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親事初定 文 / 蟈蟈肚

    關倩倩出門去,朱氏便說了說自個的想法,關全悶聲聽著,心思轉來轉去的,心說朱氏雖然毛病不少,宣哥卻是個不錯的小子,原先他有意叫兩個娃兒定親,也是看上了陳宣。

    這麼想著,也就先把他對朱氏的成見擱下,不提朱氏,只說如意跟陳宣兩個,就是一對金童玉女,再合適不過的,算聽朱氏說著,心裡頭暗暗又琢磨著,也就商談到了晚飯前。

    朱氏起身告辭時,他才囫圇表了個態。

    實際上他心底很是樂意這樁親,可因為前頭朱氏眼頭高,沒瞧上如意,那一回叫他討了個沒趣兒,所以這一回就謹慎起來,當著朱氏面兒的,話也就沒給說死,只說是這事兒不急,她屋真有這個心思,過些時候按部就班地先請個媒婆來提親。

    等梅花喊著如意回來的時候,如意見堂屋裡已經點起了燈,一家子都在裡頭坐著,粗粗洗了把手,往堂屋走著,心裡頭就怪難為情的,悄聲問梅花,「大嫂,今個朱嬸兒來,說的啥?」

    梅花搖搖頭,「我跟你二姐在灶房忙乎著做菜,也不知道陳宣娘跟你哥商量啥。」又說:「趕菜做好,留她用飯,她又不肯留,急慌慌告辭回屋去。」

    如意定了定心思,心想著,朱嬸兒總不能真是來定親的吧?

    抬腳進了堂屋,便給關全上上下下掃量個不停,剛落座,關全便問:「你朱嬸兒今個來的,你知道?」

    如意眨眨眼。趕忙搖搖頭。

    關全見她不承認,瞪著她:「哼,那咋像是知道一樣,提前跑個沒影兒?」

    如意扁扁嘴。小聲說:「我上那頭菜地做活兒去了。」

    關全肅著一張臉兒,「天兒擦黑,別往外頭跑。就是跟陳宣婚事定下,一天沒進陳家門,就還是個黃花閨女,不准走的太近!」

    如意點點頭,扯出一個苦笑,「關大哥,你說的。我都記下了!」

    關全嗯一聲,點了點頭,「今個,你朱嬸兒來說親來。」

    『啪嗒』的一聲兒,是梅花的筷子掉到了地上。她大張著嘴兒,「阿如要定親?」

    關全點點頭,「朱氏差是差了點兒,宣哥是個好小伙子,我尋思著,她屋要真請媒人來提親,也就答應下來。」口裡說著這話兒,眼睛瞧著如意,見她沒露出不情願的神色。心裡悄悄鬆了一口氣。

    梅花又看如意,問:「小妹,你稀罕陳宣不?」

    如意本還強自鎮定著,給大嫂這話兒一問,頓時臊的滿臉通紅,憋了半會子也沒憋出個回答。

    關全狠瞪梅花一眼。「有啥稀罕不稀罕的?也就是自小見著,跟前兒的近鄰,這要是往遠裡說親,沒入洞房前,還不知道丈夫是個啥模樣的吶!」

    梅花悻悻住了嘴,低聲咕噥,「就問問,怕啥。」

    給關全一咧,徹底閉了嘴。

    如意匆匆刨了兩口飯,放了筷子,「我吃好了,去繡花去!」

    不等關全幾個說話兒,一轉身,騰騰騰跑出屋去。

    關全又好氣又好笑,「呵,還知道害臊哩,我阿如娃兒,真是長大了。」

    感歎著,回想起她剛來那一天,還是個黑瘦的小傢伙,知道要來借住,生怕他不歡氣,不高興,每日怯怯地,努力地搶著做各種活兒討好著他,又乖又叫人心疼,他也不說破,也不勸她,除了下地,她想忙乎啥就叫她忙乎,只是把阿如當成個親妹子一樣對待,該誇誇,該訓訓,眼瞧著她一天天的,越來越把自個當成關家人,越來越融入關家,越來越有了自個的主意,這幾年的變化,他看在眼裡。日子一晃眼就過了兩年,不知不覺的,阿如就長成了個懂事姑娘。

    搖頭歎著,「真要嫁到陳家,往後縣裡去,我還不捨得哩!」

    梅花放了筷,不確定地問關全,「全哥,我看朱大姐脾氣不小,你看朱大姐以後能對咱阿如好不?」

    關全尋思著,擺手笑笑:「這你就放心,我看阿如行!阿如那身世,你也知道,從小受慣了壓迫,哪像倩倩,自小是屋裡寵慣了的,甭管嫁去誰屋,總比她二姐能受得委屈吧?」

    梅花想想,也是,又看關倩倩,見她臉上鎮定的很,只顧埋頭吃飯,便奇的問:「倩倩,你咋不高興?」

    關倩倩搖頭笑笑,「眼下只不過才是商量著定親,八字還沒一撇兒,真要定下婚事,也不知道婚期定在幾年後?有啥好著急的。」

    給她這麼一提醒,關全心裡頭的高興勁兒也收了收,仔細想想,心裡還是有些個顧慮,比方說,朱氏今個來說親,是不是為著陳宣來的?要不是陳宣執意,她能改變主意,才叫有了鬼了,想想朱氏是啥樣人?家境還不如關家,明明落戶在東莊村兒,她就得是個村婦,卻總是擰著個大戶人家樣,端著個城裡人做派,等閒農村人,她是半點也瞧不上眼兒。

    眼下能腆著臉兒來說親,不定心裡頭是不是真的情願。

    有這麼一層顧慮,連日來,也就思量了不少。

    等朱氏托媒婆來求親時,便是拐彎抹角把這話兒告訴媒婆,說是陳宣娃兒好是好,可她阿如是個農村閨女,怕是高攀不起。

    這話連媒婆聽了也笑開,說是朱寡婦屋是個什麼大戶人家?陳宣雖然縣學裡念著書,不定今後能不能中秀才呢,就是中了秀才,不定能不能入仕呢?這還是沒影兒的事兒,她屋有啥好擺架子的?

    關全也不管,只管叫她去,把這話兒挑明裡說,瞧瞧朱氏怎麼回。

    沒幾日,媒婆再上門來,也帶來了朱氏的話兒。說是只管叫他放心,今後如意進了門,斷斷再不會提門第這回事,只是陳宣今後考了功名。如意隨著他裡外進出的,她始終還是要跟著唸唸書,學學畫兒。自家人不介懷,總不能叫旁人低看了去。

    關全悶頭想了一會兒,這話兒不中聽,卻是個實在話兒,像是朱氏這號人才能說出來的話兒,她朱氏要是直說不在意這回事,他才不相信!

    這話兒初初一聽。叫人心裡不美氣,仔細想想,能提出這要求來,說明朱氏也是下了決心,陳家這次是定了心思要結這門親。誠意還是有的。

    阿如自小吃慣了苦,就是來他關家,也沒過過啥樣滋潤日子,陳宣今後真要成了秀才老爺,娃兒跟著他,也好享享福。

    他心裡頭還是很看好陳宣的,也盼著如意能嫁個如意郎君。

    這門親,顧慮是有,想到朱氏先前的態度。心裡總是不順氣,按他原先的脾氣,本也沒啥可顧慮的,只是經歷過倩倩這樁失敗的婚事,對男方母親的為人就多了幾分考量。可細細想想,如意跟倩倩的情況又不一樣。打她來東莊村,就跟朱氏學起繡活兒,兩年相處下來,師徒兩個從也沒生過不愉快,從朱氏嘴裡,常能聽見誇讚如意的話兒,他也瞧的出來,朱氏打心眼裡還是喜歡阿如的。

    想他阿如妹子,打小受那十年委屈氣不是白受的,旁的不說,性子就比旁的姑娘好,穩重,踏實,心眼子也不少,最重要的還是受了委屈能隱忍,她這樣的要再跟朱氏處不和睦,那他陳家換個啥樣媳婦都不行。

    各方面都考慮到了,越往深裡想,心裡就越踏實,這門親,也就給媒婆應下來了。

    朱氏也麻利,收到消息,便親自來一回,跟關全商議著,說是屋裡錢兒緊巴,原本親事說到這裡,兩家都合心意的,也該下定,可她想著,如意也是她親自挑的兒媳婦兒,就是關家不在意,自個也不想虧待了她,下定的事兒,就先擱一擱,回頭湊夠了聘金,再請媒婆來議。怕關全不放心的,又說回去後屋裡便準備,先把帖子送來,這樣一來,總好安了關家的心。

    關全聽了這話兒,心裡倒挺高興,自家不介意聘金的,那是他屋大度開明,可陳家的態度,是另外一回事,朱氏能這樣考量,他就挺滿意,麻利答應下她的請求,又勸說她,說是聘金上頭也別太講究,左右還是陳家的錢兒,陳宣還上著學,屋裡因為這個掏干了,如意今後進門去,擔子也大不是?

    朱氏忙應下,說是無論如何,總要湊上四兩錢兒的,她當婆婆的,不願太虧待了阿如。

    這一來二去的定下,二月就過了。

    如意跟二姐這一向縣裡跑的勤,除了看鋪面,還去集市順便淘些個實惠物件兒。

    只是最近卻沒見馮二哥來,如意本想去馮家瞧瞧他,可想想,不定他忙著地裡的活兒,免得自個一去,耽擱他忙正經事兒。

    馮卓秀這幾天確實在忙地裡的活兒。

    他把如意跟關倩倩要上縣裡做買賣的事兒回屋後跟他爹娘一說,王氏成日便在屋絮叨起來了,直反對著,說是阿如年紀還小,又是個未出閣的姑娘,關家人心也太大,就這麼隨隨便便叫阿如跟著她那和離了的二姐出遠門去?兩個閨女家,上縣城裡去,離屋裡又遠,一時半會兒的照應不上不說,人生地不熟的,也怕她倆碰上難事兒!

    在屋絮叨了幾天,本說傳話兒去,叫卓榮今後抽空照應她倆,可想想,老大是個文氣的,真辦起事兒來,沒老二利索。便說叫馮卓秀跟著她倆去,幫著她倆在縣裡安頓的差不多了,再回屋來給報信兒。

    馮卓秀本也有心思跟著上縣裡去瞧瞧,他心思活絡,前頭見識過了關倩倩賺錢兒的手段,按他想的,做生意要真能賺倆錢兒,真比成日在屋裡種地的強,只是屋裡人,從來也沒人想過靠著做生意就能一步登天的,他爹娘一輩子是踏踏實實慣了的,這話兒也就先沒提,只是應下來。

    第二天便叫他爹歇著,自個去地裡頭忙活,抓緊時間把開春要收整的幾畝地先收整利索的,沒得等他縣裡去,爹娘又要勞累。

    (抱歉今天來晚了,大家週末愉快呀!今天中午吃了飯出門燙個頭去,誰知道可能到了年根,理髮店人特別多,排隊就到3點,等弄好回家就6點啦!明天起還是老時間,今日一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