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文 / 魚下的蛋
第一組甄選開始,傳喚太監前來領人,十人按照順序排成一排,跟隨傳喚太監從偏殿出來,沿著走廊進入正殿。
跨入正殿的門檻前許玉珍明顯感覺有人推了自己一把,好在她自來走路走得穩,只擠向前一步就穩住了。
此時她也顧不上回頭,穩了身形繼續隨著隊伍向前。
旁邊跟隨的掌事姑姑自然發覺了不妥,走至許玉珍旁邊特意瞧了她後頭的馮鳳儀一眼,馮鳳儀目不斜視,緊跟在許玉珍身後。
等進入正殿後,十人站至指定位置,根據太監的報名依次上前。
此時許玉珍方覺得自己手心裡全是汗。
前面的人一個個的走過去,太監時不時高聲叫著某某氏留牌、賜香囊之類,許玉珍只能緊握著手中的帕子。
輪到許玉珍時,許玉珍跟著傳喚太監走至殿中央,跪下叩拜:
「臣女許玉珍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連拜三下後,太監叫起。
高位上的皇上朗聲笑道「怎麼這般拘謹,從前在宮裡也見過朕的。」
皇貴妃道「聖上天顏,她一個小女孩,自然不敢放肆。」
「這孩子頗有愛妃的神采,十分沉穩。」
這話從何說起,皇上既未問話,許玉珍又哪裡得了沉穩一詞。
皇貴妃待要再說,皇上已經對旁邊的太監道「留牌吧。」
許玉珍依著宮中禮儀跪下謝恩,便跟著傳喚太監出去了。
太監將許玉珍送至宮門口:
「恭喜小姐,如今只管等著旨意了。」
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賞人,許玉珍只福了一禮「謝公公。」
「小姐真是好脾氣,小姐這樣的人物。必定是有好福氣的,比不得那些眼高於頂的。」
許玉珍微微一笑,告禮出了宮門。
「大哥哥、五哥哥、、、」
許華承焦急道「怎麼樣?」
許華仁見她手裡沒有香囊,便已經知道了,溫和地笑道「妹妹辛苦了。」
許華承便知道是中選了,見許玉珍露出一種莫名的苦笑,歎了口氣,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是許玉珍不中,倒真是值得推敲了。
許華仁馬上吩咐了小廝「回去同老太爺老太太報喜去。」
兩個小廝駕上馬疾奔而去。
如今倒真算是一隻腳跨入皇家了。
許玉珍正猶豫間,許華仁道「妹妹先上車子去,沒得在這裡讓這些人瞧。」
許玉珍也顧不得周圍的情況,踏腳上車。
「五弟,我看我先送六妹妹回去。你這裡等著七妹妹。」
二門外,文氏、任氏、甄氏等人都在等著,文氏直接上來拉著她的手道「恭喜妹妹了。老太太等著呢,快去吧。」
眾人簇擁著去了榮喜堂。
老太太顯然十分高興。
眾人圍在一處高聲談笑。
沒一會兒外頭又報來許玉妍入選的消息。
老太太樂呵呵地叫賞,文氏忙吩咐了下去。
「皇貴妃娘娘入選那一年,咱們家也是兩個,如今又是兩個,這可真應了好事成雙這句話了。」
老太太滿意地轉頭對李氏道「這裡頭也有你的功勞,這些日子你費心了,並不因只是伯母而稍有疏忽。」
李氏有些受寵若驚。
沒一會兒許玉妍也回來了,滿臉綻放光彩,比之許玉珍看起來要高興許多倍。
「恭喜六姐姐!」
許玉珍見她實在是意氣風發的樣子。也含笑恭賀她。
老太太笑瞇瞇地看著她二人。
許華宏興沖沖地鑽出來「六姐姐、七姐姐,我聽說了你們的喜信。就趕緊跑回來了。
文氏笑道「宏弟弟,你也不用這麼急,你姐姐們又不是馬上就要出門了,總有你們姐弟說話的時候。看跑了一臉的汗、、、」
老太嗔道「快過來,回頭受了風該著涼了。」
文氏早乖巧地將許華宏拉過來,用帕子給他拭汗。又推他到老太太跟前「出了這麼多的汗,也不知道跑的慢一些。」
老太太見許華宏紅撲撲的,氣喘尚未下去,的確是跑的太急了,有些不悅道「跟著的人是怎麼伺候的,讓他就這麼跑回來,回頭病了怎麼辦。」
許華宏撒著嬌道「我沒事,原是我心裡著急著回來。」
大好的日子,老太太方才放過了,命許華宏回去換衣裳,還是生怕病了。
眾人都有些司空見慣,許玉珍卻深覺如此下去,許華宏肯定是要廢了。
雖記了名,但指婚的旨意尚未正式下達,許玉珍兩人一應的規矩也暫時不用守,老太太也只是吩咐文氏好生看照,等著指婚而已。
宮裡最終的名單確定下來,許玉芳呈閱給了皇上,這入宮的品級是要皇上親自定的。
皇上只是大略看了看,點了何家之女為昭儀,其餘諸人皆為才人或良人。
充給皇上的後宮先確定下來,其餘便是宗室了。
皇上卻不急著指婚,名單放置在了一旁。
皇貴妃善解人意道「要入宮的這些倒是急些,等旨意頒下去,就要預備著入宮的事了。」
馮家一女只被封為良人,另外的一位馮鳳儀根本不在入宮之列。
皇貴妃心裡掂量了一下,這些將要入宮的人裡頭,各世家基本上可以算是平均分配,同時又綜合考量了一些世家的地位和功勞。
比如何家,平王爭儲落敗後,與之相近的人家都或大或小受了一些牽連,何家作為平王的岳家,自然也漸漸敗落,但是何家人才輩出,於當年爭儲中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傾向,過了這些年,皇上也有些提拔。因此何家的女兒這回直接就封了昭儀,算是皇上一個明確的表態。
再比如自家,自己一個皇貴妃已經佔盡優勢,所以皇上不願許家的女兒再入宮。
而馮家庶女,只入選了良人一位,估計也是皇上考慮到宮裡已有一位馮貴妃了。
、、、、
「武成王的大公子,皇上打算指哪一家小姐。」
皇上封岳堯為武成王,聖旨出京已經快十日。
皇上抬起頭對許玉芳道「愛妃怎麼看。是誰合適一些。」
許玉芳惶惑道「臣妾不太懂得這些。但是臣妾想著若是武成王這次若是平平安安舉家進京,那便足見其對皇上的忠心,那麼皇上明君,自然該當好好愛戴下臣。給岳家大公子的指婚便是不能馬虎,至少身份家世要匹配得上,否則有損皇上的英明。」
皇上看著皇貴妃很是滿意。他便是喜歡許玉芳這個樣子,聰明卻又知道進退有度,作為後宮的半主。對後宮其餘人等大方卻不放縱,太皇太后的眼光的確不錯,想當初太皇太后對自己說過「馮氏仗著家世,看著倒像是個能幹的,其實不過是繡花枕頭,不堪大用,你府裡已有一個潑婦魯氏在,若沒有個能執掌大局的人,馮氏一進門,勢必要亂。後院不震,你在外頭的大事也要受到影響。許家的那女兒我瞧著十分聰明,又極有手段,難得的心思並不歪邪,讓她同馮氏平起平坐,也能平衡一下你府裡,至於其他的。便看看許氏的能耐了。」
果然,許氏不負皇太后的期望,馮氏、魯氏兩人都沒再鬧出任何風浪,甚至幫他打通了先皇后宮,穩定了先皇身邊的位置。光是這兩件就足夠他對她另眼相看了,更何況還有許家。
「愛妃想得周到,後宮有愛妃,朕的肩膀鬆快許多。」
許玉芳燦然一笑「不敢當皇上誇獎,只要能為皇上分憂一二,臣妾便心滿意足。」
皇上拉住她的手扶起道「愛妃同許家的忠心朕豈會不明白,你放心,你的妹子,朕必不會委屈了她,壽王還年輕著,這次只立正妃便是恩典了,至於側妃,暫且緩著。」
馮家不是念念不忘壽王身邊的位置,縱然正妃不成,總還有側妃一個位子,如今皇上親自許了話,那便是一言九鼎,再無更改了。
這個結果,許玉芳算是爭取到了,回去永福宮的路上碰見了馮貴妃的轎攆,馮貴妃不甘不願地下了轎行禮,許玉芳料想她是往皇上那裡去,也不攔她,大大方方地讓她去了。
「娘娘怎的由她去了,這當口,不怕她攪出什麼事。」
許玉芳笑答「你也同她一般傻了,你也知道這當口是什麼時候,這會兒說的越多,皇上就越不高興,你以為這種事到皇上那裡撒個嬌就能成的。她之前已經因為這個事惹了臊,還不警醒,從前也沒見她如此急進的。」
借了雲嬪的手差點弄死了她,可見手段還是有一些的,可惜目光短淺,承受不了逐漸敗落的境況。馮貴妃這種人就是只能於意氣風發中施威,若是困境,就慢慢變成一堆爛泥了。
許玉芳回到永福宮,開始著手考慮許玉妍的指婚,除了壽王外,其餘的那些宗室都非嫡枝皇室,都是閒散宗親,皇上大概也沒有勢力勾結的擔憂,大概許玉妍的指婚她是能做主,她倒是該著人打聽打聽,免得指給了不著道的。
「來人,送貴妃回去!」
馮貴妃有些驚愕地望著當今皇上,無法反應過來。
皇上雙眼一瞪「沒聽見嗎?叫你們送貴妃回去。」
老太監使了眼色給手下,並走至馮貴妃身邊道「娘娘,請先回去歇著吧」
說完便上前扶著人出去,馮貴妃被嚇住,一時只能呆呆愣愣地任人將自己帶出去,等出了門,才反應過來,掙扎著要回去。
黃太監死死地拖住她道「哎呦,我的娘娘啊,你這一回去,奴才們的命都不保了、、、」
「皇上、、、皇上,臣妾家當年對皇上忠心耿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上你不能忘了啊、、、」
黃太監魂飛魄散,殿裡傳來了踢翻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