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越國往事(上) 文 / 彥紫陌
第二捲成長第十七章越國往事(上)這一片大陸原是一個整體國家後經戰亂一分為七國割據。因七國力相當雖有吞併他國之心卻無此一舉吞併實力倒也相安無事有點類似於我國古代戰國七雄的格局。
而離越兩國互為鄰邦幾百年來的磕磕絆絆私心裡恨不能一口吞併對方但明面上甚至兩國互換質子互為姻親以取信對方。
所謂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暫時的安定之後大陸的格局的悄然生著變化其餘幾國暫且不論但越國卻因前越帝皇甫健的暴斃而陷入一片混亂中。
近在帝都的皇五子皇甫玉錦稱其挾遺命以登大寶而此刻遠在江南代天子賑災的皇太子皇甫玉衡則在皇二子皇甫玄應的支持下亦稱帝並以聲討拭君逆賊之名召天下共討之。原本一統之越國一分為二雙方角力拉開八年內亂的序章其後皇五子伏誅太子暴斃。最後登上帝位的卻是皇二子皇甫玉玄也就是越國最後一任君主越帝玉玄。
歷經八年內亂後的越國正疲憊不堪國力空虛初登帝位的未越帝甚至對國內仍無法全權掌控人心不安裂縫猶在朝堂之上之上幾方勢力割據皆想以擁立之功而大權在手。幸越**隊仍控制在支持越帝的原錦城城主現任的驃騎將軍蘇驚塵手中才使大局初定。
然而一旁虎視眈眈的離國則在八年休養生息之後趁越國剛一統人心之定之際借口離越邊境一些小摩擦以離國大將軍雲塵為帥號稱百萬精兵實為大軍三十萬趁機揮師南侵。
剛開始時離軍遭遇邊關守軍的強烈抵抗但終於雙方力量懸殊一方是久經戰亂之疲憊之軍一方里備戰精良蓄謀以久那樣戰慘烈的抵抗仍以越軍失敗屍橫遍野告終。
其後的進軍步伐竟是出乎離軍意料的順利。一路之上越**隊或是受前面慘烈的血戰影響士氣低落又或是真是這八年內戰消耗太多的戰力離軍所這處其軍隊多聞風而逃而在內無軍隊人心惶惶之下留於城池內的文官則選擇了自縛請降。
這樣的順利大大出乎離軍的意料原本對此情形有所懷疑的大將軍雲塵卻會面對同樣的哭訴離國內亂民不聊生官倉無存糧軍民無守土之心無力守之只願降以求活路。
在遭遇第一個這樣投誠的安郡郡守時大將軍雲塵是派人把請降官員暫押在一旁派出小股軍隊進城探查之後才敢讓大軍進入。
畢竟雖說越國經歷了戰亂然而這些經歷了亂世洪爐生死考驗的軍隊本該大多是百戰餘生淡漠生死之輩怎麼這樣輕易的望風而逃何況先前初進越國時的抵抗仍讓他記憶的猶新。所以對於這位主動投誠者他的疑多於信。
雖說這兵不血刃拿下城池應屬奇功但大將軍仍是小心冀冀的在確認了萬全後才敢揮軍入城。
在怎樣對待這第一個主動投誠的一城百姓的問題時雲塵不但從三十萬人馬中抽出一萬人馬駐守本郡也得從軍糧中抽出一部分分給一城百姓以示離帝仁愛之心。軟硬兼施恩威並用。
對於那個率眾投誠一臉卑微的主動投誠的郡守以自己軍人性格而言本是對這貳臣鄙視萬分但口頭上仍得溫言安撫先掛上個無足輕重的閒職以圖其為其後更多的貳臣作為表率還口頭承諾上報離帝以示嘉許。這一番舉措也與當初全殲越國邊境守軍形成險明對比。表明投降有理硬抗死路。
或是這樣的戰術真的有效或許是八年內戰後早成驚弓之鳥的越國百姓也對軍隊都顯得麻木了一路行來其餘諸城皆聞風而降。
這簡直比離帝定的戰策略還要順利。
但原本定制的兵貴神的行程計劃也就不得不延緩下來。從和煦的春天拖到了微熱的夏季。
每收降一城總要花點時間搜查城裡還有沒有抵抗的軍人混在百姓中雖然這樣的搜查大多是裝裝樣子但看見惶恐的越民低眉順眼的俯身下拜哪怕一個小小兵卒也會自信高漲獲得得高人一等的快感。
那些請降的貳臣也會竭盡所能奉上本地最好的特產最美的舞妓並自覺的在大將軍尚未開口之前自請離軍派軍駐此以保本地安全。當然也會同時以一城百姓生計為由請求離國的實物支援……
而這一切都要花上時間來安排的。尤其是關係人事調動的守城名額又引三十萬大軍中多少派系明爭暗奪畢竟守在城內坐擁溫柔鄉享受貴賓級的待遇……比面對前面生死之知的未來強上不知多少倍……
那是讓無數軍隊爭破頭的美差啊……
這一路的順利也讓所有士氣如虹的離**隊心裡開始產了悄然的變化驕氣漸生。
在這一路的走走停停之後原本三十萬大軍已分了近十萬餘留守在投降諸城內而剩下的二十萬大軍終於來到越國帝都的最後一個屏障錦城。
錦城不但是越國甚至是這個大陸都聞名的所在因為他的富饒與繁華。
與離國齊名的離江穿城而過環饒而行。而陸路則是離國都城的門戶水陸兩路的交通便利的要塞所在引來無數商賈雲集富饒不低於八年內亂前的帝都。
而越境的八年內戰帝位紛擾那些個有意問鼎大位的皇子鳳孫們對此城也只是此採用懷柔政策。因為內戰剛起錦城上代城主蘇驚鴻便宣佈中立稱願效忠帝室。
而這些有意為帝的皇子鳳孫心知一個破爛的錦城只會給將來的君主增加無窮的負擔而非支持越境五分之一的財政的所在。
何況如此繁榮的所在本引人眼紅所以這裡的城防附屬設施亦是精良在二方勢力相當下誰也不敢貿然分兵攻錦城既怕把錦城推到對手那邊也怕自己在攻錦城時會受另一方勢力夾擊兩面受敵。
而所有的越國臣民都清楚如果不是老城主賓天後少城主宣誓忠於二皇子玉玄這一場八年的內亂還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也因此在其後皇太子暴毖身亡二皇子登基朝野上下無一反對之聲。
這一路行來早聽聞錦城富饒的離軍早就在暗地裡流傳著「一入錦城、富貴一生」的傳言。
何況根據這一路來聞風而降的前兆對於這錦城二十萬離軍都持著十分樂觀的態度等待城門自開城主請降的美妙時刻。
而大將軍雲塵雖然不如眾將領那般樂觀但也很有信心。
因為他懷中還有一封信。那是在離開離國出征之前離君親自召見自己一共交代了二兩件事其中一件便是離君親寫的對於錦城城主風驚塵的招降信在信中離帝在高官厚祿之外甚至允諾可以允許錦城城主世襲等同於離國親王的待遇。
這樣豐富的恩賜在降聲一遍的越國越顯得光彩誘人。離帝親自叮囑其他城池如何慘烈無所謂這錦城的富裕務必全數拿下。
也因此這一支雖然比預定計劃行軍略有些遲緩、比出征前那樣殺氣騰騰而略顯鬆懈的二十軍離**隊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在這以富裕重利輕義而名聞天下的錦城城主越國的驃騎將軍蘇驚塵面前踢到鐵板。
這一塊的鐵板讓所有人離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對蘇驚塵這個名字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