭,導致政局動盪),教派之間的衝突影響了國家之間的關係;其次是伊斯蘭世界又有阿拉伯民族國家與非阿拉伯民族國家之分,從歷史來看信仰伊斯蘭教的非阿拉伯民族大多遭到阿拉伯民族的歧視與偏見,由於宿怨。
在產生矛盾時極易發生衝突;第三,在各個國家爭取獨立時,由於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一些國家、民族進行拆分,為以後的紛爭埋下伏筆(如海灣戰爭,伊拉克以科威特歷來為伊拉克為由入侵科威特),使得各國不斷為領土、種族等發生矛盾;第四,在伊斯蘭教復興於現代的道路中,泛伊斯蘭主義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占伊斯蘭復興運動中的主導思想。
但是這不切實際的幻想與現實相距甚遠,很多抱有英雄主義觀點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在國家政策上採取與西方強硬對抗,堅決建立偉大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徹底消滅以色列,自然遭到以色列與西方國家的制約。在多重原因(如西方國家的控制、內部種族矛盾)的作用下,使得眾多阿拉伯國家中分為親西派與疏西派(如1978年埃及與以色列和解,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簽訂戴維營協議遭到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反對;敘利亞卻與以色列政治立場完全不同,堅決與以色列對立。)。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同時成立「巴勒斯坦解放軍」。它是一個不具備國境。實質是政府形態的政治實體的組織。
1969年,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溫和派成為巴解組織的執政黨,雖然一開始與以色列有軍事衝突,但後來轉變為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與以色列談判。隨著21世紀初巴以衝突加劇。
阿拉法特逝世,他的繼承人阿巴斯繼續堅持走和平道路。未想到在之後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機構改選之後敗給激進派「哈馬斯」(在歐洲一直被視為恐怖組織)領導人哈尼亞。原本自從阿拉法特後期,巴以逐漸進入磕磕絆絆的和平時期,但是巴方這一政治劇變又為未來蒙上陰影。
所以不論從以色列方面還是巴勒斯坦方面,內部都存在著很大分歧
在西方文藝復興的影響下,由馬丁?路德發起的16世紀基督宗教改革運動中,天主教教會分裂出新教。基督新教的改革運動同時。也是歐洲政治、經濟發展處於轉型期間,新教強調通過深入教徒的現世生活去請求上帝的救贖。新教這種對世俗行為的鼓勵,使得人們在追求商業利潤時解除了犯罪感。使得商業資本主義的各個運行領域都有了宗教的最後依據。
在一戰中,西方國家本身是與阿拉伯諸國結盟以對抗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帝國——奧斯曼帝國,但二戰後,由於支持以色列復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十分緊張。為了對抗西方國家,阿拉伯國家還大幅度調高國際油價。
中東阿拉伯人的建國理想(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國家)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過程。在20世紀初,阿拉伯人試圖擺脫土耳其人統治,在大敘利亞建立阿拉伯國家(自古以來,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被視為一個整體)。
但一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為了自身利益將敘利亞分割成四個區域。二戰後。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建國,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夢想。
同時,伊斯蘭社會不斷受到西方基督教世界文化的侵蝕。西方資本主義所倡導的人文主義、寬容、自立、科學、理性和民主等一整套文化價值體系緩慢影響著伊斯蘭世界。
二戰後,英國先是鎮壓中東猶太復國主義,改變殖民地政策後,又挑動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領土與宗教衝突,之後表面上抽身而退。將問題交給當時西方控制的聯合國,暗中關注局面。
而美國繼英國之後開始支持以色列。總統杜魯門向英國施加壓力,率先收留猶太移民。在以色列建國後,美國第一個承認以色列。數次中東戰爭中,美國與一些西方國家(如英、法)更是提供給以色列大批軍械武器和裝備。若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色列根本不可能建國並得以大規模發展。
美國之所以能夠如此支持以色列,其中有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第一,石油。人間利益的爭奪,於各個歷史時期都表現為一種「速率」優勢的競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內燃機的發明使「速率」與石油緊密地連在了一起,石油這種基本原料促使資本主義與現代工業的真正發達,成為支撐西方經濟的命脈。但是,除了美國的石油蘊藏相對豐富外,其他西方國家都非常缺乏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飛速的經濟增長,大多考慮給予原殖民地人民以獨立的國家地位,換取在經濟上繼續剝削和掠奪。所以中東對於西方的重要性一目瞭然。海灣戰爭就是美國利用西方國家策動組成反伊拉克聯盟,控制海灣石油,也同時使歐洲國家能夠得到利益。以色列對於美國,就是位於中東的一塊墊腳石。以色列在中東阿拉伯世界中成為一個猶太的異族異教,使它無法擺脫阿拉伯人以戰爭方式進行各種性質的報復,美國則能更好地通過控制以色列的政治走向,以影響中東局勢並從中獲利。
第二,由於歷史上猶太民族長期流散,寄人籬下,所以猶太人只能靠比別的民族更高的知識水平及職業技能方可同其他民族進行不平等的競爭。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屠殺600萬歐洲猶太人的真相公諸於世後,猶太復國主義成為猶太世界的唯一政治口號。眾所周知,美國的總統選舉需要大量資金,而猶太人能為美國總統選舉的兩黨競選人提供巨額資金和至關重要的選票。為了獲得猶太人的捐款和選票,美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競相表現出親以親猶姿態。他們當選後,也大多採取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為了戰略、經濟利益,美國和西方國家先後採用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分化阿拉伯抗擊以色列的聯合陣線。在幾次中東戰爭中,由於內部不協調,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先後在與以色列的直接對抗中敗下陣來。
總體來說,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政策要點是:改造伊斯蘭社會(鎮壓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用西方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和「民主」價值觀潛移默化影響阿拉伯國家);扶植親美政權;控制石油資源;調節巴以衝突(以和平方式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等。
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所產石油絕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家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伊拉克,其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從出口石油中賺了很多的錢,成為富裕國家。中東所產石油百分之90以上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地。由於石油采一點就少一點,所以這些產油國家,都在考慮石油資源採完之後,本國經濟的出路問題。他們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盛產棗椰樹。
中東水資源極度匱乏,沙漠廣佈。這也與石油資源的豐富形成鮮明的對比。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中東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中東水資源緊缺日趨嚴重。河流、湖泊水資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東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
中東戰爭的表面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出賣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將他們的土地交給猶太人建立國家。而後以色列依靠美國地力量逐步侵佔了大片的阿拉伯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