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歡 第293章 向皇帝要人 文 / 召白
沉香亭畔,湖面上的微風吹來陣陣清涼。燈火輝煌的龍池岸邊一場歌舞正在進行,場中領舞的是楊玉環,霓裳羽衣的舞曲在楊玉環流衣寬袖、曼妙飄然的身姿騰挪間婉轉悠然,如人間仙境。
人群當中,坐在玉真公主身邊的李清看著場中的舞蹈有些興致闌珊。七夕佳節,李隆基特意在興慶宮沉香亭設宴邀請皇族、大臣共享晚宴。過來參宴的除了皇族的王公之外,便是位列相位的李林甫、陳希烈等人。
參宴的人裡面出現楊釗和楊玉環的幾位姊妹,李清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這些日子,李隆基對楊玉環愈發寵幸,整個楊氏在長安城成了最具權勢的家族,就連李林甫有時候對楊釗這個五品的官員也謙讓三分,一直以來深受李隆基寵愛的玉真公主在楊玉環面前也要禮讓。
在座的人們都是長安城最為顯赫的人物,李清在這裡的身份比較小,倒成了今晚上最不起眼的一個人,李清也樂得逍遙,除了最開始跟眾人見禮之外,幾乎整個晚上都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倒像是神遊物外。
當然,並不是沒有人留意李清,相反的是,場中大多數人整晚上都在有意無意的觀察著長公主這位義子,此時的開國縣侯李清。
陳希烈坐在人群當中,看著玉真公主身旁的李清,心中多少有些迷惑。按理說,像陳希烈這種混跡官場這麼多年的人,什麼樣的人都是見過的。最初的時候,陳希烈對李清並沒有太關注,李清給陳希烈的印象就是一個初得富貴的少年,剛入長安就莽撞地跟長安城中的勳貴子弟打架鬥毆,惹是生非。
雖然事後李清低調很多,但陳希烈認為李清應該是受了長公主的責備,或者是知道了長安城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心生懼意,所以沉寂了。
而隨著李清的才名在長安城響起,陳希烈對其倒是感興趣了。在知道李清跟長安城中的那些紈褲子弟並不一樣的時候,陳希烈多少還有些驚訝,不過隨後想想,能夠被長公主看重收為義子,並被道門領袖司馬宗師收為關門弟子,應該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才對。這兩年李清在長安城中的表現也確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出來的。
特別是最近李清編纂的《數學要義》和《論語正義》的出版,讓陳希烈這位才華出眾的左相也對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陳希烈精通玄學,猶精《老子》和《周易》,並不是李林甫那種學識不高、靠溜鬚拍馬而位極人臣的。陳希烈是有實實在在的學問的,早年更是於書無所不覽,雖然於《論語》一書並不似《老子》、《周易》那般精通,但還是有自己的一番見識。今早陳希烈也收到了李清派人送來的《論語正義》,翻開來時的確是大吃一驚,以至於整個晚上幾乎都在觀察李清的動向。
難道這位小侯爺真的是無心於仕途而一心做學問?陳希烈心中暗自猜測。
李林甫對李清的態度和此前所有的動作,陳希烈是知道的。李林甫不希望出現一個因為受聖上寵信而平步青雲跟自己分庭抗禮的人,雖然李清看起來實在是年輕了一些,但是依舊在李林甫的關注和提放之中。
此前李林甫沒有大的動作還是因為李清暫時對他形不成什麼威脅。而上次李清赴李適之的晚宴就讓李林甫警覺了很多,隨後想著採取行動卻無從著手了。沒想到李清竟然自己辭去了大理寺少卿的職務而專心於書院的建設,看上去好像再無心於朝廷的爭端,而那次前去李適之府上也像是順路所為。
陳希烈看了一眼不遠處坐在太子李亨附近的李適之,暗自皺了下眉頭。李適之這些天閉府避嫌,顯然是在李林甫面前示弱,然而沒有想到今晚上竟然也會出現在宮中的晚宴上,難不成又有了入仕之心?
不知道李相有什麼想法,陳希烈往李林甫那裡望了一眼,見李林甫關注的觀賞著歌舞,好像並沒有注意到宴會上的情況。
琴瑟停,歌舞收。一曲既罷,楊玉環身形款款,挪動著腰肢回到座位,雙手攀住李隆基的左臂,仰著臉嬌媚地說道:
「三郎,奴家的霓裳舞跳的可好?」
「好,好。」
李隆基哈哈大笑,
「玉娘的霓裳羽衣舞當為我大唐第一,朕是百看不厭啊,哈哈。」
楊玉環故作羞澀的往下面人群望了一眼,搖了下李隆基的左臂,隨後給李隆基敬酒,這時候圍坐的人群忙躬身向聖上敬酒,大讚楊玉環舞藝精妙絕倫,人間少有。這馬屁聽的一旁的李清心中暗自皺眉。
聽到眾人的誇讚,楊玉環滿面笑容,暗自得意,不時跟一旁的出席晚宴的女賓敬酒,以顯貴妃娘娘的平易近人、端莊賢淑。楊玉環看到玉真公主身旁不遠處坐著的李清,笑著問道:
「一晚上怎麼不見二郎說話?」
李清見楊玉環注意到自己,忙起身拱手說道:
「回娘娘話,微臣不勝酒力,怕酒後失言。」
「自家人面前有什麼失言不失言的。」
楊玉環看了李清兩眼,嗔怪一聲,隨後接著說道,
「自從二郎做了侯爺,倒是在本宮面前愈發拘謹了,難不成還要避嫌不成?」
「李清不敢。」
「好長時間沒有見你入宮,聽說是在城南建了一座書院?」
楊玉環有些好奇地問道。
「是,書院正在建設中,倒是有些抽不開身,所以未能入宮給聖上和娘娘請安,請聖上和娘娘恕罪。」
李清想躬身施禮,想在旁邊留意兩人說話的李隆基和楊玉環說道。
楊玉環掩嘴笑道:
「這有什麼好怪罪的,建書院也是為聖上培育人材,你說呢,三郎?」
楊玉環扭頭看向李隆基,嬌聲問道。
李隆基看這玉真公主和李清,哈哈笑道:
「持盈的這位義子真真是了不得,連朕都佩服不已。能夠想起辦書院的確是一件利民之事,朕也是支持的。」
李清忙謝過李隆基。
楊玉環接著問道:
「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跟本宮提,本宮能做到的定會盡力。不然,還有聖上在。」
李清拱手說道:
「多謝娘娘關心,暫時還能應付的來。」
雖然楊玉環一片熱心,但是李清確實不想跟這位安史之亂中魂散馬嵬坡的貴妃娘娘有太多的瓜葛,即便知道攀上她定會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和飛黃騰達的仕途之路。楊國忠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李清可不想最後自己變成那樣的結局,雖然可能性並不大。
一旁的李隆基見李清這麼說,知道李清應該是有所顧慮,笑著點頭說道:
「書院的建設朕一直在關注,有什麼需要不方便跟玉娘講的就跟朕講。」李清忙整理了一下衣袖,躬身說道:「書院開學在即,缺少師資,微臣想向聖上要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