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錦衣門第

《》章 節目錄 第五章 穿越夫妻 文 / 白容華

    信是打京師來的,卻並非出自延慶侯府,而是顧夫人的娘家何府。

    顧正的大舅子何伯鴻特地來書,道何老夫人已纏綿病榻兩月有餘,終日叨念著愛女青蔓,請幼妹帶外甥和外甥女回京相陪。

    青蔓,即是顧夫人的閨名。

    何老夫人生平無子,僅有三女。

    長女何青芝嫁與英國公爺的第二子李生,次女何青芍幼年夭折。何青蔓便是她最小的女兒,亦是最疼愛的,但遠在外地,聚少離多。

    何府的家主何伯鴻是自小養在她身邊的庶子,雖也視如己出,但終歸親疏有別。

    人在病榻,思親越濃,生怕留下晚年遺憾。

    看了來信,顧夫人何氏將信紙往旁邊一放,抬眸苦惱的對丈夫問道:「你說怎麼辦?」

    顧正負手立在堂中,來回踱了幾步。

    須臾,他駐足開口:「能怎麼辦?趕緊讓人收拾東西,你去通知南華和綺年準備回京看他們外祖母去。」

    語氣彆扭,飽含不捨。

    何氏即從位上站了起來,笑著走近對方,不確定的輕柔問道:「真去啊?」

    「不然呢,咱們佔了這對夫妻的身份,總要替他們盡職不是?」

    顧正摟著妻子回到位上,讓對方就坐在自己腿上,親近道:「青蔓,就算咱不在古代,但百事孝為先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你我上輩子只知曉奮鬥事業,卻不妨冷落了家人,岳父過世前你我身在美國,連他最後一眼都沒見著,後來內疚了多少年?

    我如今算是真的徹底明白,什麼地位財富都是過眼雲煙,瞧最後一場車禍,什麼都沒了。」

    前世時,他們在文明時代裡本就是一對夫妻。

    顧正出身豪門,何青蔓亦是上流名媛,不同於普通的家族聯姻,兩人自由戀愛成婚。

    顧家是當地望族,在官商軍三界都有不小的勢力。

    然豪門規矩多,哪怕顧正名下有不少豪宅,他們夫妻卻無法像普通夫婦般在外過三口之家,而是和家中長輩與異母兄弟妯娌住在同個屋簷下。

    顧正的父親風流在外,有很多情婦,而他又是個絕對專權的統治者,將私生子都接到了家中。

    所謂家大業大競爭大,生存的環境變得複雜莫測,無論是在家還是公司,都讓他們覺得疲憊,得不到絲毫鬆懈。

    社會,永遠都是強勝劣汰的準則。

    何青蔓大學時主修金融會計,進了顧家後表面上做了標準少奶奶,私下卻總幫著丈夫處理公司財務。

    顧正在外有成立屬於自己的公司企業,涉及行業頗多。

    印象中,兩人的生活永遠都很忙碌。

    由於壓力,又因為都還年輕並不曾將生孩子這事放在心上,故而哪怕家中長輩格外施壓,他們只等到了婚後第三年,何青蔓才有了身孕。

    懷胎十月,是個女孩。

    那樣的家族,生了女兒自然不得婆婆喜歡。

    而顧正平時抽身乏術,何青蔓亦總藉著和閨蜜逛街打牌為由,在外偷偷幫助丈夫的事業,將女兒則交給了家中傭人和保姆照顧。

    孩子三歲時,意外離世。

    有些道理,總得在悲劇發生後方能明白。

    女兒的死,對顧正與何青蔓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亦是兩人命運的轉折點。

    再後來,他們漸漸改變了生活態度,不再只懂得追名逐利,會將時間分給彼此,偶爾亦會外出旅遊,享受生活樂趣。

    夫妻間的話題不再局限於事業,彼此的感情好似又恢復到了大學時代。

    唯一覺得對不住的,便是那個早早離世的女兒。

    如若他們多有幾分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就不會發生那樣的事。

    沒多久,顧正與何青蔓生了個兒子,家庭幸福。

    顧家那些兄弟的逐鹿中,沒有顧正;顧家後來的家主,自也不是他。

    他經營著自己的公司,搬到了屬於他們夫妻的小別墅裡,生活依舊富裕,但沒有迫人的壓力,生活充實而輕鬆。

    懂得了,何為知足。

    兩年前,二人去天堂墓園祭奠早夭的女兒,回家的高架上出了車禍。

    再次醒來,就到了史無記載的天慶皇朝,建炎十二年。

    成了一對同名夫妻。

    有兒有女,家庭和睦。

    何青蔓特別喜歡女兒顧綺年,總覺得這是上天對他們夫妻的恩賜,給他們彌補的機會,故而簡直是疼到了骨子裡。

    只是,封建思想害人,她無比痛恨。

    兩人便將調教兒女作為人生重任,慢慢的改變他們的思維,做人不能墨守陳規。

    尤其是女人,可以將終身托付給男人,卻不能只懂得依附。

    任何環境下,都要有自保的能力。

    三年不到的時間,小有成效,卻不顯著。

    有些事,欲速則不達,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只是現在,突然被要求回京。

    兩夫妻都是有見識的人,上輩子的家族內鬥已經鬥得身心疲憊,且早就喜歡上了這種單門獨戶的自由。

    現如今回到族中,公婆妯娌、三姑六婆,何青蔓想想就頭疼。

    再說,她的教女計劃還沒有完畢。

    這回了京,怎麼說都得扮賢夫人乖小姐吧?

    侯府裡人多眼雜,哪比得上這裡自在?

    她的臉色漸漸拉了下來,卻也明白不能不顧何老夫人,怎麼說都是這身子的親娘,必須得回去。

    只不過,在丈夫面前,她有屬於自己任性和驕縱的權力。

    何青蔓摟著丈夫的脖子,將不情願寫在臉上。

    顧正即大手攬進她的腰際,貼耳呢喃道:「老婆,你先帶著孩子們回京。太原府這左右還有半年就到了任期,我有預感,這次會調去做京官,那裡才是你老公我的用武之地。」

    「話是這麼說,且先將車房給辦了!」

    何青蔓扭了扭身子,調笑著撒嬌道:「聽說古人最喜歡熱鬧了,不說三代同堂,就是五代同堂的家族都多了去,那麼多人口,我可真受不住。」

    「我知道,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都是遠了親近了臭。咱這不還沒回侯府嗎?別受上輩子影響,說不準家裡好著呢。」顧正寬慰起妻子。

    「呸,你拿這話唬南兒去,我才不信呢。」

    顧南華以前是聽從父命,現今是推崇父命,對親爹的感情已經從敬重上升到了欽佩的地步,更是將顧正的話當做真理。

    何青蔓從他身上下來,別嘴道:「要真是念著這家子,以前能不管不顧?若非你文水縣治災有功入了皇上的眼,怕是他們都給忘了還有咱們。顧正,就拿你那胞兄顧瑞來說,當年那樣算計了自己手足,能是什麼好東西?」

    何青蔓和顧正這對夫妻可不是吃素的,早在到了這朝代初就摸清了自身在京中的各大家庭關係及人脈。

    而稍稍打聽下,就能知道當初的顧正在翰林院因弄污經籍而受上級責罰和不喜的緣故,便是胞兄顧瑞背地裡使的小手段。

    翰林院裡的官僚便覺得他不穩重,難勝大任。

    而以前的何青蔓亦是個老實人,因妯娌顧二夫人林氏演了出親情牌,就沒心眼的將自己手裡的鋪子莊子托付給她打理了。

    思及這個,她就來氣。

    「不成,我還是得回去,屬於我們家的東西可不能留給別人,我還正嫌咱們綺年以後的嫁妝不夠豐厚呢。」

    顧正笑了笑,兩世夫妻,他是最瞭解妻子的。

    她從不會讓自己難做,就是愛關起門來使使小姐脾氣,其實道理什麼的她心中都很明白。

    這性子說得直白些,就是有些嬌氣,喜歡被人哄著。

    而事實上就剛剛她看完那封信便早決定了要回京的,但偏生就等著自己主動說好話說道理的勸著她回去。

    顧正並不點破,點著頭道好。

    兒子明年二月要參加春闈,而他的知府任期年底亦要滿限,從這兩年京中的家信來看,顧正心知延慶侯府會有所動作。

    素來,能給家族做出貢獻和帶來榮耀的,自然就得人親睞。

    他知曉,自己一家在外的時間不會太久。

    回京,是遲早的事。

    且他亦不可能真讓兒子的前途耽誤在這種地方,雖平時總說他的人生自己努力,但哪個父親真能做到不管不顧?

    「老公,你說,何老夫人這病是給傷心和氣出來的吧?」

    聽到稱呼,顧正即「嘖」了聲糾正道:「夫人,你得入鄉隨俗,以後稱我老爺,再不能直接喚姓名了。

    還有,何老夫人是你母親,這既然都要回京了,你得趕緊習慣,別到時候語不驚人死不休,雷死那些個古人,會讓人覺得你沒修養的。」

    「哎喲,我,」

    何青蔓快嘴接話,半頓住突然站得筆直,將雙手置於腰間沖丈夫微福了福身,輕聲細語的改口道:「為妻明白,老爺請放心,待等到了京城,定不會丟了您的顏面,亦不可能讓人笑話咱們家綺姐兒和南哥兒的。」

    「嗯嗯,孺子可教也。」

    顧正滿意的點點頭,眼帶戲謔。

    即使沒有見過面,但許是血脈相連的緣故,何青蔓是真的有些擔心京中何府裡的老夫人。

    三個月前,三皇子病故。

    剛過門不足半年的三皇子妃李氏飲鴆自盡,與丈夫生死相隨,成為傳頌佳話。

    這不過是對外的說辭。

    天慶皇朝素有殉葬的先例,雖說時至今日規矩寬鬆了不少,但只不過是轉明為暗。

    三皇子是王皇后的幼子,太子胞弟,身份顯赫。

    王皇后乃是出了名的強勢,是決不可能讓兒子地下無人作陪的。

    建炎帝則念其夫妻情深,追封三皇子為廉王,三皇子妃為廉王妃,合葬裕陵。

    故廉王妃李氏,即英國公府二房的嫡長女李鳳茹。

    亦是李二夫人何青芝的獨女,何青蔓的外甥女。

    而何老夫人素來疼愛這個外孫女,時常接進何府小住。

    李鳳茹進宮競選三皇子妃,便是她給長女李二夫人提的建議,道再怎樣的公卿大臣都比不過宗室尊榮。

    何青芝素來就聽何老夫人的話,亦覺得那樣是為女兒好,便娘家婆家的替閨女張羅了起來,終於在年前成功被選為皇子妃。

    但現在李鳳茹落得個紅顏薄命的結局,她是怨極了何老夫人,更當面出言埋怨。

    母女關係達到了冰點。

    何老夫人本就年邁,痛失心愛的外孫女傷心不已,又不得長女諒解,心裡鬱結日益漸深,一病不起。

    何家的大老爺何伯鴻不得已,只能修書一封請遠在外地的何青蔓回京,照顧嫡母,調解矛盾。

    太原府府治陽曲縣,離京師一千二百里,調了佼者快馬日行三百里,終於在第五日抵達太原府,足見病情危急。

    何青蔓覺得事不宜遲,便忙命人去請兒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