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龍的訴說

《》正文 第八節王學 文 / 天堂向左邊

    郭仁,不是果仁啊。(本章由轉載發佈)字良山。乃是一個王學之人。

    什麼,你問王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大條了。不,應當說是問得好。羅承續沒有來到這個時代之前也沒有聽過王學是什麼。因為之後的那個便子朝希望全中國的人都當奴才,所以把這個時代裡所有進步思想的書籍都燒掉了,以致於中國人想要研究自己的思想大家居然要從日本「進口」他的著作。再加歷史書好像也不喜歡這樣走在時代之前的思想巨人(不知道後世編歷史書的人都在幹什麼),所以後人不知道也不奇怪了。

    但是(此二字請重重發音)。王學……確確實實是很nb地一個東東。nb到什麼程度呢。nb到在大明朝你只要想成為一代學問大家的話首先要研究一種叫心學的學問,而王學就是心學。只有研究了這個之後你才有了成為一個學問大家的基礎。在明代王學與儒學的知名程度一樣。ok,那麼我們就來瞭解一下王學好了。但是研究王學之前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下王陽明本人好了。

    羅承續以前看過這樣一些話: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為傑出的只有兩個半人!

    這兩個半人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加上曾國藩(半個)。

    也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人可以稱為聖人!

    這兩個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

    還有人說:中國歷史之中,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

    這三人分別是:,一是諸葛亮,一是王陽明、一是當代的**!

    明史曾說:「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也就是說:明朝以前,既是文人、又善於用兵的,沒有超過王明陽的。

    也有人說:日本能迅速竄升與歐美列強分庭抗禮,這一切都歸功於明治維新的成功。但是明治維新能夠成功,究其原因根本不是因為日帝明治的政治手腕有多少過人之處,也不是因為德川家族無能,而完全是因為日本人充分傚法了王陽明,在日本,陽明學一度被奉為「顯學」,對其革新運動起過重大的推動作用,以至成為明治維新的最重要精神武器。

    日本維新派中有一個大名鼎鼎,打敗過大清的北洋艦隊、擊敗過俄國海軍,創造過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在世界上享有「東方納爾遜」之譽,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軍國主義的「軍神」的常勝將軍。

    他就是……東鄉平八郎。

    而這位號稱軍神的大將,卻總把一方印章佩在身邊,上面刻著七個字:「一生低首拜陽明」。中國明朝的一名文官,讓東鄉平八郎佩服的五體投地!

    或許會有人認為作為一個小日本佩服中國文化是正常現象的話,那好請看一看後世的的人材們對於王陽明的崇敬吧。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對王陽明的推崇不乏其人:

    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到維新派主要人物梁啟超,國學大師胡適、再到早年的**領導人陳獨秀,以及**,對王陽明先生,都是十分敬佩的。

    比如,梁啟超先生便著有《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啟超思想受傳統儒學「陸王心學」特別是王陽明學說的影響極大。在他看來,只有「心」才是實有的,他說:「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虛紀,惟心所造之境為真實。」

    《自由書·惟心》又說:「人世間一切之境界,無非人心所自造」

    《新民說·論尚武》:「思想者,事實之母」這顯然是王陽明「心外無事」、「心外無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陳獨秀也寫下《王陽明先生訓蒙大意的解釋》一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因受「知行合一」學說影響,毅然改名陶行知。

    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陽明的崇拜者,著有《偉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陽明》和《王陽明禮讚》等文。

    另據王元化先生的說法,早年**的很多思想本來是跟王陽明比較接近的。他年輕時曾服膺王陽明。**自傳中曾經提過,他年輕時是王陽明的崇拜者,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有感,寫過一篇滿分的作文《心之力》。**年輕時代,與曾任**中央宣傳部長的羅章龍是好朋友,寫過一首《送縱宇一郎東行東行》的古詩:

    雲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鍾此。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詩中「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是對王陽明《心學》發自內心的讚美,「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是對王陽明後無來者的感歎。

    **一生的對手蔣介石,同樣、是王陽明的崇拜者!

    首先、蔣介石的名字與《周易》和王陽明的《傳習錄》有關:

    《周易》,《豫》卦六二爻辭本義曰:「中正自守,其介如石」,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蔣公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的。

    在中國古代思想家學問家中,蔣介石最敬佩王守仁(陽明)和曾國藩二人。蔣經國從蘇俄回國後,蔣介石要他讀曾文正公家書和王陽明全集。蔣介石尊崇王陽明的哲學「立誠」和「知行合一」的觀點,教育蔣經國將學習的心得融於日常生活之中,求得潛移默化,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能力。

    在蔣介石的訓導下,蔣經國對王陽明也非常崇敬。他將王陽明的思想精神歸結為兩點:一是「誠」,所謂誠,就是「要有純潔的清白和懇切的念頭」;一是「知行合一」,「王陽明先生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而且能將學問實用實行」。

    蔣經國也要求其部下以王陽明與蔣介石並列為最值得尊崇的導師,1945年時他說:「我們要做總裁的信徒,為陽明的學生。」

    蔣介石到晚年還教導蔣經國,要重視陸(九淵)王(陽明)心學,重視王陽明的學說,蔣經國59歲時,蔣介石專門給他寫了一文,其中闡釋王氏心學說:「余所重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即出於陸象山簡易之法,教人以發明其本心為始事。此心有立,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也。」

    蔣介石對陸王《心學》之重視如此。

    而提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的黃宗羲也是王學的弟子。

    後世有許多城市都有一條路,叫陽明路。這條路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王陽明而命名的。可見這個王陽名有多nb,要知道名字能夠與路連繫在一起的人十之**是象孫中山、鄧小平這樣的nb到不行的人物的權力。而我們的王大哥在五百年前就有這樣的權力。還用得著再介紹他的偉大嗎,我想不用了。因為再說下去百萬字也不足以表現王陽明的偉大。牛頓說過: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羅承續認為王陽明之偉大在於——他站在了無數偉人的前面。

    但是這樣的一個偉人都不足以形容的人物居然沒有一個「名導」會想過給他拍一部影片。歷史書也不想對他多作介紹,以至於羅承續這樣的老百姓居然完全不知道這樣的一個人物的存在,這是中國教育的失敗還是羅承續本人的失敗。

    王陽明姓王,初名雲,後祖父改其名為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先祖書香傳家,父王華仕三朝,為孝宗御進講。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卒於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享年五十七歲。生前曾築室於陽明洞,故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十二歲,陽明就塾師,性格豪邁不拘,曾言:「讀書為學聖賢」。十三歲母喪。十八歲謁理學家婁諒(號一齋),聽講朱子格物之學,後連格竹七晝夜無所獲,遂轉而學辭章之學。二十二歲應會試名落孫山,至二十八歲才舉進士。

    在此期間,陽明廣閱書籍,讀兵法,也研究道教養生之學,面對為考試而讀書的處境,遂有遺世入山之意,然轉念一想,人本是父母所生,大道是不能離開社會人群的,遂重回儒家。三十四歲講身心之學,開始招收門人。

    三十五歲,因見朝廷為宦者劉瑾把持,明武宗沉迷於享樂,故上疏直言,而下詔獄,謫貴州龍場驛驛丞。

    三十七歲,赴謫至貴州龍場。悟得格物致知的道理。這乃是陽明心學的開端,從此他與朱學分了家,而走向了主觀論。

    三十八歲,主講於貴陽書院。開始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

    三十九歲,升盧陵縣知縣。

    四十三歲,揭出存天理,去人欲之標語。

    四十七歲,刻古文大學,及朱子晚年定論。修建濂溪書院。同年,門人薛侃刻傳習錄。

    四十八歲,陽明奉旨平寧王宸濠之亂,受宦官挑撥,被誣謀反。

    五十歲,在江西南昌始揭致良知三字。從這時起,陽明哲學思想完全成熟,而且定型。此成熟的思想比以前更為簡約。

    五十三歲,門人南大吉續刻傳習錄。

    五十六歲,鄒守益刻文錄。

    五十七歲,扶病剿亂,病死歸途,卒於南安。

    此人一生充滿著傳奇,但是卻依然被中國的名導們無視。這不奇怪,因為他的層次太高了。一般人等難以理解他的層次。不過他卻是做了一些充滿傳奇的事情。比如領過兵,打過仗。寫過詩歌,出過書。開過學校,當過校長。而他最為nb的就是提出了後世著名的陽明心學。就連大名頂頂的除階都是他的學生(未直接見過面)。如果要羅承續評出大明朝十大最有價值人物的話,那王陽明先生一定是其中的第一人。

    也許很多人不會同意,比如有許多人覺得張居正是大明最有價值的人。也有人覺得是戚繼光。還有人會覺得是朱重八大大。但是羅承續覺得此人非王陽明不可。因為他在那個時代裡讓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除去了儒家思想之外其實也還可以有其他的信仰的。

    只是這一點,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大明第一有價值的人。

    後世許多人都知道解放思想的價值。儒學之所以在中國盛行了二千年,並不是它真的很偉大,偉大到讓人崇拜二千年之久。而是因為它最利於統治階級管理,再加上象朱熹這樣的偽君子還有意的歪曲了這統制工具。使之更加的愚民,更加有利於壓迫老百姓。所以儒學才會盛行兩千年之久,為眾多帝國所垂青。但是我們要看到,如同在一片黑暗之中突然一個人點起了一點光明。那麼這光明的價值幾何呢?要知道王陽明先生可是一個五百年前的封建士大夫啊。就是這樣一個人差一點打破了存在了二千年的儒家思想獨步天下的局面。所以解放了思想的王陽明遠比只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張居正偉大。就更別談只會打仗的戚繼光了和封建王朝的建立者之一的朱重八大大了。王陽明完全可以稱為五百年前中國的馬克思。而馬克思與牛頓一樣都是站在了眾多偉人的肩膀上的,而王陽明一如我所言,他站在了無數偉人的前面。

    陽明心學的起點是「龍場悟道」,它奠定了王學的基石,並構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論框架。倘若不經此「大徹大悟」,王學恐怕很難臻於爐火純青的境界。長期以來,「龍場悟道」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彷彿是在一夜之間,恍然大悟,而忽略了以前的許多坎坷經歷、哲學思考及其理論對辯。王陽明學說,並非產生於他那「水鄉澤國」的故鄉,而是產生在窮鄉僻壤的龍場。這是偶然中的必然,它與王陽明當時的處境和寂然心態有極大關係,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迸發出來的思想之火。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學之人講究良知、責任等。並且不太居泥於儒家思想。王學之人的思想更為開擴。後來的李蟄更是提出自由、民主這些後世叫到爛掉的東西。可見王學是一種在大明朝特定的開放的環境中才能夠存在和存活的東西。也是近代思想開放的一種啟蒙的思想。雖然它依然有著巨大的不足。但是要知道這是在明朝這樣一個封建的時代裡的產物。這就非常的不容易了。大家有見過便子朝裡有人敢叫自由、民主嗎?

    所以當羅承續第一次接觸到王學時也非常的好奇。加上他是後世之人,所以能夠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快的接受王學。王學給於他的感受是深刻的,是驚訝的,是無以輪比的。王學彷彿為羅承續打開了一扇窗口一般,一個前一世從來沒有研究過思想這種高深學習的青年一下子彷彿跳進了一個滿是新鮮進步的思想的大池塘裡。而羅承續則像是一塊海棉一樣的不斷的吸取著其中的營養。羅承續實在不斷相信一個封建萬惡的舊社會裡居然會有一個如同王陽明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專,無所不想(這三個無所沒有倒,有意這樣安排)的天材。而這個人的思想之進步也是讓他驚訝的。

    當郭夫子給羅承續看那本《五經臆說》的時候,他很難想像一個封建的士大夫居然向著儒家的「聖典」的朱程理學發動最猛列的攻擊。這種返璞歸真的人間至理與後世民主(美國對外的民主是虛偽的民主,政治的工具)的思想實質是多麼的接近。

    但羅承續發現陽明學說絕不是那種依靠著批評「聖典」來搏個出名的偽學。陽明心學是王陽明在在繼承思孟學派的「盡心」、「良知」和陸九淵的「心即理」等學說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種超感性的先驗範疇的「理」為本體學說之上創立的。也就是說陽明心學實際上是一種將拿來主義發揮到了極致的綜合學科。其殷多種學科當中的好的地方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所以羅承續做為一個後人更能夠感到了王陽明那種發現了真理並且敢於出來說話的勇氣而感到深深的佩服。因為他所面對的不但只是那些萬世腐儒們的攻擊,還有可能讓帝王對於他的學說的恐懼。

    因為在王守仁看來,「良知」是人生、社會、歷史的統一體。「致良知」凝聚著他的審美方式對歷史使命、社會責任、人生價值的認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與過、榮與辱、達與窮之中細細品味人生,體驗生命意義的理論昇華。用生命體驗人生意義是王守仁體驗美學的最高境界,也是審美體驗的核心。這樣的思想就是要求個人必需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而非只是專注于于王學經典的學習。實際上這是一種通過思考而達到一種超然境界的思想,如同道學裡的得道一樣。但是其中吸引羅承續的正是其對思想的解放。後世歐洲為何能夠強大達到二百多年之久。不過是思想解放而以,人民的生產力、創造力被完全的解放。而不是象中國一樣被萬惡的統治者們牢牢的固定在土地上。沒有思想、沒有反抗、沒有創造,如同行屍走肉的般的生活,也難怪便子朝會有如此多的「大煙民」。這樣反動的統治使得人們失去的生存的希望,如何會不去尋找那些能夠讓他們致少在短時間裡忘記了人生的「大煙」呢。因為他們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比大煙還要痛苦。

    在瞭解了王學之後羅承續就以無經論比的熱情投入到了學習的過程當中。然後再結合自己後世的知識來進行反思。結果總是能夠輕易的將郭夫子問得啞口無言。直歎一代天材出世了,因此郭夫子對於羅承續的教育更是以啟發為主。

    而寧波雖然不小,也不像後世的城市那麼大。而王陽明又是寧波人,自然寧波人對於王學是非常的尊重的。所以郭夫子在寧波也還算有點名氣,時不時的與王學門人提起這個羅承續,長音一長自然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畢近這個時代裡讀書人本就引人注目(讀書讀得好的小孩子與後世超女一樣有名)。而天材就如同現代的天皇巨星一樣的稀少。所以兩年的時間不但寧波城裡人人都知道羅家確實有個天材兒童,就連杭州府裡許多人都知道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