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說服朱氏(二更) 文 / 蟈蟈肚

    事情說定了,關全便叫關倩倩趕緊回婆家去,告訴公婆她哥要在鎮上開舖子,商量商量看能叫她去幫個忙不。

    他今年二十有三,長得這樣大,從來沒扯過謊,更不去幹虧心事,這次為了妹子,幫著她跟大勇兩個撒謊干心虛事兒,本是特別不樂意的,這幾天怒火也就特別的盛,成日瞅關倩倩不順氣,沒好氣地催著他妹子娘家去。

    關倩倩也不生氣,每次等他催起便笑說是好容易來一回,過了中秋再走得了。

    這幾日在娘家,行事比在婆婆屋方便的多,抽空就往鎮上跑,一來看房子,二來瞭解一下裁縫鋪子的行情。

    租門臉兒的費用並不高,中等地段兒一年也就收著一兩銀,費用的生成主要還在買布匹針線上頭,加上雇繡娘的人工費,鋪子每月的商稅。她打聽過了,做一身春秋成衣,手工費從十個錢兒到五十個錢兒不等,若用鋪子裡的面料,還賺著少許布料錢。這裡頭反倒是縫個紐扣改個邊兒這些個雜活兒利潤率高,一回雖只賺著兩三文錢,可一不費事,二不費時。

    算上房租,人工費,商稅這些必要的開支,一個月的進項至少要在兩百文,攤算到每天,至少要賺七文,這鋪子才能運轉維持下去,可她不能光維持著,要想賺上錢兒,這進項至少得翻一番才成。

    她在鎮上的裁縫旺鋪門前兒蹲守了幾個下午,心裡合計著進進出出的人流量,大致推算著,若淡季每月賺四百個錢兒,趕上年前情況好的那一個月能賺一兩銀。自己省吃儉用一些,一年三五兩銀也就慢慢掙出來了。

    當然這只是個大致的推算,地段不同,手藝不同,客流也就有了差距,三兩跟五兩聽著差不厘兒。實際上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這還是樂觀的情況。最壞的情況,一個月的進項也不能少於兩百文了,若比這個還少,也就意味著。第一次創業失敗了!

    她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眼光的,衣食住行相關的行業,大錢也許賺不上。[~]可無論開在哪裡,只要好好去做,定不會餓了肚子。

    這個前提是:請來的繡娘技術一定要過關。即使沒有朱氏那樣的實力,做出的活兒也得中規中矩,叫客人挑不出毛病來才是。

    縫紐扣做床單的零碎小活計,非得請個當地繡娘來坐鎮,至於做成衣,她心裡已經有一個非常好的人選了。

    原先沒本錢的時候她是這樣打算的:等手頭攢足些錢兒的時候跟朱氏商議,她若對合作有興趣。出一部分錢,參股就是。

    可眼下情況有變。手裡有了錢,也就不需要她入股,布料針線一應自個提供,她只需把成衣做好就成,這樣一來,還能免去許多在今後可能發生的扯皮事兒,畢竟親兄弟還明算賬嗎,她跟朱氏一不是親人,二不是至交,保不齊哪日在錢兒上生出分歧來。

    等她大致規劃好了鋪子那頭的安排計劃,這幾日便尋思著抽空跟朱氏商談。

    鋪子雖然開在了鎮上,卻也不必朱氏日日去鎮上做活,她可以照舊在屋照料陳宣,鋪子那頭有了活計只管帶回村兒來做。

    至於銷售的分成,關氏一時沒有定下主意,便想具體事宜等商議時再談。

    直到中秋前一天,關氏帶著如意出門去鎮上買月餅,關全因要收拾朱家的院門,便沒跟著一起去,朱氏在屋聽關全說了倩倩跟如意要上鎮上,便說正好也要去給陳宣採辦些紙墨,三個人搭伴一起去了鎮上。

    關氏這一段去鎮上去的勤,少不得叨擾了大伯,光在他屋吃飯就吃了好幾回,今個買月餅時便買了雙份的,等趕到他屋去一瞧,沒人。

    也就猜想著今個他們全家怕是去了趙家村看趙張氏去。[~]

    趙勇約摸也是跟著一塊回去的。

    本說直接回屋去,如意卻拽她的袖口,「大嫂,明個中秋,咱們今晚趙家村去一趟,看看爹他們不?」

    關倩倩實在是不喜歡李氏在屋時趙家的氣氛,這小半月回了娘家住的滋滋潤潤,想起要回趙家就心頭煩悶,她是一點兒也不想提早往家趕,便搖頭,「今年中秋還是在東莊村過,後個回去給爹娘他們捎帶些月餅就成。」

    朱氏也笑勸,「你這回一趟娘家,一住就是十來天,中秋不回去能行嗎?」

    關倩倩笑一下,「沒事兒,這次出來,娘交代了多住一段時日。」看如意有些悶悶不樂,緊了緊她的手,「趕年前叫你關大哥帶你回屋去看看爹。」

    如意沒做聲,心裡想著,其實她也不想回趙家去,離開這一段日子,她一點也沒惦記她娘,可沒見著爹跟二哥,心裡還是有些掛念的,再來,她走了這麼久,爹也沒發話兒叫她回屋去,總是覺著有些不踏實。

    趕太陽落山前採買好,回去的路上,關倩倩便把打算開舖子的打算告訴了朱氏。

    朱氏神色間頗有些不能贊同,「妹子,你又不會做繡活兒,怎麼突然想起開裁縫鋪子來?」她搖了搖頭,「妹子萬萬要聽大姐一句勸,我看你是外行,八成是要做不成的。」又說:「攢幾個錢兒實在不易,我這手藝總還拿得出手?卻也從不敢輕易動了開繡坊的心思。」

    關倩倩見她把做買賣看成了天大的難事,不禁笑一下,「賣瓷器就非得會開窯燒土嗎?大姐也太悲觀,但凡做買賣,總有相通之處。」

    朱氏仍有些不信,「你不會做活兒,怎麼開裁縫鋪子?是打算要僱人?」

    「到時候準備雇上個繡娘。」關倩倩點了點頭。

    朱氏聞言,笑的有些勉強,好一陣子沒說話,也不知尋思什麼,半晌才低聲道:「布匹,針線,繡架,熨斗,一應物事少一樣兒都不成,布價這樣高,你開舖子的,不得每樣採購些?」她斬釘截鐵地說:「就在小鎮上開,少不得七八兩銀子。」

    關倩倩謙虛地點了點頭,「錢倒是有一點,前頭四處籌集了些,將湊夠用,只是我對這一行並不瞭解,以後怕要多請教大姐了。」

    朱氏一聽她不是隨口說說,竟然連錢都備好了!心裡又是驚又是歎,足足沉默了老半晌,才道:「有不懂的只管來問我就是。」

    想了想,又說:「我也是瞎操心,你既然要開門面,你婆家那頭相公、婆婆、小姑子的,總也都去幫襯著。」臉上倒有些羨慕。

    關倩倩笑著搖搖頭,「這鋪子若能開起,也是我自個張羅。」

    話說著,牛車停在了村口,如意一下車就從朱氏手裡接過包袱,「朱嬸,我來背。」

    朱氏似是有了心事,笑容有些淡。

    直到進關家巷子口,臨別前,她才突然開口問關倩倩:「鋪子什麼時候開張?打算給雇來的繡娘開著多少工錢?」

    關倩倩本想就在回來的路上把請朱氏做工那話問出來,可見她自從聽說了自個要開裁縫鋪子,一路上神色有異,也不知高興還是不高興,那話便先壓下沒提,這時候聽她主動問起來,像是起了打問的心思,忙回道:「按著行情給,別家給多少,總不能低於那數目。」

    朱氏尋思了一下,發自內心地感歎道:「你一個女人家,又沒婆家人扶持幫襯,獨自上外頭去經商,可真有膽量。」

    關倩倩捂嘴一笑,見時機合適,便問她:「大姐,我正想和你商議,你在屋成日做活,每半個月還要親自往城裡跑一回,路途遠不說,風吹日曬的,也怪累。不如你那活計先擱一擱,得閒了就接我鋪子裡的成衣活兒,你的手藝我最是信得過,要不是照顧著宣哥,我只想拉著你一塊鎮上去呢。」

    她這說法跟朱氏想到一塊去了,朱氏方才在路上聽聞關氏要雇繡娘,心裡就有些不舒服,她私心裡把關氏當成了親近妹子,關氏也該知道宣哥唸書是入不敷出的,怎麼做起生意來,尤其還是針線活兒上的生意,也不知道來請她做工?

    眼下聽她一問,心結瞬間就打開了,笑道:「這有什麼難,你開了裁縫鋪子,我總要幫襯你的。」

    朱氏是個直白人,高興不高興的,臉上表現的一目瞭然。

    關倩倩見她臉色馬上柔和了,心裡也就放了一大半的心,「那可就說定了,趕明兒鋪子開起了我就來擾大姐。」

    朱氏一臉笑容,「等你鋪子開成了,我取些滿意的繡樣子給你送去。」

    「成,就把大姐繡的花掛在鋪子裡當招牌!」關氏咯咯笑著,「今個時候不早了,具體分成的,尋空再跟大姐商議。」

    朱氏點點頭,「這個好說。」

    如意見朱嬸今個買的東西怪沉,便先不回自個屋,先陪著朱嬸兒去她屋。

    朱氏滿心裡高興,還沒走幾步便笑道:「阿如,一會兒回去後替嬸子謝過你大嫂。」

    如意搖搖頭,「朱嬸,你活兒做的好,是你幫了大嫂。」

    朱氏一聽,笑歎一下,「活兒做的好遠不及你大嫂腦袋瓜靈光。」又道:「回去叫你大嫂只管放心,嬸兒出活利索,質量也有保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