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誰掌兵權(下) 文 / 深海人魚
拉藏汗被殺,不但使得西藏陷入一片混亂,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四川、雲南和青海等地的安全。()策妄阿拉布坦在噶爾丹被消滅後,對清朝很是恭順,但卻暗地裡收攏噶爾丹的餘部,試圖恢復准葛爾部原先的威勢。此人不除,西北難安。
這件事,大清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早有準備的胤禛很適時的獻上有關於西藏方面的地形、氣候,及行軍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並趁機建議設立軍機處,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有關於西藏方面的資料也就罷了,朝中數得上號的將軍統領們看後無不拍手稱好的,有了它,出兵西藏便更有把握。至於軍機處,康熙仔細閱讀裡面的一些制度後以一位封建帝王的政治敏銳立馬察覺出它不但可以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還使君王集權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他現在雖然明意立胤禛為繼承人,也大力栽培,可畢竟坐在龍椅上的人還是他,他是不願看到自己選擇的繼承人有絲毫不尊重自己的權力、迫不及待想登上帝位的舉動的,胤禛這個時候獻上軍機處表明了皇父尚在他沒有攬權的意思……很好。
老四沒有被權勢迷花了眼,對自己依舊純孝,不枉自己讚過他忠君、體國!而且單看這軍機處的設立便知他實在適合這個位子,自己並沒有選錯人,康熙唇角綻出微笑,手中朱批緩緩寫下:准奏。
考慮到當時蒙古各部都信仰喇嘛教,如果讓策妄阿拉布坦控制了西藏喇嘛教的話,後患無窮,康熙、胤禛和幾位大臣商議後都覺得戰事還是速決的好——實際上國庫這幾年雖然豐裕了不少,可也經不起持久戰役的耗費。
出於對此次戰役的重視,康熙決定派皇子出征,可是選誰呢?若是一般的將領也就罷了,皇子兵權過大可是件危險的事,胤禛必是要隨自己坐鎮京師的,年長的皇子若有了軍功對他來講是個威脅,只能選沒建過什麼功勞、威望不足的皇子……老八以下,在兵部領過差、在兵營滾打過的只有老十三和老十四兩人,老十三自己之所以打壓得這麼重是想磨他的性子將來留給老四大用,此時不宜將他捧得太高,老十四麼,野心太大,就怕他兵權在手會不安份……
而且,從熱河回來時的那次刺殺,那些刺殺的死士無一活口,死無對證,可是只要他是個人,只要他身在大清,做為皇帝想查一個人的身份有何難?結果那些人的身份卻很模糊,只能說是歷年災荒逃難的孤兒,被不知名的人收養,訓練成死士、殺手。()在他們死後,訓練他們的人還有平日裡照顧他們生活的人卻在短短兩天內死的死消失的消失,也沒人知道那些人的來歷。
不過自己派的人畢竟是專門做刺探稽查工作的,追查的過程中有一個死去的嫌疑人據說跟老十四的門人有過接觸。當然,也不乏有人栽贓……不過,老十四有奪儲的心思是錯不了的。
若真是老十四出的手,讓他留在京城只怕早晚也要生事,不如將他調得遠遠的,也省得給老四添亂!怕就怕尾大不掉……
唉,這些兒子沒一個讓他省心的,把兵權交給誰他都不放心!
可思來想去,還是老十四最適合,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三十歲),兵法謀略也不錯,有練兵經驗……就他吧,只是要好好安排一下隨軍的將領,皇室宗親裡也撥些人去鍛煉鍛煉,一方面牽制老十四,一方面給年青人建立功勳的機會。
胤禛回府時天色已黑,他心裡有數這次領兵的人八成還會是老十四,不過皇父不問的話他不會在領兵人選上出聲的,他所擔憂的皇父必定也有想到,他不想多此一舉,給人攬權的印象。
上輩子皇父都能提個年羹堯來節制老十四了,這次也不會輕輕鬆鬆地讓老十四手掌兵權,龍入大海。
到達前院,蘇培盛機靈道:「主子,福晉們只怕還在正院廳堂裡等著給主子恭賀壽辰呢。」
他這才省起壽宴的事,腳下一轉,往正院廳堂走去。
「王爺回來了——」早有奴才跑進去通報。
早用過晚膳,強撐著與人聊天的蘇宜爾哈鬆了口氣,招了個小丫環讓她去通知武氏,便領著眾人迎了出去,「爺,您可終於回來了,用晚膳了嗎?」
「再吃點吧。」胤禛說道,「一起用?」
烏雅氏等人自是點頭,蘇宜爾哈無奈,只得相陪。上菜的會兒功夫,弘昀帶著弘時弘晗弘晝、弘曄帶著冰雅和弘晨到了,其他阿哥和格格或走或被嬤嬤們抱著也都陸續進了廳裡,每個人手上都捧著自己認為最能代表自己孝心的禮物給胤禛祝壽。
弘昀獻上的是自己手抄的經書一部,親繪的花鳥萬壽圖一張;弘時獻上的是康熙賞賜的一塊端硯;弘曄獻上的是自己親手雕的孩童捧桃握芝杯一對,杯上三個小孩捧桃握芝的可愛模樣活脫脫是他們兄妹三人的模樣兒,胤禛看得內心一笑,材料是上好的一塊綠檀木,雕工也還不錯;弘晗獻的是一對綠玉小狗狗;弘晝獻的是一塊鶴鹿玉雕紙鎮;弘晨是蘇宜爾哈幫他準備的一個畫有松梅圖景的鼻煙壺;福惠則是年氏幫他準備的一串五彩玉葫蘆;大格格的壽禮則附在納喇家送來的壽禮裡邊,是一套她親手做的袍子並鞋、帽、襪等;二格格三格格也幫著烏喇那拉氏給他做了一身衣袍;四格格阿琳還小,只做了一個荷包;冰雅年紀雖比四格格小了兩歲,卻是個靜得下心的,繡技也是蘇宜爾哈手把手教的,一個親手做的香包也是似模似樣,雖然看上去不怎麼精緻,不過還是很得領導大人的喜愛,因為他當下就將香包繫在了腰上。
壽禮雖然不是很名貴,不過胤禛十分高興,特意吩咐蘇培盛將它們好好收起來。
夜已深,各位阿哥格格獻完了壽禮便被遣回了自己院裡休息,蘇宜爾哈覺得領導大人今晚可能會歇在正院,便率先告了退。
她真的很累,不是事多勞累,而是一整天跟這些女人在一起,說些含酸帶嫉的話語,不然就說些流行的衣服首飾和生活瑣事——這些其實也沒什麼,問題是聊的人不對啊,如果是好友閨蜜那可能會很投機很放鬆,可跟表面融洽私底卻相互防範甚至下絆子的女人……還要力使中間不出半點差錯,真是精神高度緊張。
蘇宜爾哈一走,其她人緊張了,本來準備來長篇動情的呈禮感言,這下不得不縮短。然而她們行禮告退的動人身姿、幽怨嫵媚的眼波沒能引起心目中人的注意,待她們獻完了壽禮便大步去了烏喇那拉氏屋子裡。
烏喇那拉氏闔著眼眸半躺在榻上,桃葉正在給她輕捶著腿,見他進來忙起身行禮退了出去,烏喇那拉氏若有所覺,睜開眼睛一看是他,蒼白的臉上隨著她綻出的笑顏煥發出一抹光彩來。「爺,您怎麼來了。」
「來看看你,今天精神怎麼樣?」見她想要下床,胤禛阻止道:「身體不好,不必下來。」
「今天是您的壽辰,臣妾也沒能盡上半分力,行個禮還是要的。」
「又不是整壽,不過家裡人吃個飯,行個意思。」胤禛拗她不過,只能無奈地受她的禮,心中喟歎,至親至疏夫妻就是如此吧。
烏喇那拉氏卻早知他是忙到天黑才回的府,見他無意多說,便宜將話題轉到兩個女兒身上:「待過了年,殊蘭和耶布淳格也十三歲(虛歲)了,她們的親事我實在放心不下……您可有什麼想法?」
「她們還小,親事等及笄再議不遲。」女子早婚早育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利,生下來的胎兒也不夠健壯——這是他從蘇宜爾哈那兒聽說的,後來他問了蘇太醫知道確實如此,因此明知烏喇那拉氏的意思他仍不樂意地蹙緊了眉,「再說她們身為嫡女,皇阿瑪那可能會有想法。」
烏喇那拉氏自然知道自己的丈夫很大可能繼承皇位,可是高貴的身份對她的女兒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遠嫁蒙古的公主早逝的還少麼,儘管這是宗室女的責任,不過,還是有例外的不是麼?她不能讓她的女兒去受那個罪!
「爺,想個辦法吧,更根不是嫁給納喇家了麼,就看在妾身久病的份上,看在早去的弘暉的份上,讓她們……留在臣妾看得到的地方……」烏喇那拉氏跪在他腳邊淚水直流地哀求,「臣妾知道,她們有責任遠嫁蒙古,可是殊蘭和耶布淳格性子嫻靜,身體也不是那麼健朗,嫁去蒙古怎麼熬得過啊!」
她們的身體不健朗那他其他的女兒就身體健朗了?大清以前的公主就身子健朗了?身為嫡女,那是她們的責任!可是,想起弘暉,再看著眼前拖著孱弱的身子哀哀訴求的嫡妻,胤禛心中一軟,「我想想辦法吧,不過兩人一起留下的可能性不大,你做好準備。」
烏喇那拉氏萎坐在地,手心手背都是肉,要她選哪個都是割她的肉啊!可她知道,這確實是最大的極限,兩個嫡女都留嫁京城太讓人非議了!不說公主,宗室女指婚蒙古的比比皆是,以爺如今的地位,這是推脫不了的使命。
翌日
康熙在朝上破格任命貝子胤禎為撫遠大將軍,用正黃纛,親王體制,稱大將軍王,率師西征。並親諭青海厄魯特各部:「大將軍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與我當面訓示無異。」
十四阿哥一聽旨意,猛地抬頭,灼灼的目光直視前方,他沒聽錯吧?!然而朝上百官、其他阿哥投來的欽羨的目光讓他知道,那確實是真的,皇父選中的人是他,真的是他!!當得起大將軍王的,不是四哥,不是八哥,不是老十三……是自己!!!
「兒臣遵旨!」十四阿哥強捺心中的激動,出列跪拜。
皇阿瑪,皇阿瑪諭令西北各部遵從自己指示,自己的話與皇阿瑪當面訓示無異!!!
他心中不能自制地油生一股驕傲,在所有的兄弟裡,除了被圈禁的二哥,有誰能得此榮耀?!連四哥也比不了!自己在皇父心中還是很有份量的!自己還是很得皇父看重的!額娘說得對,皇父如今身體硬朗,再活個十年八年沒問題,自己一定能等到那一天,建立天大的功勳,繼承皇阿瑪的位子的……
與十四阿哥的激越不同,胤禛冷靜地聽著龍座上的康熙親點的一個個領軍人選:有信郡王德昭、順承郡王諾羅布第四子錫保……有上輩子第一次領軍出兵西藏並戰敗身亡的西安將軍額倫特、有自己的屬人鑲白旗鎮安將軍瑪奇……還有勇武伯長子完顏.佳琿。
跟在信郡王名下的還有五弟(胤祺)長子弘升、七弟(胤佑)的長子弘曙……和蘇宜爾哈的弟弟毓淇。二十一歲的弘升是因嫡母已有嫡子,世子之位是不行了,想要出頭唯有搏取戰功,二十歲的弘曙(庶出)則是為了順利繼承世子之位才上的戰場,而毓淇呢,初生牛犢不怕虎,才十三歲就跑來跟自己說要上戰場,怪異的是蘇宜爾哈雖然擔心卻並不阻攔,連凌柱也聽之任之。
反正自己也跟德昭說了,實在不行再將人送回來,就當是歷練吧。
……
再聽下去,年羹堯果然如預料中的提前兩年被任命為四川總督,而接任四川巡撫的蔡珽是皇阿瑪的心腹,也傾向自己,四川的布政使載鐸也是自己的門人……
他的唇角忍不住微微勾起,老十四,你的考驗還在後頭呢。
出師典禮極其隆重。
京城黃土墊道,香案遍佈,康熙親授十四阿哥胤禎天子劍、大將軍印信,奉節出京,提調古北口、綠營、江南大營各地十萬雄兵,向陝西集結,兵發青海,直討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