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有追求的清穿

第一卷 第十一章 運氣好、運氣孬 文 / 子一十四

    在21世紀,唐燁信奉,有付出就有回報。

    可在敦慶朝,唐燁更偏向於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了。

    蘑菇種植已經搞了大半年了,光禿禿的坡地早都種上了玉米和土豆,可蘑菇,蘑菇依舊還是那水中月、鏡中花。

    唐燁她們倒不是一點蘑菇也沒種出來,茅草棚裡好歹還是發了幾株蘑菇的,而且大概是因為爛木材種類差別有些大,所以,別看只發了幾株蘑菇,可基本上,每一株就是一個品種。

    只是,只是那蘑菇瞧著好像是,好像是殘疾菇,反正長得歪瓜裂棗的,桿長得特大,那蘑菇傘吧小得幾乎可以忽略。

    面對長得奇形怪狀的蘑菇,唐高林兩口子有些失望,但還是鼓勵了大家兩句。

    李真也很興奮,不管怎樣,總算是種出來了,雖然樣子有些難看,可再難看,那也是蘑菇啊。

    唐蜜也沒受到一丁點兒打擊,還頗有鬥志的按照姐姐的吩咐將每樣蘑菇掰了一小瓣,跟著宋慈惠去餵他家的狗,很好,狗吃了完全沒事,這讓唐蜜很興奮,很大方的告訴宋慈惠,下午跟她去城裡的攤子上嘗肥腸魚,將宋慈惠樂得眼睛都笑彎了。

    是的,如今肥腸攤子多了一樣生意,現場做肥腸魚。

    因為,唐燁最終還是唆使李真到河邊摸魚了,當然,是背著唐蜜的,生怕唐蜜帶著宋慈惠有樣學樣。

    可是,飯館裡的魚並不暢銷,所以人家自有的進貨渠道完全能滿足飯館的需求,壓根不在外面買,唐燁也試著拎了兩條魚到市場上去賣,可賣了整個下午,兩條魚一條也沒賣出去,又不敢隨便降價,真擔個擾亂市場的罪名那可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最後,唐燁只好將魚拿來在攤位前現場做肥腸魚,倒也吸引了不少人氣。

    因肥腸魚並不是天天有的,---得李真有時間了,而且運氣還不差的時候才能有,--所以,雖然賣得比肥腸土豆貴,可卻比肥腸土豆受歡迎。

    唐王氏本想在市場上買魚來做的,被唐燁否決了,唐燁決定搞搞飢餓療法,學後世的小店,每天就賣那麼多的菜,晚到就沒了,反正,在後世效果不錯,有一次唐燁和一夥損友在下午4點就浩浩蕩蕩的殺向一家傳說中的美味串串,結果,在那個點上,人家的菜竟然還是給賣完了…

    當然,唐燁給唐王氏的說辭是,買魚成本太貴了,一不小心就會虧本,於是,唐王氏便沒再堅持。

    別說,還真有點效果,只要那天賣肥腸魚,銷售量一般都要多出50%來。

    唐燁對此是很高興的,原本以為蘑菇再來添個綵頭就更完美了,結果沒想到,福無雙至啊。

    唐燁看著那幾株蘑菇,心裡那鬱悶勁兒就別提了,照這個發展趨勢,等自己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蘑菇種植技術來,也許十多、二十年都過去了…

    唐燁不由將中國寫農書的一幫人給罵了個狗血淋頭,寫詳細點會累死你啊!

    唐燁一想到未來十多二十年都要過如今這苦哈哈的窮日子,想死的心都有了,怎麼就沒有一個能讓人短期內發家致富的法子呢?

    雜交水稻,不懂,何況自家還種的是小麥;

    養蜂蜜,家裡不會,還是得從頭摸索起;

    種藥材,算了吧,沒準結果和種蘑菇一樣;

    唐燁左思右想,火了,恨恨的對老天爺發飆,「你惹我是吧,惹急了我,我開動物園去!」

    當然,發完飆後,唐燁就洩了氣,不說野生動物好不好逮,光養就是個麻煩事啊,自己家一個月前剛草草建了個豬圈,買了只小豬來喂,沒喂兩天,小豬就病了,請了個獸醫,花了500文,不光唐王氏心疼,唐燁的心都在滴血,還好,小豬挺了過來,否則唐家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副業不好搞啊,沒專業技術人才的副業更不好搞啊…

    所以,這段時間,唐燁情緒很低落,就是聽到蘭州義務官學掛牌招生了,唐燁也沒一丁點兒激動…

    因為這也不是短期能獲利的事,可唐燁如今需要快速發家致富,否則,自己的雙手可就只能一輩子粗糙了,就算二十年後天天抹蘭蔻還是一雙勞動人民的辛苦手…

    不過,雖然唐燁不怎麼激動,但還是在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建議送李真去。

    唐王氏有些發愣,唐高林也沒立即表態,李真則第一個發言,說跟著唐高林學認字挺好的,還不耽擱地裡的活,一舉兩得,說完還對唐燁道:「葉子,你瞧,俺都會用一舉兩得了呢,所以啊,跟著叔認字挺好的。」

    唐燁道:「這是朝廷給咱們的福利,咱們不去,多對不起朝廷啊。」唐燁不好說知識改變命運,只好胡謅。

    唐高林思索了一會兒,在大家睡覺前發話了,「讓真娃子去讀讀吧。」

    晚上,唐王氏悄悄問唐高林,為什麼做這麼個決定。

    唐高林道:「免得日後落埋怨,而且,去學堂也能多認些人,日後路子總要寬些。」

    可像唐高林這麼想的人並不多,整個宋家村加上李真,總共就兩人入學,另一家他祖上曾出過秀才,如今雖然家道中落了,可好歹也算是有讀書的風氣,父母一咬牙,就將滿7歲的老ど給送了去,其他幾個大兒子繼續在家幫忙做農活。

    因此,李真便很打眼,連宋子墨都在笑唐高林,說女婿不是這麼慣的。

    等李真報完名後,唐燁才知道,不光宋家村去讀書的人不多,就是整個蘭州也沒多少人,整個學堂還沒收到100人,要知道,這可是包括了整個蘭州和蘭州近郊的村莊啊…

    唐燁經過細問,從李真口中才獲悉,因為,朝廷早就明言了,這是給窮人家的孩子辦的學堂,雖然沒說拒絕接收富人家的孩子,可這年頭,富人都還挺有羞恥心的,沒人去佔這等便宜,至少絕大多數富人沒想去占朝廷這便宜,這讓聽慣了申請到廉租房的人卻開著寶馬逍遙的唐燁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唐燁以為會有許多公子哥兒湧進學堂的,還特意告訴李真,別去招惹他們,是的,不是說別怕他們,而是別去招惹,因為招惹不起啊…想學人一身傲骨,那也得等骨頭長硬再說。

    而窮人家一個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幫家裡做很多事了,許多家長並不樂意將孩子送去讀書,讀兩年書,地裡的手藝多半會落下,要知道想考中秀才那可得是祖墳埋得好的人家才行啊…加之學校又不管飯,所以學校生源並不怎麼樣。由此,李真的年齡完全沒有成為問題,先生只是稍微詫異了一下下,就將人給收下了,完全不用去四處找關係。

    李真倒不算是他們班年紀最大的,他很幸運,比人晚生了20天,只算第二年長,但他卻是唯一一個有點識字功底的人,所以啊,別看唐燁運氣不怎麼的,李真的運氣還真不錯,和他同年級的同窗中竟然沒有一個是落魄文人的子弟…

    所以,李真竟然成了先生比較喜歡的學生之一。

    等李真入學後,唐燁才斷斷續續的瞭解到,原來官學雖然是免費的,但是也有規矩,兩年後會有大考,由一省的學政出題,沒過關的就回家該幹嘛幹嘛去,過關的才能繼續在學堂免費讀書…

    也就是說,敦慶帝認為,兩年時間足夠掃盲了,第三年就該有天賦的人繼續讀了。

    唐燁對此很不感冒,因為李真的資質實在是差了些,又沒洪七公給他當師傅,兩年後很有可能會被淘汰。

    所以唐燁又鬱悶了,而李真每天放學後,不是幫著收攤、就是先回去幫著干地裡的活,連早上上學都要先去地裡轉一圈,一點都沒壓力…

    唐燁和他說了許多次,叫他不要以為現在跟得上功課就可以麻痺大意了,書是越念越難的,李真每次都是將頭點的象雞啄米,可是一轉身,照舊將讀書當作副業…

    氣得唐燁準備一掌握話語權就悔婚,太可氣了,這叫什麼人啊!

    那麼眼下沒有話語權怎麼辦呢,唐燁便開始搞冷戰了,好些天不搭理李真,李真雖然有些訕訕的,但也沒去主動討好唐燁,讓唐燁更生氣了…

    不想,這日李真放學後到攤子處來幫忙時,竟然一直偷偷打量唐燁,次數多的唐蜜都奇怪了,「李哥,你老看我姐幹嘛?」

    李真尷尬的笑笑,忙道:「沒,沒…」

    唐燁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裝沒聽見。

    李真也沒再做出其他任何示好的舉動。

    晚上,李真如往常一樣,吃飯前在蘑菇種植棚裡澆完水、又將家裡各種水缸、水桶挑滿水,然後,來到既是廚房又是自己房間還是一家人飯廳的那半間屋裡,唐蜜正在燒火,唐燁正在切菜葉,唐高林正在修板凳,唐王氏正坐在炕上納鞋底,顯襯出剛剛進屋的李真好似最閒。

    李真在屋子裡轉了個圈,方道:「叔,西北大捷了呢…」

    說起西北大捷,唐燁心裡又多一絲鬱悶,本來知道西北還在打仗,唐燁還以為可以發點戰爭財的,可想了一整天,才發現沒那能耐,只得作罷。

    聽李真此時提起,唐燁沒好氣的心想,西北大捷關你什麼事,難道朝廷還給家家戶戶發獎金?!

    唐高林則道:「嗯,我也聽說了。」

    李真忙笑道:「先生說,大軍班師回朝會途徑蘭州,我們要去城門外歡迎大將軍。」

    唐高林和唐王氏都有些激動了,連唐蜜都來了勁兒,「李哥,那你會看到大將軍不?」

    唐燁則癟了癟嘴,心想,學生當免費群眾演員的歷史還真夠悠久的啊…

    李真笑了笑,道:「應該能吧,學堂選了六個人給大軍道賀詞,俺被選上了。」說完,李真特意沖唐燁笑了笑…

    「真的啊,這可是榮耀的事啊…」唐家除了唐燁,其餘三人的血均直往上湧…

    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