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歡 第250章 殿中交鋒,步步先機 文 / 召白
劉晏和王和之等人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呢,就聽見有人大聲說道:
「聖上,臣以為劉晏為傳臚不妥。」
殿中眾人循聲看去,出列說話的是楊釗。劉晏看過去,心中暗恨,不過並不敢在大殿之上表現出來,王和之也皺了下眉頭。其餘考生有看向楊釗的,也有看向劉晏的,不知道楊釗為什麼為難劉晏這個新晉的傳臚。
這些考生不明白,站在殿中的文武百官卻是清楚的。雖然楊釗和劉晏沒有什麼利害關係,但是楊家和保薦劉晏的李清關係並不好,殿中百官都幸災樂禍地看著楊釗和李清這兩個深受李隆基寵信的人,默不作聲地觀望兩人怎麼爭鬥。
李林甫回頭看了一眼楊釗,皺了下眉頭,隨後臉上浮現出一副坐山觀虎鬥的神情,而站在一旁的禮部侍郎達奚珣心中大驚,殿試已經結束,聖上也點了狀元,只要下了殿,公佈了殿試的名單,今年的春闈就算正式結束了,達奚珣正慶幸自己沒有出現紕漏呢,誰知道被楊釗橫插一槓。
李隆基看著殿中楊釗,心中略微不喜。早朝已經持續很長時間,對於年過六十、整日很楊貴妃廝混的李隆基來說早就疲憊了,沒想到退朝前例行問了一句,楊釗竟然站了出來。
剛才的確是詢問了諸位大臣有什麼意見,李隆基對楊釗的諫言也不能漠視不理,當下強忍著疲憊,問道:
「楊愛卿有何異議?」
「劉晏的這篇《財稅賦》中妄言朝廷財稅得失,而且只是空談,並不切合朝廷實際。這篇賦文采也不及後面其他人的文章,以他為二甲第一,如何讓其他諸生和天下的學子信服。」
楊釗說道。
因為楊釗善於奉承,在財政方面的能力也不錯,又因為楊貴妃的關係,李隆基對其頗多寵信,這時候見楊釗對劉晏的這篇有關財稅的剔除異議,也覺得有些道理,於是問李林甫道:
「李相以為如何?」
本來不關自己的事,李林甫一直在旁冷觀,見李隆基詢問,上前說道:
「楊員外郎說的有道理,不過劉晏的這篇《財稅賦》也算言之有物。具體該怎麼定劉晏的名次,還請聖上定奪。」
李林甫這句話說的兩面都不得罪。依李林甫現在的權勢和地位,並不懼怕李清和楊釗這兩個李隆基寵信的人。
楊釗是什麼樣的人,李林甫自然清楚,雖然這幾年楊釗在李林甫面前言聽計從,但是這種小人李林甫也不願跟其有太多瓜葛。而對於李清,李林甫也找不到跟其敵對的理由,所以索性把這件事再次推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又看了一下龍案上的《財稅賦》,說道:
「春闈中的策問本來就是考諸位學子對朝廷時事的看法,這篇《財稅賦》雖有不少不足,但也不算妄議朝政。」
楊釗見李隆基這樣講,分明是對自己剛才的話不以為然,心中暗急,忙又說道:
「議論朝政之事,劉晏是有前科的。況且由其負責的《長安時報》擅自刊登省試的考題,洩漏朝廷機密,依律是要問其罪責。」
李隆基見楊釗說道《長安時報》的問題,笑了笑,看著群臣之中的李清,說道:
「李愛卿,這件事你怎麼看?」
雖然因為此前楊喧和楊曉兩人的事情,李清跟楊府是有矛盾。但是李清卻並沒有想著去針對楊釗,沒想到楊釗竟然三番兩次的跟自己作對。
此前楊釗跟禮部侍郎達奚珣打招呼阻止李清和劉晏、王和之等人入圍殿試,李清是知道的,要不是自己搬出李隆基,估計劉晏和王和之兩人再次落選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省試過後,李清本以為事情就此了結,沒想到這時候楊釗又跳出來生事,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對付自己了。
李清看了一眼楊釗,躬身對李隆基說道:
「回聖上,《長安時報》刊載省試考題是在省試結束之後。當時參加考試的兩千餘考生皆知考題,考試過後,省試的題目定然會在長安城流傳,不知道楊員外郎所說的洩漏考題一事從何而來?又是依照那條律法問罪?」
「《大唐報紙刊行令》裡面明確規定了不許妄談朝政。」
楊釗冷言道。
「官報這些日連續報道了春闈這種關乎民生的朝廷要事,考試過後把考題刊登在報紙上,不過是對春闈事件的後續報道罷了。難不成這也違反了《大唐報紙刊行令》?更何況,省試名單的也在官報上刊出了,難不成《唐皇明報》也觸犯了法令不成?」
不管怎麼樣,先把官報拉進來再說,李清可不認為楊釗現在敢針對李林甫。
嚴格來說,省試名單張榜的那天,官報就刊出了省試的結果,要是洩密的話官報肯定是逃脫不了的,這個可比《長安時報》看在省試考題容易考證的多。
楊釗自然是不敢惹《明報》的背後支持者李林甫,李清的問話自然是答不上來,半天才道:
「殿試以詩賦評定優劣,這篇《財稅賦》從文采上可不如後面的這些文章。」
劉晏殿試做的是有實質內容的東西,自然不如花團錦簇、華麗空洞的拍馬屁的文章,單論文采看上去確實略輸一籌。
「楊員外郎什麼時候也能分辨出詩賦的優劣了?」
李清看著楊釗淡淡地問道。楊釗想著對付自己,自己也沒必要給他留什麼顏面,反正以後總歸要跟他敵對的。
楊釗聽李清這麼說,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殿中站著的百官聽了,心中暗笑,不過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
楊釗的詩詞才華如何,眾人皆知,百官之中很多人看不起楊釗這個靠裙帶關係上位、只會溜鬚拍馬的人。楊釗這時候談論別人的文章優劣,無異於自取其辱。
楊釗站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李清的問話正中楊釗軟肋,一個連詩詞都做不好的人憑什麼去評判別人的優劣?這大殿之上站著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要比楊釗的才華高,李清直接點出來,無異於直接打臉了。
見殿中百官沉默,楊釗陰沉著臉色僵在那裡,李隆基不願李清和楊釗這兩個自己寵信的臣子爭吵,皺眉說道:
「《長安時報》刊登春闈開題的事情,李清是提前跟朕說過的。刊登考題是為了讓那些沒能參加考試的學子自考一下,也讓他們知道自己跟朝廷所取中的進士之間的差距,進而奮勇進學。
「官報刊登省試的名單是李清的提議,說報紙特別是官報可以代朝廷把朝廷政令更迅速快捷的傳達給百姓,朕也深以為然。以後朝廷的政令出來後就由官報通令天下,以後定為常例,也讓朕的子民知道朝廷和朕的旨意是什麼。省試名單是朕令官報刊載的,朕看效果很好嘛,長安城盼消息的百姓就不用專門跑去禮部看了。」
站在百官最前的李林甫看著李清和楊釗兩人的爭吵,袖手旁觀。剛才見李清把官報給拉出來當擋箭牌,心中暗怒,這時候見李隆基這麼說,才知道李清不過是想著為報紙爭取些權力罷了,而其中受益最多的還是官報,心中的怒意才平息下來。
不過仔細想想,這些事情都是李清在春闈之前已經預料到並且做好應對準備的,心中大為警惕,一股驚慄的感覺湧上心頭。
之前的刺殺事件,現在的春闈事情,李清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每次都是謀定後動,事前根本就沒有透露一絲風聲,時候也讓人抓不住什麼把柄,事情的每一步都好像在他的預料之中,而這也正是李林甫警惕的地方。現在還好,以後如果李清想著對付自己,怕是那時候他早已經算計好了每一步,到時候自己該如何防備?李林甫看著殿中的李清,眼神微瞇,心計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