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第二卷 長安頌 第168章 灞河橋頭,道佛相遇 文 / 召白

    陽光下的灞河迤邐騰浪,兩岸的楊柳綠意盎然,鳥鳴之聲婉轉清脆,春風吹來時,還微微有些涼意,隨著日頭的轉高,天氣漸漸地溫暖起來了。

    李清和李含光在馬車上訴說著離別之情,李清問些山上的事情,詢問諸位師兄們的近況,李含光笑著一一說了。當然更多的還是李含光問李清在長安的情況。

    「剛來長安確實遇見了不少人,也碰到很多事情,剛來長安的第一天就跟長安城中的一些貴族子弟起了衝突,因此後來還碰上了行刺我的人,不過事情已經過去了,幸好沒有受什麼傷害。」

    李清坐著旁邊,跟李含光說著自己到長安後的境遇,也算是報個平安。李含光平靜地聽著,並沒有什麼責備之言,按照李含光的推測,當日李清遇刺的時候如果連三、兩長安街頭的混混都擺不平的話,那在王屋山上十年學藝也就白學了。

    「師妹那裡怎麼樣?」

    李含光問道。

    「還好,長公主平時大都在觀中修行,我也常過去探望。這些天倒是為我的事情勞心不少。」李清說道。

    李含光點了點頭,看著李清道:

    「師妹的性子清靜無爭,確實適合修道,奈何生就帝王之家。師妹對你期望很大,不要辜負師妹的一片心意。」

    「是,師兄教誨的是。」

    過了片刻,李含光問道:

    「這次聖上召集道門諸位宗師之事你是怎麼看的?」

    李清這些日子一直在長安,兼有長公主的關係,對於這次李隆基突然璽書召集道門宗師一事應該比較清楚。

    「聖上夢到先祖老子托夢一事,師弟認為不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至。這兩年聖上少理朝政,對朝廷事務疏遠很多,已經遠不是年輕時候的皇帝了。對朝廷之事知道的少了,不瞭解朝廷之中發生的情況,對百官難免會有猜忌。猜忌進而疑心,疑心難免會感到不安全,能讓一個皇帝感到不安全的只有是作亂之事了。因此夜間夢到也是有的。」

    李清說道。

    李含光仔細地看了李清一眼,沒有想到李清的說法會是如此,這時候托夢之說還是有很多人相信的,即便是道門中人也對這些事情持一個崇信的態度,沒有人會從心理學上或者是行為上去解說托夢一事。按照李清的意思李隆基之所以做這樣的夢不過是白天想的太多了,這些年不理朝政,對外界不清楚,心中有了不安全感,因此才會有老子托什麼「亂世將至」的夢。

    「依師弟的意思,師兄應該怎麼做呢?」

    李含光笑著問道。

    「我那裡懂這些事情,師兄應該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不過聖上既然夢到『賢有人將出』,不妨建議聖上廣選天下之才,為朝廷所用,說不定那個『賢人』就在這些人中間呢。」

    李清笑著說道。

    李含光的應對之策不外乎是道門的那些東西,像作法、授篆、丹藥等等手段,隨著李隆基年事已高,對道門的這些東西更加迷戀,這些手段大約能起到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當然更重要還要憑借李含光的說辭解開李隆基對這個夢的心結。借此機會李清倒也希望朝廷能網絡一些真正的人才,避免出現歷史上李林甫、楊國忠一手遮天,朝野敗壞的情景。

    「師兄倒也不用把這個夢太過當真,說不定過不了多久,聖上又有了『慶流萬葉,享祚無窮』的念頭,想著長生不老,再納個貴妃呢。」

    李清淡淡地說道。

    這倒不是李清的胡謅了,這時候是天寶四載,歷史上的這一年李隆基把楊玉環正式納入後宮,封為貴妃,更加少理朝政,從此朝堂之上開始任由李林甫之輩操縱了。()

    李含光搖了下頭,對李清的說法不以為然。過了片刻又問道:

    「你對聖上夢中的『亂世將至』一說怎麼看?」

    李清詫異地看了看李含光,李含光之所以這麼問,應該不僅僅是問夢中的『亂世說』的看法。

    這時候的大唐應該說已經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頂峰,開元天寶這些年,國力強盛,百姓富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在這昌盛繁華的背影之下,有著暗流在湧動,府兵制開始敗壞,外憂開始再起,不管是西域、南詔還是北面契丹等等都蠢蠢欲動,內政同樣如此,朝廷大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朝政敗壞,世家勢力開始抬頭,邊將的權勢日益膨脹,這些都是不安定的因素,同樣也是導致後來安史之亂的原因所在。更何況這時候的李隆基已經開始沉迷於享樂,奢靡奢華,完全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進取心。

    在這時候的大唐也有人開始意識到這種情況,作為社會上層的道門領袖李含光對這些有所警覺也是有可能的,不過也只是看到表象,並不知道在十年之後一個徹底改變大唐進程的亂世真正會到來。

    李清對之後的「安史之亂」自然一清二楚,這種事情李清自然不會說,如果真要說什麼十年後一定會有安祿山、史思明之流造反,估計也會當做瘋子看待吧。

    「大唐承平已久,有些內憂外患也是正常的,至於會不會有亂世,師弟不敢斷言。」

    李含光沉默了片刻,說道:

    「我記得當年師父說你是有宿慧了,也許你對這些看的更加清楚一些,師兄是修道之人,對此不會太多關注。不過你以後要在大唐朝堂之上有一番作為出來,師妹對你有很大期待,師父當年也是如此。道門之中能人輩出,定然也會支持於你。」

    李含光突如其來的話語讓李清有些愣住了,不管怎麼說,李清心中確實也有著試圖改變歷史進程的想法,然而這種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歷史的慣性並不隨著一個人的想法發生改變,即便自己有能力大約也是作一個歷史的修補匠,至於以後能發展成什麼樣子李清也不知道,更不要說現在自己還沒有力量去改變這些。

    不過看樣子山上的師兄們是支持李清入世的,想必長公主也是希望李清以後在大唐的權力圈裡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師弟慚愧。」

    李清倒是對自己作為一個穿越眾束手無策感到羞愧了。

    「師弟這是哪裡話,又沒有人怪罪你,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李含光笑著說道,隨後又問:

    「這些天長安城中有什麼動靜沒有?」

    「自從上次聖上夢到老子之後,樓觀道的宗師和宗聖觀的觀主都入宮見過聖上了,召見的情形沒有幾人知道。道門之中也還算平靜,佛門倒是過幾日有一個法會,聽說佛門諸多高僧都會到。」李清說道,隨即想起昨晚之事,

    「昨天夜裡大慈恩寺中的佛骨舍利被盜了。查了半夜也沒有抓住盜賊。」

    「嗯?」李含光聽到李清的話,蹙了下眉頭,雙眼閉了一會兒,歎道:

    「還真是多事之時。」

    兩人正說話間,李含光驟然抬頭,往前望去,隔著馬車的門簾仿若看到前面道路上出現的身影,隨後李清也聽到了腳步聲過來,不同於一般人的步伐。

    「玄靜大師別來無恙。」聲音洪亮,從馬車前面的官道上出過來,中氣十足,

    「慈恩寺道光和薦福寺道清特來拜會玄靜道長。」

    「玄靜初來乍道,不敢有勞佛門的兩位大師。」

    李含光在馬車上緩緩說道,聲音並不大,然而馬車外面的人聽了一清二楚。

    李清起身掀開了馬車的門簾,往外望去,馬車正前方的官道上出現了幾道身影。

    迎接的車隊停了下來。

    前面攔住道路的是昨夜見過的慈恩寺的僧人道光,另外一個身材胖碩魁梧的和尚應該就是道清了,兩人身後還跟著幾個年輕些的和尚。

    從道光和道清幾人的神情上看不出什麼來。按理說,玄靜即便是道門領袖,來長安的話,作為佛門的慈恩寺和薦福寺也不會專門過來迎接。就連同為道門的長安道觀的人也只是在長安城外等候李含光的到來,沒有人專門過來灞橋這裡迎接的。

    看來昨夜佛骨舍利的被盜,佛門真的把懷疑的目標鎖定在了道門身上,李清皺眉暗道,不會是懷疑這件事情跟師兄有關吧。

    「玄靜大師作為道門領袖,能來長安是道、佛兩宗的盛事,我慈恩寺和薦福寺作為長安東道,迎接是應該的。」

    前面的道光和尚說道。邊說邊往這裡走了過來。迎接的隊伍面面相覷,就連禮部過來迎接的盧侍郎也頗感棘手。

    佛道這些年並不和睦,兩宗派之間不爭鬥就已經不錯了,這時候又怎麼會好心到過來迎接自己的對頭。盧侍郎頗為頭疼的走上前去,心中想著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禮部之所以突然之間改變主意過來迎接李含光,同樣是因為昨夜大慈恩寺佛骨舍利的被盜。

    佛門至寶丟失肯定是大事一件,京兆府尹蕭炅連夜把事情稟報給了聖上和李林甫。在蕭炅的心中也是有對道門的懷疑,而正好是李含光來到長安的時候,佛門至寶丟失了,也不得不讓佛門之人瞎想,這件事即便不是李含光一派所作也是長安城中其他道派的人做的了。

    為了怕今日李含光來長安引起道佛兩門的爭執,李林甫臨時起意讓禮部侍郎過來迎接李含光,若是佛門中人出現,因為朝廷之人在,佛道雙方不至於鬧得不可開交。道光和道清的腳步並沒有停,目光盯著馬車,沉默著走了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