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3章 老太太、丫鬟及其他 文 / 召白
一個月後,他站在二樓的走廊上,遠遠看著這座城市的一角輪廓,歎了口氣。
脫離最初的驚詫,看著這座宏偉的城池,他才明白自己是真的離開了原來的世界。不知何故穿越到小小的五歲孩童身上。
對於探知穿越後的身份並沒有出現任何的困難。在離開古墓下山的第二天一早,他就在漫天的風雪中來到了這座城市的北門。身子幾乎凍僵,哆嗦著來到北門的時候,只來得及看見城樓上大大的兩個字——洛陽,就暈了過去。
醒來後才知道是被守城門的士兵救了起來,正好有一人認出他的身份,趕緊通知了家人,被送了回來。
他叫李清,是洛陽城一商賈之家的ど子,排行第二,剛好五歲。上面還有一個已經二十多歲的哥哥李瑞,平時負責打理著家中的產業。李家人丁並不興旺,現任家主李仁濟在成家十餘年後才有長子李瑞,年近五十的時候再有了二子李清。老來得子,全家寶貝的不得了。李仁濟上面還有一個年近七十的老母。老太太膝下一子兩孫,小孫子才剛五歲,在老太太的眼中萬般嬌寵,全家幾乎是圍著李清這一個五歲的孩童轉。
半月前,家中僕人抱李清逛南市,在採買什物的時候把李清放在一旁,待回頭抱時,才發現孩子早就不見了,尋遍整個南市也沒有看見半個人影。僕人嚇的半死,回到李家,差點被李仁濟活活打死。老太太聽到噩耗,登時暈了過去,哭哭啼啼的一家子唬得連忙扶了老太太進去休息,延請了大夫過來診治。老太太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李仁濟報到官府幫忙尋找,隨後重金貼榜尋找孫兒的下落。
幸好半月後李清自己回來,被鄰居家當差的南八在北門時認出,隨後被送回家中。李清醒來時發現周圍的人竟然一個都不認識,只好選擇少說多聽,家裡人還以為他受了驚嚇,一時沒有清醒過來,全家又悲傷了半天,只得每日請洛陽城中有名的大夫過來醫治。老太太又把身邊伶俐的丫鬟打發來服侍李清,吩咐須臾不得離開半步。沒經老太太允許家裡僕人那裡還敢讓李清隨便外出,導致李清想出去看看穿過來後的世界都不能。
這幾日,雖然一直呆在家中,但是還是從家中丫鬟等口中瞭解了不少東西。李家算是洛陽有名的富足人家,經營布匹、綢緞等生意。原是蜀中人氏,與五年前搬至洛陽。蜀錦甲天下,李家只用五年便在洛陽經營出偌大的家業來。
此時的世界正好是開元二十二年的冬天,正值大唐開元盛世,天下富足。李清才發現自己回到了夢想已久的大唐,來到了傳說中的神都。可惜繁華過眼,再過二十年就是安史之亂。且不去管它,現在李清只是一個五歲的孩童,先享受一下這盛世開元的美好時光。
其實李清並沒有什麼大病,只是在寒冷的冬夜被凍的差點僵掉,染了風寒。身子在家中調養了月餘才得痊癒。雖然家中看管的不是太嚴,但是依舊不允許外出,偶爾只能在院子中走走,身旁的丫鬟亦步亦趨的跟著。
他站在樓上的走廊上正傷感著穿越後的日子。有丫鬟走過來,看到他,急聲說道:
「小郎君,不要在這裡站著,小心著涼。被老太太發現又是我們婢子的不是。」
且不待李清說話,忙抱起他走進屋裡,放到暖榻上,替李清蓋了兩床被子才算罷休。接著又忙碌著把屋中的炭火撩的旺了些,才算鬆口氣似的拍了拍胸口。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不管是家人還是僕人從來沒有徵求過李清的意見,每次都是抱起來把他帶回屋子裡來。剛開始的時候李清十分的不習慣,孩童身體裡面大人的思維影響著他,雖然之前小小的抗議了幾次,但是哪裡有人會理會五歲孩童的意見,依舊抱來抱去的。最後只好作罷,算是無奈承認自己還是孩子的事實。
李清正在感慨著自己的境遇,有一丫鬟從外面進來,正是被老太太派來服侍李清的解語,本姓花,小時候被老太太買回來,就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解語正值十五,這個年齡正是活潑青春的時光,但是這個年齡在唐朝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大約是之前在老太太面前服侍慣了,解語顯得更幹練穩重,比起其他的丫鬟要心細、周到的多。李家對待丫鬟奴僕並不刻薄,再說解語在老太太面前服侍多年,到了這個年齡老太太就張羅了要給她找一個好點的人家,只是李清之前出了這種事情,老太太身邊一時也找不到正合適的人來服侍李清,於是把解語派了過來,估計嫁人的事情需要往後拖了。
解語進來,對著正在撩炭火的丫鬟說道:
「靈兒,把火生的再旺些,等下老太太要來,小心又被說了。」
「是,解語姐。炭火已經很旺了,屋子裡面暖和著呢。」叫做靈兒的丫鬟小聲說道。
解語看了靈兒一眼,沒有再說什麼,走過來坐在塌邊上,伸手塞了塞李清的被子,又摸了摸他的額頭,說道:
「已經好了。」又吩咐道,「二郎這些天還是待在屋子裡吧,外面前些天下雪,到現在還沒有化完,冷的很,小心到時候再染風寒。
又道:「等下老太太又會來看你,把自己捂得暖暖的,要不老太太又要傷心了。」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個急切的聲音:
「我的奴兒,今天好些了嗎?」
李清抬頭看時,靈兒正要跑過去開門,門已經從外面推開,只見兩個丫鬟攙扶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人進來,正是李清的奶奶。自從李清醒來以後,每天這時候老太太是必來的。李清忙要起身見禮,老太太忙道:
「躺在那裡,不要動。小心再著涼。這賊老天,偏偏這時候下雪。」李清回來的時候正是大雪天氣,老太太見到當時的李清心疼不已,每日裡必是要念叨一下這天氣,就連信了一輩子的老天爺在現在也成了老太太嘴裡的賊老天。
老太太一邊說著一邊走到李清身邊,解語扶著老太太坐在榻上。老太太低頭親了親李清額頭,然後才道:
「還是有點熱,這病怎麼還沒有完全好。」
解語笑道:「老太太莫擔心,小郎君的病早就好了。只是您一直惦記著所以才覺得有些熱。是屋子裡面太熱了。」
老太太看了看屋裡面,才笑道:
「可不是嘛,從外面進來,穿著這一身在屋裡還感覺有些熱。」說著就要把外穿的披帛脫掉。
解語上面幫老太太把披帛解下來,放在邊上。這時候靈兒把沏好的茶端了上來。老太太接過茶來喝了一口,看著靈兒道:
「你也不要再忙活了,下去休息下吧,這裡有她們幾個呢,這些日子照顧清兒你也沒有少費力氣。」
靈兒見個禮,退了下去。
其實這時候的唐朝,喝茶已經開始盛行,上流社會或者有錢人十分流行喝茶,李家李仁濟、老太太幾人是每日都要喝茶,已成習慣,於是每日裡丫鬟們是必備暖茶供老太太品嚐的。李清曾試著喝過一次,但是這時候茶的味道實在是不敢恭維,這些天就再也沒有碰過。
唐時的茶的做法已經有很多種,但是流傳後世的茶道現在還沒有完全盛行,茶聖陸羽還沒有寫出他的《茶經》。因為現在的陸羽還是一兩歲的小孩子,不知道在哪裡打混呢,李清頗為戲謔的心道。
老太太又看看解語說道:
「你多穿些,不要惹了風寒,要不還怎麼照顧清兒。等下叫外面的人幫你再做上幾件衣裳,這麼冷天才穿這麼點。」
解語道:「謝老太太關心。衣服還夠,前些天才剛做的呢。只是屋子裡暖和,所以穿的少了些。」
老太太說道:「過幾日就是新年,過年總歸要多添些新衣服,正好最近我正吩咐下人在趕製過年的衣裳,到時候再給你添上幾件吧。」
老太太回過頭來與李清說些話,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太太自己一人在囑咐個不停,李清只有點頭聽話的份兒。畢竟四五歲的孩子在怎麼早熟也不會有過多的想法,平日大約就是些吃喝玩樂的小念頭,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四五歲的小孩子確實有著成熟大人的思維。李清現在只是慢慢在適應著身份、時代的變化。
「還有我的乖孫兒,這些天沒有出門,怕是悶壞了吧。過年的時候讓人帶你出去走走。」
老人家語氣裡滿是疼愛,說著抱過李清,滿心疼愛的說。
接下來的幾日,李清終於可以出門走走,但是依舊有幾個僕人跟著,解語更是形影不離,但是終歸可以看到這洛陽的一角面貌。
修文坊位於洛陽西北,離皇城不遠,此時的洛陽正是玄宗在洛陽的時候,其實已經算是大唐的政治、經濟中心,繁華而欣欣向榮。白日的洛陽城依舊熱鬧非凡,來來往往的可見到很多的胡商,川流不息的車隊、馬隊來來往往,帶來千里之外的香料、寶石、毛皮、馬匹等諸多商物,來到洛陽換取不菲的財物。
修文坊裡皇城並不遠,期間李清也曾去皇城附件看了看,想瞭解一下此事的洛陽皇城是什麼樣的景象。但是遠遠的就看見巡邏的士兵,警惕的注意著來往的人群。解語並沒有帶李清去皇城邊上去,只是遠遠地看過就走掉了。倒是在洛水上的天津橋逗留了許久。
洛水把洛陽城分成南北兩岸,其中天津橋是最大的連接南北的橋樑,是一座石橋,正對皇城端門和定鼎門大街。
天津橋上有四角亭、欄杆、表柱,兩端有酒樓、市集,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絕。這時的天津橋是很多人遊玩的去處,也是洛陽著名的景點之一。天津曉月被稱為洛陽八景之一,是很多文人墨客爭相描繪的美景。天津橋的凌晨景致最美,一輪曉月低掛橋頭,清爽而皎潔,最是文人的最愛。可惜李清不可能在凌晨的時候跑來這裡看什麼皎潔的月光。只好在大白天站在天津橋頭,看著橋底河水微瀾,波光粼粼而心中歎息。
這時候並不是洛陽最熱鬧的時候,因為天冷並沒有很多人閒的在街上閒逛。過幾天就是上元節,按例是要取消宵禁三天,那時候洛陽的夜晚才是最為繁華的時刻,仿若是被平時壓抑的太久,上元夜的洛陽才能見證這盛世大唐的神都風情。
新年依舊十分熱鬧,這時候的李府都在忙碌過年的事宜,不管是主人還是僕人都是煥然一新,迎接這開元二十三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