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二章 青春做伴還故鄉(2) 文 / 滄浪船夫
上了秋,天氣涼爽下來,日子也過得舒坦。
一天上午,恆榮領來一個年輕人。這人三十來歲,穿一套中山裝,見小柳紅出來開門,笑著說,「嫂子還這麼年輕。」
小柳紅好像在哪裡見過這人,只是時間久了,一時記不起來了。望著年輕人,遲疑了一下,卻叫不出名字。年輕人見女主人遲疑,知道已把他給忘記了,笑著大聲說,「嫂子忘了,在上海時,我和還山給你當過跟班呢。」
小柳紅聽過,恍然想了起來,驚笑著說,「天哪,是還河呀,瞧你現在長得這麼壯實,嫂子哪裡能認得出來?」邊說,邊把還河讓進院裡,衝著屋裡喊道,「世德,快看誰來啦?」
世德聽見喊聲,跑了出來,見了來人,也遲疑起來,小柳紅笑著對張還河說,「怎麼樣,連你哥都認不出你啦。」說完又對世德說,「這是還河呀。」
世德這才看出,這人真的是張還河,跑過來扳著張還河的肩膀,驚喜道,「幾年功夫,變這麼壯實了,你還別說,走在大街上,要是不仔細端詳,還真認不出來呢。你怎麼來的?」
「我剛調到這裡,在聯絡處工作。」張還河說。
「什麼聯絡處?」世德問道,「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噢,是東北民主聯軍駐大連聯絡處。」
「這是個什麼部門?」世德問。
「主要是協助蘇聯紅軍組建地方政權。」張還河說,「估計哥和嫂子該回來了,今天抽空過來看看,不想還真讓我猜著了,見到哥和嫂子了。」
幾個人說著,進到裡屋。世德推著張還河上了炕,自己也爬到炕上。小柳紅趕緊給泡上茶。見了故人,世德不停地咧著嘴笑,也不忘問,「還山呢?他怎沒來?」
「忙著呢,現在正在牡丹江駐紮,人家現在是師長了,來之前,我和他通過電話,說是現在正忙著補充兵員,訓練新兵呢。」
「當師長了?」世德興奮地問,「這小子,還真行。那你現在是什麼長?」
「我比他可差遠了。運氣不好,老負傷,一負傷,就到海山崴去養傷。前前後後,在那裡呆了幾年,別的沒學會,到是學會了幾句俄語。這不,中央決定在這裡籌辦和蘇軍協調工作的聯絡處,就把我調來了。哥和嫂子是多暫回來的?」
「時間不長,也就兩個月。」世德說,「你們倆離開上海後,是怎麼回東北的?」
「難著呢,」張還山說,「那會兒,北方戰事吃緊,我們繞道延安,在延安學習了一年,組織上才派我們去了東北。」
「這麼說,你和還山,現在都是公產黨嘍?」
「那當然,」張還河笑著說,「看樣子,哥和嫂子這些年,也長了不少的見識。」
「長啥見識呀,」小柳紅說,「都是逃難的這些年,一路上聽來的。」說完,拿錢給恆榮,讓恆榮上街去叫了幾個菜,自己在鍋上淘米做飯,招待張還河。
忙了一會兒,飯做好了,恆榮幫著把炕桌擺好,世德和還河就吃喝起來。「嗨,又吃到哥家的飯了。」張還河拿起筷子,也不客氣,夾菜就吃,吃過一口,才停下筷子說,「當年在上海,要不是哥嫂養著,我兄弟二人,現在還不知成什麼樣啦。」說完,笑著又夾起菜往嘴裡送。
「吉人自有天相。」世德說,「沒有哥這口飯,別人也照樣會給吃的。」
「那可不一定,想想我兄弟二人,當初為了一口吃的,差點沒讓人給打死,還是哥給我們救了,這個大恩,我兄弟這一輩子,怕是報不完呢。」
「吃菜,吃菜。」世德勸道,「今天咱們兄弟見面,別提那些不開心的事,老話說,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像咱們兄弟這樣,一口鍋裡吃飯,前世還不得修他個千百年呀?」說著,一屋人都笑了。
「還河兄弟今年三十二了吧?」小柳紅見機問張還河。
「虧嫂子還記著兄弟,今年剛好三十二啦。」
「三十二啦?」世德問,「成親了嗎?」
「成啥親呀?」還河歎息道,「我和還山,還是一雙筷子拌菜,兩根光棍。這些年淨在大山林裡亂轉,往哪裡安家喲?」
「這回好了,小鼻子倒台了,也該成家了。」世德勸道。
「現在還不是成親的時候。」張還山笑著說。
「怎麼不是時候呀?」小柳紅說,「兄弟現在是公人了,又在城市裡當差,那還不簡單?要是你自己找不到,等嫂子幫你張羅張羅,這麼好的條件,找一個好姑娘,那還不容易。」
「嫂子慢慢就會知道的。」張還河淡笑一下,說過一句,就不再多說話。
世德二人見張還河不願再提結婚的事,也停了話頭,只勸他喝酒吃菜。張還河喝過三杯,覺著到量了,便不再喝,只是吃飯。張氏兄弟在上海時,曾在世德家裡生活過,故人相見,也不生分,又年輕力壯,足足吃了兩大碗白米干飯,才放下碗,說吃飽了。世德夫妻看了高興,又相互知根知底,也不再勸。見小柳紅收拾碗筷,張還河問世德,「哥和嫂子回來後,都干了哪些營生?」
「咳,眼下亂糟糟的,有什麼營生好做?我和你嫂子正閒在家裡呢,等看看局勢安定了,再說吧。」
聽了這話,張還河乾咳了一聲,鄭重起來,開口說道,「不瞞哥哥,我這次奉命,來這裡籌建聯絡處,其中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協助蘇聯紅軍,在這裡建立一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人民政府,像哥和嫂子這樣,有過光榮革命鬥爭歷史,又對革命有過重要貢獻的進步人士,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人才,希望哥和嫂子這時站出來,加入我們的行例,一道把這裡的工作做好。」
這種話,世德以前從未聽說過,冷丁聽了,有些發懵,卻能體會到,張還河是在誇讚他,咧嘴客氣著,「哥有什麼呀。」
「嗯,哥在這裡,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想想二十多年以前,哥在家鄉組織愛國青年,痛打日本人,為此還蹲了日本人的監獄。這就是典型的愛國主義鬥爭業績;再說當年在上海,哥和嫂子毅然幫助抗日救亡的愛國青年,又買來武器彈藥,支援抗日救亡運動,哥的這些貢獻,我們都不會忘記。像哥和嫂子這樣,長期以來支持我們的人士,我們不重用,還有誰值得我們重用?」
事情來得有點突然。世德聽了出來,張還河是來鼓動自己參加他們的工作。可對張還河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世德還真的不瞭解。小柳紅見世德正在猶豫,接過話說,「還河呀,嫂子至今還是個文盲,大字不識一個,能幫你做什麼呀?」
「嫂子不用擔心,」張還河說,「眼下我們需要的,是階級覺悟,文盲不文盲,不是太重要,何況新政權建立後,我們還要搞掃盲工作,識幾個字,對嫂子不成問題的。」
見二叔二嬸正在猶豫,在一旁幫小柳紅打下手的恆榮,沉不住氣了,抻著脖子插話,「張叔,我想參加你們,行不行?」
「行啊!」張還河高興道,「我們正需要你這樣的文化年輕呢。」
侄子在這裡擅作主張,怕大哥知道了,會怪罪自己,世德笑了笑,忙著打斷他們的話,「還河,這事你容我和你嫂子合計合計,再給你個回話,成嗎?」
「成!」張還河說完,看了看表,說道,「時間不早了,司機和警衛員,還沒吃飯呢,我得走了。」
世德聽了,又吃了一驚,覺得自己小看了張還河,不料想,這小子已經熬上了專車和警衛員了,便責怪他說,「咳,你看你,咋不叫他們一塊兒來吃呀,哥家裡又不是沒有飯菜,哪差他們兩雙筷子?」說著又埋怨恆榮說,「你這孩子也是,來了,也不把話說清楚,早要說出來,喊他們一塊兒過來吃飯呀。」
張還河笑了笑說,「那可不成,哥,我們是有紀律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今天來,算是走親戚,才敢端哥家的飯碗,不然,哪裡敢多耽擱?」邊說,邊往外走,走出胡同,世德兩口子果真看見,一輛蘇式吉普車,停在胡同口,張還河叮囑了世德幾句話,就上車去了。
回到家裡,恆榮摟住世德的胳膊,哀求道,「二叔,你讓我去吧。多好的機會呀。」
「回家跟你爹說去,」世德板著臉,裝著生氣的樣子說,「你小子,反了你了,翅膀硬了,敢一個人在外面定事了……」
「是好事,又不是什麼壞事。」恆榮嘟囔著。
「好事壞事我不管,回家跟你爹說,我得了你爹的口話,才能答應你。」
「那得你去跟我爹說,」恆榮說,「我去說,那還不得碰釘子?」
世德見侄子會說話,笑了笑說,「行,你先回去吧,一會兒,我到你爹那兒。」
恆榮得話,痛痛快快回去了。見恆榮出去了,世德望著小柳紅,想讓她拿定主意,小柳紅卻說,「我初來乍到的,這裡的情況不瞭解,剛才聽張還河說的那通話,也是聽了個囫圇半片的,沒搞清楚。我看這事,還得去找大哥商量,他在這裡呆了幾十年,又一直干律師,這方面的事,肯定把握得比咱們准。」
世德也覺得有道理,二人鎖上門,到了大哥世義家去了。
世義已聽恆榮說了一通,心裡有了譜,見世德夫妻進來,又細說一遍他們和張還河之間的交情,兄弟二人坐在炕上,悶了一會兒,世義開口道,「我看這是個機會。」
「怎麼說呢?」世德問。
「雖說眼下,中國政府還由國民黨掌控,可這裡卻不同,是蘇軍佔領區。我聽說,蘇軍這次來,不是短期駐紮,要長期租借呢。俄國人和中央政府,有外交關係不假,可別忘了,蘇俄也是公產黨執政,他們會把這裡交給國民黨管理嗎?我看不會。所以你那朋友說,他們來協助蘇軍,在這裡建立政權;依我看,其實,就是建立公產黨人的政權。你和他們有交情,正好藉機加入。退一步說,將來即便國民黨滅了公產黨,國民黨來了,我想他們也不敢把政府工作人員怎麼樣,因為你們是以蘇軍的名義在工作呀。從大局上來看,近幾年,國民黨是不能把蘇聯人怎麼樣的,我覺得,這事靠譜。」
「照哥的意思,我倆就加入政府?」世德問。
「我看行。」世義說。
「那哥呢?」世德問,「我跟張還河說說,你也加入政府吧。」
「我先不加入,」世義說,「這麼多年,律師這行,我做順手了,不想再換個行當,倒是恆榮和恆華,在家呆了挺長時間,你給帶去,看有合適的工作,給他們找一個吧。」
「成,」世德說,「那嫂子呢?」
「嘿,她一個老娘兒們,一直在家裡呆著,就算了吧。」
兄弟商議停當,第二天早上,世德帶上恆榮、恆華,坐火車去了大連,按張還河給的地址,找到了聯絡處。張還河停下手頭的事兒,接待了世德叔侄。見聯絡處裡太忙,世德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就要回去。張還河聽了,挺高興,當下留下恆榮兄妹,吩咐秘書,帶他們去辦入伍手續。恆榮留在聯絡處,恆華被分配到剛剛籌建的野戰醫院。而後囑咐世德回去等待消息。
大約過了一周,地方的臨時政府,派人送來了任命書,世德被任命為金寧城公安局局長,小柳紅被任命為金寧城法院院長。
接到任命,二人喜出望外,準備了一通,各自授命履新了。