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太后,別來無恙

正文 第102章 山雨 文 / 燕眉

    趙國尚武,實際是個民風很剽悍的國家,但民風剽悍和好戰是兩碼事,再喜歡打仗的人也是有限度的,一場戰爭會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這些都是國家出錢,貴族們倒也不擔心,他們最怕的是消耗的人力。

    這些年,趙國為培養一個能征善戰的軍隊從全國抽調了大量的青壯年勞力,很多都是從貴族的封地裡徵調的,這直接導致大量農桑耕種只能由一些老幼婦孺來完成,大大降低了這些封地的產出,也就等於是減少了貴族們的收益。而且戰爭實在是燒錢,國庫空了國君就會徵稅,不少貴族都被多征了稅賦,誰能情願?

    其實戰爭並非沒有獲益,但戰爭中獲得的無非是人、錢、土地,人和錢物自然入了趙王的口袋,而土地則成為為趙王效力的士兵們最大的激勵,許多人在戰爭後受到封賞,一躍成為地主,土地多了自然而然就從一個庶民成長為國家的新興貴族,而他們必然選擇效忠趙王,與生來就高人一等卻在吃老本的舊貴族根本不是一路人。

    無利不起早,打仗既然無利可圖,貴族們自然不願意耗費精力支援國家這種向外擴張的行為,因為趙國佔領的土地越多,地主和新興貴族就越多,趙王的勢力就越大,而相應的,舊貴族的力量就顯得越來越沒落。

    遏止戰爭,阻止新貴族的崛起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大殿裡一片寂靜,李允說出了大家的心聲,於是所有貴族都眼巴巴地看著趙義,希望他能夠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

    趙義笑了,趙國的衛國之戰被說成了四處引敵,邯鄲一戰,秦燕兩國幾乎是打到了趙國的家門口,若非百姓奮起反抗、上下一心,太后率領麾下將士力挽狂瀾,趙國早就覆滅了。當時這些食君之祿本該為君分憂的貴族們反而收拾了家當、清點了私人武裝想要逃跑,只是懾於太后身邊的狼軍最後不得不投入了戰鬥,十幾二十年過去了,他們真以為當初的事情已經沒人知道了嗎?趙國之所以能有今日這般的大國地位,可以說是全憑了當權者的正確抉擇、用人得當,和舊貴族沒有半點關係,李允這番話卻是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好似因為有了貴族們的齊心協力才使得趙國有了今天的地位。

    趙義在心裡皺著眉,貴族們將土地的減產歸咎於他連年興兵,又罔顧如今普通百姓日漸改善的生活,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再以百姓的名義指責他。趙義心中冷笑,這些人真是狗急跳牆到連事實都不顧了嗎?與楚國興兵雖是一統中原的必要步驟,但也是楚國先挑起的事端,這些人竟然毫不顧忌楚國的野心和趙國的危險,只是因為自己日子有些不如從前,便要國君休兵,何等短視!怨不得太后打壓他們,也難怪他們日漸沒落。

    貴族們見趙義微笑,不知是何意,心中有些惴惴。李允偷偷打量了一番,覺得趙義的笑容不像是生氣的樣子,頓時放心下來,但轉念一想,不知自己為何會有後怕的感覺,他可是有十足底氣的,身後這些貴族都是他的後盾,趙義可以不尊重他,但卻不能忽視整個階層的力量。

    正如李允所料,趙義是有顧忌的,所以他的笑容看起來還是和藹可親的,面對李允不客氣的提問他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克制:「愛卿之言有理,是寡人疏忽了。」

    態度還是不錯的,李允略滿意,但還是追問了一句:「眼下秋收在即,不知大王可會興兵伐楚?」

    趙義斬釘截鐵道:「只要楚軍不再進犯我國,寡人自然不會興兵討伐。」

    真是個痛快人,雖然給出兵設定了前提,但眼下趙國強盛而楚國勢弱,誰會傻到沒事去招惹一個強敵?何況楚國年初剛剛吃了敗仗,李允自信,只要楚王沒有腦殘,是絕對不會主動來撩趙國這根虎鬚的,

    「大王英明。」既然滿足了自己的要求,得到了趙王的承諾,那麼不妨拍拍馬屁。趙義笑得很謙和,本來就俊朗的容貌加上此時的神態,就像人們常說的如玉君子一般,不少貴族為他的風采所傾倒,一時間都覺得趙王實在是太通情達理了,這麼好說話大家就該早點提要求的,何必等到今天又如此興師動眾、大費周章。李允摩拳擦掌,他這次來覲見是有兩件事要諫議。第一件就是剛剛所說的休兵,說實話,他實際是做好了趙義拒絕的心理準備的,同時談判策略上他也有安排,兩個提議,趙義如果拒絕了第一條,那麼就很難有理由再拒絕貴族們的第二項提議,這樣第二項提議很有可能就會被趙義採納。畢竟你拒絕了第一個,那麼總要給大家一個面子。

    現在趙義對於休兵的提議一口答應,李允雖然高興,但也不由得為第二個提議感到心虛。

    「大王,您繼位已有廿年,至今只有媛一名長女……」李允說到這頓了頓,順勢觀察了一下趙義的神色,看來還算平靜,於是他繼續道:「雖說大王年富力強,後宮誕下子嗣乃是遲早的事,但太子之位空懸已久,此事牽涉國本,國本不穩則民心不穩、社稷不穩。還望大王以大局為重,早日立儲。」

    一旁又有人應和道:「大王有兩名幼弟,都是先王血脈,現都已成年,多年來在楚魏兩國出質,臣聽聞很有德行,可堪大任,大王可在他們中挑選一個,立為儲君。」

    大臣們說得熱鬧,趙義始終沒表態,李允見他不如剛才爽快答應,知道他有顧慮,自己也能理解,誰不想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啊,可您這不沒兒子麼。就因為趙義沒有子嗣,貴族們都有不少動了心思,和身在國外的兩個王子來往密切,就是等著萬一趙義死後這兩人當中的一人繼位,大家現在套個近乎,好留個香火情。

    其實這也不是貴族們第一次提立儲君的事情了,為了免去趙義的後顧之憂,李允表示,立儲只是為了平定人心,一旦趙義生了兒子立刻改過來。

    趙義面對著一群資格老、勢力大的貴族們沒有當面說出一個「不」字,點點頭表示會考慮,而且會盡快給大家一個答覆。貴族們雖然不是很滿意這個結果,但努力了這麼多回總算見著趙王鬆口了,大家也都還算識相,沒有逼著趙義當場就把這事定下來。

    後背傳來一聲女人的冷笑,雖然聲音極輕,但聽在趙義的耳朵裡總是覺得略有些尷尬和刺耳,這個女人心裡估計又在嘲笑他的忍讓與妥協了。趙義半是無奈,脊背硬了硬,只當做沒聽見,抬眼見面前眾人心情都算不錯,覺得是時候該給他們潑點冷水了。

    「眾位卿家此次不遠千里來到邯鄲勸諫寡人,實在是忠心仁義之舉,寡人早就應該接見諸位,之所以遲遲未能召見,實不相瞞,只因寡人在城外遇刺。」

    這一句話讓整個大殿瞬間炸開了鍋,貴族們不計形象,有倒吸冷氣的,有不敢置信的,大家議論紛紛。但趙義言辭懇切,眾人只得又將他上下打量,看看他有沒缺少什麼零部件。好在趙義氣色不錯,方才也沒人覺察他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大家覺得想必是沒受什麼傷。只是有些腦袋聰明的,不免聯想起之前趙郝闖宮時說趙義已經遇刺身亡的話,私下覺得此事絕非表面看來的如此簡單。

    「是何人大膽敢行刺大王?!」李允立刻義正詞嚴道,國君遇刺實在是大事,稍不留神國家將陷入動盪,雖然趙郝曾與他密謀廢掉趙義,扶植趙良,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二人都還沒有動手的打算,怎麼趙王突然就遇刺了?難道趙郝先動的手?可怎麼沒跟他打聲招呼?趙王剛一遇刺他就率領貴族們商議立儲,會不會讓趙王對他們有所懷疑?

    李允來不及細想了,他關心地問道:「逆賊可曾抓住?大王可曾受傷?」

    趙義笑道:「勞愛卿掛心,寡人有先王庇佑,逆賊的箭矢並未傷及寡人分毫,至於逆賊,倒是留了兩個活口。」

    李允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不知為什麼,越來越覺得這樁事恐怕與趙郝脫不了干係。該死的,不是說好按兵不動的嗎,若壞了事,連累我一大家子該如何是好!

    趙義看著李允微變的臉色道:「此二人供述說他們是受了朝中大臣的指使,想要刺殺寡人,另立新君。」聽到這李允汗都出來了,其他貴族也是大驚失色,這是要變天的節奏啊?好在趙義很快說了個「但是」,李允感覺自己的心就像是上天入地一般起起伏伏,鼻尖的汗也根本控制不住地往外冒。

    「但是……寡人怎麼會輕易聽信他們的片面之詞。」

    李允點頭道:「大王說的是,我國向來君臣一心,怎麼會有大臣買賊刺君這種不忠之事呢,多半是有人污蔑,其心險惡,大王當用心防備。」

    作者有話要說:過年之後第一更,沒想到來的這麼晚==,實在是下筆沒感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