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重生到原始部落

正文 第九章 狗尾巴草 文 / 有陶氏

    晚餐的時候,石齊向大家介紹了我們部落的新成員,幾個單身的小伙子頓時眉飛色舞,藉著各種機會在兩個姑娘面前晃來晃去。可是新來的兩個「女婿」卻有些害羞,低著頭坐在角落裡面,只顧對付手裡的烤肉,對部落美女們拋來的媚眼視而不見。真真做到了木不斜視,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坐懷不亂。

    吃完晚飯,石齊把兩個媚眼拋得最多的美女叫過來,低聲吩咐了幾句,兩位美女興奮的跑過去,拉著快坐成化石的「女婿」回到自己「家」。沒有拜天地,沒有交杯酒,直奔主題,真是乾淨利落啊。部落裡的幾個小伙子一看都急了,圍上石齊唧唧喳喳鬧個不休,最後兩個年紀比較大的帥哥興高采烈的從人群中擠出來,剩下一群垂頭喪氣的鬱悶男人在那長吁短歎。

    第二天,木托就叫上兩個上門女婿跟大家一塊出去,整齊的制服,還有人手一把的弓箭,都讓手足無措的兩個人更加突兀,茫然的跟著隊伍出發了。而兩個新媳婦則被石齊安排留在山洞裡照看小孩,現在部落的兒童達到了驚人的四十三個,吵鬧起來都要把山洞掀塌。光是吃喝拉撒都讓人頭暈。

    隨著部落人口的增多,山洞裡面漸漸的變得有些擁擠,看來擴大居住面積的問題要馬上解決了。我走到石齊身邊,拉了拉他的衣服,石齊放下是手中製作的羽箭,跟我走到洞口。

    山洞外是一大片山坡,坡腳有一條二十多米寬的小河,左側和背面都是陡峭的山脊,只要在西面築起一道牆,整個山坡就變成了相對密閉的環境。雖然沒解決居住問題,但是洞外的山坡,無疑變成了完全的活動場地,大家就不用每天都憋在山洞裡了,甚至飼養場也能重建起來。

    不過築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是最簡單的土牆或者木欄,沒有工具,工程量都過於龐大。我指著西面的森林邊緣,對石齊比畫著,石齊聽著聽著眼睛就亮起來。

    當天石齊就給採集隊分配了新的任務,每天回來的時候順便帶一些籐條,最好是連根挖回來。然後每天下午,石齊就帶著大家把籐條栽種到森林邊緣的樹下,拉著籐條纏到樹幹上,繞成一米五左右的高度,石齊看著漸漸成了規模的網牆,又突發靈感,囑咐大家只用帶刺的籐條,以至於每個人手上和胳膊上都是傷痕纍纍,不過大家想到上次來襲的狼群,全都幹勁十足,不到十天的工夫,籐網就纏滿了整個邊緣,一米多高緊密的籐網,足以抵擋野獸,至於敵人,目前考慮不到那麼遠了,起碼距我所知附近的部落,都是「愛好和平」的。

    大門的問題就更好解決了,我比畫著告訴石齊在相隔幾米的兩棵樹上釘進幾顆削尖的了木條,掛上一張籐網,進出的時候取下籐網就可以了,野獸應該沒有聰明到掌握這種開門方式。雖然麻煩了一點,不過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嘛。

    我終於又可以躺在山坡上曬太陽了,關在洞裡一個多月,都覺得影響了我的發育,一群小p孩在我提議,石齊發佈的「命令」下每天漫山坡的捉蟋蟀螞蚱,為飼養場準備飼料,飼養場是在前幾天重建完成的,狩獵隊辛苦了好些天,終於抓回來幾百隻野雞,三十多頭山羊,還有幾十隻兔子,這些都是受了箭傷卻命大沒有掛掉,抬回山洞之後都被石齊沒收,關到了石圈裡,重傷不治的就去了它們應該去的歸宿,命大的就能多看幾天太陽……

    不過相對於這個成果,我有更令人驚喜的發現,婦女們採回來的籐網上掛著很多枯草樹葉,我「視察」的時候居然在「工地」上發現幾株禾本科植物,像狗尾巴草一樣,不過卻結著米粒大的果實,我取下兩顆扔到嘴裡,嚼了下,發現澱粉含量相當高。雖然我四體不勤,分不清楚這個到底是稻還是栗,但肯定的是著個東西能煮出香噴噴的米飯。我流著口水把「狗尾巴草」遞到石齊手中,告訴他我要這種草,越多越好。勤勞的採集隊剛剛應付完徭役,又要面對新的任務。不過我想,要是這個東西真的是五穀之一的話,那麼最多兩年時間,採集隊就不用辛苦的爬樹採果子了。

    一天時間,採集回來的狗尾巴草就堆了半人高的一堆,看來野生的分佈很廣,不用擔心種子問題了。第二天上午,趁著所有人都在山坡上放風,我拉著石齊煮出了第一筒竹筒飯,把脫下來的果實堆到低窪的石坑裡面,用石頭砸了半天才脫掉殼。煮出來的飯米粒發黃,口感也很粗糙,不過從石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明年部落的主食,就是它了。

    我和石齊決定暫時隱瞞這個秘密,直到採集回來的種子裝滿了十幾個皮囊,而採集隊堅決貫徹了越多越好這個指導方針,源源不斷的狗尾巴草在山洞裡堆成了小山一樣,石齊和我商量著才把米飯這個東西展示出來,香氣撲鼻的竹筒飯,輕易的征服了大家的胃,就更第一次的小雞燉蘑菇一樣,湖吃海喝,米飯的香氣在洞裡瀰漫了幾個小時,直到所有人都撐得走不動了為止。

    不過消耗也是驚人的,小山一樣的谷堆,消失了三分之一,脫下來的麩糠就餵飽了所有的野雞而且還有剩餘,讓野雞也第一次體會到小康的生活水平。

    打飽嗝的聲音彷彿傳染一般的響徹整個山洞。

    採集隊完全放棄了本職工作,效率極高的帶回數不清的狗尾巴草,攤到洞外曬乾以後,堆滿了山洞的一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