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

《》正文 斷案有才再獲陞遷 文 / 鳳初鳴

    迅速解決完別人折騰二十多天都解決不了的案件,賈環回宮交旨,午時還未到,交完差還趕得上吃午飯。

    楊彬奉命旁聽,把結果先告訴了皇帝。皇帝想了想,覺得如此斷案明顯不合法,但是合人情。於是問楊彬和心腹太監:「你們看呢?」

    楊彬說:「臣以為他要跟狄仁傑一樣找證據行推理,沒想到他只是簡單問了下經過就直接判被告無罪。雖不合法,卻是合理,因為無論被告有沒有撞人,判他敗訴都會讓人覺得助人會吃虧,從而敗壞世道風氣,所以沒必要找什麼證據,直接判被告無事最省事。」

    太監說得更簡單:「連當事人都服氣了,這判案結果自然是好的。」

    皇帝想想也是,連當事人都服了,還有什麼可糾結的,登時龍顏大悅,賜下一件孔雀裘,又命御膳房伺候賈環一桌午飯。

    「這麼多菜哪裡吃得完。」賈環把值班的同事們全招來一起吃御賜膳食,大家看他得皇帝寵信卻沒有一點炫耀的意思,再加上他短短一頓飯功夫解決別人一個月都解決不了的事,對他又敬又服。一幫人親切地邊吃邊聊。

    林彬覺得不順眼,沒人時對他說:「你到底是不是法制社會出來的人,怎麼可以這樣判決呢?」

    賈環無所謂地一笑:「如果法律不能讓人服氣,變通一下也沒什麼,再說,你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人治社會,人治為什麼能在中國實行幾千年,說明有它的好處,就是可以發揮斷案人的個人才幹,可以視當時情況做出最合乎人心的判決,什麼不好?」

    林彬還是不同意:「你這樣斷案違反法律,總之是不對的。」

    賈環也不想跟他鬥嘴皮,下了班把賜物拿回家先給老太太、老爺太太看了。這孔雀裘金翠輝煌,比前年賈母給寶玉的那件類似,面料更軟和更高級也更華麗。

    賈母摸了摸柔軟光滑的毛皮,問道:「你有沒有跟皇上說過什麼家事?」

    賈環摸不著頭腦,答道:「沒說什麼。」

    好像說過母親和姐姐絆嘴,這不算什麼事。

    一家人一起用過晚飯各自回房,賈母召來賈政王夫人商議:「皇上賜孔雀裘什麼意思?」

    賈政說:「當然是喜歡環兒了。」這已經是賈環第三次得到皇帝的賞賜了,當然是喜歡的意思。

    王夫人說:「環兒當差勤謹,再加上貴妃得皇上寵信,皇上愛烏及烏,所以有賞賜。」

    賈母畢竟年高,經的事多,看問題不看表面,沉思一會兒說:「可是你們見過有誰夏天送冬天的衣物?」

    「哦……」賈政和王夫人也沉思起來,皇帝就算喜歡賈環,宮裡的東西那麼多,賞什麼都可以,幹嘛非要賞孔雀裘,這是冬天的衣物,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是用不著的。

    賈環把孔雀裘拿回去給丫環們看了。蓮兒摸來摸去樂得合不上嘴:「原來這就是孔雀裘,我今兒算是見到了,不知道比起寶玉那件怎麼樣?」

    晴雯是縫過寶玉的孔雀裘的,拿著這件看了一下,說:「比寶玉那件毛鋒更長,更細軟。」

    彩雲說:「天兒越來越熱,東西雖好穿不著,還是好好收起來,當心別弄壞了。這種東西,怕是大半個京城的巧手藝人都沒見過。」

    紫晶是負責管理衣物的,鄭重把孔雀裘包好收起,又笑說:「弄壞了也不怕,幸好晴雯會縫。」

    丫頭們這麼一說提醒了賈環。眼看已到五月,天越來越熱,孔雀裘根本穿不著,皇帝這時賞下這東西是什麼意思呢?

    再想想賈母問的那句話,分明是懷疑他在皇帝跟前抱怨過什麼。

    難道皇帝知道他曾經抱怨過家里長輩把好東西只給寶玉不給他?

    他確實抱怨過「剛來的薛家的小姑娘都能得著老太太壓箱底的好東西,還唯恐寶玉不自在,又給了件更高級的孔雀裘,獨我連個正眼都沒有……」

    只是他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抱怨過衣裳的事,當然更不知道這話是怎麼七拐八拐到皇帝的耳朵裡。

    看來他身邊,或是賈府內部確實有皇帝的暗探,可能這樣的暗探每個勳貴權臣之家都有。那麼會是誰?

    賈環把院裡的女人挨個數過去,紫晶是老太太的人,秀珠是太太的人,彩雲是趙姨娘的人,晴雯是寶玉的人,秋露春雨是蕭景的人,玉蝶金燕是蕭晨的人,這些女子長在內宅,有的只是小女人的小心眼和小算計,使出來根本不夠瞧的,怎麼看也不像是訓練有素的暗衛。

    再看常隨的十三個小廝,暗衛有可能是其中一個,看來他以後說話行事要萬分小心才是。

    賈環鬱悶無比,以前被人無視固然不好受,現在被人盯著更不好受。

    因賈環斷案迅速,判決結果又讓人心服,辦事勤謹,皇帝又下了命令,命他去各部觀政學習,先到禮部任員外郎。

    員外郎是從五品,又升了一級,入仕途兩個月升了兩級,可算是殊遇。有眼光的官員可以看出,皇帝要為國儲才了,今年的新狀元已經得了皇帝的青眼,重用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賈環一下班就被一群不大小小的官圍著請赴宴,名堂多樣。還有送禮的,除了美女,送什麼的都有。

    賈環拿著禮單請貼考慮,以他現在的年齡和資歷,幾年內不大可能發揮什麼重要作用,皇帝這般調/教想必是準備把他磨煉好了給下一任皇帝使用,所以他不能明顯偏向哪位皇子,一定要表示對皇帝的絕對忠誠才可以把這信任保持下去。

    這麼多人向他示好該如何處理呢?

    在下決定之前,賈環先集思廣益,把這事告訴心腹小廝,命他們先提出看法,然後他再斟酌,一邊觀察他們的反應。

    錢槐先說:「爺不是說過,讀書就是為了想要做些事嗎?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收了人家的禮,以後做起事來難免束住手腳。將來被人說德行有虧,也不太好。」

    賈環覺得有道理,再看向祿兒,祿兒又說:「爺可以收下,如果不收會讓對方不安,有可能被孤立,爺是想做事的,想做事不能做孤臣。」

    「你說的也有道理。」賈環思考一番,決定從兩個建議中選取祿兒的意見。當領導的能從手下的建議中選擇最有利的也是一樣本事,他現在刻意鍛煉自己這種本事。

    至於收禮也只得收了,太貴重的不敢收,只收那些比較文雅的,如文具,書籍善本,玩器,花草之類比較風雅,又不是特別珍貴的東西。

    禮部,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管科舉,禮儀,祭祀。

    說白點,就是相當於文化教育部,外交部,造印局,翻譯館,國家天文台、民族事務管理處,服裝設計部什麼的。

    古代治國是以禮治國,國家政令無不一遵循一個「禮」字,而且國家官員大多由科舉考試來選拔,所以,禮部的重要性不用說了。凡是入閣為相的,必須擔任過禮部尚書,這是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因為宰相治國,必須要熟悉國家禮制才可以擔任。

    賈環初到重要部門打醬油,很是籌躇滿志,幾天後才領會到皇帝這麼安排的「苦心」。

    近來禮部上下為一件事頭疼不止,這件事在現代人眼裡看來根本不是事,為這事煩擾實在是可笑之極。

    因為皇帝同意了在沿海增開口岸,擴大出口來增加國家收入,海外的不列顛派遣使臣前來洽談通商事宜,並當面向中國皇帝遞交國書進貢禮物表達友好之意,這本來是促進中外交流的好事,偏那些死腦筋的道學先生事非多,認為使臣見皇帝應該行三跪九叩之禮,可是外國使臣死也不願意,結果雙方就禮儀問題僵持下來。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算是什麼屁事,根本就是中國官員沒事找事,違反國際慣例。

    部裡例會上,禮部尚書方國光先傳達了皇帝的意見,就是召見洋夷禮儀問題是有關國體的原則問題,對於原則問題是不能讓步的。然後滿含期待地看著賈環。

    賈環被他含情脈脈的眼光看得直起雞皮疙瘩,肚裡狠狠問候了皇帝祖宗八代,就知道把他調到部裡幹活沒好事,看樣子又要把這燙手的事塞給他辦了,誰讓他有個能幹的名聲呢?既然辦事就得把事辦了還要能落好,與其被領導硬派下來不得不接受,還不如主動承擔,最後能落個好。

    賈環一咬牙主動請命:「這件事下官願意為部裡分憂。」

    方尚書感動萬分:「果然小賈大人不怕辛苦,敢於任事,實在是國之棟樑……」省略讚美表揚鼓勵詞彙五百字。

    賈環被他的米湯灌得發暈,只得接下這難辦的任務。下了班把小弟們找來商量怎麼辦。

    同科的新進士在翰林院學習一年後才會以觀政為名回鄉,或是四處遊歷,所以大多還在京城,賈環以丁酉科魁首身份招人,很快就把這科精英召集起來大家想辦法。

    曾存仁先說:「我中華乃禮儀之邦,域外蠻夷來朝自然要服天朝教化。」

    賈環一翻白眼:「人家對自己的皇帝還不行大禮呢,怎麼可能對別的國主行大禮,我國的要求實屬過份。」

    何國維說:「他們對本國之君不行大禮那是蠻夷之邦不通禮數,來我中華自然要入鄉隨俗。」

    林彬說:「說實話,我國強行要求對方依中華禮法行禮是有些過份。」

    「是啊是啊。」賈環趕緊點頭,還是穿越人能想到一塊去。

    「但是……」林彬說,「既然中國是主權國家,那麼再可笑再過份的要求她也有權利提出來。」

    賈環囧翻,古代人老腦筋不懂國際慣例也罷了,你小子也是穿的,怎麼也說這話。不料林彬的發言一出來,其他人紛紛附合,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就是,讓中國方面讓步不大可能,只能想辦法讓洋夷方面讓步。

    散會之後,賈環私下裡埋怨林彬:「他們不懂國際慣例出罷了,你怎麼也不支持我?」

    林彬解釋:「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國際慣例,滿腦子只有中國獨大,所以我們只能遷就這個時代的主流看法。」

    賈環無奈:「好,你說得也有道理,我以為你想投靠裕王。」

    「就算投靠裕王也沒什麼,你知道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公了糾和小白的故事?」

    賈環當然知道這個典故,春秋時期,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王位,管仲和鮑叔牙是摯友,相約各自輔佐一人,將來不管誰勝出,勝利一方都可以保住另一方。這絕對是雙保險的好法子。

    林彬說:「先前我是這麼想,可是一看裕王所為,分明就跟清朝的八阿哥沒兩樣,一味示恩擴權,博個禮賢下士的名,朝野為之傾心,這樣豈不招君主之忌,況且他的才幹還不如八阿哥呢。還是那個悶騷蕭景更得君心,所以,我認為裕王必敗,你我不用傚法管鮑弄什麼雙保險了。」

    「你說的是,可是蕭景別的都好,就是沒兒子,這真是要命的弱點,所以我們不可輕敵,你還是去投靠蕭晨。想法取得他的信任,萬一有什麼大事,也好給我通個氣。」

    兩人定下計劃,分別輔佐兩位皇子,以便將來一方落敗時,他們都可以保住性命。

    意外的事發生了,皇帝又下旨派了個特派員來負責處理這事,當這人出現在禮部大堂,所有人驚住了,居然是……

    「怎麼是你?」賈環大叫起來,看看周圍驚訝的面孔,趕緊低聲說:「王爺對此事有何指示?」

    「咳……」蕭景拿腔作勢,「本王奉旨來監督禮部辦理與洋夷交涉之事,這件事能有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最好,如果不能……」

    如果不能有個圓滿的結果,你在皇帝和百官心目中的能幹形象會大打折扣,蕭景用期盼和擔憂的眼光望過去。

    賈環忽然明白了,蕭景以親王之尊和洋夷周旋是很跌份的事,至少在那些衛道士眼裡是大失體統的,他主動接下這差事,這樣做只是為了幫他承擔責任。

    因為這件事辦起來極難,幾乎不可能有雙方都滿意的結果,賈環頂著連中三元的光環辦這事,辦好了受朝野讚譽,辦不好則會搞個灰頭土臉,所以蕭景請旨接下這任務,以防他萬一弄不成事,替他把責任扛下來,保他狀元的光環不失色。

    賈環明白他沒有說出口的深意,心裡很感動,卻不贊成這麼做。蕭景身份尊貴,和洋人打交道在士大夫眼裡是有**份的,如果這次任務失敗,他的名聲會大受損害。

    蕭景知道他不贊成,摒退所有人,說出自己的主意,他接下這事,除了保護賈環在失敗時可能受到的打擊,還有就是助他一臂之力。

    「你打算怎麼助我?」賈環問他。

    「由我來負責接待洋夷之事可以顯出朝廷重視禮遇之意,該夷覺得被重視,你去談判時也少些阻力。其次,你去跟洋夷談判,能讓他們同意我國要求最好,萬一不行,你把我拿出去,告訴他們,由我代替皇上接受國書。」

    賈環明白了蕭景的計劃,兩人又商量了細節。

    「洋人那邊我去談判,請王爺做做那些朝中清流的工作,讓他們不要在禮節上固執己見,畢竟現在國庫缺錢,通商貿易最重要。」

    賈環為了蕭景的名聲,不想讓他和洋人直接交涉,蕭景明白他的苦心,兩人很快就分工問題達成一致意見。

    臨走賈環又轉身說:「最後,我還有一句話,想了想,還是決定說出來。」

    「你還有什麼要說的?」蕭景含情脈脈地含著期待看過去,眼睛閃閃發亮。

    賈環補充:「你不要叫人家是『該夷』,太難聽了。」

    蕭景臉發青:「難道你對我沒有飽含感情的話可說?」

    賈環乾笑:「現在談的是公事,不是談感情的時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