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第一卷 洛神賦 第71章 解說解說 文 / 召白

    上陽宮位於皇城西南,西鄰神都苑,東接皇城,四面環水,被洛水和谷水環繞。是皇家避暑的一處勝地。

    整片的上陽宮建築群由宮、院、殿、堂、亭、台、觀、廄等組成,這其實是一個皇家園林,宮、殿、堂、亭雕飾精美,雍容華麗。沿洛水有數百米長的長廊。整片建築群山水隱映,花氣氤冥,期間花草樹木,丹粉多狀,鴦瓦鱗翠,虹梁疊狀。

    這時候已經是炎炎夏日,但是上陽宮這裡並不感覺熱,整個園林中小橋流水,清泉飛瀑樣樣俱全,有些宮殿還有專門的降溫措施。天氣晴朗,洛水之上清風徐來,清涼舒爽,風吹過長廊,帶來陣陣花香。

    在洛水旁的長廊下,李隆基並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幾位大臣在邁步閒聊。李隆基道……

    「前兩日,朕聽說道、佛兩門在王屋山上比試,結果已經有了麼?」

    「是。據傳回來的消息稱是道門勝了這次比試。」李林甫恭敬的說道。

    李隆基點點頭,說道……

    「道門勝了並不出朕的預料。在王屋山上比試,又有司馬道長坐鎮,這次佛門上山挑釁,哪裡能討到勝算。這些年,佛、道兩門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了。朕雖然有意扶持佛門,連封幾位高僧為國師,任由佛門發展,算是對他們恩寵極盛,沒想到還是有人挑起事端。」

    「這些年佛門發展極快,教徒已經達數萬之眾,遠遠超過道門。只是這樣一來,佛、道兩門佔據大量土地,不服役,不賦稅,導致地方賦稅人口減少。長此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已經有地方官員上表言及此事,希望朝廷能限制佛、道兩門的發展。」張九齡說道。

    縱觀李隆基在位之時,佛教、道教的確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佛教,不像之前的皇帝有意無意的會限制佛教,甚至於公開下令限制教徒人數。在李隆基在位期間,一直優待道門,曾數次給老子加封道號,甚至於老子後輩都得到蔭封,貴極一時。而佛門同樣發展迅速,從天竺來的善無畏、金剛智、智藏等人攜數千佛經來到大唐,宣傳佛教,創立密宗。這時候本土的禪宗在六祖慧能之後同樣傳播極廣,而由玄奘及其弟子所創的慈恩宗依舊在佛門之中佔據重要地位。佛門諸宗發展迅猛,一來有俗家弟子一說,不用剃度也可信教;二來佛門不用服役、不用交稅,從而導致大量人口流入佛門。佛門還佔有打量的土地,這時候的佛門倒是一個比一個財大氣粗,很多佛寺建造的富麗堂皇,甚至於遠超部分皇家宮殿。

    佛、道兩門的發展使得很多地方流失了不少需要納稅的人口,也少了很多可以耕種的土地。開元年間,人口增長迅速,使得可耕種的人均土地變少。社會矛盾開始湧現,朝廷中間很多人都把這些歸咎於佛、道兩門了。

    雖說張九齡的話是在提醒李隆基警惕佛、道兩門的發展帶來的嚴重後果。但是,今日李隆基提及王屋山上的比試不過是想作為一個閒聊的趣事來講,來此上陽宮避暑散心,君臣對坐少談朝政、聊些趣事,氣氛融洽,其樂融融,這才是李隆基想要看到的。張九齡的話倒讓本來心情很好的李隆基有些煩心了。李隆基皺皺眉頭,說道……

    「這些年朕與諸位愛卿勵精圖治,大唐承平富足,難道還養不起區區幾萬人。這些政事,以後朝堂之上再細說。」

    「是。」張九齡看了看李隆基,輕聲答道。

    其實李隆基這些年算的上開始沉迷於尋仙問道、長生不老之術,對道門中法術等越來越敢興趣,這些年不斷的召集道門宗師為自己講授道法,接收法篆。並且自己有時候還專門焚香靜修,祈求得道長生。這時候的李隆基依舊年富力壯,自信心極度膨脹,認為自己算是千古以來的聖人,超過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了。下面大臣所說的佛、道兩門的威脅在李隆基眼裡根本就不值一提,認為完全是一些官員在危言聳聽。

    張九齡退到一旁不再說話,其餘在場的眾位大臣見李隆基皺眉,也就不敢言語。李林甫見場面有些冷場,笑著對李隆基道……

    「這次王屋山上佛、道兩門比試,高右監在場,這時候想必快要回來了。屆時自會把王屋山上的情況告之聖上,想來佛、道兩門的比試也是極為凶險的。」

    其實在李隆基這些年開始信道一來,多多少少會比較關心道門發展,更何況,司馬承禎算是與李隆基交往日久,連李隆基最喜愛的妹妹玉真公主都拜在了司馬承禎門下修行,李隆基對王屋山上的事情頗多關注就在情理之中。李林甫又說起王屋山上的事情,算是投李隆基之所好了。

    「這次高右監前去為司馬道長收徒道賀,想來對王屋山上的事情極為瞭解。聖上到時候可召其前來回稟事情始末。」一旁的裴耀卿也附和著說道。

    「司馬道長所收的弟子就是之前盛傳的洛陽神童麼,朕好像見過是吧?」李隆基饒有興趣的問道。

    「是。聖上見過兩次,一次是牡丹花魁賽上,當日那孩童以一首『花開時節動京城』技壓四座,為楊家奪了牡丹花魁。另外一次是司馬道長回王屋山之前在上清觀見過的。」李林甫答道。

    李隆基點點頭,念道……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在李隆基印象中那花魁賽的場景已經有些模糊了,不過有一小娘子的身影倒是記得清晰的很。李隆基邊回憶邊小聲的念著這首已經盛傳洛陽的詩句,把那女子的身影趕出腦海,笑著說道……

    「嗯,朕倒是記起來的,那孩子長的一副好相貌。哈哈,不知道他小小年紀在司馬道長門下能學到幾分本事?」

    君臣正在說笑之間,有位年輕的宦官快步上前,跪下啟稟道……

    「聖上,高內監從王屋山回來了。」

    「哦。快快宣他過來。」李隆基說道。

    正說著話,高力士從遠處大步走了過來,見到李隆基,連忙跪下施禮道……

    「聖人萬安。」

    「起來吧。剛回來還沒有歇息吧。」李隆基見高力士身上的衣衫有些褶皺,臉色疲倦,關心道。

    「奴婢從王屋山急著趕來,想著第一時間稟告聖人王屋山的情形。」高力士說道,其實還是怕李隆基急著想知道王屋山上道、佛兩門的比試。

    「山上的情況如何?」李隆基問道。

    「這次的道、佛兩門的比試實在是出人意料。」高力士看著在座的眾人都十分的感興趣,笑著說道。

    「難道司馬宗師親自出手了?」李林甫問。

    「這倒沒有。道門這是比試出戰的是玄靜道長和司馬道長的另外一個弟子玄致,此外還有宗聖觀觀主尹樂道長。佛門是智積禪師還有智藏以及師夜光。」

    「尹觀主對陣智積禪師,玄靜和玄致對陣佛門兩外兩位,身份地位倒是相當,想來這場比試很是膠著了。」裴耀卿說道。

    「前兩場確實如此。那師夜光勝了玄致,而智積禪師卻是敗在了玄靜道長手上。玄靜道長修為已至宗師之境,與智積禪師旗鼓相當,兩人交手時間一長,終究是玄靜道長略勝一籌。倒是玄致手下留情,師夜光偷襲致勝。道、佛兩門均一勝一負。」高力士說道。

    「那師夜光是誰?」李隆基問道。

    「會善寺惠通大師的弟子。」高力士答道。

    「哼,比武偷襲而勝,想來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張九齡冷哼道。張九齡一聲耿直,最見不得這種卑劣行為。

    「這倒未必。比試總是要想著取勝的,用些手段也不能說就是小人。」李林甫說道。

    李隆基看了看兩人沒有說話,在李隆基看來,那師夜光做的未必就是錯的。李隆基從小在宮中接觸到多少陰暗之事,很多人無所不用其極,哪裡會顧忌是否是君子小人,後來通過宮變,李隆基奪得皇位,其中又有多少不得見人的東西。至少在陰謀詭計這方面李隆基見的多了,對那師夜光為求勝利偷襲的做法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反感的。

    「玄靜道長修為竟然已至宗師之境,看來司馬道長好算計。」裴耀卿說道。

    在座諸位一皇三相,皆是聰明絕頂之人,高力士一說出來雙方比試的情形,就猜出了道、佛兩門之人的算計。那佛門固然是準備充分,但是還是低估了玄靜的修為,這其中怕是在一開始佛門提議比試之時就落在了司馬承禎的計算之中。

    「那第三場比試呢?」李隆基問道。

    「第三場沒有比。佛門自動認輸了。」高力士緩緩說道。

    「哦,難道又有什麼狀況發生?」

    眾人看著高力士,心中也盤算著到底是什麼情況竟然讓佛門認輸。就算智藏與那尹樂修為相差太大,但為了佛門顏面,想來還是要戰上一場的,又如何自動認輸了呢。

    「之前都是武鬥,第三場佛門提議辯難。道門不同意,最後司馬道長提議兩人比試兩場,一文一武。因佛門一再算計,引得道門眾人氣惱。善無畏大師為了保住智藏,承認這次比試佛門輸了。」

    眾人點頭,當日場中情形大致能猜得出來。估計道門惱怒,若是強行比試的話,智藏怕是有性命之憂。佛門為了護住智藏,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了。

    「佛、道兩門比試算是結束,然而就在佛門眾人就要下山之時,司馬道長新收的弟子玄清一席話讓佛、道兩門之人震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